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龙江流域丰水期浮游植物组成对土地利用及水环境的响应
1
作者 兰伟 吴晓龙 +1 位作者 杜延青 刘倩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揭示浮游植物组成与土地利用和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为白龙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6—8月对陇南市白龙江流域开展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质调查,并基于水体理化参数和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格局,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 揭示浮游植物组成与土地利用和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为白龙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6—8月对陇南市白龙江流域开展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质调查,并基于水体理化参数和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格局,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探究浮游植物特征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揭示土地利用与水质的耦合效应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73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galef丰富度指数d及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82~2.72、4.93~7.46和0.67~0.89,平均值分别为2.32、6.02和0.79。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市白龙江流域浮游植物主要受水温、溶解氧、总氮、总磷以及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因素影响,其中理化参数对浮游植物变化的解释率高于土地利用。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硅藻与水温、总氮和总磷呈显著正相关,且总磷相关性高于总氮;蓝藻和绿藻与溶解氧呈正相关;蓝藻与总氮呈负相关,与总磷相关性并不显著;硅藻和裸藻受人为活动和面源污染的影响,与建设用地、耕地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与水体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水体氮磷浓度的主要因素,且土地利用和营养盐的耦合效应共同作用于浮游植物群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土地利用 主成分分析 冗余分析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