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注意规律在中学课堂教学的运用
1
作者 燕秀凤 《当代教育科学》 1996年第3期21-22,共2页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环节,如何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一下注意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注意以及中学生的注意特点根据心理学的定义,注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环节,如何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一下注意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注意以及中学生的注意特点根据心理学的定义,注意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类型。课堂教学首先表现为有意注意,因上课时,学生都带着学习知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 注意规律 中学课堂教学 中学生 学生注意力 注意分配 中学语文教学 注意状态 无意注意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与超越——教育哲学基本功能浅析
2
作者 徐勤玲 韩健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8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教育实践 应用学科 教育理论 生活经验 教育理想 哲学家 人类思维 基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蟆叶秋海棠快速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建革 刘敏 王磊 《山东农业科学》 2006年第5期26-28,共3页
以蟆叶秋海棠的幼嫩叶片、花梗等材料作为快速繁殖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叶片的诱导效果最好。经无菌处理的幼叶在培养基改良MS+6-BA1.5mg/L+NAA0.5~0.8mg/L上可以直接分化出芽体,改良MS+6-BA0.5mg/L+NAA0.05m... 以蟆叶秋海棠的幼嫩叶片、花梗等材料作为快速繁殖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叶片的诱导效果最好。经无菌处理的幼叶在培养基改良MS+6-BA1.5mg/L+NAA0.5~0.8mg/L上可以直接分化出芽体,改良MS+6-BA0.5mg/L+NAA0.05mg/L是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NAA0.2mg/L适宜促进幼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蟆叶秋海棠 外植体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信成长的力量:初中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路径探寻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娜 刘张霖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2,共3页
成长型思维相信个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帮助得以发展,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时期。基于发展情境理论,从塑造学生内在思维和提供外部环境支持两个视角,提出培养初中生成长型思维的具体路径。一方面,通过引导初中生管理... 成长型思维相信个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帮助得以发展,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时期。基于发展情境理论,从塑造学生内在思维和提供外部环境支持两个视角,提出培养初中生成长型思维的具体路径。一方面,通过引导初中生管理固定型思维、制定具体学习目标、掌握科学学习策略和建设性应对失败,唤醒他们不断成长的内部动机;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成长型教师队伍、开设成长型思维主题课程和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打造立体化成长型学校环境,为初中生打好正向成长的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型思维 思维品质 发展情境理论 目标管理 自我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的再改进 被引量:4
5
作者 吕绪河 景秀美 +1 位作者 朱增艳 陈美玉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64,66,共2页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实际现象与理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学效果不理想,并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对该实验改进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对该实验进行了再改进,使实验现象和理论描述相一致,同时消除了污染...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实际现象与理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学效果不理想,并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对该实验改进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对该实验进行了再改进,使实验现象和理论描述相一致,同时消除了污染,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硫酸和铜的反应 实验改进 实验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R给水管线性变形的预防措施
6
作者 王金保 刘云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针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给水管在给水工程应用中因线性膨胀变形而出现的质量问题,论述了PP-R的特性及PP-R给水管线性膨胀的原因,介绍了给水管道系统中PP-R给水管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给水管道安装施工中进行PP-R给水管材伸缩补偿的措施。
关键词 PP-R给水管 线性变形 预防措施 无规共聚聚丙烯 线性膨胀 伸缩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香菱学诗》的悲剧意蕴
7
作者 姜夕吉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1期61-62,共2页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插曲.也是香菱一生遭际中的一个小插曲。读《香菱学诗》,须将香菱一生的遭际以及它在《红楼梦》中的作用联系起来,才可以体味出这个颇具匠心的小插曲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 《香菱学诗》 悲剧意蕴 《红楼梦》 插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