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M+DXM治疗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翟军 翟晓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口腔颌面颈部 临床评价 治疗效果 瘤体内注射治疗 口腔颌面部 良性病变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鞘内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伟宁 陈晓彤 +2 位作者 陈付强 于洋 孙明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7-521,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氢吗啡酮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癌性疼痛病人40例,行鞘内输注港植入术。观察并记录病人鞘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淋巴细胞亚群、SF-36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 目的:观察鞘内氢吗啡酮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癌性疼痛病人40例,行鞘内输注港植入术。观察并记录病人鞘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淋巴细胞亚群、SF-36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生活质量评分、便秘的发生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氢吗啡酮鞘内自控镇痛后(T1,T2)病人VAS疼痛评分与(T0)相比明显降低(P<0.01);SF-36生活质量评分(T2)较术前(T0)有明显改善(P<0.001);CD_3^+、CD_4^+、CD_4^+/CD_8^+以及NK细胞水平(T2)较术前(T0)有改善(P<0.05);鞘内镇痛便秘发生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结论:氢吗啡酮鞘内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能改善病人的疼痛、生活质量和免疫状态,降低便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输注 难治性癌性疼痛 氢吗啡酮 免疫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瘫后骨化性肌炎影像学表现
3
作者 夏同敬 郑田淑 +1 位作者 杨文江 夏天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0-1763,共4页
目的 观察截瘫后骨化性肌炎(PPMO)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14例临床诊断PPMO,均接受病变部位X线检查,其中9例接受CT、4例接受MR检查;分析PPMO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分期。结果 14例中,病变位于双侧髋关节8例、单侧髋关节周围软组织3例、... 目的 观察截瘫后骨化性肌炎(PPMO)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14例临床诊断PPMO,均接受病变部位X线检查,其中9例接受CT、4例接受MR检查;分析PPMO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分期。结果 14例中,病变位于双侧髋关节8例、单侧髋关节周围软组织3例、双侧大腿2例、双侧小腿1例;其中早期4例、中期3例、晚期7例。X线片显示4例早期病变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内见云絮状高密度骨化影,边缘模糊;3例中期病变表现为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骨化影,密度不均,边缘清;7例晚期病变表现为大片状、条带状高密度骨化影,与骨干及肌肉长轴走行一致,边缘清晰。CT显示1例早期PPMO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内见云絮状较高密度骨化影;2例中期PPMO表现为斑片状高密度骨化影,密度不均,局部呈蛋壳样改变,典型者呈同心圆表现,边缘清晰;6例晚期PPMO表现为大片状、条索状高密度骨化病灶,内部为不均匀低密度,呈骨髓髓腔样改变,边缘密度增高呈骨皮质状改变。MRI显示1例早期PPMO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呈低T1WI、高T2WI信号,边缘模糊,呈羽毛状改变;1例中期PPMO病变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周围肌肉组织,呈分层带状表现,病灶周围软组织及邻近骨髓呈低T1、高T2水肿信号;2例晚期病变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边缘骨皮质改变呈低信号,周围软组织水肿。结论 PPMO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截瘫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训练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26
4
作者 贾代良 吕琳 +2 位作者 侯桂萍 徐海东 王海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6-778,共3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能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达40%~70%,以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扩张、压痛为主要临床表...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能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达40%~70%,以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扩张、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一旦血栓脱落,可引发致命性肺栓塞及肢体缺血,甚至坏死,积极做好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髋关节置换术后 系统康复训练 预防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髋关节置换术 致命性肺栓塞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与APOE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戚厚兴 冯学泉 +3 位作者 张作记 张金国 谭洪勇 王春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CHD诊断标准的10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焦虑情绪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CHD诊断标准的10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测评,依焦虑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CHD伴焦虑组(焦虑组)、CHD不伴焦虑组(无焦虑组),选择5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于入院2日内留存血样,以Hhal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ApoE基因多态性,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清血脂。结果:焦虑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焦虑组和对照组(26.0%vs.10.4%,26.0%vs.13.6%;P=0.021,0.004)。焦虑组E4/4基因型频数高于无焦虑组(4vs.0,P=0.032)。焦虑组E3/4基因型频数高于对照组(17vs.8,P=0.018)。无焦虑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vs.10.4%,P=0.802)。CHD组携带ε4等位基因患者HAMA[(13.2±5.2)vs.(9.2±6.5)]、SAS评分[(42.3±7.7)vs.(37.1±8.3)]及总胆固醇[(5.4±1.1)mmol/Lvs.(4.8±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3.6±1.0)mmol/Lvs.(3.1±1.1)mmol/L]均高于非携带ε4等位基因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能与ApoE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关系。Apo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CHD患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载脂蛋白基因 冠心病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靳峰 刘春华 +2 位作者 郭守刚 赵洪洋 赵甲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8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24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8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24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治疗后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的基本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早期康复 功能恢复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5-5p靶向FGF2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万斌 王新勇 周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4-890,共7页
目的:探讨miR-195-5p通过靶向FGF2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HEC-1B细胞培养与转染完成后分为4组:HEC-1B组、miR-195-5p mimic组、p LV-FGF2组和miR-195-5p+FGF2组。q RT-PCR检测细胞miR-195-5p... 目的:探讨miR-195-5p通过靶向FGF2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HEC-1B细胞培养与转染完成后分为4组:HEC-1B组、miR-195-5p mimic组、p LV-FGF2组和miR-195-5p+FGF2组。q RT-PCR检测细胞miR-195-5p和FGF2 m RNA水平,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5p与FGF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FGF2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HEC-1B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EC-1B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HEC-1B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HEC-1B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HEC-1B组相比,miR-195-5p mimic组miR-195-5p表达升高、FGF2 m RNA水平下降(均P<0.01);miR-195-5p可直接靶向FGF2。与HEC-1B组相比,miR-195-5p mimic组FGF2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LV-FGF2组FGF2的蛋白水平明显上升,且miR-195-5p+FGF2组FGF2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p LV-FGF2组(均P<0.01)。miR-195-5p mimic组细胞增殖水平低于HEC-1B组,p LV-FGF2组细胞增殖水平高于HEC-1B组(均P<0.01)。与HEC-1B组相比,miR-195-5p mimic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 LV-FGF2组细胞凋亡率降低,且miR-195-5p+FGF2组细胞凋亡率高于p LV-FGF2组(均P<0.01)。与HEC-1B组相比,miR-195-5p mimic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和划痕愈合率下降,p LV-FGF2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和划痕愈合率上升,且miR-195-5p+FGF2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和划痕愈合率低于p LV-FGF2组(均P<0.01)。结论:miR-195-5p通过靶向FGF2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HEC-1B细胞 miR-195-5p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hs-CRP、MCP-1、TAT及IL-18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谭洪勇 张金国 刘向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8-176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老年ACS患者、4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老年ACS患者、4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及25例正常老年人血清hs-CRP、MCP-1及IL-18水平、血浆TAT含量。采用Gensini评分方法评价ACS、SAP患者冠脉病变损伤程度。结果:老年ACS组血清(浆)hs-CRP、MCP-1、TAT、IL-18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及正常老年人(P<0.01);老年ACS组与SAP组Gensin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浆)hs-CRP、MCP-1、TAT、IL-18与Gensin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01、0.192、0.140、0.154,均P>0.05),hs-CRP、MCP-1、IL-18与TAT之间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1、0.453、0.436,均P<0.05)。结论:促炎症细胞因子在老年ACS粥样斑块的易损性方面发挥了作用,易损斑块容易导致凝血系统的激活;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不能作为判断老年冠心病病情危险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老年人 高敏C反应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M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玲 沙芳 +3 位作者 吴建峰 叶翔 毕爱玲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与近视假穴组,后3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透镜片,建立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与近视假穴组,后3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透镜片,建立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动物模型,近视电针组戴镜同时给予针刺豚鼠的合谷穴和太阳穴,近视假穴组针刺臀部无穴位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4周测量各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同时取视网膜组织,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中M1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M1受体的蛋白含量。结果造模4周后,近视模型组右眼屈光度为(-3.40±0.55)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右眼的(1.20±0.24)D和自身对照眼左眼的屈光度(1.25±0.32)D(均为P<0.05);近视模型组右眼眼轴长度为(8.74±0.38)mm,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的右眼眼轴长度(8.23±0.21)mm,也大于自身对照眼左眼的眼轴长度(8.16±0.43)mm(均为P<0.05);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和近视假穴组右眼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近视假穴组视网膜中M1受体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17±4.02、74.50±4.64、64.83±6.05和74.67±3.93,M1受体蛋白含量分别为(984.67±44.69)ng·L-1、(1172.00±41.91)ng·L-1、(1027.00±41.08)ng·L-1和(1153.50±56.40)ng·L-1,统计学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与近视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近视模型组和近视假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M1受体表达增高,针刺合谷穴和太阳穴可以减少其视网膜中M1受体表达,这可能是针刺改善近视患者远视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透镜诱导型近视 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1受体 视网膜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核内催产素对痛阈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彦 亚白柳 +1 位作者 王桂斌 陈俊如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尾核内催产素(oxytocin,O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Q-9E型钾离子透入痛阈测量仪测痛。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最小电流强度(m A)作为痛行为反应值,将间隔1 min的3次痛行为反应值... 目的:探讨大鼠尾核内催产素(oxytocin,O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Q-9E型钾离子透入痛阈测量仪测痛。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最小电流强度(m A)作为痛行为反应值,将间隔1 min的3次痛行为反应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次痛阈,每间隔10 min测定痛阈一次,取给药前的两次痛阈的平均值作为基础痛阈,给药后各次的痛阈与其相比,计算痛阈变化的百分数(%)。实验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OT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抗催产素血清(anti-OT serum,AOTS)对大鼠痛行为的影响;第三部分观察尾核内注射纳洛酮(Naloxone,Nx)对OT在痛行为中作用的影响。结果:尾核内注入OT后,大鼠的痛阈明显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向尾核内注入AOTS以中和内源性OT后,大鼠痛阈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向尾核内注入Nx后,不能完全阻断OT在痛行为反应中的作用。结论:尾核内OT参与大鼠痛行为调制的复杂过程,引起痛行为反应的阈值增加,此作用不完全依赖于内源性的阿片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核 催产素 抗催产素血清 纳洛酮 痛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BI-RADS 3、4级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1
作者 肖静 董洋 +2 位作者 张心茹 郭丙成 刘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53-555,56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BI-RADS 3、4级乳腺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06例患者128个BI-RADS3、4级病灶,联合弹性成像评分法对其进行调整,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BI-RADS 3、4级乳腺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06例患者128个BI-RADS3、4级病灶,联合弹性成像评分法对其进行调整,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28个病灶中,恶性病灶62个,良性病灶66个。调整前BI-RADS分类对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79.7%、82.8%、75.8%和89.4%;联合弹性成像调整后的BI-RADS分类对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94.0%、94.5%、93.5%和94.5%。调整后的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明显高于调整前的0.826(Z=2.63,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提高BIRADS 3级病变中恶性病变的检出率,能够减少BI-RADS 4级病变中不必要的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颅颈部血管病变4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广宁 宋国红 +3 位作者 张冉 赵万巨 张军臣 王东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5-876,共2页
复合手术室是将现代化外科手术室和先进的数字化血管造影设备整合在一起。外科手术与微创介入手术相结合,让手术医师充分施展血管腔外与腔内技术,实现多元化治疗的现代手术模式。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 复合手术室是将现代化外科手术室和先进的数字化血管造影设备整合在一起。外科手术与微创介入手术相结合,让手术医师充分施展血管腔外与腔内技术,实现多元化治疗的现代手术模式。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复合手术治疗4例颅颈部血管病变患者。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动脉瘤:复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勇 葛洪刚 兰迎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5期629-631,共3页
诚信缺失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障碍之一,它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是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前提条件;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是构建以诚信为... 诚信缺失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障碍之一,它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是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前提条件;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是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保证;良好的沟通是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正义论 尊重与理解 自律与他律 医患沟通 和谐医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痉挛活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莉 张磊 孙保亮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6期519-523,共5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将对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将对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尚无一种用于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理想模型。本文就应用各种动物制作脑血管痉挛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指南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莉 吕琳 夏敏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卒中学会于2009年发布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指南,本文编译了指南中的建议部分。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美国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教学改变护生对残疾者态度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元会 张磊 +1 位作者 徐晓霞 柳秋实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开设康复护理学课程在改变护生对残疾者态度中的作用。方法对185名本科护生在第8学期开设康复护理学,共36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训6学时,见习8学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实例法进行教学。在康复护理学习前后以不记名形式进行问卷... 目的探讨开设康复护理学课程在改变护生对残疾者态度中的作用。方法对185名本科护生在第8学期开设康复护理学,共36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训6学时,见习8学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实例法进行教学。在康复护理学习前后以不记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康复护理前后护生对残疾者态度和为残疾者服务的意愿有显著改变(均P<0.01)。结论康复护理教学可改善护生对残疾者态度,提高护生为残疾者服务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学生 护理 残疾 态度 意愿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肺腺癌致免疫性输尿管炎/膀胱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龙志 山长婷 +3 位作者 徐静 程曼曼 吕高超 王娴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3-537,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延长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然而随着ICI在抗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却涌现出新的、罕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本文报道1例由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所致的罕见irAE—免疫性输尿管炎/膀胱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延长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然而随着ICI在抗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却涌现出新的、罕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本文报道1例由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所致的罕见irAE—免疫性输尿管炎/膀胱炎。患者为55岁肺腺癌(T4N3M1,Ⅳ期),女性,在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4个疗程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等症状治疗。尿常规显示红细胞和白细胞明显增多,尿液培养和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泌尿系统彩超及全程CT显示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管壁增厚、周围多发渗出、膀胱壁增厚、周围多发渗出。经多学科会诊(MDT)及文献检索后,患者被诊断为免疫性输尿管炎/膀胱炎。本文还回顾了文献报道的病例,以阐明其临床特征,为免疫性输尿管炎/膀胱炎的临床早诊断、适当处理及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 输尿管炎 膀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头臂静脉注入冠状窦并奇静脉缺如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荣华 张绪 +1 位作者 邓广耀 柳新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6-716,共1页
局部解剖学教学解剖纵隔标本时,发现1例左头臂静脉注入冠状窦并奇静脉缺如的变异,此例同时伴有心静脉系的异常。现报道如下:成年男性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解剖纵隔。发现其左、右头臂静脉并未汇合成上腔静脉,分别于纵隔两侧下行(图... 局部解剖学教学解剖纵隔标本时,发现1例左头臂静脉注入冠状窦并奇静脉缺如的变异,此例同时伴有心静脉系的异常。现报道如下:成年男性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解剖纵隔。发现其左、右头臂静脉并未汇合成上腔静脉,分别于纵隔两侧下行(图1),右侧注入右心房,左侧注入冠状窦。左、右头臂静脉分别由同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右头臂静脉起始处直径17.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头臂静脉 奇静脉 冠状窦 缺如 心静脉系 纤维心包 胸锁关节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心小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卡辅助治疗结核菌素反应阴性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淑源 谭洪勇 +1 位作者 胡鹏 薛爱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初治涂阳肺结核 结核菌素反应 辅助治疗 阴性 微卡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结核菌素皮试 肺结核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晨峰与血清脑钠肽的相关性及其转归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治芬 许庆党 谭洪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269-2270,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并观察老年高血压晨峰患者12个月内的转归情况。方法将24 h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69例新发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择无高血压晨峰现象的42例新发...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并观察老年高血压晨峰患者12个月内的转归情况。方法将24 h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69例新发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择无高血压晨峰现象的42例新发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BNP、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 I)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6.177,P<0.001);研究组LVM I明显高于对照组(t=7.093,P<0.001);研究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χ=12.585,P=0.0004)。结论血清脑钠肽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老年血压晨峰的进程;高血压晨峰加剧了老年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导致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晨峰 脑钠肽 动态血压监测 靶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