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产化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对葡萄球菌体外PK/PD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梦娇 王雪婷 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5-1080,I0001,共7页
目的研究地产化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对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药敏实验、杀菌曲线和体外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模型比较地产化与原厂头孢唑林钠体外抗菌效果。结果地产化... 目的研究地产化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对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药敏实验、杀菌曲线和体外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模型比较地产化与原厂头孢唑林钠体外抗菌效果。结果地产化与原厂头孢唑林钠对所测4株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完全一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2株临床分离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的MIC值均为0.25μg/mL,对1株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coagulas-negative Staphylococcus,MSCNS)MIC值均为0.06μg/mL。2种头孢唑林钠对4株葡萄球菌在3种药物浓度下的杀菌曲线无显著差异,药物浓度为1×MIC时细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4株细菌24 h菌液浓度增量小于2 lgCFU/mL,药物浓度为2×MIC和4×MIC时,菌落数量均由6 lgCFU/mL持续下降到3 lgCFU/mL左右。分析动态杀菌曲线发现,2种头孢唑林钠整体PK/PD模拟结果相似,但对于菌株MSCNS117933和MSSA164342的杀菌曲线面积差,地产化头孢唑林钠参数值为(151.40±0.05)和(177.69±2.79)lgCFU·h/mL,原厂头孢唑林钠参数值为(151.10±0.11)和(170.4±1.96)lgCFU·h/mL,地产化参数值均大于原厂。结论地产化与原厂头孢唑林钠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整体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林钠 药动学/药效学 地产化 葡萄球菌 杀菌曲线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2:1)治疗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给药方案评估:基于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2
作者 王雪婷 嵇金如 +3 位作者 应超群 刘志盈 陈云波 肖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5-822,共8页
目的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CSL,2:1)对不同肾功能患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给药方案的合理性。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CSL对革兰阴性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不同肾功能患者CSL不同给药方案对... 目的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CSL,2:1)对不同肾功能患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给药方案的合理性。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CSL对革兰阴性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不同肾功能患者CSL不同给药方案对不同敏感性细菌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估给药方案的合理性。结果CSL对血流感染来源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_(90)分别为32/16、128/64和64/32 mg/L。对MIC>16 mg/L的肠杆菌,对不同肾功能患者即使CSL以4.5 g q6 h 15 min输注,获得的PTA仍低于90%,CFR最高为77.82%,对产ESBL肠杆菌血流感染CFR仍低于80%。对ESBL阴性肠杆菌感染患者,CLCR>60 mL/min时,CSL 3.0 g q6 h(说明书最大剂量)、3.0 g q8 h、4.5 g q6 h和4.5 g q8 h 4种给药方案获得的CFR分别为90.2%、83.15%、91.4%和87.09%;CLCR≤60 mL/min时,所有给药方案均可使CFR大于80%。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当CLCR>60 mL/min,CSL各给药方案所获CFR均低于40%;CLCR为31~60 mL/min,CSL 4.5 g q6 h给药获得CFR为85.27%;CLCR为10~30 mL/min,3.0 g q6 h、4.5 g q6 h和4.5 g q8 h获得的CFR分别为88.05%、91.86%和82.61%;CLCR<10 mL/min时(非透析患者),各给药方案所获得CFR均大于80%。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当患者CLCR在10~30或≤10 mL/min时,CSL以4.5 g q6h给药所获得的CFR分别为80.09%和81.68%。结论CSL治疗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时,需要根据细菌敏感性和患者肾功能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目前推荐的给药方案可能存在剂量不足情况。针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折点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血流感染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群主动筛查策略助力结核病防控 被引量:7
3
作者 丁丞 嵇仲康 +5 位作者 郑琳 金秀媛 阮冰 张颖 李兰娟 徐凯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9-678,共10页
近年来,结核病人群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诊断率偏低、漏诊率较高和延误诊断等问题。中国结核病患者发现模式经历从“X线检查、主动发现”到“因症就诊、被动发现”变化,当前以因症就诊为主、主动筛查... 近年来,结核病人群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诊断率偏低、漏诊率较高和延误诊断等问题。中国结核病患者发现模式经历从“X线检查、主动发现”到“因症就诊、被动发现”变化,当前以因症就诊为主、主动筛查和健康体检等多途径联合为辅。人群主动筛查有助于识别出早期无症状和未就诊病例。随着分子生物学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发展,大规模人群主动筛查手段有了更多选择。尽管人群主动筛查策略实施成本较高,但其在社会效益层面具有较大价值,在特殊人群中开展主动筛查可获得更好的效益。结核病人群主动筛查是疾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相关措施,最终保障筛查策略有助于疾病的人群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主动筛查 策略 人群 疾病防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药物治疗的过去、现状及未来 被引量:10
4
作者 毕珂凡 曹丹 +8 位作者 丁丞 卢水华 卢洪洲 张广宇 张文宏 李亮 徐凯进 李兰娟 张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668,共12页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有效药物发现之前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都非常高。近一百年来陆续发现链霉素、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等一系列经典抗结核化学药物,加上采用不同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了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有效药物发现之前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都非常高。近一百年来陆续发现链霉素、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等一系列经典抗结核化学药物,加上采用不同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了结核病。随着有效抗结核病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结核菌基因突变导致的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在全球蔓延,同时结核菌持留导致的结核病疗程长及复发和潜伏感染也成为临床结核病治疗的瓶颈。异烟肼耐药相关katG突变、利福平耐药相关rpoB突变、吡嗪酰胺耐药相关pncA突变和喹诺酮耐药相关gyrA突变等通过阻滞抗结核前体药物活化、抗生素受酶影响失活、改变药物渗透和药物外排、改变药物靶点等影响抗结核病药物治疗效果;另外,结核菌代谢途径改变、DNA修复系统上调,转录及翻译系统抑制,毒素-抗毒素系统表达和反式翻译蛋白降解等自我修复和保护性机制使结核菌转向非复制性/休眠状态,从而在压力与抗生素治疗环境下存活形成结核菌持留状态。近年来,新型抗结核病药物与新的药物组合治疗方案不断推陈出新,改善了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并缩短了疗程,但针对结核菌持留尚未有更好的对策。未来需要加强针对耐药及持留结核菌的化学新药和宿主为导向的治疗方法研发、发掘中医药用于结核病治疗的价值等。本文通过回顾结核药物治疗的历史发展和近期进展,特别讨论了结核菌的耐药性和持留性问题,以便为结核治疗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结核病 诊断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潜伏感染诊治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应池清 何畅 +3 位作者 徐凯进 李永涛 张颖 吴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1-696,共6页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5%~10%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转化,正确诊治结核潜伏感染是终止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存在无法区分结...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5%~10%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转化,正确诊治结核潜伏感染是终止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存在无法区分结核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局限性,通过检测一些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如外周血转录组基因)将有助于区分两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使用免疫制剂者、器官移植者以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有必要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监测。对于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应根据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大小及获益程度来决定是否治疗。预防性结核潜伏感染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异烟肼单药治疗6或9个月、利福平单药治疗4个月、每周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喷丁3个月(3HP方案)、每日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平3个月(3HR方案)。每日一次异烟肼+利福喷丁1个月方案(1HP方案)的成功提示超短疗程具有可行性,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评估。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如何进行预防性治疗仍在探索中,包括使用抗结核新药,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及氟喹诺酮等药物及组合方案。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防治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治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潜伏感染 诊断 治疗 风险监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