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面交通和拟建济南地铁6号线对邻近砖木结构古建筑振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艾楠 侯和涛 +1 位作者 王培森 陈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地面交通振动对临近古建筑的振动影响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分析济南典型土层地质条件下地面交通和拟建济南地铁6号线对沿线江西会馆古建筑物振动特性的影响,评估交通环境振动对明清商贸会馆类古建筑的影响。[方法]在江西会馆主殿... [目的]地面交通振动对临近古建筑的振动影响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分析济南典型土层地质条件下地面交通和拟建济南地铁6号线对沿线江西会馆古建筑物振动特性的影响,评估交通环境振动对明清商贸会馆类古建筑的影响。[方法]在江西会馆主殿内外分别布置测点实测地面交通荷载下的地面振动响应,建立隧道-土层-江西会馆主殿建筑物模型计算拟建地铁6号线对古建筑的影响,结合GB/T 50452—2008《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分别评价两种交通荷载单独作用下古建筑物的振动水平。[结果及结论]在地面交通荷载作用下,江西会馆建筑群振动以竖向振动为主,建筑主殿内不同位置处沿道路方向振动主频均大于垂直道路方向振动;在地铁荷载作用下,江西会馆建筑物振动以竖向为主,柱顶处水平向振动较柱底减小而竖向振动增大,水平高频振动衰减较快而低频振动衰减较慢,竖向高频和低频振动均衰减较慢。在交通荷载和地铁荷载作用下,江西会馆振动水平均满足GB/T 50452—2008对古建筑木结构振动限值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地面交通 地铁 振动特性 振动水平 现场实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济南刘家庄遗址商代青铜器科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友振 龙莎莎 +1 位作者 王庆铸 郭俊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69,共15页
山东济南刘家庄遗址发掘出土一批带有铭文族徽的商代青铜器,其形制多与殷墟同类器物极为相似,表明晚商时期刘家庄地区居住着一支与商都殷墟有密切关系的氏族。针对该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铜器铅同位素等方面已有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取... 山东济南刘家庄遗址发掘出土一批带有铭文族徽的商代青铜器,其形制多与殷墟同类器物极为相似,表明晚商时期刘家庄地区居住着一支与商都殷墟有密切关系的氏族。针对该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铜器铅同位素等方面已有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看,针对这批青铜器制作工艺、合金技术及矿料特征等科技分析数据偏少,与商都殷墟遗存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庄青铜器 合金技术 铅同位素比值 微量元素 殷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资料看点茶时期的茶瓶
3
作者 丁文慧 胡娟 柴懿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在点茶文化盛行的唐末、宋代和辽金时期,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市井百姓都好茶,斗茶之风随之普及。执壶作为一种盛装液体的器具,有茶壶和酒壶之分。唐宋时期的人们对这种器物因其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叫法:将饮酒用的器物称作注子、酒注;而点... 在点茶文化盛行的唐末、宋代和辽金时期,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市井百姓都好茶,斗茶之风随之普及。执壶作为一种盛装液体的器具,有茶壶和酒壶之分。唐宋时期的人们对这种器物因其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叫法:将饮酒用的器物称作注子、酒注;而点茶的器物称为茶瓶、茶注、汤瓶、罂。而在现代,茶瓶作为点茶备汤之器,时常被混作酒注,将两者区分是研究茶瓶的第一步。唐宋辽金时期的墓葬中有大量备茶题材的壁画,近年来考古发掘多次出土宋金时期的成套茶具,这些材料中的执壶即为茶瓶标准器。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批材料的列举,对茶瓶的造型特点做简单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茶 茶瓶 执壶 备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