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电子烟和卷烟的双重使用与单一使用对城市居民长期疾病、短期疾病及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收集广州市天河、越秀、荔湾、海珠、黄埔、番禺和白云7个行政区851名研究对象。电子烟使用和卷烟吸烟行为采...目的:比较电子烟和卷烟的双重使用与单一使用对城市居民长期疾病、短期疾病及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收集广州市天河、越秀、荔湾、海珠、黄埔、番禺和白云7个行政区851名研究对象。电子烟使用和卷烟吸烟行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成人烟草调查问卷(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GATS)题目测量。长短期疾病采用社区简短自报条目评价。心理困扰使用中文版一般健康问卷(Chines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CHQ)测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样本中双重使用率为12.34%,电子烟单一使用率为2.00%。调整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完全不吸烟者相比,双重使用者患短期疾病和长期疾病的概率更高,OR值分别为5.49(95%CI:3.36~8.96)和4.58(95%CI:2.76~7.61),大于卷烟单一使用者的OR值2.43(95%CI:1.47~4.01)和2.81(95%CI:1.71~4.63)。心理困扰与双重使用(OR=3.42,95%CI:2.16~5.40)和电子烟单一使用(OR=2.82,95%CI:1.04~7.65)正相关。与卷烟单一使用者相比,双重使用者更易患短期疾病(OR=2.17,95%CI:1.18~4.00)和心理困扰(OR=2.34,95%CI:1.26~4.33),与长期疾病无统计学差异(OR=1.53,95%CI:0.81~2.91)。结论:双重使用比单一使用行为更易对居民短期疾病及心理健康造成风险,未来控烟措施和戒烟服务应进一步关注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者。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伴中枢神经系统(CNS)累及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患儿预后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HLH伴CNS累及的45例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临床特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伴中枢神经系统(CNS)累及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患儿预后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HLH伴CNS累及的45例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临床特征,针对可能影响患儿预后危险因素建立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45例患儿中男19例,女26例,中位年龄为4.0(1-15.1)岁,其中EBV感染38例(84.44%),CMV感染1例(2.22%),细菌感染3例(6.67%),结缔组织疾病1例(2.22%),无明确病因2例(4.44%)。27例行腰椎穿刺检查后证实脑脊液异常10例(37.04%);45例患儿中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22例(48.89%)。45例患儿随访1年总生存率为46.67%(21/45),随访3年总生存率为44.44%(20/45),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脑脊液异常患儿随访1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脑脊液正常患儿(10 vs 17例)(P<0.05)。未行鞘内注射患儿随访1年总生存显著低于行鞘内注射患儿(10 vs 17例)(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异常、未行鞘内注射及治疗方式均是影响HLH伴CNS累及的患儿预后危险因素(P<0.05)。以上变量引入Cox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脊液异常和未行鞘内注射是HLH伴CNS累及的患儿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LH伴CNS累及的患儿临床预后相对较差,部分患儿后遗神经系统病变;而脑脊液异常和未行鞘注治疗是导致患儿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患者女,52岁,3个月前乳腺超声发现右乳10点方向1.7cm×1.3cm低回声结节,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b类(图1A),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2个月前因腹胀、腹痛就诊,上腹部CT提示...患者女,52岁,3个月前乳腺超声发现右乳10点方向1.7cm×1.3cm低回声结节,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b类(图1A),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2个月前因腹胀、腹痛就诊,上腹部CT提示胰腺体尾部-腹膜后-肝胃间隙占位性病变(图1B),考虑胰腺癌伴腹部广泛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可能性大;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近期右乳结节增大。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触及质韧偏硬肿物,最大径约2.0cm,界限清,形态规则,无压痛,局部皮肤无异常,无乳头溢液;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乳腺超声检查:右乳10点近腺体边缘处见3.4cm×2.9cm×2.3cm低回声肿块,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向前达脂肪层(图1C),CDFI于其边缘见条状血流信号,血流指数0.77.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电子烟和卷烟的双重使用与单一使用对城市居民长期疾病、短期疾病及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收集广州市天河、越秀、荔湾、海珠、黄埔、番禺和白云7个行政区851名研究对象。电子烟使用和卷烟吸烟行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成人烟草调查问卷(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GATS)题目测量。长短期疾病采用社区简短自报条目评价。心理困扰使用中文版一般健康问卷(Chines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CHQ)测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样本中双重使用率为12.34%,电子烟单一使用率为2.00%。调整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完全不吸烟者相比,双重使用者患短期疾病和长期疾病的概率更高,OR值分别为5.49(95%CI:3.36~8.96)和4.58(95%CI:2.76~7.61),大于卷烟单一使用者的OR值2.43(95%CI:1.47~4.01)和2.81(95%CI:1.71~4.63)。心理困扰与双重使用(OR=3.42,95%CI:2.16~5.40)和电子烟单一使用(OR=2.82,95%CI:1.04~7.65)正相关。与卷烟单一使用者相比,双重使用者更易患短期疾病(OR=2.17,95%CI:1.18~4.00)和心理困扰(OR=2.34,95%CI:1.26~4.33),与长期疾病无统计学差异(OR=1.53,95%CI:0.81~2.91)。结论:双重使用比单一使用行为更易对居民短期疾病及心理健康造成风险,未来控烟措施和戒烟服务应进一步关注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者。
文摘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伴中枢神经系统(CNS)累及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患儿预后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HLH伴CNS累及的45例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临床特征,针对可能影响患儿预后危险因素建立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45例患儿中男19例,女26例,中位年龄为4.0(1-15.1)岁,其中EBV感染38例(84.44%),CMV感染1例(2.22%),细菌感染3例(6.67%),结缔组织疾病1例(2.22%),无明确病因2例(4.44%)。27例行腰椎穿刺检查后证实脑脊液异常10例(37.04%);45例患儿中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22例(48.89%)。45例患儿随访1年总生存率为46.67%(21/45),随访3年总生存率为44.44%(20/45),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脑脊液异常患儿随访1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脑脊液正常患儿(10 vs 17例)(P<0.05)。未行鞘内注射患儿随访1年总生存显著低于行鞘内注射患儿(10 vs 17例)(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异常、未行鞘内注射及治疗方式均是影响HLH伴CNS累及的患儿预后危险因素(P<0.05)。以上变量引入Cox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脊液异常和未行鞘内注射是HLH伴CNS累及的患儿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LH伴CNS累及的患儿临床预后相对较差,部分患儿后遗神经系统病变;而脑脊液异常和未行鞘注治疗是导致患儿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摘患者女,52岁,3个月前乳腺超声发现右乳10点方向1.7cm×1.3cm低回声结节,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b类(图1A),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2个月前因腹胀、腹痛就诊,上腹部CT提示胰腺体尾部-腹膜后-肝胃间隙占位性病变(图1B),考虑胰腺癌伴腹部广泛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可能性大;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近期右乳结节增大。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触及质韧偏硬肿物,最大径约2.0cm,界限清,形态规则,无压痛,局部皮肤无异常,无乳头溢液;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乳腺超声检查:右乳10点近腺体边缘处见3.4cm×2.9cm×2.3cm低回声肿块,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向前达脂肪层(图1C),CDFI于其边缘见条状血流信号,血流指数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