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南市典型区夏季VOCs分布特征及臭氧生成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桂芹 樊联欢 +4 位作者 韩立钊 周梅 魏征 孙秀芹 魏小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7-310,共14页
基于2020年6—8月济南市石化区、市区和南部山区VOCs以及臭氧和气态污染物等在线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了各典型区夏季VOCs污染特征,并通过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和MC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等级VO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采用... 基于2020年6—8月济南市石化区、市区和南部山区VOCs以及臭氧和气态污染物等在线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了各典型区夏季VOCs污染特征,并通过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和MC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等级VO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采用PMF模型对市区夏季VOCs进行了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化区VOCs浓度(158.29μg·m^(-3))明显高于市区(47.71μg·m^(-3))和南部山区(24.65μg·m^(-3)),VOCs中均以烷烃占比最大,其次为芳香烃,3个区域VOCs浓度均随污染等级升高而升高;不同污染等级下均为石化区OFP(743.7—1474.9μg·m^(-3))大于市区(156.9—378.1μg·m^(-3))和南部山区(113.4—168.7μg·m^(-3)),3个区域均是芳香烃OFP占比最大,其次为烯烃,说明芳香烃和烯烃类VOCs对臭氧生成的贡献最大,其中OFP贡献最大的单体为间/对-二甲苯;MCM模拟结果表明石化区O_(3)净生成速率(33.51×10^(-9)·h^(-1))最高,其次为市区(22.97×10^(-9)·h^(-1))和南部山区(3.91×10^(-9)·h^(-1));石化区的1-戊烯、甲苯、异戊二烯、间-乙基甲苯和邻二甲苯,市区的1-丁烯、间/对-二甲苯和顺式-2-丁烯,南部山区的顺式-2-丁烯、异戊二烯、反式-2-丁烯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较大,对臭氧生成的影响较为明显.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区夏季燃烧源、移动源和餐饮油烟源对VOCs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分布特征 不同污染等级 臭氧生成机制 夏季 P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及污染防治——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污染防治实用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米洁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29,共1页
农业是一国之本,也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农业污染不断加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制约着农业产业转型与经济建设。基于此,深入探究农业生态问题根源、寻找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举措成为当前农业发... 农业是一国之本,也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农业污染不断加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制约着农业产业转型与经济建设。基于此,深入探究农业生态问题根源、寻找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举措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前农业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 农业污染 农业产业转型 实用技术 问题根源 防治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探讨研究
3
作者 李敬存 闫琳琳 +1 位作者 李传军 郭丽波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酚醛树脂工业废水中含有高浓度苯酚和甲醛等污染物,针对废水特点,某酚醛树脂生产企业采用回收酚醛树脂+生物处理+深度氧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同时采用碱液喷淋+生物除臭工艺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苯酚、甲醛等污染物的废... 酚醛树脂工业废水中含有高浓度苯酚和甲醛等污染物,针对废水特点,某酚醛树脂生产企业采用回收酚醛树脂+生物处理+深度氧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同时采用碱液喷淋+生物除臭工艺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苯酚、甲醛等污染物的废气。该系统已稳定运行3 a,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的处理工艺能显著去除废水中的苯酚和甲醛,处理后苯酚和甲醛的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低于0.5 mg/L和5 mg/L,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间接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约定的水质要求。此外,废气监测结果显示,甲醛、酚类、非甲烷总烃、氨等均满足当地环保要求。该处理工艺具有去除效率高、工程投资少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能广泛应用于酚醛树脂工业废水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苯酚 甲醛 回收 生化 深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厂址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修复路径探讨
4
作者 李基强 尹翀 于晓静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4,114,共10页
调查并分析典型电镀厂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进行风险评估及管控修复,是该类场地安全再利用的必要工作。在调查某电镀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的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区域。场区内重金属污染... 调查并分析典型电镀厂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进行风险评估及管控修复,是该类场地安全再利用的必要工作。在调查某电镀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的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区域。场区内重金属污染与电镀厂生产功能分区相对应,说明重金属主要来源于电镀液泄漏。由于该场区填土层以下为渗透性较差的粉质黏土和中等风化岩,不利于重金属污染物向土壤深层迁移,因而重金属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风险评估六价铬污染物的土壤致癌风险为1.45×10^(-4),大于10^(-6);三价铬的土壤非致癌危害商为2.12,大于1,均超过了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水平。在评估地块应修复区域时,通过空间上不超标点连线的方法估算,采用OrdinaryKriging(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进行修整,优化了修复区域边界轮廓线,并探讨了可行的管控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土壤 重金属 风险评估 管控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