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WF-SS-OCTA在伴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竹涛 韩贝贝 +2 位作者 于雯 李娜 张天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5期819-825,共7页
目的:分析超广域扫描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SS-OCTA)技术,在伴或不伴糖尿病肾病(DKD)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视网膜及脉络膜中央与周边区域血流密度及厚度变化中的临床实用性与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 目的:分析超广域扫描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SS-OCTA)技术,在伴或不伴糖尿病肾病(DKD)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视网膜及脉络膜中央与周边区域血流密度及厚度变化中的临床实用性与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06/2024-06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DM)患者50例50眼。根据是否伴有DKD和视网膜病变分为NPDR合并DKD组(DKD组,20例20眼)、NPDR不合并DKD组(NDKD组,20例20眼)以及DM无视网膜病变组(即单纯DM患者组,DM组,10例10眼,作为对照)。使用UWF-SS-OCTA自带的3×3九宫格分区模式,将扫描24 mm×20 mm范围内的视网膜及脉络膜分为中央及周边区域,并对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探讨DKD对NPDR患者眼部微血管病变的影响。结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CCP)中央及周边血流密度在DM组和DKD组间(t=3.93,P=0.0003;t=3.34,P=0.0016)、NDKD组和DKD组间(t=-3.06,P=0.003;t=-2.55,P=0.013)有差异,在DM组和NDKD组间无差异(t=1.44,P=0.157;t=1.26,P=0.21)。DM组、NDKD组、DKD组的脉络膜中大血管层(MLCV)中央及周边血流密度逐渐降低(F=13.74、19.03,均P<0.0001)。DM组、NDKD组、DKD组的中央及周边脉络膜厚度(CT)逐渐变薄(F=10.72,P=0.0001;F=13.12,P<0.001)。结论:CCP、MLCV、CT可作为检测NPDR患者肾功能受损的可视化指标。UWF-SS-OCTA可为DR与DKD联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糖尿病眼部微血管病变的无创、精准监测与治疗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域扫描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SS-OCT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状况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中华 刘翠娟 +4 位作者 张苗苗 刘伟 王建荣 孙嬿 纪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状况。方法选取行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复查恢复正常患者(A组)、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B组)及查体健康成年人(C组...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状况。方法选取行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复查恢复正常患者(A组)、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B组)及查体健康成年人(C组)各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评分,比较三组SAS、SDS、PSQI评分以及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阳性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SAS、SDS、PSQ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均衡可比。三组SAS、SDS、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SAS、SDS、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C组比较,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SAS评分≥45分、SDS评分≥50分、PSQI评分>7分作为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阳性判定标准。三组抑郁和睡眠障碍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相比,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A组、A组与C组相比,睡眠障碍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光眼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PSQI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1、0.296,P均<0.05);SAS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r=0.355,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术后6个月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滤过泡剥离 焦虑 抑郁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范传峰 王玉 +3 位作者 舒相汶 张华 盛艳娟 吴昌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估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情况,探讨其预后的差别。方法我院因PDR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300例(384眼),按PDR的分期将其分为Ⅳ期... 目的评估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情况,探讨其预后的差别。方法我院因PDR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300例(384眼),按PDR的分期将其分为Ⅳ期、Ⅴ期和Ⅵ期3组,并将Ⅳ期患者根据行玻璃体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和中晚期治疗组;比较各组间的视力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84眼中,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者有271眼(70.6%),其中Ⅳ-Ⅴ期171眼(85.5%),Ⅵ期100眼(54.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4,P<0.05);Ⅳ期的早、中晚期治疗组术后视力>0.05患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2.8%和6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5)。98眼发生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其中Ⅳ-Ⅴ其39眼,Ⅵ期59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能有效地控制PDR的病情,及时有效的玻璃体手术是挽救严重PDR患者有用视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积血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英文)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璇 杨振 +1 位作者 田洁 张玉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硅胶管(RS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01/2015-10来我院就诊的47例47眼泪小管断裂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新型硅胶管从上、下泪小点"U"形置... 目的:评价新型硅胶管(RS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01/2015-10来我院就诊的47例47眼泪小管断裂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新型硅胶管从上、下泪小点"U"形置入,在泪道中保留3mo。拔管后,观察泪道通畅率、是否伴有泪溢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泪小管吻合成功,新型硅胶管顺利植入。未发生硅胶管相关的并发症,如眼部刺激、泪小点外翻和撕裂、过早脱落等。治愈41例(87%),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部分治愈4例(9%),患眼轻微泪溢,但泪道冲洗通畅。失败2例(4%),患眼泪溢,泪道冲洗不畅。结论: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新型硅胶管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置入物,其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掌握,术者学习曲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硅胶管 双泪小管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范传峰 丛爱宁 范惠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455-1456,共2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验光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106例12~18岁患屈光不正的青少年(共212眼),均先行小瞳电脑验光,然后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扩瞳后进行再次电脑验光,比较散瞳前后验光所得的球镜值、柱镜值... 目的:了解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验光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106例12~18岁患屈光不正的青少年(共212眼),均先行小瞳电脑验光,然后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扩瞳后进行再次电脑验光,比较散瞳前后验光所得的球镜值、柱镜值及柱镜轴向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球镜值:12~15岁患儿采用散瞳前后验光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6~18岁患儿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柱镜值:12~18岁患儿散瞳前后验光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柱镜轴向:当柱镜值≥1.50D时,散瞳前后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值<1.50D时,散瞳前后轴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托品酰胺是较大年龄(12~15岁)儿童散瞳验光的理想药物,而对16~18岁年龄段青少年可以直接小瞳验光。对于合并1.50D以下的散光患儿,散瞳验光可能更有助于确定柱镜的轴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托品酰胺 电脑验光 验光 屈光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轴长度对非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爱萍 于涛 +2 位作者 王建荣 刘伟 孙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4-758,共5页
目的 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研究眼轴长度对非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筛选无眼底改变的近视患者90例90眼,男47例,女43例,年龄18~35岁。入选患者根据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分为3... 目的 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研究眼轴长度对非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筛选无眼底改变的近视患者90例90眼,男47例,女43例,年龄18~35岁。入选患者根据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分为3组:低、中度近视组(low and medium myopia group,LMMG),等效球镜度数为-0.50~〈-6.00 D且眼轴长度为24~〈26 mm,共29眼;高度近视组(high myopia group,HMG),等效球镜度数为-6.00~〈-10.00 D且眼轴长度为26~〈28mm,共37眼;超高度近视组(super high myopia group,SHMG),等效球镜度数≥-10.00 D且眼轴长度≥28 mm,共24眼。根据黄斑区9分区模式使用Cirrus HD-OCT检测入选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值的差异。使用线性回归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 HMG的内环下方黄斑厚度(inferior inner macular thickness,IIM)、内环颞侧黄斑厚度(temporal inner macular thickness,TIM)和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LMMG,但黄斑中心区厚度(central subfield thickness,CST)测量值明显大于LMMG(均为P〈0.05)。SHMG的IIM、TIM和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LMMG,但CST测量值明显大于LMMG(均为P〈0.05)。SHMG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HMG,但CST测量值明显大于HMG(均为P〈0.05)。CST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呈负相关,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内环平均厚度、IIM、TIM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外环每一象限的厚度、外环平均厚度、黄斑区平均厚度和黄斑体积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均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均呈负相关。结论 随着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数的增加,非病理性近视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增加,内环和外环厚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厚度 近视 眼轴长度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取出术后高眼压的转归 被引量:3
7
作者 范传峰 王玉 +1 位作者 季强 谭瑞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68-569,共2页
目的:观察高眼压的硅油填充眼在硅油取出后眼压的控制情况。方法:观察我科2006-06/2007-03收住的42例(42眼)高眼压的硅油填充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病、有无晶状体、有无硅油乳化、硅油取出手术前后的眼压、眼底情况等,并对相... 目的:观察高眼压的硅油填充眼在硅油取出后眼压的控制情况。方法:观察我科2006-06/2007-03收住的42例(42眼)高眼压的硅油填充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病、有无晶状体、有无硅油乳化、硅油取出手术前后的眼压、眼底情况等,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硅油取出手术前后眼压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高眼压的控制率为57.1%。其中,有晶状体眼组和无晶状体眼组术后高眼压控制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硅油乳化组和未乳化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硅油取出手术可以有效的治疗多于半数的高眼压的硅油填充眼。硅油未乳化者的疗效可能要优于已乳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取出术 眼压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眼压波动的范围与校正 被引量:6
8
作者 梁涛 刘胜男 +3 位作者 刘美光 姜仲泰 宋爽 张爱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探讨低、中、高度近视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正常眼压(IOP)波动范围的变化,探索术后眼压(IOP_(post))校正的新方法。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纳入2018-03/2019-09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SMILE治疗的近视患... 目的:探讨低、中、高度近视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正常眼压(IOP)波动范围的变化,探索术后眼压(IOP_(post))校正的新方法。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纳入2018-03/2019-09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SMILE治疗的近视患者79例158眼,分为低度近视(A)、中度近视(B)和高度近视(C)组。24h眼压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和Goldmann眼压计(GAT)测量。记录术前3d和术后6mo等效球差(SE)、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横径(WTW)、角膜曲率、角膜体积(CV)、中央3mm直径范围内角膜体积(CCV_(3mm))与CV之比、切削CV(△CV)与CV的比值。统计分析术后NCT测量值(NCT_(post))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分阶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IOP_(post)表达模型。结果:NCT和GAT测得的眼压无差异(P>0.05),但3组眼压有差异(P<0.05)。NCT的IOP_(post)范围:A组为8~17mmHg,B组为7~16.3mmHg,C组为7.7~14.3mmHg。GAT的IOP_(post)范围为8~17mmHg。IOP_(post)的昼夜波动范围<6mmHg。IOP_(post)双眼差值为0~4mmHg。建立分阶段多元回归模型:NCT_(post)校正(A)=0.349×NCT_(post)+4.137×CCV_(pre3mm)-1.533;NCT_(post)校正(B)=0.477×NCT_(post)+3.643×CCV_(post3mm)-1.125;NCT_(post)校正(C)=0.638×NCT_(post)+3.426×CCV_(post3mm)-0.716。结论:SMILE术后NCT和GAT测得的眼压均低于术前。患者手术前后角膜体积变化率越大,术后眼压值越低。中央3mm直径范围内角膜体积是评价SMILE术后眼压的重要指标,从而指导术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 眼压 昼夜眼压波动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瓣方式对角膜屈光手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明 牟国营 +3 位作者 李招娜 张亚丽 徐健 刘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制作不同厚度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患者161例(300眼),其中行EPI-LASIK者59例(108眼),其余患者均行LASIK,其中角膜瓣厚度约为110μm(90刀头薄瓣组)和13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制作不同厚度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患者161例(300眼),其中行EPI-LASIK者59例(108眼),其余患者均行LASIK,其中角膜瓣厚度约为110μm(90刀头薄瓣组)和130μm(常规瓣组)的患者分别为52例(96眼)和50例(96眼)。观察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a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依次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fluorescein,FL),并对其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周、1个月EPI-LASIK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与LASIK薄瓣组及常规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ASIK薄瓣组和常规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时EPI-LASIK组FL检查评分与LASIK薄瓣和常规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ASIK薄瓣组和LASIK常规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试验:术后1周时,EPI-LASIK组评分较高,术后1个月、3个月时,LASIK组FL评分较高,EPI-LASIK组与LASIK(薄瓣和常规瓣)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It试验:术后3个月时,EPI-LASIK组SIt值(14.11±3.01)mm较LASIK薄瓣组(13.55±3.18)mm和LASIK常规瓣组(12.05±2.18)mm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时,LASIK薄瓣组(13.72±3.58)mm较LASIK常规瓣组(12.54±3.22)mm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检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LASIK薄瓣组分别为(5.27±3.11)s、(8.41±2.79)s、(9.53±4.07)s和LASIK常规瓣组(6.25±1.92)s、(7.75±1.53)s、(8.34±2.05)s,均较同时间点EPI-LASIK组(7.21±2.32)s、(9.35±3.58)s、(12.59±4.02)s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薄瓣组和常规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屈光手术对泪膜稳定性有不良影响,制瓣方式不同决定其影响程度及恢复时间。EPI-LASIK手术对泪膜稳定性影响较轻,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泪膜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处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蕾 曹丽君 左天南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 L 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3年12月行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手术共 5 2 19例 (10 0 32只眼 )术后发生角膜瓣皱褶及移位 15例 (16只眼 )进行分析。结... 目的 探讨 L 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3年12月行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手术共 5 2 19例 (10 0 32只眼 )术后发生角膜瓣皱褶及移位 15例 (16只眼 )进行分析。结果  L ASIK术后第 1天出现角膜瓣皱褶 2例 (2只眼 ) ,术后第 1天出现角膜瓣移位并瓣内折 10例 (11只眼 ) ,外伤所致 2例 (2只眼 ) ,1例半月复查发现角膜瓣皱褶原因不明。 15例 (16只眼 )均行角膜瓣重新复位 ,除 1例 (1只眼 )术后半月未达术前矫正视力外 ,其余均达到。结论  L ASIK术中角膜过薄、过大、蒂部过小 ,易引起角膜瓣皱褶移位 ,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可达到术前理想矫正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术 角膜瓣移位 处理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LASIK对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湘辉 曹丽君 +2 位作者 张娜 吴红 韩旭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对眼表的影响,研究制瓣方法不同对术后眼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选择2016-01/2017-01于我院眼科进行屈光手术治疗的218例436眼近视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对眼表的影响,研究制瓣方法不同对术后眼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选择2016-01/2017-01于我院眼科进行屈光手术治疗的218例436眼近视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LASIK术治疗,术后主诉有不同程度的眼干、异物感及不适症状。将采用机械板层刀制瓣的61例122眼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飞秒激光制瓣的157例314眼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1wk,1、3mo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大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两组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BUT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F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wk,1mo FL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两组患者F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Ⅰ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wk,1mo SⅠt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两组患者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飞秒激光较机械板层刀制瓣LASIK对眼表影响更小,干眼症症状更轻,影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机械板层刀 角膜制瓣 LASIK 眼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旭 刘伟 +1 位作者 吕国芳 张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309-312,共4页
应用药物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一直是眼科角膜病专业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正在逐步应用到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的治疗中去。我们回顾了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了传统免疫... 应用药物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一直是眼科角膜病专业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正在逐步应用到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的治疗中去。我们回顾了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了传统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和副作用,并介绍了目前一些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并发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或青光眼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蕾 丛爱宁 左天南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伴发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或青光眼的临床意义。方法PRK治疗近视1098眼,术后使用氟美龙(FML)点眼4~6个月,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使用FML而诱致激素性高眼压或青光眼共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伴发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或青光眼的临床意义。方法PRK治疗近视1098眼,术后使用氟美龙(FML)点眼4~6个月,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使用FML而诱致激素性高眼压或青光眼共35例67眼,发生率为6.1%。结论为减少该病发生:①术前详细检查,询问有无青光眼家族史;②术后注意眼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皮质类固醇 高眼压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LASIK与LASIK治疗高度近视远期疗效的对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招娜 胡明 +2 位作者 曹丽君 刘蕾 张亚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对比敏感度改变,并评价Epi-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各40只眼的...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对比敏感度改变,并评价Epi-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各40只眼的临床资料,Epi-LASIK和LASIK手术均采用德国鹰视世纪波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进行激光切削,术后随访6个月,对术后haze、屈光状态和对比敏感度进行分析比较。所有患者年龄分布在18~25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均≥0.8,所有病例均无其他影响对比敏感度的眼疾,亦无其他可能会影响对比敏感度的全身性疾病。结果比较术后6个月时Epi-LASIK和LASIK两组手术后haze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的屈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与LASIK基本一致,但Epi-LASIK适应证宽,尤其适用于角膜相对较薄、角膜曲率较大的患者,并且能明显减少角膜瓣并发症,较LASIK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 高度近视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慷 盛艳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大鼠糖尿病早期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24只)和糖尿...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大鼠糖尿病早期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24只)和糖尿病造模动物组(DM组,86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取成模的72只大鼠随机分为2周、4周、12周和20周组,每组各18只。到上述各时间点后分别取DM组大鼠6只和NC组大鼠2只并处死,免疫印记法观察NF-κB蛋白在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F-κB在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和血管的表达。结果NC组正常大鼠视网膜中NF-κBp65的蛋白质水平非常低,为17.72±8.57,DM组糖尿病诱导成功后2周NF-κBp65蛋白质表达为38.45±12.37,并随时间的延长其表达增加,4周时的免疫印记反应强度最高为89.41±19.79,各时间点蛋白质表达比NC组明显增强(均为P<0.01)。DM组大鼠糖尿病诱导成功后2周,视网膜表层血管即散在出现NF-κB阳性染色颗粒,4周时在视网膜内核层及内核层血管均出现NF-κB阳性染色细胞,为胞核染色,并随着病程的延长,12周时在视网膜表面血管、内核层、内核层血管和外丛状层均出现大量阳性染色细胞;NC组大鼠视网膜血管铺片没有NF-κB表达。DM组大鼠糖尿病诱导成功后2周,视网膜血管壁出现散在NF-κB阳性染色颗粒,以后随病程延长,NF-κB阳性细胞逐渐增多,12周时最多,以后保持不变。结论NF-κB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方菊 张京京 刘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142-2144,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拟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改良后的无巩膜瓣线结埋藏式及经睫状体平坦部固定组;常规的有巩膜瓣经睫状沟缝线固定组。分别观察... 目的:评价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拟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改良后的无巩膜瓣线结埋藏式及经睫状体平坦部固定组;常规的有巩膜瓣经睫状沟缝线固定组。分别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研究中改良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39.95±5.87min,常规巩膜瓣组的时间平均为45.77±5.21min,两组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术后视力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未发生线结外露缝线磨损、术后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常规巩膜瓣组易出现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现象。结论: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是一种矫正无足够后囊膜支持眼的安全、有效、简洁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巩膜瓣 经巩膜睫状体平坦部缝线固定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玻璃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信昌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沃丽汀)治疗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在本院眼科就诊的110例(140只眼)玻璃体出血患者,予沃丽汀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功能及玻璃体出血的变化。结果本组病例中显效74只眼(52...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沃丽汀)治疗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在本院眼科就诊的110例(140只眼)玻璃体出血患者,予沃丽汀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功能及玻璃体出血的变化。结果本组病例中显效74只眼(52.86%),有效38只眼(27.14%),无效28只眼(20%),总有效率为80%结论口服沃丽汀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出血疗效可靠,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出血 卵磷脂络合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裕民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量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斜视类型、融合功能、有无同视机训练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 86例随防时间为术后1周、8周和1年,正位6...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量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斜视类型、融合功能、有无同视机训练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 86例随防时间为术后1周、8周和1年,正位68例(79.07%),轻度欠矫或过矫14例(16.28%),明显欠矫或过矫4例(4.65%),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斜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功能有关(P<0.05),手术后进行了同视机训练,对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早期手术及术后同视机训练,可获得双眼单视功能,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 眼位 双眼单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的眼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滕克禹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眼电生理特点及其与屈光度和眼底病变的相互关系,以及将其再分级的可能性。方法-6.00 D以上的屈光度分为三组,眼底状况分为二组,进行视觉诱发电位(P-VEP)、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其振荡电位(OPs)检查,检测各项指...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眼电生理特点及其与屈光度和眼底病变的相互关系,以及将其再分级的可能性。方法-6.00 D以上的屈光度分为三组,眼底状况分为二组,进行视觉诱发电位(P-VEP)、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其振荡电位(OPs)检查,检测各项指标。结果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组、不同屈光度、不同眼底比较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眼电生理可以判断高度近视视功能的改变,作为分级的一项指标也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P—VEP F—ERG O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前后非接触性眼压测定值的变化分析
20
作者 刘蕾 左天南 陈士强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目的 分析 L ASIK手术前后气动眼压值的变化。方法 应用 NIDEKEC- 2 0 0 0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 (NCT) ,术前及术后 2 0天左右测 3次取平均值。共 4 6 6例 (82 7只眼 )。根据术前屈光度分为 4组 ,对各组所测术前、术后眼压值进行比较... 目的 分析 L ASIK手术前后气动眼压值的变化。方法 应用 NIDEKEC- 2 0 0 0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 (NCT) ,术前及术后 2 0天左右测 3次取平均值。共 4 6 6例 (82 7只眼 )。根据术前屈光度分为 4组 ,对各组所测术前、术后眼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组术前与术后 2 0天左右眼压值对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除 C组外 ,0 .0 1<P <0 .0 5外 ,其余三组 P <0 .0 1;各组术后眼压值比较 ,除了 B组与 C组差异在 0 .0 5的检验水准上无统计学意义外 ,其他各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 ASIK术后 NCT所测眼压值明显下降 ,术中切削量与眼压测量值的下降呈正比。术后所测量眼压与角膜厚度、角膜曲率、手术切削量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性眼压测定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压 近视 角膜厚度 角膜曲率 手术切削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