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脂含量与骨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艳 蒋晓燕 +2 位作者 许俐 李霞 王笑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82-2083,共2页
目的:探讨骨量(骨密度、骨矿量)与体重、全身各部位脂肪量及肌肉量的关系。方法:对287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体重、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脂肪量、肌肉量及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脂肪量、肌肉量、体重与全身各部位的骨量(骨... 目的:探讨骨量(骨密度、骨矿量)与体重、全身各部位脂肪量及肌肉量的关系。方法:对287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体重、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脂肪量、肌肉量及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脂肪量、肌肉量、体重与全身各部位的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的关系探索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体重同全身总骨密度(r=0.692)、全身总矿量(r=0.751)、躯干密度(r=0.752)、躯干矿量(r=0.707)、上肢密度(r=0.659)、上肢矿量(r=0.690)、下肢密度(r=0.690)、下肢矿量(r=0.800),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P均为0.000)。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同相应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矿量均显著正相关(P均为0.000),r值在0.271~0.905之间,而肌肉量比脂肪量同骨密度和骨矿量的相关程度更高。结论:全身、躯干、上肢、下肢的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的同相应部位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及总体重正相关,其中与肌肉量的相关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肌肉量 脂肪量 骨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肥胖同骨密度、骨矿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蒋晓燕 陈艳 +1 位作者 许俐 王笑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9期849-850,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肥胖同骨密度、骨矿量的关系。方法对265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腰围及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及骨矿量。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腹部肥胖组;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对照组。腰围值与... 目的探讨腹部肥胖同骨密度、骨矿量的关系。方法对265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腰围及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及骨矿量。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腹部肥胖组;将男性腰围<85 cm及女性腰围<80 cm定义为对照组。腰围值与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BMD)骨矿量(BMC)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腹部肥胖组与对照组组间骨密度及骨矿量比较用协方差分析。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腰围同全身总骨密度(r=0.296),上肢(r=0.254)、下肢(r=0.306)、躯干(r=0.340)、肋骨r=0.368)、骨盆(r=0.381)、脊柱(r=0.260)骨密度,全身总骨矿量(r=0.337),头骨(r=0.169)、上肢(r=0.268)、下肢(r=0.391)、躯干(r=0.327)、肋骨(r=0.358)、骨盆(r=0.302)、脊柱矿量(r=0.269)在消除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均P<0.01)。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消除了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腰围定义的肥胖同全身、下肢、躯干、肋骨、骨盆、脊柱的骨密度及骨矿量均显著正相关。结论腹部肥胖是骨密度及骨矿量增加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腰围 骨密度(BMD) 骨矿量(B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8-3p通过调控Notch1表达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4
3
作者 顾晓荔 任晓爽 廖予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72-1978,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8-3p(miR-128-3p)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hEEC和EC细胞系HEC-1A、Ishikawa和AN3CA,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28-3p和Notch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探讨微小RNA-128-3p(miR-128-3p)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hEEC和EC细胞系HEC-1A、Ishikawa和AN3CA,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28-3p和Notch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otch1蛋白水平。转染miR-128-3p模拟物或Notch1小干扰RNA至Ishikawa细胞,构建过表达miR-128-3p或低表达Notch1的Ishikawa细胞,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MTT)、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过表达miR-128-3p或低表达Notch1对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和β-连接素(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Ishikawa细胞中miR-128-3p与Notch1调控关系。结果:与hEEC细胞比较,EC细胞系HEC-1A、Ishikawa和AN3CA中miR-128-3p表达水平降低(P<0.05),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miR-128-3p或低表达Notch1后,Ishikawa细胞存活率和cyclinD1蛋白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miR-128-3p在Ishikawa细胞中靶向负调控Notch1表达。过表达Notch1可逆转过表达miR-128-3p对Ishikawa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cyclinD1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过表达miR-128-3p可降低Ishikawa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而过表达Notch1可逆转过表达miR-128-3p对Ishikawa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过表达miR-128-3p可抑制EC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抑制Notch1表达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iR-128-3p NOTCH1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离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德波 潘婧 +1 位作者 张平 吴训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快速无需分开表皮和真皮即可分离得到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并进行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取皮肤组织切碎后,先用含分散酶和Ⅰ型胶原酶的消化液37℃浸泡60 min,然后加入胰酶消化30 min,再加入DNA酶继续消化5 min以获...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快速无需分开表皮和真皮即可分离得到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并进行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取皮肤组织切碎后,先用含分散酶和Ⅰ型胶原酶的消化液37℃浸泡60 min,然后加入胰酶消化30 min,再加入DNA酶继续消化5 min以获得单个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中和消化,用100μm细胞过滤器过滤,离心后,用含10 mmol/L Rock蛋白激酶抑制剂的DMEM培养基(含10%FBS)培养,3 d后换成Cn T07培养基。每2 d换液1次,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结果:与传统分散酶分离表皮KC方法相比,用该方法分离得到的表皮KC数量较多,第1代以克隆形式生长并且生长较快;传代后细胞呈角质细胞形态,主要表达未分化的角质蛋白K5,生长曲线和形成单细胞克隆能力和传统分离的表皮KC相近,并稍优于传统方法。采用新方法成功地从带毛发的头皮组织分离出大量的表皮KC并表达正常的角质蛋白。结论:该法得到的表皮KC形态、生长状态及形成单克隆的能力都接近或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为以后临床上大量分离患者的表皮KC用于细胞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角蛋白细胞 细胞分离 平板形成克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RSF11B基因多态性与肌肉量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静 李响 +2 位作者 解端阳 陈艳 蒋晓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研究TNFRSF11B基因多态性对人肌肉量的影响。方法对419名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全身、躯干、上肢、下肢的肌肉量,采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SNP)策略选择8个t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TNFRSF11B基因rs2875845位点AA、AG和GG以及rs148528... 目的研究TNFRSF11B基因多态性对人肌肉量的影响。方法对419名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全身、躯干、上肢、下肢的肌肉量,采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SNP)策略选择8个t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TNFRSF11B基因rs2875845位点AA、AG和GG以及rs1485288位点CC、CT和TT基因型携带者个体左右侧上肢、下肢、躯干肌肉量和全身肌肉量依次增加(P<0.05)。结论TNFRSF11B基因rs2875845位点的G等位基因及rs1485288位点的T等位基因增加汉族人肌肉量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RSF11B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肌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源MHC限制性杀伤T细胞的扩增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明奕 张海燕 +5 位作者 王哲 刘小盾 臧传宝 宋航 戴晓宇 李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5-201,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定向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扩增杀伤性T细胞(CTL)并探讨其功能。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MNK),添加IL-2、IL-15、PHA-P和IFN-γ等多种因子,诱导分化并扩增CTL细胞;通过流式细胞...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定向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扩增杀伤性T细胞(CTL)并探讨其功能。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MNK),添加IL-2、IL-15、PHA-P和IFN-γ等多种因子,诱导分化并扩增CTL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细胞杀伤实验及定量PCR技术检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经过15 d的培养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增殖率平均为(1 522±137)%。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直接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流式分型的结果为95%以上属CD3-CD8-,体外培养15 d后CD3+CD8+细胞的比例高达82.77±5.61,具有良好的杀瘤活性,直接提取的MNC细胞对He La细胞及K562细胞的杀伤效果平均值为(61.88±1.08)%,培养后的CTL细胞杀伤效果均能达到80%以上,平均值为(90.33±2.0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同时颗粒酶(Granzyme)A、颗粒酶B、GM-CSF、颗粒溶素(Granulysin)、IFN-γ、TGF-β、TNF-α和穿孔素(perforin))等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IFN-γ和TGF-β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余因子的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脐血造血单个核细胞能体外分化为杀伤性T淋巴细胞,并可以大量扩增,脐血可以作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所需T淋巴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杀伤性T细胞 细胞扩增 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妊娠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 被引量:7
7
作者 栗俊青 杨继美 +3 位作者 王翔 侯学涛 张明珠 赵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于中期妊娠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SPTB)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6名产前超声诊断为双胎妊娠的孕妇,于中期妊娠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及SWE测量宫颈长度(CL)及剪切波速度(SWV),观察其预测SPTB的效能。结果最终5...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于中期妊娠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SPTB)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6名产前超声诊断为双胎妊娠的孕妇,于中期妊娠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及SWE测量宫颈长度(CL)及剪切波速度(SWV),观察其预测SPTB的效能。结果最终51名孕妇发生SPTB(SPTB组)、35名未发生SPTB(非SPTB组);组间孕妇年龄、流产次数、采用促排卵受孕与否、CL及宫颈S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流产史、促排卵受孕、CL及宫颈SWV均为SPTB的影响因素(P均<0.05);流产史和经促排卵受孕为SPTB的危险因素(OR均>1)。以26.30 mm为CL的最佳截断值,其于中期妊娠预测双胎妊娠SPTB的特异度为88.60%,敏感度为64.70%,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5%CI(0.78,0.93)];以2.00 m/s为宫颈SWV的最佳截断值,其特异度为85.70%,敏感度为84.30%,AUC为0.90[95%CI(0.84,0.97)];二者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P=0.02)。结论中期妊娠采用SWE测量宫颈SWV可有效预测双胎妊娠孕妇发生SP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 早产 超声检查 产前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B2受体基因rs3750344多态与汉族人骨密度及骨矿量的关系
8
作者 李蕾 陈慧敏 +2 位作者 蒋晓燕 陈艳 许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B2受体(GABABR2)基因第二外显子rs375034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骨密度的关联。方法425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矿量,用Taqman基因分型平台进行rs3750344基因分型。结果SNPrs37...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B2受体(GABABR2)基因第二外显子rs375034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骨密度的关联。方法425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矿量,用Taqman基因分型平台进行rs3750344基因分型。结果SNPrs3750344位点TT、TC及CC基因型携带者个体的上肢、下肢、躯干、肋骨、骨盆和全身总骨密度、骨矿量均依次显著增加。结论GABABR2基因rs3750344多态的C等位基因增加汉族人骨密度骨及骨矿量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GABA) 受体 基因多态 骨密度(BMD) 骨矿量(B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中肉眼可见发育完全的肠袢组织1例
9
作者 王碧辉 贾阿冉 +5 位作者 王影 李瑶琪 李雪建 王卉菲 郭宇婧 贾赞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8-640,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17岁,因持续性右下腹隐痛2天于2020年12月11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急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痛经(-),血块(-),末次月经:2020年10月30日。患者自诉2020年12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当日就诊于当... 1病例报告患者,17岁,因持续性右下腹隐痛2天于2020年12月11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急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痛经(-),血块(-),末次月经:2020年10月30日。患者自诉2020年12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当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提示畸胎瘤,大小约13.0 cm×7.8 cm×12.0 cm,建议手术治疗,未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隐痛 腹部超声检查 平素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右下腹隐痛 妇科急诊 经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异位妊娠1例
10
作者 孙宁 王伟 +1 位作者 侯学涛 栗俊青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9-1140,共2页
1病例简介女,32岁,孕4产1。主诉:停经42 d伴下腹痛0.5 d,尿妊娠试验阳性,就诊当天有少量阴道流血,呈褐色。既往史:2年前因右侧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实验室检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3428.0 mIU/ml,超声检查... 1病例简介女,32岁,孕4产1。主诉:停经42 d伴下腹痛0.5 d,尿妊娠试验阳性,就诊当天有少量阴道流血,呈褐色。既往史:2年前因右侧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实验室检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3428.0 mIU/ml,超声检查示:子宫腔内未见明显妊娠囊,考虑右侧附件区宫外孕,见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超声检查 腹腔镜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