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土地整治适宜性分区研究——以济南市章丘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郑长统 薛圆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2期99-103,共5页
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但对于土地整治适宜性分区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区域为济南市章丘区,区域内各镇街在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其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适宜性程度也就存在差别,... 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但对于土地整治适宜性分区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区域为济南市章丘区,区域内各镇街在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其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适宜性程度也就存在差别,随着以镇街为单位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开展,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成为土地整治工作重要形式。本文建立了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土地整治适宜性等级及标准,并利用GIS技术提取处理指标信息,建立以镇街为单位的适宜性等级分区,为下一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GIS 指标体系 适宜性评价 等级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用模型研究——以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为例
2
作者 郑长统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前,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用模型的研究较少,该文将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定为3种应用模型,在借鉴国内已建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引入节地率、建设效率、单位面积指标收益... 目前,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用模型的研究较少,该文将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定为3种应用模型,在借鉴国内已建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引入节地率、建设效率、单位面积指标收益3个新的指标,从而确定模型的对比指标,最终经过定量计算确定最优的应用模型。通过对比各模型的应用特点,详细分析不同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应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耕地保护 应用模型 指标体系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