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部分脾栓塞术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周瑶军
刘长江
王要军
-
机构
济南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
-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7-440,共4页
-
文摘
部分脾栓塞术(PSE)作为一种非手术方法可规避脾切除术带来的风险。除治疗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脾外伤、脾动脉瘤外,还能缓解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从而改善受肝血供;减少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改善外周血象以耐受大量化疗药物或干扰素治疗;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现就PSE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术
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减少症
-
Keywords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hypersplenism
thrombocytopenia
-
分类号
R657.63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大、小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脾栓塞术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周瑶军
刘长江
王要军
-
机构
济南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
河南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325,共4页
-
文摘
目的评价大、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5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治疗。依据术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大小不同分为大颗粒(2 mm×2 mm×2 mm)组17例和小颗粒(560~710μm)组35例。选取术后3个月栓塞范围在30%~40%的40例进行分析,其中大颗粒组16例,小颗粒组24例,观察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WBC、PLT、RB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颗粒组Ⅱ、Ⅲ度疼痛分别为13%(2/16)和38%(6/16),小颗粒组分别为42%(10/24)和4%(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持续时间在大颗粒组为5~20 d,平均(11.4±4.8)d,小颗粒组为0~8 d,平均(3.8±2.2)d,小颗粒组术后疼痛较大颗粒组轻(P<0.05),发热、呕吐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小颗粒组术后3个月外周血象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小颗粒组术后疼痛较轻。
-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明胶海绵颗粒
-
Keywords
hypersplenism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gelatin sponge particle
-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