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南市岩溶泉域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环境演化 被引量:27
1
作者 管清花 李福林 +4 位作者 王爱芹 冯平 田婵娟 陈学群 刘丹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3-662,共10页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泉域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环境,揭示各化学指标的区域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以及相互转化关系,总结出济南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自东南向西北沿流场方向为:H...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泉域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环境,揭示各化学指标的区域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以及相互转化关系,总结出济南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自东南向西北沿流场方向为:HCO3·SO4-Ca→HCO3·SO4-Ca·Mg→HCO3^-Ca→HCO3^-Ca·Mg;地下水NO3^--N浓度总体呈增高趋势,总硬度和TDS浓度较高,农业种植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是引起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泉域 岩溶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水质污染 水化学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欣 徐宗学 +2 位作者 殷旭旺 于松延 窦同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310,共8页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形成生态系统空间差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分区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济南市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形成生态系统空间差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分区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济南市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基于GIS分析技术,得到了济南市一级、二级和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一级分区以集水区水文条件3大水系为依据,分别为黄河水系、小清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划分3大流域外加城区组成.二级水生态分区则以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为主导因子.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则反映二组分区内功能差异,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维持、水环境支持、水资源支持4项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空间叠加方法,按主导功能类型完成流域内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功能分区 济南市 功能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济南市水生态健康状况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欣 徐宗学 +3 位作者 刘麟菲 窦同文 赵长森 王博涵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23-130,141,共9页
基于2014年5—6月对济南市4个生态区中48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和水环境调查结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以及干扰程度最小原则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参照系统,按河流型和水库型样点分别构建IBI指数。通过对28个候选生物参数进行判... 基于2014年5—6月对济南市4个生态区中48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和水环境调查结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以及干扰程度最小原则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参照系统,按河流型和水库型样点分别构建IBI指数。通过对28个候选生物参数进行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河流型B-IBI的4个构成指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个体百分比、BI指数、BWMP指数,以及水库型B-IBI的3个构成指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数百分比和多样性指数)。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分别构建了河流型和水库型B-IBI指数,利用其B-IBI值对济南市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流型36个样点中各有7个处于极差和较差状态,11个为一般,8个为亚健康,3个为健康。12个水库样点中有1个为健康,6个为亚健康,4个为一般,1个为极差;黄河区健康状态最好,城区最差。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重要环境变量是水体中氮含量和城建用地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 水库 健康评价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度因子对济南市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晶 王毅 +4 位作者 孙晶辉 陈振江 薛春珂 徐征和 王秀茹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3-437,共5页
为了研究坡度因子对径流小区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认识济南南部山区坡面侵蚀的过程,充分利用济南市水文局水土保持监测实验站径流小区2014、2015年的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坡度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坡... 为了研究坡度因子对径流小区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认识济南南部山区坡面侵蚀的过程,充分利用济南市水文局水土保持监测实验站径流小区2014、2015年的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坡度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坡面产流、产沙量逐渐增大,在坡度为20~25°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小幅减小,且整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在不同雨强条件下,最大30 min雨强I_(30)<40 mm/h比I_(30)≥40 mm/h的产流量、产沙量小;随着坡面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抗蚀性提高,坡面产流量、产沙量减小;通过土壤流失方程模拟不同坡度坡面的产沙量与径流小区实际测得数据总体上差距较小,说明该模型及其参数适用于济南南部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南部山区 土壤侵蚀 坡度因子 径流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降水特征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常晓栋 徐宗学 +1 位作者 赵刚 宋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7-574,共8页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中的降水数据,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和Sens坡度法,对济南市各区域1979—2015年城区、山区及平原区域降水特征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79—2015年...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中的降水数据,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和Sens坡度法,对济南市各区域1979—2015年城区、山区及平原区域降水特征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79—2015年济南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43.4mm,丰水年与枯水年常交替出现,年际变化幅度大,年平均降水量呈波动型增长,但增长趋势并不明显;2)济南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呈由西南向东北阶梯型递减的特征,且其分布特征与地形关系密切,南部山区降水普遍大于北部平原地区,空间分布极不均匀;3)济南市夏季降水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且紧邻主城区的南部山区夏季降水量高达494.6mm,故主城区遭受山洪灾害的风险较大;4)近37年济南市平原区和主城区汛期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山区汛期降水量有所减少,但降水量变化程度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降水 时空演变 MANN-KENDALL检验 Sen's坡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历下区立交桥区域暴雨内涝积水模拟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梅芳 徐宗学 +2 位作者 初祁 汪中华 杜成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5,共7页
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因其桥下路面常低于周边区域地形,极易形成城市区域的"人为滞水点",在遭遇降雨时频繁发生内涝积水灾害,对城市交通、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有效模拟城市立交桥区域的暴雨洪水淹没程度,对... 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因其桥下路面常低于周边区域地形,极易形成城市区域的"人为滞水点",在遭遇降雨时频繁发生内涝积水灾害,对城市交通、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有效模拟城市立交桥区域的暴雨洪水淹没程度,对城市防洪减灾和交通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以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以济南市历下区立交桥为例,采用Mike Urban模型和Mike21FM模型,依据研究区域数字高程数据,2007年7月18日黄台桥雨量站实测3h降雨数据以及不同重现期的设计降雨过程,对立交桥区域的暴雨积水程度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7·18"暴雨发生时,济南市历下区立交桥桥下最低洼区域积水深度可达近1.95m左右,其积水深度高于济南市100年一遇暴雨的积水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积水 立交桥 MIK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流分割对城市雨洪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以济南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京晶 徐宗学 +3 位作者 赵刚 李鹏 赵彦军 宋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6-783,共8页
准确预报洪水过程对城市防洪减灾至关重要.基流一般是指来源于地下水,河道中常年存在的基本径流,在进行城市洪水模拟时对模拟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提高模型模拟精度,本文构建了济南市主城区流域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借... 准确预报洪水过程对城市防洪减灾至关重要.基流一般是指来源于地下水,河道中常年存在的基本径流,在进行城市洪水模拟时对模拟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提高模型模拟精度,本文构建了济南市主城区流域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借助基流水平分割法处理模型率定所需流量数据,将基流分割前后流量数据应用于模型率定和验证,模拟6场不同历史暴雨洪水过程并定量评价基流分割前后的模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流量大小约占洪峰流量的10%,对洪水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当采用原始流量数据率定模型时,未区分降水和其他径流组分来源,模拟效果一般(纳什效率系数均值为0.532);当使用基流分割后的流量数据时,模拟精度明显提高(纳什效率系数均值为0.765),场次暴雨模拟精度平均提高43.7%,洪峰流量相对误差降低3.59%,对峰现时间误差等洪水过程波动趋势特征影响不明显.本文拓展了基流分割在城市雨洪模拟中的应用,并为相关部门在城市暴雨洪水灾害预报预警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SWMM 基流 遗传算法 率定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河流水体污染源解析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欣 徐宗学 +3 位作者 况新宇 窦同文 赵长森 王博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68,共6页
基于2014年5月、8月、11月对济南市的4个一级水生态功能区48个采样点的数据,选取电导率(EC)、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总磷(TP)、总氮(TN)、氨氮(NH_4^+-N)、硝酸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化学需氧量(COD)、... 基于2014年5月、8月、11月对济南市的4个一级水生态功能区48个采样点的数据,选取电导率(EC)、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总磷(TP)、总氮(TN)、氨氮(NH_4^+-N)、硝酸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指标对济南市河流水质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因子,探寻污染源,并与综合水质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选4个主成分分别代表盐离子水平、氮磷因子、有机污染因子及"三氮"污染因子,其河流水体污染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及人类活动影响;各污染因子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山地-丘陵生态区和徒骇马颊河平原生态区,黄河山地生态区水环境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污染 水质 因子分析法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水域鱼类功能群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韩洁 张杰 +4 位作者 宋蒙蒙 殷旭旺 徐宗学 商书芹 相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7-1544,共8页
鱼类对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季节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鱼类的群落结构.为了解济南市水域鱼类的功能群结构及其季节性差异,于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选取济南市水域的40个采样点对鱼类群落和水环境... 鱼类对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季节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鱼类的群落结构.为了解济南市水域鱼类的功能群结构及其季节性差异,于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选取济南市水域的40个采样点对鱼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响应置换过程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鱼类功能群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春季共鉴定出鱼类5目7科26种,夏季为5目9科32种,秋季为5目7科20种.将鱼类按栖息水层、产卵类型、对环境的耐受性以及营养结构4个方面分为4种功能类群共11亚类.春季主要以植食性、底层与敏感种功能群为主,夏季主要以肉食性、中下层、耐污种、特殊产卵与粘性卵功能群为主,秋季主要以杂食性、浮性卵、中上层、耐污种功能群为主.(2)典范对应结果显示,影响粘性卵功能群、肉食性功能群、底层功能群以及敏感种功能群分布的驱动因子是ρ(DO),电导率则是影响植食性功能群的驱动因子.研究显示,鱼类功能群的季节性变化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共同影响,即鱼类自身生活习性和水环境因子季节性变化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群 季节性变化 鱼类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S-CN模型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径流估算中的优化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登良 陈振江 +4 位作者 刘建华 孟凡荣 徐征和 桑国庆 边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8-316,共9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崮山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土石山地丘陵区,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土壤侵蚀现象严重且生态环境脆弱,径流预测是水土保持监测和预报的重要基础,精度较高的的径流计算模型可以为济南市南部山区更好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 济南市南部山区崮山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土石山地丘陵区,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土壤侵蚀现象严重且生态环境脆弱,径流预测是水土保持监测和预报的重要基础,精度较高的的径流计算模型可以为济南市南部山区更好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数据基础。根据径流曲线模型(SCS-CN)原理和崮山流域内5个雨量站、1个水文站近10年的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借助ArcGIS平台利用优度拟合统计分析法及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验证法对模型参数初损率(λ)和径流曲线数(CN)进行了优化检验,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的模型精确度较高(实测值与计算值分析结果为回归直线斜率K=0.9058、确定系数R^(2)=0.8127、纳什效率系数E_(NS)=0.7969)可以更好地适用于崮山流域径流测算;对2019年崮山流域29次侵蚀性降雨进行降雨产流估算,并累加计算得流域年径流量为0.53亿m^(3),年径流深处于34.15~371.52 mm,年均径流深为134.52 mm,汛期降雨产生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9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曲线模型 模型优化检验 径流估算 多源遥感 济南市南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山前平原区暴雨内涝模拟 被引量:18
11
作者 程涛 徐宗学 +2 位作者 洪思扬 常晓栋 李怀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6-253,F0002,共9页
应用InfoWorks ICM综合流域模拟软件,建立济南市山前平原区一维排水管网模型和二维地面淹没模型,对2015-08-03场次实测降雨和不同降雨情景下的研究区内节点溢流和地面淹没情况进行定量模拟,统计溢流检查井的分布和地面淹没范围,利用实... 应用InfoWorks ICM综合流域模拟软件,建立济南市山前平原区一维排水管网模型和二维地面淹没模型,对2015-08-03场次实测降雨和不同降雨情景下的研究区内节点溢流和地面淹没情况进行定量模拟,统计溢流检查井的分布和地面淹没范围,利用实测地面淹没过程线校验实测洪涝过程模拟结果,验证模型适用性,分析模型误差原因.结果表明:1)一维模拟站点附近节点最大溢流出现时间为21:50,二维模拟地面最大水深出现时间为20:05,二维模拟与实际出现时间20:03较为相符,二维模拟最大水深为0.078m,与实测值0.07m也比较吻合;2)由于二维模拟结果准确性较高,以二维模拟结果为标准,确定2015-08-03场次降雨为5a一遇降雨标准.本研究对研究区历史暴雨洪水进行了评估,给出了多种降雨情景下的地面淹没过程,将为研究区防洪减灾工作及正在进行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山前平原区 暴雨洪涝 Infoworks ICM 二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与LISFLOOD-FP模型的城市暴雨内涝模拟--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鹏 徐宗学 +3 位作者 赵刚 左斌斌 王京晶 宋苏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3-1092,共10页
将开源的SWMM一维管网模型与半开源的LISFLOOD-FP二维水动力模型耦合,对济南市黄台桥流域进行暴雨内涝模拟,基于实测场次降水、流量及淹没情况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统计分析20130723实测场次降水和不同重现期设计降水下研究区溢流节... 将开源的SWMM一维管网模型与半开源的LISFLOOD-FP二维水动力模型耦合,对济南市黄台桥流域进行暴雨内涝模拟,基于实测场次降水、流量及淹没情况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统计分析20130723实测场次降水和不同重现期设计降水下研究区溢流节点分布和地表淹没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得出以下结论:20130723实测场次暴雨模拟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城市流域暴雨内涝的模拟;随着降水重现期的增加,溢流节点数目及各个淹没水深范围的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总淹没面积从8.18km^(2)增加到21.92km^(2),其中水深范围在0.1~1.0m的淹没面积占比最大。研究探索城市流域尺度的暴雨内涝模拟,相关结果可为研究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内涝 耦合 SWMM LISFLOOD-FP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 ICM的济南市少年路暴雨内涝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子千 庞博 +2 位作者 任梅芳 程涛 李怀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0-166,共7页
运用InfoWorks ICM模型对济南市少年路区域进行洪涝过程的精细化模拟,探寻城市内涝形成规律.选用2013年7次典型内涝积水过程的区域水位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并研究了不同重现期和雨型的设计降水对区域积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模... 运用InfoWorks ICM模型对济南市少年路区域进行洪涝过程的精细化模拟,探寻城市内涝形成规律.选用2013年7次典型内涝积水过程的区域水位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并研究了不同重现期和雨型的设计降水对区域积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率定期积水深度的最大实际偏差、相对偏差和时间偏差分别为-0.04m、15.79%和-20min;检验期积水深度的最大实际偏差、相对偏差和时间偏差分别为-0.06m、16.67%和27min.通过4个重现期和3种雨型的设计降水模拟发现,暴雨重现期的增加会导致积水面积和最大积水深度随之增加;而雨峰位置滞后会导致积水面积偏大,但对最大积水深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Works ICM 暴雨内涝 重现期 雨峰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鱼类功能群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龙智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研究济南地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鱼类功能群季节性变化,于2015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选取济南地区20个省市级水环境监测点对鱼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因子特征进行野外调查,运用香浓维纳指数、鱼类群落功能群划分等方法,... 为了研究济南地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鱼类功能群季节性变化,于2015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选取济南地区20个省市级水环境监测点对鱼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因子特征进行野外调查,运用香浓维纳指数、鱼类群落功能群划分等方法,分析鱼类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鱼类物种数有6目34种,均以鲤形目为主,春季鱼类物种数最高,秋季物种数最低;共划分出4个类群14种功能群,春季以黏性卵、筑巢产卵和敏感性功能群为主,夏季以昆虫食性、耐污、中上层和底层功能群为主,秋季以杂食性、肉食性、植食性、浮性卵、中等耐污、特殊产卵和中下层功能群为主。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电导率、总磷和总氮,济南地区水体受人为干扰严重,水体呈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功能群划分 水环境因子 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商书芹 王帅帅 +3 位作者 刘鹏 朱杰 殷旭旺 王博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15-116,119,共3页
轮虫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是研究水体污染的指示物种。2016年春季和秋季对济南市进行野外调查,分析不同季节轮虫群落结构的特征,并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评价济南市水质状况,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判定影响轮虫群落... 轮虫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是研究水体污染的指示物种。2016年春季和秋季对济南市进行野外调查,分析不同季节轮虫群落结构的特征,并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评价济南市水质状况,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判定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轮虫8属22种,以臂尾轮属和晶囊轮虫属为主;春季、秋季种类分别为20、14种,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1、1.42,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5、0.66;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是春季和秋季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济南市水体为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群落 水环境 典范对应分析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布及时空格局 被引量:4
16
作者 封得华 李萌 +3 位作者 王瑾 孟云飞 李庆南 殷旭旺 《河北渔业》 2018年第11期46-49,共4页
以济南境内流域为作为研究区域,于2014年5月、8月和11月分三次对济南全流域范围内31个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采样调查,分析济南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布及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济南流域浮游动物共鉴定出51种,类群差异显著;从济南全区... 以济南境内流域为作为研究区域,于2014年5月、8月和11月分三次对济南全流域范围内31个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采样调查,分析济南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布及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济南流域浮游动物共鉴定出51种,类群差异显著;从济南全区域的年物种分布变化上看,南北两侧济南浮游动物物种数多于济南主城区,浮游动物总物种数在8月份最高,随后逐渐下降,浮游动物密度在5月份最高,进入8月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分布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分布及时空格局 被引量:2
17
作者 相华 郭伟 +4 位作者 谭璐 贾丽 孟云飞 李庆南 殷旭旺 《河北渔业》 2018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济南流域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14年5月、8月和11月对济南全流域范围内31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跟踪调查,探索济南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分布及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济南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类群差异显著;在济南市全年共鉴定大型... 以济南流域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14年5月、8月和11月对济南全流域范围内31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跟踪调查,探索济南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分布及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济南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类群差异显著;在济南市全年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58种,分属9大类,主要优势物种为螺类、水丝蚓和摇蚊;其中5月鉴定的物种数最多,进入8月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明显降低,而11月大型底栖动物物种降低程度逐渐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流域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分布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分布及时空格局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增元 朱中竹 +3 位作者 梁晶晶 孟云飞 李庆南 殷旭旺 《河北渔业》 2018年第10期51-54,共4页
以济南流域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14年5月、8月和11月对济南全流域范围内31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济南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分布及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济南流域浮游植物类群差异显著;从济南全区域的年物种分布变化上看,... 以济南流域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14年5月、8月和11月对济南全流域范围内31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济南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分布及时空格局。结果表明,济南流域浮游植物类群差异显著;从济南全区域的年物种分布变化上看,济南市水生态南北两侧物种数多于济南主城区,点位平均物种数为20种,浮游植物总物种数在5月份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态分布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河流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博涵 李文香 +4 位作者 项珍龙 李丽娟 殷旭旺 杨增丽 赵长森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4-530,共7页
为了解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4年5月(丰水期)和2014年10月(枯水期)对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计算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对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划分,以及采用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 为了解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4年5月(丰水期)和2014年10月(枯水期)对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计算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对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划分,以及采用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植物种类分别为90和66种,平均物种密度分别为3.94×106、8.12×106cells/L,平均香农威纳指数分别为3.14和2.72,平均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07和1.14;全流域共划分出浮游植物功能群17类,丰水期17类,枯水期12类,均以MP类物种数最多;典范对应分析得出,在黄河水系,影响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水温,枯水期为p H;在淮河水系,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是电导率,枯水期为溶解氧。研究表明,济南地区两流域内,不同水文时期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动态变化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地区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丰水期 枯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趵突泉泉域泉群生态基流量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管清花 李福林 +3 位作者 陈学群 冯平 李成光 刘海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80,91,共7页
济南趵突泉泉域分布着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大泉群泉流量总体呈衰减趋势,泉流量由50年代的36.6万m3/d衰减到近年的8~12万m3/d。泉水基流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径流流量,是下游河道的重要补水来源,是... 济南趵突泉泉域分布着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龙潭四大泉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大泉群泉流量总体呈衰减趋势,泉流量由50年代的36.6万m3/d衰减到近年的8~12万m3/d。泉水基流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径流流量,是下游河道的重要补水来源,是维持河道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利用基流分割法,对趵突泉泉群泉流量数据不同频率年进行分析计算,确定稳定的基流指数,计算不同水平年的泉水基流量;利用拐点法计算了济南泉群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量;分析了泉水生态基流量和河道需水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济南市的岩溶泉水对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济南市泉水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泉域 基流 泉流量 河道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