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和酵母菌共酵改善食醋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蒋忠 冯文利 +2 位作者 王伟 崔芳芳 卞璨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108,共5页
以黄河大米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共生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乳酸菌、酵母菌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及发酵温度对食醋的酒精度和乳酸含量的影响,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酵母菌接种量为1.0... 以黄河大米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共生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乳酸菌、酵母菌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及发酵温度对食醋的酒精度和乳酸含量的影响,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酵母菌接种量为1.0‰、乳酸菌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 h时,发酵所得的酒醪中酒精度为7.8%vol,乳酸含量为0.54 g/100 m L。用该酒醪经液态深层法酿造的食醋中不挥发酸和酯类含量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0.25倍和1.62倍,并最终改善液醋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酵 液态深层发酵 食醋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产品——醋蛋液的生产开发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琴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5-26,共2页
介绍了醋蛋液生产的渊源、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通过对其营养成分和发展前景的分析,认为醋蛋液作为一种高营养性的复合保健食品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醋蛋液 营养成分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前液后固食醋生产出品率的工艺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0-32,共3页
主要介绍了前液后固食醋生产的几个主要生产环节,并分析了影响产品出品率的原因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前液后固 出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规范关键工序提高甜面酱质量 被引量:8
4
作者 杜风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4-47,共4页
对甜面酱生产过程中种曲培养、制曲、灭菌3大关键工序进行合理化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显示种曲孢子数提高了20%,制曲酶活提高了4.64%,双菌种制曲使成熟甜面酱中的还原糖提高了4.3%,氨基酸态氮提高了8.45%,灭菌使氨基酸态氮减少... 对甜面酱生产过程中种曲培养、制曲、灭菌3大关键工序进行合理化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显示种曲孢子数提高了20%,制曲酶活提高了4.64%,双菌种制曲使成熟甜面酱中的还原糖提高了4.3%,氨基酸态氮提高了8.45%,灭菌使氨基酸态氮减少损失约4%,还原糖减少损失约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曲培养 制曲 灭菌 还原糖 氨基酸态氮 甜面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酱油的香气形成及改善酱油香气的应用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卞璨慧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4-26,共3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酱油香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形成机理,探讨了提高酱油香气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 酱油 香气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红茶醋的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杜风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61,共2页
对采用红茶菌与AS1.41醋酸菌多菌种进行液态发酵生产保健红茶醋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醋酸发酵过程,结果表明,加入红茶菌的发酵成熟醋液中总酸提高了4.3%,有机酸提高了10.6%,酯类含量提高了24.6%。
关键词 红茶菌 液态醋酸发酵 有机酸 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调味品企业如何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被引量:2
7
作者 杜风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酿造调味品企业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 质量管理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前液后固法酿醋夏季减产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卞璨慧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4,共3页
从多方面、多层次,探讨了前液后固发酵法酿醋夏季减产的主要原因,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前液后固 夏季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在老抽王酱油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风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酱油烧菜发乌、无红亮光泽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配比、酱醪发酵、焦糖酱色质量等原因造成。该文对“老抽王”酱油生产工艺中酱醪发酵阶段利用添加红曲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的色率增加21447,红色指数增加1.21,黄色... 酱油烧菜发乌、无红亮光泽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配比、酱醪发酵、焦糖酱色质量等原因造成。该文对“老抽王”酱油生产工艺中酱醪发酵阶段利用添加红曲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的色率增加21447,红色指数增加1.21,黄色指数增加1.85,试验样品炒出的菜光泽红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生产 酱醪 红曲 光泽 红色指数 色率 发酵 黄色指数 工艺 原料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移池醋酸发酵提高食醋质量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风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2,共2页
固态发酵食醋如果后期醋酸发酵不彻底,产品容易出现反混和产生沉淀的现象。移池发酵工艺通过对原料彻底分解产生小分子物质,从根本上解决食醋产生浑浊和出品率低等问题。该文主要介绍了移池醋酸发酵的操作要点,并对发酵过程和成品指标... 固态发酵食醋如果后期醋酸发酵不彻底,产品容易出现反混和产生沉淀的现象。移池发酵工艺通过对原料彻底分解产生小分子物质,从根本上解决食醋产生浑浊和出品率低等问题。该文主要介绍了移池醋酸发酵的操作要点,并对发酵过程和成品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品长时间存放体态澄清、无沉淀,出品率提高10%,成本降低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池 澄清 醋酸发酵 出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味饮用醋的生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风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7-18,共2页
果味饮用醋已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该文主要介绍了果味饮用醋生产过程,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质量指标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果味饮用醋 关键控制点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 新思考 新定位——新的消费形势下,如何提高酱油的质量
12
作者 卞璨慧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共4页
介绍了酱油消费观念与形势的变化和酱油色、香、味、体的形成极力以及提高酱油质量的途径,并探讨了中国酱油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酱油 变化 质量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在老抽王酱油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杜风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2,39,共3页
该文对老抽王酱油生产中发酵环节进行了添加红曲试验和探讨,生产出的成品炒菜着色效果和红亮度明显得到提高,不再有发乌现象。
关键词 老抽王酱油 发酵 红曲 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糖蜜为原料酿造白醋的工艺探讨
14
作者 杜风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6,共2页
以糖蜜为原料,利用液态深层发酵工艺,经过后期过滤脱色处理,可以生产出无色、澄清透明、无沉淀、酸味柔和、风味良好的酿造白醋。该文就此工艺的生产过程和关键控制点做了详细地说明。
关键词 糖蜜 液态深层发酵 酿造白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糖蜜为原料制作酿造白醋的工艺技术
15
作者 杜风刚 《农产品加工》 2005年第1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酿造食品 工艺技术 白醋 制作 原料 糖蜜 成分组成 生产工艺 生活水平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