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克夏猪与鲁莱黑猪杂交后代猪生长肥育、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测定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萌 孙蕾 +4 位作者 卓兰英 魏庆奎 陈伟 徐云华 魏海峰 《猪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07-108,共2页
鲁莱黑猪是利用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与国外约克夏猪定向培育的一个专门化母本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巴克夏猪是世界著名的优质瘦肉型猪种,上世纪开始引入中国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肉质性能,是与我国地方猪杂交生产... 鲁莱黑猪是利用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与国外约克夏猪定向培育的一个专门化母本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巴克夏猪是世界著名的优质瘦肉型猪种,上世纪开始引入中国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肉质性能,是与我国地方猪杂交生产优质肉猪的优良父本。根据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遴选巴克夏和鲁莱黑猪为育种素材进行新种质的创制,可进一步发挥两个猪种的优势,提高后代经济价值,生产优质猪肉,以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约克夏猪 杂交后代 鲁莱黑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屠宰体重莱芜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建凤 孙延晓 +2 位作者 赵雪艳 魏述东 武英 《养猪》 2022年第4期48-49,共2页
选择体重97~112 kg体重阶段的莱芜猪14头屠宰(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屠宰体重除对胴体重影响极显著外,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其中,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大理石纹、剪切力、肌... 选择体重97~112 kg体重阶段的莱芜猪14头屠宰(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屠宰体重除对胴体重影响极显著外,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其中,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大理石纹、剪切力、肌内脂肪、干物质、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都以97~105 kg阶段较高;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都以106~112 kg阶段较高,但不同屠宰体重阶段间差异都不显著。综合分析,在97~112 kg体重阶段,莱芜猪适宜的屠宰体重为97~105 kg体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屠宰体重 胴体性能 肉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屠宰体重对莱芜黑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建凤 孙延晓 魏述东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5期7-10,共4页
选择87~128 kg体重阶段的莱芜黑猪20头屠宰(10头去势公猪,10头母猪),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平均背膘厚和脂肪率都以121~128 kg阶段最高,分别比87~103 kg、104~112 kg阶段提高24.03%(p<0.01)、8.86%(p&... 选择87~128 kg体重阶段的莱芜黑猪20头屠宰(10头去势公猪,10头母猪),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平均背膘厚和脂肪率都以121~128 kg阶段最高,分别比87~103 kg、104~112 kg阶段提高24.03%(p<0.01)、8.86%(p>0.05)、14.42%(P<0.05)、1.45%(P>0.05);眼肌面积以121~128 kg阶段最高,比104~112 kg阶段提高15.05%(P<0.05);瘦肉率、剪切力都以87~103 kg阶段最高,分别比104~112 kg、121~128 kg阶段提高8.96%(P<0.05)、10.83%(P<0.05)、9.72%(P>0.05)、47.07%(P<0.05);丙氨酸和酪氨酸都以87~103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121-128 kg阶段提高26.73%(P<0.05)、19.18%(P<0.05);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也都以87~103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104~112 kg、121-128 kg阶段提高16.28%(P<0.01)、17.65%(P<0.01)、19.32%(P<0.01)、16.67%(P<0.01)。其它指标不同屠宰体重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黑猪 屠宰体重 胴体性能 肉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莱芜黑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建凤 孙延晓 魏述东 《中国猪业》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选择体重90~120 kg的莱芜黑猪20头(10头去势公猪,10头母猪)进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性别试验猪的胴体性状和肉的品质。结果表明,除pH值、甘氨酸、脯氨酸外,性别对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及常规肉质性状、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影响都不显... 选择体重90~120 kg的莱芜黑猪20头(10头去势公猪,10头母猪)进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性别试验猪的胴体性状和肉的品质。结果表明,除pH值、甘氨酸、脯氨酸外,性别对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及常规肉质性状、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影响都不显著。其中,pH_(45min)值、pH_(24h)值、甘氨酸和脯氨酸都以母猪组较高,分别比阉公猪组提高5.72%(P<0.01)、6.01%(P<0.01)、34.02%(P<0.05)、23.47%(P<0.01)。为不同性别莱芜黑猪肉质性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黑猪 性别 胴体性能 肉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繁抗逆新种质猪的筛选研究
5
作者 李萌 孙蕾 +1 位作者 魏庆奎 周京华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了选育优质抗逆高繁新种质,本研究以鲁莱黑猪为母本,遴选高肌内脂肪杜洛克和法系大约克分别作父本,进行杂交制种,对其后代进行生长育肥试验和屠宰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杜鲁(DL)、大鲁(YL)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61.35 g、552.15 g,均显著... 为了选育优质抗逆高繁新种质,本研究以鲁莱黑猪为母本,遴选高肌内脂肪杜洛克和法系大约克分别作父本,进行杂交制种,对其后代进行生长育肥试验和屠宰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杜鲁(DL)、大鲁(YL)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61.35 g、552.15 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鲁莱(LL)503.09 g(P<0.05);DL、YL的胴体瘦肉率分别为57.16%、55.37%,均显著高于LL 48.02%(P<0.05);YL滴水损失最高为3.62%,显著高于LL2.24%(P<0.01),DL滴水损失3.02%,显著高于LL2.24%(P<0.05);DL、YL肌内脂肪分别为4.32%、3.94%,均显著低于LL7.01%(P<0.01)。以上结果表明,杜鲁(DL)、大鲁(YL)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均优于鲁莱(LL),经济效益更高;虽然杜×鲁(DL)和大×鲁(YL)肌内脂肪含量等肌肉品质显著低于鲁莱(LL),但也达到了我国优质猪肉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莱黑猪 杂交制种 育肥性能 胴体性状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