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腓骨下前韧带下束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卓 蒙昭宇 +5 位作者 杜婧菡 丛嘉睿 王泽慧 刘时 王静 李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胫腓骨下前韧带(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ITFL)下束的解剖学特征,对其划分解剖学类型,为胫腓关节精确解剖、踝关节韧带的外科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构完整的人体下肢标本100例,解剖AITFL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目的观察胫腓骨下前韧带(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AITFL)下束的解剖学特征,对其划分解剖学类型,为胫腓关节精确解剖、踝关节韧带的外科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构完整的人体下肢标本100例,解剖AITFL并观察其形态特征、变异,依据其下束的解剖特点划分类型;测量下束的长度、近端宽度、远端宽度及其与水平面的夹角(α)等。结果(1)根据AITFL下束的特征分为:Ⅰ型:下束与AITFL上面纤维无联系,呈独立型条带11例;Ⅱ型:下束的近端或远端与上部纤维融合,其余部分与上方分离32例;Ⅲ型:下束的近端和远端均与上部纤维融合,中间部分与上方分离19例;Ⅳ型:下束与上部纤维完全融合,AITFL无间隙38例。(2)男、女性下束在类型构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χ2=7.052,P=0.070)。下束的长度、近端宽度、远端宽度以及α角分别是(23.39±5.93)mm、(8.38±4.23)mm、(6.95±4.13)mm、(29.02±10.90)°。结论本实验对AITFL的分型,是对既往研究的补充;AITFL下束是引起踝关节损伤的潜在性因素;采用关节镜治疗踝外侧损伤,应重视下束的变异特征,从而减少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下前韧带 下束 变异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医学教育中游戏化应用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宋雅晴 邵兵 +2 位作者 张子涵 张倪 王朋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1,共4页
游戏化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冲击改变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医学生对更加趣味性、多样性的医学教育充满期待,并期望获得更多参与感。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研究游戏化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并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中游戏化的实例,分析游戏化应用... 游戏化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冲击改变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医学生对更加趣味性、多样性的医学教育充满期待,并期望获得更多参与感。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研究游戏化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并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中游戏化的实例,分析游戏化应用的特点,当前传统游戏与数字化游戏并存,角色扮演游戏应用愈加突出,游戏教育价值逐渐得到认可,高等医学教育游戏化应用开发应从传统教育中挖掘需求,开发个性化游戏,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吸引学生参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 医学教育 教学方式 教育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医德视角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昆临 王敏 +2 位作者 李睿春 李善勇 葛洪刚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5期632-636,共5页
高等医学院校要着力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和身心健康的全方位专业医学人才,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必然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中国传统医德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济世”的责任意识、“严谨勤勉”的职业态度、“求实不欺... 高等医学院校要着力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和身心健康的全方位专业医学人才,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必然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中国传统医德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济世”的责任意识、“严谨勤勉”的职业态度、“求实不欺”的高尚品德、“友善和合”的处世风范对于指导培养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快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中国传统医德文化内涵为论据,论述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关联和培育途径,对培养有灵魂、有思想、有温度的卓越医学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体现了当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医德 医学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陆天 米浩 +5 位作者 赵丹丹 杨水个 步云文 张芳 陈文明 孙道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8-465,共8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初诊DLBC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按照B细胞计数中位值将患者... 目的:探讨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初诊DLBC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按照B细胞计数中位值将患者分为低B细胞计数组(B细胞<0.1×10^(9)/L,n=34)和高B细胞计数组(B细胞≥0.1×10^(9)/L,n=33)。与高B细胞计数组相比,低B细胞计数组中有更高比例的Lugano分期III-IV期、LDH升高、β2-MG升高及IPI评分3-5的患者(P值分别为0.033、0.000、0.023、0.001),且CRP升高更多见(P=0.033)。低B细胞计数组的外周血CD3^(+)和CD4^(+)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高B细胞计数组(P=0.010,0.017)。高B细胞计数组患者初始治疗后总缓解率(ORR)及完全缓解(CR)率均显著高于低B细胞计数组(P=0.032,0.013)。中位随访时间为23(2-77)个月,高B细胞计数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生存(OS)率均明显优于低B细胞计数组(P=0.001,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外周血低B细胞计数与PFS和OS缩短相关(HR=4.108,P=0.002;HR=8.218,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低B细胞计数是导致PFS缩短(HR=3.116,P=0.037)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B细胞计数降低与高危临床特征相关,并可能影响免疫化疗的疗效,与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细胞 外周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6例临床诊疗分析
5
作者 杜柏林 刘鹏 宋民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骼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 aneurysms,IIAA)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IIAA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72.3±5.3)岁(64~79岁... 目的探讨孤立性骼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 aneurysms,IIAA)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IIAA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72.3±5.3)岁(64~79岁)。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成功完成手术,其中介入治疗5例,开放手术1例。5例患侧髂内动脉获栓塞,1例经髂动脉分支支架技术重建髂内动脉,均未出现Ⅰ、Ⅱ型内漏。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点出血、臀肌跛行、结肠缺血、脊髓缺血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等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成为IIAA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髂动脉瘤 覆膜支架血管内隔绝术 髂动脉分支支架 内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联合DKI的影像组学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关传国 邵硕 +3 位作者 郑宁 陈文静 赵晓萌 吴建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目的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参数图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其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目的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参数图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其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分为非TNBC组(120例)和TNBC组(4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DCE-MRI和DKI检查。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32)和测试集(n=33)。在第2期DCE-MRI图像、平均扩散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参数图中勾画出病变区域的三维感兴趣区(three-dimensional region of interest,3D 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K最佳、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ax-relevance and min-redundancy,mRMR)以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依次对特征进行降维和选择,然后,通过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类器分别建立第2期DCE-MRI模型、DKI参数图模型(MD+MK、MD、MK)及联合模型(DCE-MRI+MD+MK),并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进行评估,并使用DeLong检验分析模型间的统计学差异。最后,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从每个序列3D ROI中分别提取了2286个影像组学特征,从第2期DCE-MRI、MD+MK、MD、MK及DCE-MRI+MD+MK中分别选取了8、9、12、7、21个特征与TNBC相关。第2期DCE-MRI模型、MD+MK模型、MD模型和MK模型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10、0.769、0.676、0.625;联合模型(DCE-MRI+MD+MK)在测试集中的AUC是0.884,其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79.2%和77.8%。最后,把临床特征与影像组学特征进行联合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表明,影像组学联合模型(DCE-MRI+MD+MK)优于MD+MK模型、MD模型、MK模型及第2期DCE-MRI模型,但与列线图模型的AUC和D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影像组学联合模型(DCE-MRI+MD+MK)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与列线图模型相似的诊断性能。结论基于DCE-MRI联合DKI参数图的影像组学联合模型(DCE-MRI+MD+MK)及列线图模型可以在术前有效地预测TNBC,有助于临床对TNBC的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组学 动态对比增强 扩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融与免疫治疗联合用于肝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善鹏 刘现闯 +2 位作者 陈奉伟 余瑞 乔元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切除、TACE、消融、免疫治疗及肝移植等。消融治疗可促进肝癌细胞死亡而达到抗肿瘤目的;免疫治疗通过相应途径重新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新的免疫应答,识别并清除肝癌细胞;消融联合免疫治疗用于肝癌可协同增强... 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切除、TACE、消融、免疫治疗及肝移植等。消融治疗可促进肝癌细胞死亡而达到抗肿瘤目的;免疫治疗通过相应途径重新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新的免疫应答,识别并清除肝癌细胞;消融联合免疫治疗用于肝癌可协同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本文就消融联合免疫治疗用于肝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技术 免疫治疗 治疗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肉瘤样癌超声表现1例
8
作者 秦振 张磊 钱林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2,共2页
病例男,65岁,因“发热伴左侧颈部疼痛”就诊,初步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专科查体:颈部饱满,吞咽时甲状腺左侧叶触及包块,质地硬,轻压痛;左侧颈部Ⅲ区、Ⅳ区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见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约3.5cm... 病例男,65岁,因“发热伴左侧颈部疼痛”就诊,初步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专科查体:颈部饱满,吞咽时甲状腺左侧叶触及包块,质地硬,轻压痛;左侧颈部Ⅲ区、Ⅳ区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见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约3.5cm×4.4 cm×2.6 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纵横比>1,内见环形钙化(图1a),内见稀疏血流信号(Adler分级1级)(图1b)。右叶回声均匀,未见结节。左侧颈部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多个相互融合,淋巴门结构消失(图1c);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实性低回声结节:C-TIRADS分类4C类;左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转移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癌肉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远外侧入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症39例报告
9
作者 赵景文 吕超亮 +1 位作者 张存鑫 卢公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359,共6页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e, UBE)下远外侧入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1年6月~2022年8月我科采用UBE下远外侧入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症39例,取标准俯卧位,上下椎弓根外侧缘旁开约2 cm画...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e, UBE)下远外侧入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1年6月~2022年8月我科采用UBE下远外侧入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症39例,取标准俯卧位,上下椎弓根外侧缘旁开约2 cm画纵线,与上下椎弓根外缘中点水平横线的2个交点分别做横切口,放入逐级套筒撑开空间后,在UBE镜头直视下完成椎间孔的扩大、神经根的松解。比较术前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后12个月采用腰椎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3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5.5±14.8)min,出血量(26.7±8.8)ml。术中出现1例神经根外膜撕裂,术后无神经损伤症状。术后发生疑似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39例均术后1 d佩戴腰围下床。术后3 d CT矢状位测量椎间孔高度(1.62±0.26)cm,显著大于术前(1.51±0.28)cm(t=-4.010,P=0.000);椎间孔宽度(1.24±0.17)cm,显著大于术前(0.96±0.15)cm(t=-14.811,P=0.000);椎间孔面积(1.40±0.19)cm^(2),显著大于术前(1.05±0.22)cm^(2)(t=-12.874,P=0.000)。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0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VAS评分逐渐降低。患者术后1、3、6个月ODI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0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ODI逐渐降低。术后12个月改良MacNab标准:优33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9%(37/39)。结论 UBE下远外侧入路治疗腰椎椎间孔狭窄症,腰腿疼痛缓解以及腰椎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小,无需内固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远外侧入路 腰椎椎间孔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抗肿瘤中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雅慧 李艳平 魏晓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芝麻酚是一种脂溶性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存在于芝麻和芝麻油中,在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芝麻酚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 芝麻酚是一种脂溶性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存在于芝麻和芝麻油中,在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芝麻酚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保护神经、保护心血管、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功能而被广泛研究。近年来,芝麻酚作为一种安全和无毒的化学物质,在肿瘤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有望将来用于肿瘤治疗临床药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芝麻酚的相关文献收集与分析,综述了芝麻酚在抗氧化、抗炎、抗菌、调节能量代谢、保护心血管、保护神经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并重点阐述了芝麻酚通过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诱导细胞凋亡、阻断细胞周期、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促进细胞自噬、抑制血管生成、降低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等生理功效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为肿瘤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期为研究者开发肿瘤治疗药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酚 多酚化合物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通过激活ALDH2减轻酒精诱导的大鼠H9c2细胞损伤
11
作者 张亚茹 房芳 +4 位作者 朱浩然 尹晓荣 崔璐 曹勇 申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研究α-硫辛酸(α-lipoic acid,α-LA)对酒精所致H9c2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的酒精损伤模型,并将其分成4组:对照组、酒精组、α-LA组和酒精+α-LA组。构建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目的:研究α-硫辛酸(α-lipoic acid,α-LA)对酒精所致H9c2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的酒精损伤模型,并将其分成4组:对照组、酒精组、α-LA组和酒精+α-LA组。构建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高转染心肌细胞,将其分成6组:对照组、酒精处理H9c2心肌细胞组、酒精+α-LA处理H9c2心肌细胞组、过表达ALDH2组、酒精处理ALDH2高转染心肌细胞组和酒精+α-LA处理ALDH2高转染心肌细胞组。采用CCK-8实验方法确定酒精以及α-LA的干预细胞浓度;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oline,EdU)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增殖活力;二氢乙啶(dihydroethiolium,D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分组心肌细胞内ALDH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酒精导致H9c2细胞增殖活力下降,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表现为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和相关蛋白(ALDH2、SIRT1和HO1)表达水平下降;而给予α-LA干预可显著减轻酒精诱导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降低氧化应激水平。(2)酒精可导致细胞衰老,表现为P53表达升高,而α-LA会逆转P53的高表达。(3)过表达ALDH2也可显著减轻酒精诱导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抑制ROS水平升高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ALDH2、SIRT1和HO1)表达下降,以及逆转衰老相关蛋白P53的高表达。结论:α-LA可能通过激活ALDH2来抑制氧化应激和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对抗酒精引起的细胞损伤,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酒精中毒 心肌损伤 乙醛脱氢酶2 氧化应激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腰椎间盘突出腰骶神经根压迫症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路延钰 姜炳彤 +1 位作者 李晨语(综述) 陈月芹(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1-556,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导致的腰骶神经根压迫是腰腿疾患的主要病因之一,确定腰骶神经根受压水平及程度对于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导致的腰骶神经根压迫是腰腿疾患的主要病因之一,确定腰骶神经根受压水平及程度对于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诊断和评估的首选方法。磁共振各种成像技术可用于研究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学结构和走行,弥散张量成像有助于显示神经根的微观结构,这些成像技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评估,对于预后康复情况也可较好地预测。文章主要从不同MRI技术在腰骶神经压迫症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神经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骶神经根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背侧发育不全合并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13
作者 韩姿钰 卞婷婷 于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2-1022,共1页
患者女,56岁,上腹胀伴呕吐6天,无发热、黄疸;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38.35 U/ml,血淀粉酶215 U/L。上腹部CT/MRI:CT显示胰颈部3.1 cm×2.7 cm×3.2 cm软组织密度肿物(图1A),边界清晰,边缘及... 患者女,56岁,上腹胀伴呕吐6天,无发热、黄疸;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19938.35 U/ml,血淀粉酶215 U/L。上腹部CT/MRI:CT显示胰颈部3.1 cm×2.7 cm×3.2 cm软组织密度肿物(图1A),边界清晰,边缘及内部见结节状、蛋壳状钙化,胰体尾部未显示;MR T1WI见肿物呈不均匀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局部稍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局部低信号,可见包膜;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包膜轻度强化(图1B、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发育不全 背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1A2基因突变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慧敏 赵昊天 +2 位作者 郑宁 张涵 邵硕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KYLL-202309-169。患儿女,16岁,2023年2月因“发热、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天”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1日前出现头痛,以右侧为著,伴有发...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KYLL-202309-169。患儿女,16岁,2023年2月因“发热、头痛、左侧肢体无力1天”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1日前出现头痛,以右侧为著,伴有发热,最高达39℃,伴呕吐胃内容物,持续性的左侧肢体无力。既往有类似发热、惊吓后左侧肢体无力史,并在短期内恢复,家属诉幼时疑似发热后智力较同龄人低,未进行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ATP1A2 磁共振成像 基因突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复发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瑞红(综述) 王宝蕙(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ME)是RVO患者视功能损害较常见的原因。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现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法,抗VEGF治疗后短期内患者视功能恢复较好,但其长期疗效欠稳定,ME复发...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水肿(ME)是RVO患者视功能损害较常见的原因。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现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法,抗VEGF治疗后短期内患者视功能恢复较好,但其长期疗效欠稳定,ME复发率高。探索预测ME复发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有助于明确哪些高危患者需接受频繁随访,并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本文就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水肿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脉络膜厚度改变、视网膜不同区域间的无灌注区、炎症细胞因子、视网膜血流量及血流速度等进行综述,可为患者咨询、临床诊疗以及预后随访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复发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脊柱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报道
16
作者 卫帮成 张树军 陈月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2-448,共7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为CD1a和CD207髓样树突状细胞的克隆性扩增,进而导致多种器官受累和功能障碍[1]。该病存在于所有年龄段,多见于儿童,成人发病率低[2]。它可以累...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为CD1a和CD207髓样树突状细胞的克隆性扩增,进而导致多种器官受累和功能障碍[1]。该病存在于所有年龄段,多见于儿童,成人发病率低[2]。它可以累及各个脏器,然而发生在脊柱的成人LCH非常罕见,由于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不典型,非常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和延迟诊断[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脊柱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诱导心脏停搏及低血压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长通 童贺 宋国红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0-796,共7页
尽管介入手术是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复杂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仍不可或缺。安全夹闭动脉瘤并保持载瘤动脉及其分支通畅,是手术的关键与难点。腺苷诱导的短暂心脏停搏及低血压可迅速减少动脉瘤血流,优化解剖条件,提高夹闭的安... 尽管介入手术是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复杂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仍不可或缺。安全夹闭动脉瘤并保持载瘤动脉及其分支通畅,是手术的关键与难点。腺苷诱导的短暂心脏停搏及低血压可迅速减少动脉瘤血流,优化解剖条件,提高夹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相比传统方法,腺苷操作更简便、无创,且起效更快、代谢清除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中具有应用潜力。然而,其个体化剂量调控及潜在心血管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腺苷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作用机制、优缺点、适应证、禁忌证、给药方式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悟社会支持和TMEM161B基因rs768705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新发抑郁症状的关联
18
作者 牛杏蒙 李涵云 +6 位作者 王雪仪 牛四方 秦岩 郑艺 慕福芹 黄悦勤 刘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TMEM161B基因rs768705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于2018-2020年期间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两所医科大学9928名新生进行基线和2年随访调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收集基本人口学...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TMEM161B基因rs768705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于2018-2020年期间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两所医科大学9928名新生进行基线和2年随访调查。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收集基本人口学特征信息,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和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量表等自评量表测量个体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负性生活事件数量。同时,采集血液样本并进行DNA分型测序。结果:家庭支持、其他支持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均呈负关联(OR=0.96,95%CI:0.93~0.99;OR=0.94,95%CI:0.91~0.98)。朋友支持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无关联(OR=0.99,95%CI:0.95~1.02)。rs768705多态性(AG基因型)与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呈正关联(OR=1.58,95%CI:1.12~2.23)。朋友支持与rs768705多态性(AG基因型)的交互作用(OR=1.13,95%CI:1.02~1.26)及其他支持与rs768705多态性(AG基因型)的交互作用(OR=1.13,95%CI:1.02~1.25)对女性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男性大学新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和TMEM161B基因rs768705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大学新生新发抑郁症状的关联因素,且具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大学新生 领悟社会支持 基因多态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在肿瘤骨转移多学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蕊 成洪聚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06,共5页
全球范围内高达90%的恶性肿瘤相关死亡与肿瘤远处转移相关,其中骨转移显著影响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破骨细胞在肿瘤骨转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异常激活促进骨基质降解并加剧肿瘤生长与扩散。尽管双磷酸盐和靶向治疗药物已被应用于临床... 全球范围内高达90%的恶性肿瘤相关死亡与肿瘤远处转移相关,其中骨转移显著影响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破骨细胞在肿瘤骨转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异常激活促进骨基质降解并加剧肿瘤生长与扩散。尽管双磷酸盐和靶向治疗药物已被应用于临床,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深入探究破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探索非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对于治疗肿瘤骨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近期研究,综合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多学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策略优化及新型治疗方案开发提供新思路,为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肿瘤骨转移 治疗策略 纳米技术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魏晓楠 蔡雅慧 +3 位作者 孙潇宇 王姗姗 杨一琼 李艳平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1-518,共8页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作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调控线粒体代谢,在年龄相关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肝肾和代谢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癌症中兼具抑癌和促癌双重作用,被认为是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作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调控线粒体代谢,在年龄相关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肝肾和代谢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癌症中兼具抑癌和促癌双重作用,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疾病治疗靶点。本文系统梳理了SIRT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复杂分子机制及其在结直肠癌、肺癌、肝癌、卵巢癌、胆囊癌/胆管癌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阐明SIRT3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肿瘤发病的分子基础,更有望推动以SIRT3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为临床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分子机制 肿瘤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