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煅烧温度对煅后石油焦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犹子涵 肖劲 +3 位作者 于谱生 周宇 甘小双 仲奇凡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煅后石油焦是铝电解用炭阳极等冶金炭素材料的主要原料,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同煅烧温度下煅后焦微观结构演变的深入探索,导致冶金炭素材料的制备难以智能调控,降耗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一种基于高分辨适射电镜(HRTEM)检测的碳材料... 煅后石油焦是铝电解用炭阳极等冶金炭素材料的主要原料,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同煅烧温度下煅后焦微观结构演变的深入探索,导致冶金炭素材料的制备难以智能调控,降耗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一种基于高分辨适射电镜(HRTEM)检测的碳材料晶格条纹智能提取技术,结合数学拟合对不同煅烧温度下煅后焦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煅后焦的平均晶格条纹长度、堆叠占比和45°集中分布的特征值在600℃以下会随温度升高而轻微劣化,而在600~1 600℃的温度范围内,各项微观结构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符合Sigmoid函数模型,随着温度升高先迅速提升后平缓增加;利用拟合曲线的推导公式求得煅后焦各项微观结构特征的有效升温区间,进一步得到煅后焦微观结构特征随温度变化而演变的优先级为晶格取向>晶格堆叠>晶格尺寸生长;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得到煅后焦的石墨化度R值在25~1 600℃的温度范围内由0.86变化到0.59,石墨化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映证了上述各项微观结构特征演变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炭素 煅后焦 晶格条纹 微观结构演变 铝电解 炭阳极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溶液浸渍天然石墨电极的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成林 夏金童 +4 位作者 赵敬利 赵庆才 李允柱 刘奉来 艾晓龙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114,共4页
配制3种不同的磷酸盐对天然石墨电极进行常温常压浸渍处理。3种磷酸盐溶液浸渍后的试样在5个不同温度点下经过1 h灼烧后,测定各样品的氧化失重率,由此确定抗氧化性能最好的一种磷酸盐浸渍剂。并且通过改变磷酸盐的量来探究浸渍剂浓度的... 配制3种不同的磷酸盐对天然石墨电极进行常温常压浸渍处理。3种磷酸盐溶液浸渍后的试样在5个不同温度点下经过1 h灼烧后,测定各样品的氧化失重率,由此确定抗氧化性能最好的一种磷酸盐浸渍剂。并且通过改变磷酸盐的量来探究浸渍剂浓度的变化对试样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SEM观察浸渍试样和未浸渍试样的表面形貌,通过热分析测试观察各样品抗氧化性差异,结果表明:经2#浸渍剂(H3PO4+Na2HPO4.12H2O)处理的试样的开始失重温度比未浸渍试样提高了50℃,并且在900℃的热重失重率比未浸渍试样降低了3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石墨电极 磷酸盐溶液 浸渍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填料对炭系电热涂料电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艾晓龙 夏金童 +4 位作者 赵敬利 赵庆才 李允柱 刘奉来 何成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共4页
研究了石墨含量对炭系电热涂料电热性能的影响,并对以石墨为主要导电填料,配入一定质量的炭黑和碳化硅原料制备的炭系电热涂料电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电热性能测试和SEM分析表明:石墨是炭系电热涂料优良的导电填料,当石墨含量为50%(... 研究了石墨含量对炭系电热涂料电热性能的影响,并对以石墨为主要导电填料,配入一定质量的炭黑和碳化硅原料制备的炭系电热涂料电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电热性能测试和SEM分析表明:石墨是炭系电热涂料优良的导电填料,当石墨含量为50%(粘结剂为50%)时,在220 V的电压下通电10 min,其涂层的发热功率为18.6 W,发热温度为43℃;配入炭黑和碳化硅原料时,在同等测试条件下,配比为m(粘结剂)∶m(石墨)∶m(炭黑)=5∶3∶2的涂层电热性能最好,发热温度稳定在53℃,可用于民用采暖;配比为m(粘结剂)∶m(石墨)∶m(碳化硅)=5∶4∶1的涂层发热温度可稳定在37℃。实验表明:炭黑比碳化硅对炭系电热涂料的电热性能影响大,能较好地提高炭系电热涂料的电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涂料 电热性能 石墨 炭系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炭/陶复合电热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炜 夏金童 +4 位作者 李劲 赵敬利 赵庆才 李允柱 刘奉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9-1622,1626,共5页
选取膨润土作为陶瓷基体,以鳞片石墨、预处理石墨及炭黑作为导电原料,碳化硅作为增强原料,经球磨混合、50MPa模压成型和1000℃热处理3h后制备出炭/陶复合电热材料。采用XRD和SEM对其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通电发热性能、力... 选取膨润土作为陶瓷基体,以鳞片石墨、预处理石墨及炭黑作为导电原料,碳化硅作为增强原料,经球磨混合、50MPa模压成型和1000℃热处理3h后制备出炭/陶复合电热材料。采用XRD和SEM对其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通电发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所制备的炭/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在交流低电压(10V)下即可迅速升温,并在较高温度下保持相对稳定,研制的样品中最高发热温度可达643℃。通过调整碳化硅含量,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达14.3MPa。通过将炭材料和陶瓷材料复合,可有效改善炭材料的抗氧化性,使其明显氧化失重温度升高2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陶复合电热材料 电热性能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电摩擦材料电镀法镀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 夏金童 +4 位作者 杨胜 赵敬利 赵庆才 李允柱 刘奉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采用酸性硫酸盐电镀铜方法在石墨电摩擦材料基体上成功地镀覆上铜镀层。研究了电镀电压大小、时间及添加剂对镀铜效果的影响,探索了最佳钝化工艺,确定了合适的石墨电摩擦环电镀铜工艺,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镀铜样品表面电阻率的影响。... 采用酸性硫酸盐电镀铜方法在石墨电摩擦材料基体上成功地镀覆上铜镀层。研究了电镀电压大小、时间及添加剂对镀铜效果的影响,探索了最佳钝化工艺,确定了合适的石墨电摩擦环电镀铜工艺,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镀铜样品表面电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60~100 g/L CuSO4.5H2O、55 g/L H2SO4及50 mg/L HCl组成的镀液中加入适量添加剂,室温条件(约20℃)下恒压(1 V)电镀10 min后样品含铜量为9.9%,镀层致密平整,最低表面电阻率为2.0μΩ.m。样品在50~60℃的钝化液(0.5%BTA+0.5%OP10+蒸馏水)中浸泡5 min获得最佳钝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电摩擦材料 镀铜 电镀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净化空气用块状活性炭材料的吸附性能与抗压强度
6
作者 呼友明 夏金童 +3 位作者 李劲 赵敬利 李允柱 刘奉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6-69,共4页
为制备室内用可净化空气、低成本的块状活性炭,采用生石油焦为吸附基体原料,沥青为粘结剂,氢氧化钾为活化剂,添加适量陶瓷粉料,经过碾磨混合、成型、隔氧炭化及化学活化制备出块状活性炭试样,对不同试样进行了吸附性能和抗压强度的测试... 为制备室内用可净化空气、低成本的块状活性炭,采用生石油焦为吸附基体原料,沥青为粘结剂,氢氧化钾为活化剂,添加适量陶瓷粉料,经过碾磨混合、成型、隔氧炭化及化学活化制备出块状活性炭试样,对不同试样进行了吸附性能和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当生石油焦、沥青、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10∶2∶5时,经混合模压成型,在块状活性炭表面涂覆一层泡沫陶瓷浆料,干燥炭化活化后所得块状活性炭试样对甲苯的吸附率为16.7%,抗压强度为3.7MPa,BET比表面积为592.46m2.g-1,总孔容为0.289 3m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活性炭 成型 活化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