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丘区小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例
1
作者 孙店泰 王昕 +2 位作者 姜欣 吴元超 刘玉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07,共7页
为了掌握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的流域面源污染现状,探讨区域污染物排放风险及防控对策,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研究区,采用输出系数法结合等标污染负荷强度,对研究区2022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分布特征进行估算和分析,划分污染排... 为了掌握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的流域面源污染现状,探讨区域污染物排放风险及防控对策,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研究区,采用输出系数法结合等标污染负荷强度,对研究区2022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分布特征进行估算和分析,划分污染排放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偏低,高污染地区主要位于流域上游;研究区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源,生活源和种植源污染排放相对较少,养殖源主导区域占比较高且多分布于流域上游;研究区污染风险呈现由下游(西南部)至上游(东北部)递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等标污染负荷强度 山丘区小流域 乔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田山灌区排涝泵站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丁尚进 王乾坤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199-202,共4页
山东省济南市的田山灌区一级泵站建设时间较早,设计年灌溉供水时间为57 d,汛期不供水。随着田山灌区供水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灌区的年引水天数逐步增加,但是一级泵站排水设计标准低、排水口在引水口上游且相距不足100 m,汛期无法实现同时... 山东省济南市的田山灌区一级泵站建设时间较早,设计年灌溉供水时间为57 d,汛期不供水。随着田山灌区供水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灌区的年引水天数逐步增加,但是一级泵站排水设计标准低、排水口在引水口上游且相距不足100 m,汛期无法实现同时引水和排水,灌排矛盾凸显,排洪排涝安全隐患日益加剧。基于此,为了提升泵站排水能力、保证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同时根治洪涝灾害,实施一级泵站灌排分离工程,对泵站选址、建筑物结构类型进行深入的论证比选,通过新建排涝泵站、排水箱涵将排涝与供水功能分开,彻底解决灌排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山灌区 灌排分离 防洪 排涝泵站 运行管理 山东省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农业水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庆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5期48-50,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管理成为关键。对大数据技术在农业水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大数据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其在精准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灾害预警...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管理成为关键。对大数据技术在农业水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大数据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其在精准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灾害预警以及农业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同时,探讨了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数据质量、技术人才、隐私安全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农业水资源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评估滨州市旱灾风险 被引量:1
4
作者 孟欣然 王昕 +2 位作者 曹岳阳 李学军 徐征和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1-548,共8页
为了对地区性历史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与未来将受旱灾影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收集1957—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各县(区)逐日降水资料,结合1978—2020年的历史旱灾损失数据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数据,利用层... 为了对地区性历史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与未来将受旱灾影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收集1957—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各县(区)逐日降水资料,结合1978—2020年的历史旱灾损失数据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孕灾环境脆弱性、损失风险和抗旱减灾能力5个方面构建干旱灾害风险模型,计算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度指数、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数、损失风险指数、抗旱减灾能力指数以及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滨州市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呈东西两侧低、中间高的趋势,承灾体暴露度指数总体呈现为西南部大、东北部小的趋势,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数呈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损失风险指数呈南北两侧高、中部低的趋势,抗旱减灾能力指数呈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干旱灾害综合风险中邹平市、沾化区和无棣县的干旱灾害风险性较高,滨城区和博兴县的干旱灾害风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风险评估 标准化降水指数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与氮氧同位素的丘陵区水库农业流域硝酸盐来源解析
5
作者 高艺雄 刘玉玉 +5 位作者 刘爱华 王昊 王昕 姜欣 张保祥 魏开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2-211,共10页
硝酸盐污染是水库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解析丘陵区水库流域内硝酸盐来源,该研究选取以农业为主的乔店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结合水化学分析、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方法,利用MixSIAR贝叶斯混合模型,定性和定量识别流域内硝酸盐来源... 硝酸盐污染是水库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为解析丘陵区水库流域内硝酸盐来源,该研究选取以农业为主的乔店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结合水化学分析、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方法,利用MixSIAR贝叶斯混合模型,定性和定量识别流域内硝酸盐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贡献率。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干支流水体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Ca型为主,离子组成成分主要受岩石风化溶解控制。水中溶解无机氮的赋存形态主要为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浓度变化主要受水文气象条件、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冰封期>丰水期>消融期>枯水期>汛前期;中上游硝酸盐浓度受小流域内土地利用影响变化较大。水体的δ~(15)N-NO_(3-)均值表现为汛前期>消融期>枯水期>冰封期>丰水期;δ18O-NO_(3-)均值表现为汛前期>枯水期>丰水期>冰封期>消融期。综合多种解析结果可知,土壤氮和粪便与污水是导致流域硝酸盐浓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MixSIAR模型结果表明,冰封期、消融期和枯水期的硝酸盐主要源自土壤氮和粪便与污水,在冰封期和枯水期的土壤氮占比最高,贡献率分别为37%和36%。汛前期硝酸盐的来源中以粪便与污水为主,且大气沉降的占比增高,贡献率为13%。丰水期受农业面源污染最为严重,土壤氮和化肥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分别为41%和31%,均为各时期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处于丘陵区的水库农业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同位素 来源 农业面源污染 MixSIAR模型 乔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坝分层液压夯实填筑压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燕 厉超 +3 位作者 齐明杰 徐勇 张宏博 张学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1,31,共5页
为探究液压夯实法加固土石坝的压实性能,基于动量守恒理论,设计开展分层液压夯实现场试验,研究分层液压夯实的压实特性,并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液压夯动应力沿深度按圆形均布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分布,不同深度土体动应力随夯击次... 为探究液压夯实法加固土石坝的压实性能,基于动量守恒理论,设计开展分层液压夯实现场试验,研究分层液压夯实的压实特性,并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液压夯动应力沿深度按圆形均布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分布,不同深度土体动应力随夯击次数增加而增大,至土体密实而趋于稳定;液压夯单次沉降量随夯击次数增加而减小,累计夯沉量随夯击次数增加逐渐增大并最终达到稳定值;液压夯主加固区为椭球形,增大单击夯击能可增加主加固区作用深度,提高土石坝有效压实深度;试验结果表明,土体初始干密度为1.79 g/cm^(3)时,夯击能18、27、36 kJ最优夯击次数宜分别为6、6、9击,加固深度分别为1.9、2.1、2.3 m。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分层液压夯 压实特性 夯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完全灌溉信息条件下的供水过程模拟及预警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慧 孔珂 +1 位作者 李双 徐晶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4,共7页
针对水库进行多目标供水时面临的农业非受控性以及信息不足的多目标协调问题,以济南市锦绣川水库为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以及MIKE 11软件对水库干渠的随机灌溉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拟合出流量与水位推演公式并划分预警等级。结果表... 针对水库进行多目标供水时面临的农业非受控性以及信息不足的多目标协调问题,以济南市锦绣川水库为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以及MIKE 11软件对水库干渠的随机灌溉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拟合出流量与水位推演公式并划分预警等级。结果表明:拟合出的推演公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随机灌溉时水库干渠沿程的流量和水位关系变化,具有预警推演功能;设置划分的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预警等级可用于在实际供水过程中出现供水问题时进行放水方案调整,根据预警等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协调 供水预警 蒙特卡洛法 非完全信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水库夏秋季热分层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兴菊 于文晴 +3 位作者 赵华青 赵然杭 赵莹 吕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52,共11页
水库夏秋季节的热分层现象影响水体垂向交换和水-沉积物界面环境。为研究济南市大冶水库夏秋季节热分层现象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作者于2022年6-10月对水库进行现场监测及采集水样、沉积物,分析水体水温和溶解氧分层特征及氮磷营养... 水库夏秋季节的热分层现象影响水体垂向交换和水-沉积物界面环境。为研究济南市大冶水库夏秋季节热分层现象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作者于2022年6-10月对水库进行现场监测及采集水样、沉积物,分析水体水温和溶解氧分层特征及氮磷营养盐分布情况,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热分层导致的缺氧环境对沉积物中氮磷释放速率及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冶水库在6-9月热分层现象明显,10月份分层现象消失,水库表层与底层的水温差最高可达15.6℃;水体溶解氧浓度随热分层结构的形成出现垂向分层,6-8月水库底层水体出现缺氧甚至厌氧现象,7月份溶解氧浓度低至0.84 mg/L;底层水体氮磷含量显著高于表层和中层,总氮和总磷含量约为表层水体的1.5倍和4倍;溶解氧是沉积物氮磷释放的重要驱动因子,室内模拟实验表明厌氧状态下总氮和总磷的释放速率约为自然状态的1.5倍,其中沉积物氮的释放以氨氮形式为主,铁铝结合态磷是潜在磷源。大冶水库内源污染引起的水质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层 溶解氧 氮磷释放 大冶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型水源地水华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兴菊 梁佳佳 +3 位作者 刘唐琼 赵然杭 田茂勤 李树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8-1138,共11页
在研究水华风险过程中,综合考虑内源和外源两个层面构建水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水质评价及影响因子具有模糊不确定性,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构建一种湖库型水源地水华风险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该模型借助相对差异函数刻画水华风险的模糊性... 在研究水华风险过程中,综合考虑内源和外源两个层面构建水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水质评价及影响因子具有模糊不确定性,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构建一种湖库型水源地水华风险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该模型借助相对差异函数刻画水华风险的模糊性,通过变化参数组合,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将该模型应用于乔店水库水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乔店水库水华风险级别特征值为3.19,呈Ⅲ级风险;其中由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引起的风险等级分别为Ⅱ级风险和Ⅳ级风险,表明引发水华的内源风险不可忽视。该评价结果与实地调研结论相吻合,进一步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弥补仅考虑外源风险的不足。该指标体系和模型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类似湖库,对精准防治水华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内源污染 外源污染 可变模糊集 水源地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能源-碳排放复杂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红瑞 李晓军 +2 位作者 张力 王力萍 姜欣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
系统梳理水-能-碳复杂关系的概念内涵,认为其本质是水资源、能源以及碳排放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回顾了复杂关系的近今进展,可将评估方法归纳为基于耦合关联视角的评估、基于整体协同视角的评估、基于风险与韧性视角的... 系统梳理水-能-碳复杂关系的概念内涵,认为其本质是水资源、能源以及碳排放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回顾了复杂关系的近今进展,可将评估方法归纳为基于耦合关联视角的评估、基于整体协同视角的评估、基于风险与韧性视角的评估以及基于土地利用视角的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建议未来应重点关注4个前沿议题,即基于水-能-碳承载力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水-能-碳视角下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水-能-碳复杂关系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量化分析以及水-能-碳工程措施助力“负排放”,旨在通过水-能-碳系统协同管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碳 承载力 脱钩分析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荣雪 王丰 +4 位作者 王红瑞 刘艺欣 李一阳 姜欣 孙夕明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36,144,共8页
结合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构建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模型,建立了包含供给子系统和需求子系统共12个评价指标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体系,基于五元联系数定量评估和分析水资源空间均衡水平的状态和变化过程,并采用减法集对势法对水资源空间... 结合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构建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模型,建立了包含供给子系统和需求子系统共12个评价指标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体系,基于五元联系数定量评估和分析水资源空间均衡水平的状态和变化过程,并采用减法集对势法对水资源空间均衡水平变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将该模型应用于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区,结果表明:水资源空间均衡水平从2011—2020年得到改善的有6个旗县,变化不明显的有5个旗县,其中集宁区一直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2011—2020年乌兰察布市水资源空间均衡整体水平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2020年供给子系统水平中,集宁区处于反势状态,化德县、商都县处于偏反势状态,需求子系统水平只有集宁区处于偏反势状态;乌兰察布市的脆弱性指标为人均水资源量和生态环境需水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空间均衡 国土空间规划 供需关系 五元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法 乌兰察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1-2019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梦霞 戈文艳 +3 位作者 胡亚鲜 王飞 韩剑桥 李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为了应对和缓解区域潜在气候变化情况,基于1901—2019年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长时序的月平均气温和逐月降雨量格点数据集,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5年滑动平均和Pettit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上合组织国家气温、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 为了应对和缓解区域潜在气候变化情况,基于1901—2019年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长时序的月平均气温和逐月降雨量格点数据集,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5年滑动平均和Pettit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上合组织国家气温、降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01—2019年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整体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分别为0.142℃/10 a(p<0.05)和2.395 mm/10 a(p<0.05),2000年之后上升最为显著。(2)气温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由南向北随纬度升高变化速率逐渐加快,大部分区域小于0.2℃/10 a(p<0.05)。(3)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各季节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春季升温速率较快(0.2℃/10 a,p<0.05),夏季气温变化速率较慢(0.08℃/10 a,p<0.05);春季降雨量变化趋势大(0.75 mm/10 a,p<0.05),夏季降雨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0.29 mm/10 a)。(4)上合组织气候突变遵循纬度分异规律,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突变时间推迟。综上,上合组织国家气候存在暖湿化趋势,春季气候变化趋势显著高于夏季,且随纬度升高,气温变化趋势逐渐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CRU格点数据集 时空变化特征 上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水文模拟不确定性若干问题讨论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力 赵自阳 +2 位作者 王红瑞 杨亚锋 李晓军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8,149,共11页
在阐释水文不确定性定义的基础上,根据气候变化下水文模拟不确定性的分类,总结了气候变化情景、水文模型和评估过程方面不确定性研究的基本范式,概述了每种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影响,综述了气候变化下水文模拟不确定性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 在阐释水文不确定性定义的基础上,根据气候变化下水文模拟不确定性的分类,总结了气候变化情景、水文模型和评估过程方面不确定性研究的基本范式,概述了每种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影响,综述了气候变化下水文模拟不确定性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水文系统模拟不确定性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结合复杂网络,增强对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的可靠性;科学处理数据时间窗问题和冗余性,为无资料地区径流预测提供支撑;揭示变化环境下非平稳异方差性水文序列的发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文系统 水文模拟 水文模型 评估过程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ntley Hammer的泵站输水系统管道优化前后的水力过渡过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勇 高余鑫 +1 位作者 高长景 高志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为了研究泵站输水系统管道优化前后事故停泵的水力过渡过程的特性,基于实际工程,运用Bentley Hammer软件,建立泵站输水系统双泵并联机组数学模型,研究两阶段不同关阀方案下管道优化前后对水锤压力、机组转速等最不利水锤参数的影响。结... 为了研究泵站输水系统管道优化前后事故停泵的水力过渡过程的特性,基于实际工程,运用Bentley Hammer软件,建立泵站输水系统双泵并联机组数学模型,研究两阶段不同关阀方案下管道优化前后对水锤压力、机组转速等最不利水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优化后最大水锤压力降低了3.76%~8.85%,最小水锤压力提升了4.89%~8.85%,最大倒转速度提高了1.47%~81.35%;快关时间对最不利水锤参数有显著影响,管道优化后泵站输水系统最不利水锤参数均比优化前提前发生。表明管道优化有效改善了泵站输水系统的水锤特性,提高了泵站输水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输水系统 管道优化 水力过渡过程 Bentley Hammer 水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能-粮流通及压力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红瑞 王洪冲 +2 位作者 赵伟静 申立杰 张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012年及2017年长江经济带区域9省2市的虚拟水、虚拟能和虚拟粮流通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能源、粮食以及水-能源-粮食系统压力指数用以分析长... 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012年及2017年长江经济带区域9省2市的虚拟水、虚拟能和虚拟粮流通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能源、粮食以及水-能源-粮食系统压力指数用以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能-粮的流通、压力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虚拟水、虚拟能及虚拟粮在2012年以及2017年均呈现净流出,虚拟水和虚拟能净流出量减少,虚拟粮净流出量增加,虚拟资源流通格局与其资源分布不协调。长江经济带各省市2012年水资源压力较2017年变化不大,而能源、粮食以及水-能源-粮食系统压力呈现增加的趋势。2017年压力分布格局与2012年基本一致,下游地区较中上游地区压力更大。因此,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资源禀赋,加强与下游地区的贸易流通,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水-能-粮 流通 压力 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出水管路交汇方式对管路水力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自超 张勇 +1 位作者 高长景 高志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27,132,共4页
由于泵站相邻机组共用一个出水管路产生交汇而导致原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出了3种出水管路交汇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出水管路不同交汇方式对泵站管路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方案,方案2、3的水力损失均约减小了50%;3种... 由于泵站相邻机组共用一个出水管路产生交汇而导致原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出了3种出水管路交汇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出水管路不同交汇方式对泵站管路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方案,方案2、3的水力损失均约减小了50%;3种优化方案均明显改善了出水管路交汇点前的流场分布;相比于原方案,在交汇点前,方案1、2能改善#2机组的流场,漩涡和二次流变小;在交汇点后,方案2的流场分布更光顺,水力性能更优。综合考虑各方案的水力性能和结构特点,确定方案3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出水管路 交汇方式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负荷对生物炭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海威 李双 +3 位作者 徐立荣 徐祥熙 王荣震 徐晶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7-403,共7页
对生物炭基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进行中试实验,构建6组生物炭人工湿地,对比3组不同进水污染负荷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分析水质变化对各组生物炭人工湿地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 对生物炭基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进行中试实验,构建6组生物炭人工湿地,对比3组不同进水污染负荷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分析水质变化对各组生物炭人工湿地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6~48 h、水力负荷为10 cm/d的条件下,生物炭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总氮、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随着进水污染负荷的增大而减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有利于人工湿地对总氮、氨氮的去除,各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差别随污染负荷增加而增大,生物炭有助于加强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的抗负荷能力;当污染负荷增加时,生物炭添加量和添加位置对总磷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减弱,且生物炭人工湿地对总磷具有较好的抗负荷能力;在低污染负荷和中污染负荷条件下,各组生物炭人工湿地对4类污染物均有较高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人工湿地 污染负荷 去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项目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实践与启示——以山东黄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利用与土地治理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新刚 亓韫焯 郑敏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期41-43,共3页
山东黄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利用与土地治理项目是由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出资支持,与原莱芜市水土保持办公室合作完成的水资源管理方案。该项目探索总结了水成、地成、林成、路成、主导产业成的“五成治理”模式,创新形成了以治水保... 山东黄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利用与土地治理项目是由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出资支持,与原莱芜市水土保持办公室合作完成的水资源管理方案。该项目探索总结了水成、地成、林成、路成、主导产业成的“五成治理”模式,创新形成了以治水保需求、以梯级开发调配利用径流资源、以节水促降耗、以自动控制技术节省人力物力、以特色经济增产增收的项目作用机制,为其他同类小流域治理树立了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治理 项目合作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熵分析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19
作者 王延起 李双 +1 位作者 孔珂 徐晶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1-407,420,共8页
利用信息熵的性质,结合山东省各用水部门的最佳用水比例,对信息熵原有公式加以改进,提出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改进熵的概念;利用改进熵的变化趋势,分析2004—2019年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的演化特征,揭示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 利用信息熵的性质,结合山东省各用水部门的最佳用水比例,对信息熵原有公式加以改进,提出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改进熵的概念;利用改进熵的变化趋势,分析2004—2019年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的演化特征,揭示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改进熵呈增大趋势,用水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协调性增强,各用水部门的用水比例逐渐接近最佳用水比例;用水系统结构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改进熵明显大于西部的,差距随着用水系统结构的调整而逐渐缩小;山东省用水系统结构的演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息息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用水系统结构向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用水系统结构 改进熵 信息熵 影响因素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汶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综合评价
20
作者 李一阳 杨荣雪 +3 位作者 刘璇 王红瑞 张力 李晓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475-487,共13页
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统筹协调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对牟汶河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促进牟汶河流域水资源、水环... 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统筹协调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对牟汶河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促进牟汶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牟汶河流域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构建多维度耦合评价体系,综合运用Moran’s I指数与PSO-SVR模型,分别揭示牟汶河流域2025、2030、2035年水资源-水环境-经济社会WEE系统的交互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牟汶河流域水资源指数总体趋势较平稳,变化趋势呈现“高度协调(2012年前)→中度协调(2013-2016年)→低度协调(2017年)→中度协调(2019-2020年)”的衰退特征;2)空间格局上,水资源、水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指数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城镇密集发展区,耦合系统协调度总体在2015年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各地区均有所下降;3)障碍度分析结果显示化肥施用强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障碍度较大的因子主要集中在水环境子系统;4)情景预测的结果表明2035年水资源指数将提升至0.689,而水环境系统需经历U型发展趋势.研究结果不仅为牟汶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直接技术支撑,更对绿色流域系统治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模型 空间自相关 PSO-SVR预测 障碍度分析 绿色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