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南市环境空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识别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泽常 李娜 +1 位作者 侯鲁健 吕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8,共6页
对济南市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环境空气中56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进行在线气相色谱监测,研究其污染特征并识别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期间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平均浓度水平夏季〉冬季〉秋季〉春季;TV... 对济南市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环境空气中56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进行在线气相色谱监测,研究其污染特征并识别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期间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平均浓度水平夏季〉冬季〉秋季〉春季;TVOCs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呈双峰分布,与早晚交通高峰相吻合;济南市城区环境空气中VOCs的主要物种是C3~C5的烷烃、丙烯、顺-2-丁烯、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等;不同季节环境空气中VOCs的主要物种基本一致,夏季烯烃所占比重高于其他季节;烷烃、烯烃与TVOCs的浓度日变化趋势相似,呈明显的双峰状,而芳香烃浓度日变化规律双峰特征不明显。济南市城区VOCs的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工业源、燃烧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污染特征 来源识别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识别和解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恩莲 王方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根据环境空气污染源标识物的确定和多环芳烃降解行为,利用CMB受体模型进行拟合计算,确定多环芳烃污染源贡献率,并在比较多环芳烃实测值和CMB受体模型计算值的基础上,得出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源解析结果,确定机动车污染源是济南市可... 根据环境空气污染源标识物的确定和多环芳烃降解行为,利用CMB受体模型进行拟合计算,确定多环芳烃污染源贡献率,并在比较多环芳烃实测值和CMB受体模型计算值的基础上,得出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源解析结果,确定机动车污染源是济南市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贡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多环芳烃 CMB受体模型 比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秋冬季大气细粒子污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雨思 李杏茹 +2 位作者 张怡萌 吕波 唐贵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7-798,共12页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造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益显著,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为了解济南市大气细粒子及其化学成分的污染特征,于2013.10.15—2013.11.16和2013.12.24—2014.1.27(总观测天数为62天)利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济...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造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益显著,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为了解济南市大气细粒子及其化学成分的污染特征,于2013.10.15—2013.11.16和2013.12.24—2014.1.27(总观测天数为62天)利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济南市大气PM_(2.5)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溶性离子、无机金属元素、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并结合颗粒物质量重构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济南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结果表明,监测期内济南市PM_(2.5)质量浓度严重超标,日均值均高于我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最高日均值达到了335μg·m^(-3).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和金属元素分别占总PM_(2.5)浓度的45.3%、34.7%、2.3%、5.6%(秋季),42.8%、32.9%、3.6%、12.5%(冬季).二次水溶性离子NO_3^-、SO_4^(2-)和NH_4^+为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分别占总离子浓度的34.1%、35.6%、9.2%(秋季)和35.2%、30.4%、15.9%(冬季).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3.8μg·m^(-3)和4.3μg·m^(-3),OC/EC比值表明秋季汽车尾气与生物质燃烧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较大,而冬季燃煤排放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较大.化学质量重构结果表明,秋季济南市细粒子中二次无机盐、海盐、重金属、矿物尘、建筑尘、有机物和元素碳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8.6%、1.2%、0.2%、5.4%、1.4%、34.7%和2.3%,冬季分别为34.8%、1.5%、3.5%、7.5%、3.2%、33.0%和3.6%.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及二次转化、燃煤以及冶炼工业排放是济南市大气细粒子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化学成分 来源 质量重构 主成分分析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侯鲁健 夏志勇 +3 位作者 张文杰 吕波 付华轩 谭润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76-1882,共7页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确定能够为制订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目标提供重要基础支撑,探索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确定方法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济南市清洁对照点跑马岭监测数据为基础,直接采用概率密度法计算得到的ρ(PM10)和ρ(P...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确定能够为制订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目标提供重要基础支撑,探索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确定方法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济南市清洁对照点跑马岭监测数据为基础,直接采用概率密度法计算得到的ρ(PM10)和ρ(PM_(2.5))背景值范围分别是100~110和40~50μg/m^3.综合应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法和概率密度法,提出基于数值模拟的城市大气颗粒物环境背景值确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济南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结果表明:济南市ρ(PM10)和ρ(PM_(2.5))背景值范围分别是30~35和15~20μg/m^3,其中ρ(PM10)环境背景值秋季(40~45μg/m^3)最高、夏季(25~30μg/m^3)最低;ρ(PM_(2.5))环境背景值秋季(25~30μg/m^3)最高、冬季(10~15μg/m^3)最低.研究显示,基于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颗粒物背景值明显低于直接采用概率密度法得到的结果,表明跑马岭受人为因素影响明显,监测结果已不能完全代表济南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水平;而数值模拟法可以完全剔除了人为源的贡献,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ρ(PM10)和ρ(PM_(2.5))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值 大气颗粒物 空气质量模型 概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冬季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敏 张文娟 +3 位作者 吕晨 刘建军 吕波 谭润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7-1875,共9页
为掌握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发生规律,从而更好地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观测资料、雷达探测资料及轨迹模式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济南市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7日的持续性重污染过程,从... 为掌握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发生规律,从而更好地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观测资料、雷达探测资料及轨迹模式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济南市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7日的持续性重污染过程,从污染演变过程、环流背景分析、气象要素特征和区域污染传输等多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期间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ρ(PM10)平均值为318μg/m3,ρ(PM_(2.5))平均值为200μg/m3;地面风速在0. 6~1. 8 m/s范围内,风力均为1~2级,相对湿度为68%~95%,平均相对湿度为81%.在重污染过程中,从地面至800 m左右高度始终维持较强逆温层,逆温频次高达91. 1%,污染边界层高度较低,大部分时间都在500 m以下.采用情景模拟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区域输送对济南市PM_(2.5)的贡献率为20%~35%.研究显示:此次重污染过程是在区域性污染背景下由本地不利的扩散条件造成的,静稳大气形势提供有利的环流背景,平流雾、辐射雾交替产生,持续性的高湿加重了污染程度;近地面的静风、高湿,垂直方向的双逆温层甚至多逆温层的结构是影响此次重污染过程的重要气象要素;区域性污染传输对此次重污染天气的发展有显著贡献,污染初期主要来自河北省中南部的输送,随着污染加重,有来自偏南、偏东方向的局地气团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气象要素 逆温结构 持续性大雾 区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空气质量特征及重污染期间PM_(2.5)成分谱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文娟 孙晓艳 +4 位作者 李敏 夏志勇 孙凤娟 王治非 吕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1-75,共5页
根据济南市2010—2017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近年来济南市空气质量状况、颗粒物(PM_(10)、PM_(2.5))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以及重污染天气特征,并利用MARGA离子在线分析仪ADI 2 080分析2016年12月16日—12月30日重污染期间济南市PM_(2.5... 根据济南市2010—2017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近年来济南市空气质量状况、颗粒物(PM_(10)、PM_(2.5))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以及重污染天气特征,并利用MARGA离子在线分析仪ADI 2 080分析2016年12月16日—12月30日重污染期间济南市PM_(2.5)组分谱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7年,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至2017年济南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为6.95,但重污染比例依然很高,且颗粒物(PM_(2.5)和PM_(10))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高达81%,颗粒物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污染)仍是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的主要污染因素,尤其是在冬季采暖季,重污染天气仍在频发,重污染过程中硝酸盐、硫酸盐为主导贡献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特征分析 PM2.5 组成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石灰岩山地侧柏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怀成 张华玲 +1 位作者 王兆军 姜腾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53-156,共4页
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应用生物量经验模型法研究济南市侧柏林区生态系统区域尺度上碳储量、碳密度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层平均含碳率为0.489,其中,乔木层含碳率为0.496,灌木层含碳率为0.554,枯落物层含碳率... 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应用生物量经验模型法研究济南市侧柏林区生态系统区域尺度上碳储量、碳密度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层平均含碳率为0.489,其中,乔木层含碳率为0.496,灌木层含碳率为0.554,枯落物层含碳率为0.461;侧柏林植被生物量为41.9t/hm2,碳密度为20.5t/hm2,仅为全国柏木林平均水平的63%,明显偏低;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全市侧柏林碳储量为9.86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林 碳储量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敏 张文娟 +1 位作者 付华轩 李海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30-139,共10页
文章以济南市2014-2017年空气质量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浓度值为数据基础,分析了济南市AQI各等级天数、首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然后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月均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济南市主要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 文章以济南市2014-2017年空气质量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浓度值为数据基础,分析了济南市AQI各等级天数、首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然后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月均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济南市主要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济南市近4年优良天数逐年增加,重污染天数明显降低,首要污染物主要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采暖季空气污染较重,其他月份相对较轻;各气象要素与污染物浓度关系密切,风、相对湿度、温度、气压与污染物浓度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I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PM2.5化学组分及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文娟 李敏 +4 位作者 付华轩 葛璇 吕波 王治非 李海滨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90-1494,共5页
为探讨济南市大气PM2.5主要化学组分和污染特征,2017年在济南市开展了PM2.5样品采集工作,分析了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离子浓度水平。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济南市PM2.5中OC、EC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10、2.68μg/m3,全年OC... 为探讨济南市大气PM2.5主要化学组分和污染特征,2017年在济南市开展了PM2.5样品采集工作,分析了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离子浓度水平。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济南市PM2.5中OC、EC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10、2.68μg/m3,全年OC与EC质量浓度的比值为3.4,二次有机碳污染严重;OC、EC季节分布特征明显,均为冬季浓度最高,且秋、冬季两者相关系数较高,表明秋季和冬季OC、EC来源较为一致。NO3-、SO42-、NH4+年均质量浓度之和为34.29μg/m3,占水溶性离子总量的88.9%,是济南市PM2.5中最重要的组分;各水溶性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NO3-、SO42-、NH4+、Cl-和K+均冬季浓度最高,而Ca2+春季浓度最高;PM2.5中NO3-与SO42-质量浓度的比值为1.10,说明相比于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对济南市PM2.5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化学组分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污染天气期间济南市城区和清洁对照点PM2.5及其组分污染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夏志勇 付华轩 +3 位作者 吕晨 张文娟 李敏 孙凤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8-963,共6页
为探究重污染天气期间济南市城区和清洁对照点PM2.5及其组分污染特征,于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7日在市监测站和跑马岭进行连续PM2.5样品采集,并对两个点位的PM2.5及其组分(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 为探究重污染天气期间济南市城区和清洁对照点PM2.5及其组分污染特征,于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7日在市监测站和跑马岭进行连续PM2.5样品采集,并对两个点位的PM2.5及其组分(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天气期间市监测站PM2.5质量浓度(260±77)μg·m^-3是跑马岭(85±17)μg·m^-3的3倍,表明该重污染天气过程对济南市城区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清洁对照点跑马岭。市监测站水溶性离子浓度高低顺序为SO4^2->NO3^->NH4^+>Cl^->K^+>Na^+>Ca^2+>F^-,跑马岭水溶性离子浓度高低顺序为NO3^->SO4^2->NH4^+>Cl^->K^+>Na^+>Ca^2+>F^-。市监测站和跑马岭二次无机离子(SNA)质量浓度分别为(134.7±49.5)μg·m^-3和(46.2±19.0)μg·m^-3,在PM2.5中占比分别是51.8%和54.4%,两个点位PM2.5浓度差别很大,但SNA在PM2.5中占比相差不大。通过NH4^+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分析可知,市监测站和跑马岭PM2.5中NH4^+均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市监测站SOR和NOR分别为0.44和0.32,跑马岭SOR和NOR分别为0.32和0.44,SOR和NOR的值均大于0.1,表明大气中SO2和NO2的二次氧化程度较高。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估算得到市监测站和跑马岭SOC分别为8.3μg·m^-3和1.8μg·m^-3,分别占OC的38.2%和20.9%,这表明市监测站OC二次反应程度明显高于跑马岭。市监测站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相关性(R2=0.57)明显弱于跑马岭(R2=0.92),表明市监测站OC和EC来源比较复杂,更有利于SOC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离子 碳质组分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济南市南部山区土壤侵蚀精细化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腾龙 丁程程 +2 位作者 张水燕 代雪静 刘建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2-137,共6页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技术,采用决策树分析方法,通过自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用地类型的精细化分类图斑。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通过分别计算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度-坡长因子、植被覆盖...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技术,采用决策树分析方法,通过自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用地类型的精细化分类图斑。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通过分别计算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度-坡长因子、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得到济南市南部山区土壤侵蚀量。南部山区土壤侵蚀强度为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的比例分别为49.1%、30.2%、8.6%、4.4%、3.7%、4.1%。极强烈、剧烈侵蚀区主要分布在历城区仲宫镇和长清区张夏镇的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面向对象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华玲 闫怀忠 +1 位作者 高焰 孟廉洁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4,共5页
在对农村生活污染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农田及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济南市面源污染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面源 污染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环境署Eionet-water和欧盟水框架指令的监测点位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泽俊 高素莲 +1 位作者 王宠 张怀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6-179,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欧洲环境署内陆水资源监测和信息网(Eionet-water)和欧盟水框架指令(Water Framework Direetive,WFD)下的水质监测点位设计。Eionet-water包括基本监测网和影响监测网,基本监测网用于反映欧洲境内水体的质量状况、水资源... 本文主要介绍了欧洲环境署内陆水资源监测和信息网(Eionet-water)和欧盟水框架指令(Water Framework Direetive,WFD)下的水质监测点位设计。Eionet-water包括基本监测网和影响监测网,基本监测网用于反映欧洲境内水体的质量状况、水资源分布状况、水体变化情况和水体所受环境压力情况,影响监测网用于解释一些特定的环境问题。WFD的监测点位是针对2015年使欧盟境内所有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良好目标而设计的,更侧重于监测有环境压力的水域。Eionet-water和WFD共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水网数据信息库。最后,本文简要介绍了欧洲地表水监测点位设计方法对我国地表水国控点位优化调整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点位设计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的济南湿地资源调查及碳汇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桂芹 王兆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216,共5页
采用RS、GIS和GPS技术对2008年济南市TM卫星假彩色数字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GPS仪进行了野外考察验证,现场调查了济南市湿地生物多样性,获取了较为全面、完整和系统的济南市湿地资源信息,建立了全市湿地资源数据库并进行了济南市不同湿... 采用RS、GIS和GPS技术对2008年济南市TM卫星假彩色数字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GPS仪进行了野外考察验证,现场调查了济南市湿地生物多样性,获取了较为全面、完整和系统的济南市湿地资源信息,建立了全市湿地资源数据库并进行了济南市不同湿地类型碳汇功能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湿地总面积为327.6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258.3 km2,占济南市湿地面积的78.85%,济南市湿地面积比全国、山东省湿地面积分别高出0.4%、3.1%,主要分布在济南境内的黄河两岸和商河等区县;济南市湿地总碳储量为747万t,约占济南市整个生态系统碳汇的8.9%,与全球湿地总碳储量的比例基本相当,2008年碳增量为32万t,其中沼泽湿地碳储量和碳增量均最大,分别为541万t和27万t,分别占济南市湿地资源的84.4%和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湿地资源调查 碳汇估算 济南市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一次沙尘过程的激光雷达观测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文娟 李敏 +4 位作者 吕波 吕晨 付华轩 姜腾龙 陈妍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5-176,共12页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结合常规污染物监测以及PM2. 5化学组分监测数据,对2017年5月影响济南地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月4日12:00沙尘天气开始影响济南市,PM10小时浓度大幅升高,至5月5日13:00,PM10小时浓度达...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结合常规污染物监测以及PM2. 5化学组分监测数据,对2017年5月影响济南地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月4日12:00沙尘天气开始影响济南市,PM10小时浓度大幅升高,至5月5日13:00,PM10小时浓度达到峰值(质量浓度953μg/m^3)。沙尘过境期间近地面1 500 m以下形成消光系数和退偏比极大区,其中5月5日11:00-13:00,300 m处退偏比平均高达0. 19,非球形特性显著。沙尘天气过程中Mg^2+组分、Ca2+组分增幅最为明显。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显示,此次沙尘起源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沿高空西北方向传输至济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激光雷达 光学特性 PM2. 5 传输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环境信访工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军华 苏佰礼 张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02-204,共3页
本文通过对典型环境信访事件的分析,针对开展的信访工作,从企业、公众、社会以及工作人员本身分析需要注意和协调的事情,提高人员素质,更好,更科学的解决环境信访事件,从而使整个环境信访工作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关键词 环境信访 适应新形势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介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宠 王泽俊 张怀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介绍了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首先,指导性文件《基本水质监测方案》中的环境监测计划要求建立1个不少于1 000个点位的国家地表水质环境监测网,并提出了点位设计的标准,包括4点基本要求和针对每一类水域的具体要求。其次... 介绍了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首先,指导性文件《基本水质监测方案》中的环境监测计划要求建立1个不少于1 000个点位的国家地表水质环境监测网,并提出了点位设计的标准,包括4点基本要求和针对每一类水域的具体要求。其次,另一指导性文件《准备州综合水质评估(305b报告)和电子升级:报告内容的准则》提出了1种新的对水质的综合性评估技术,要求在传统的判断点位设计的基础上增加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方法。最后,全国一致的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是相当有效的获知全国范围的水质情况及变化趋势的方法,EPA完全支持通过这种概率统计点位设计的方法来评估更多的水质状况。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是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点位设计 概率统计点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钢铁企业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永霞 刘燕 +3 位作者 王文刚 董捷 王宁 高甫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0-1327,共8页
采集我国某大型钢铁企业22个表层土壤(0—20 cm)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采用荷兰、加拿大土壤标准及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 P)对PAHs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16PAHs含... 采集我国某大型钢铁企业22个表层土壤(0—20 cm)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采用荷兰、加拿大土壤标准及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 P)对PAHs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16PAHs含量范围为21.0—20062.0μg·kg^(-1),平均值为2564.7μg·kg^(-1),单体以Flu、Pyr的含量最高,较之背景点土壤中PAHs含量,平均富集系数为22.9(Bk F)—304.0(Flu).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该钢铁厂表层土壤中PAHs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各采样点中PAHs组成主要以4环为主,占31.9%—100%,5环组分仅次于4环.相关性分析表明,PAHs低环(2—3环)与中环(4环)组分之间相关性更强,且二者与TOC相关性较高环组分显著.50.0%的采样点超过荷兰土壤标准目标参考值,该钢铁厂表层土壤已处于中等风险水平,污染主要集中在球团厂、焦化厂、炼铁厂和厂前交通繁忙区.其土壤潜在风险已呈增加趋势,有必要进行能源结构改造并加强污染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表层土壤 大型钢铁企业 含量特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河源头水域中浮游生物、鱼类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吕永磊 郝世鑫 +4 位作者 王宠 孙东方 王晓通 刘海平 商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7-413,共7页
拉萨河是西藏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多个县市,拉萨河的生态性调查和环境保护对西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意义。本调查在拉萨河上游11个乡镇分别进行断面取点调查,对各乡镇境内拉萨河段进行浮游生物与鱼类取样统计分析。本次调查中,共检出... 拉萨河是西藏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多个县市,拉萨河的生态性调查和环境保护对西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意义。本调查在拉萨河上游11个乡镇分别进行断面取点调查,对各乡镇境内拉萨河段进行浮游生物与鱼类取样统计分析。本次调查中,共检出浮游植物76个种类,其中硅藻门48种,占总种类数的63.2%;绿藻门12种,占总种类数的15.8%;蓝藻门6种,占总种类数的7.9%;金藻门4种,占总种类数的5.3%;隐藻门3种,占总种类数的3.9%;黄藻门和裸藻门各1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1.3%;共检出浮游动物4大类50种,其中原生动物24种,占总种数的48%;轮虫12种,占总种数的24%;枝角类10种,占总种数的20%;桡足类4种,占总种数的8%;共发现1目2科5属的鱼类5种,均为鲤形目,本地鱼类有3种,占总数的60%,外来种有2种,占到总数的40%,其中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Regan)和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Regan)]为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本次调查采集到的外来鱼种有棒花鱼和鳅鱼两种。经本次调查,西藏拉萨河源头流域,生物多样性略贫乏,尤其是鱼类种类较少。而鱼类保护工作面临的两大挑战就是外来鱼种入侵以及过度捕捞而造成的鱼类资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 水生生物调查 物种多样性 特有及保护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及周边区域亚青期间大气监控预警走航观测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祥志 王自发 +5 位作者 谢品华 王晨波 刘建军 杜嵩山 何源 汤莉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4-158,共5页
2013年8月,为了解亚青会期间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时空分布和输送规律,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15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夏季联合观测,监测区域覆盖江苏沿江8市以及安徽部分地区。该次联合观测,江苏... 2013年8月,为了解亚青会期间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时空分布和输送规律,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15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夏季联合观测,监测区域覆盖江苏沿江8市以及安徽部分地区。该次联合观测,江苏首次利用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指导开展走航观测,实现了动静、水平与垂直相结合的立体式巡航观测,并初步揭示了现阶段江苏省大气污染主要特征,观测结果直接服务于亚青空气质量会商,为保障南京市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2014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走航观测 亚青会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