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肽Y在兔颈部交感神经节与脊神经节间通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建龙 邱思强 +4 位作者 朱新炜 栾方海 常刚 程继祖 左金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1-625,631,共6页
目的通过电刺激兔颈脊神经节,检测颈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含量,研究颈交感神经节与颈脊神经节间的通路联系,探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方法9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C2、C3、C4、C5、C6、C7组及相应对照... 目的通过电刺激兔颈脊神经节,检测颈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含量,研究颈交感神经节与颈脊神经节间的通路联系,探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方法9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C2、C3、C4、C5、C6、C7组及相应对照组(每组8只),麻醉后显露相应的脊神经节,给予波宽0.5ms、频率30Hz、5V电刺激,5秒/次,每1min重复1次,共5次,30min后,灌注固定,切取双侧颈上、下交感神经节,切片,免疫反应,染色,观察。结果电刺激C2、C3脊神经节后,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内NPY含量升高(P<0.05);电刺激C4、C5脊神经节后,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和颈下交感神经节内NPY含量均有明显变化(P<0.05);电刺激C6、C7脊神经节后,同侧颈下交感神经节内NPY含量升高(P<0.05)。结论颈脊神经节和颈交感神经节间存在神经电生理上的通路联系,且具有节段性、同侧性特点,为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分型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神经节 颈交感神经节 神经肽Y(NPY) 颈性眩晕 神经反射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