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组织中PLOD2、ZEB1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倩 段婷婷 任玉宝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赖氨酸羟化酶2(PLOD2)、转录因子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8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LOD2、ZEB1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及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赖氨酸羟化酶2(PLOD2)、转录因子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8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LOD2、ZEB1表达,分析二者相关性及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随访并比较不同PLOD2、ZEB1表达与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OS)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5年OS的相关因素。结果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LOD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0%(46/82)、15.85%(13/82),ZEB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34%(38/82)、18.29%(15/82),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LOD2、ZEB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结直肠癌组织PLOD2与ZEB1表达呈正相关(r=0.280,P=0.011)。组织分化程度与癌组织PLOD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癌组织PLOD2、ZEB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LOD2阴性和阳性表达者5年OS分别为86.1%(31/36)、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EB1阴性和阳性表达者5年OS分别为84.1%(37/44)、52.6%(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和PLOD2是影响患者5年OS独立影响因子(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LOD2、ZEB1表达升高,检测二者表达有助于结直肠癌病情判断及患者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赖氨酸羟化酶2 转录因子E盒结合锌指蛋白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庆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4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PH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外治法(火针刺络拔罐+脊柱关节突针刀松解术+针刺选穴)治疗。比...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PH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外治法(火针刺络拔罐+脊柱关节突针刀松解术+针刺选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P物质(SP)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疼痛间隔时间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1.27±0.31)分、疼痛持续时间评分(0.58±0.11)分、疼痛间隔时间评分(0.85±0.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6±0.32)、(1.25±0.29)、(1.51±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P水平(45.12±6.80)pg/ml低于对照组的(60.25±7.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AIS评分、DL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评分(5.33±1.02)分、AIS评分(3.62±0.70)分、DLQI评分(5.12±1.05)分低于对照组的(7.05±1.17)、(6.45±0.92)、(10.71±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HN患者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可改善疼痛、抑郁、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火针刺络拔罐 脊柱关节突针刀松解术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