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济南市典型区夏季VOCs分布特征及臭氧生成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桂芹
樊联欢
+4 位作者
韩立钊
周梅
魏征
孙秀芹
魏小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7-310,共14页
基于2020年6—8月济南市石化区、市区和南部山区VOCs以及臭氧和气态污染物等在线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了各典型区夏季VOCs污染特征,并通过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和MC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等级VO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采用...
基于2020年6—8月济南市石化区、市区和南部山区VOCs以及臭氧和气态污染物等在线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了各典型区夏季VOCs污染特征,并通过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和MC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等级VO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采用PMF模型对市区夏季VOCs进行了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化区VOCs浓度(158.29μg·m^(-3))明显高于市区(47.71μg·m^(-3))和南部山区(24.65μg·m^(-3)),VOCs中均以烷烃占比最大,其次为芳香烃,3个区域VOCs浓度均随污染等级升高而升高;不同污染等级下均为石化区OFP(743.7—1474.9μg·m^(-3))大于市区(156.9—378.1μg·m^(-3))和南部山区(113.4—168.7μg·m^(-3)),3个区域均是芳香烃OFP占比最大,其次为烯烃,说明芳香烃和烯烃类VOCs对臭氧生成的贡献最大,其中OFP贡献最大的单体为间/对-二甲苯;MCM模拟结果表明石化区O_(3)净生成速率(33.51×10^(-9)·h^(-1))最高,其次为市区(22.97×10^(-9)·h^(-1))和南部山区(3.91×10^(-9)·h^(-1));石化区的1-戊烯、甲苯、异戊二烯、间-乙基甲苯和邻二甲苯,市区的1-丁烯、间/对-二甲苯和顺式-2-丁烯,南部山区的顺式-2-丁烯、异戊二烯、反式-2-丁烯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较大,对臭氧生成的影响较为明显.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区夏季燃烧源、移动源和餐饮油烟源对VOCs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分布特征
不同污染等级
臭氧生成机制
夏季
P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南市城市扬尘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怀成
韩红
+5 位作者
王在峰
韩立钊
刘克
张桂芹
范晶
魏小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5-555,共11页
城市扬尘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探究济南市不同区域城市扬尘物理特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采集了济南市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域(钢铁集聚区、城郊结合部、市区和县区)2021年不同季节的...
城市扬尘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探究济南市不同区域城市扬尘物理特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采集了济南市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域(钢铁集聚区、城郊结合部、市区和县区)2021年不同季节的扬尘样品,分析了扬尘的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扬尘颗粒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钢铁集聚区PM_(2.5)占比最高,为5.26%,比表面积为351.3 m^(2)·kg^(-1);其次为市区PM_(2.5)占比较高,为3.49%,比表面积为247.5 m^(2)·kg^(-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钢铁集聚区和市区扬尘颗粒主要有规则的“块状”“簇状”“片状”的矿物颗粒、不规则的“链状”和“蓬松状”的烟尘集合体以及“球状”燃煤飞灰颗粒,钢铁集聚区链状密集的烟尘集合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市区聚合蓬松状烟尘集合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春季矿物颗粒比例较大,冬季密集链状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较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其他季节聚合蓬松状烟尘集合体较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各区域扬尘PM_(2.5)中水溶性离子Ca^(2+)、SO_(4)^(2-)和Na^(+)含量较高。4个区域中各季节AE/CE值均小于1,说明济南市扬尘PM_(2.5)呈碱性,市区冬季的AE/CE最高为0.36。扬尘PM_(2.5)中碳组分均以O_(C)为主,济南市各区域扬尘中O_(C)/E_(C)比值在5.4-17.5之间,均存在明显的二次有机碳的生成,且碳组分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扬尘PM_(2.5)中金属元素Si、Al和Fe含量较高,主要受土壤风沙、燃煤和钢铁冶炼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扬尘
季节变化
比表面积
形貌特征
碳组分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南市典型区夏季VOCs分布特征及臭氧生成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桂芹
樊联欢
韩立钊
周梅
魏征
孙秀芹
魏小锋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
环境
工程学院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槐荫分局
济南市
生态环境
监控中心
山东省
生态环境
监测中心
核建利华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7-310,共14页
基金
济南市大气源清单编制项目(Z21021Z)
济南市高校20条资助项目(Z21015Z)资助。
文摘
基于2020年6—8月济南市石化区、市区和南部山区VOCs以及臭氧和气态污染物等在线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了各典型区夏季VOCs污染特征,并通过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和MC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等级VO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采用PMF模型对市区夏季VOCs进行了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化区VOCs浓度(158.29μg·m^(-3))明显高于市区(47.71μg·m^(-3))和南部山区(24.65μg·m^(-3)),VOCs中均以烷烃占比最大,其次为芳香烃,3个区域VOCs浓度均随污染等级升高而升高;不同污染等级下均为石化区OFP(743.7—1474.9μg·m^(-3))大于市区(156.9—378.1μg·m^(-3))和南部山区(113.4—168.7μg·m^(-3)),3个区域均是芳香烃OFP占比最大,其次为烯烃,说明芳香烃和烯烃类VOCs对臭氧生成的贡献最大,其中OFP贡献最大的单体为间/对-二甲苯;MCM模拟结果表明石化区O_(3)净生成速率(33.51×10^(-9)·h^(-1))最高,其次为市区(22.97×10^(-9)·h^(-1))和南部山区(3.91×10^(-9)·h^(-1));石化区的1-戊烯、甲苯、异戊二烯、间-乙基甲苯和邻二甲苯,市区的1-丁烯、间/对-二甲苯和顺式-2-丁烯,南部山区的顺式-2-丁烯、异戊二烯、反式-2-丁烯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较大,对臭氧生成的影响较为明显.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区夏季燃烧源、移动源和餐饮油烟源对VOCs贡献较大.
关键词
VOCs分布特征
不同污染等级
臭氧生成机制
夏季
PMF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VOCs distribution
different pollution level
ozone formation mechanism
summer
PMF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南市城市扬尘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怀成
韩红
王在峰
韩立钊
刘克
张桂芹
范晶
魏小锋
机构
山东省
济南
生态环境
监测中心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
环境
工程学院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槐荫分局
山东碧轩
环境
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5-555,共11页
基金
济南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020GXRC008)
济南市政府颗粒物来源解析采购项目(37000000040201520210016_001)。
文摘
城市扬尘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探究济南市不同区域城市扬尘物理特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采集了济南市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域(钢铁集聚区、城郊结合部、市区和县区)2021年不同季节的扬尘样品,分析了扬尘的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扬尘颗粒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钢铁集聚区PM_(2.5)占比最高,为5.26%,比表面积为351.3 m^(2)·kg^(-1);其次为市区PM_(2.5)占比较高,为3.49%,比表面积为247.5 m^(2)·kg^(-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钢铁集聚区和市区扬尘颗粒主要有规则的“块状”“簇状”“片状”的矿物颗粒、不规则的“链状”和“蓬松状”的烟尘集合体以及“球状”燃煤飞灰颗粒,钢铁集聚区链状密集的烟尘集合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市区聚合蓬松状烟尘集合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春季矿物颗粒比例较大,冬季密集链状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较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其他季节聚合蓬松状烟尘集合体较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各区域扬尘PM_(2.5)中水溶性离子Ca^(2+)、SO_(4)^(2-)和Na^(+)含量较高。4个区域中各季节AE/CE值均小于1,说明济南市扬尘PM_(2.5)呈碱性,市区冬季的AE/CE最高为0.36。扬尘PM_(2.5)中碳组分均以O_(C)为主,济南市各区域扬尘中O_(C)/E_(C)比值在5.4-17.5之间,均存在明显的二次有机碳的生成,且碳组分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扬尘PM_(2.5)中金属元素Si、Al和Fe含量较高,主要受土壤风沙、燃煤和钢铁冶炼影响。
关键词
城市扬尘
季节变化
比表面积
形貌特征
碳组分
金属元素
Keywords
urban dust
seasonal variation
specific surface area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rbon fraction
metallic element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济南市典型区夏季VOCs分布特征及臭氧生成机制
张桂芹
樊联欢
韩立钊
周梅
魏征
孙秀芹
魏小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济南市城市扬尘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特征分析
张怀成
韩红
王在峰
韩立钊
刘克
张桂芹
范晶
魏小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