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在烟草相关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贾颖 祖珊珊 马晓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前,每年吸烟可引起大约5~6百万人死亡,其中吸烟引起的癌症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总数的30%以上。烟草中的成瘾成分尼古丁和其衍生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可以通过激活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s)而导致癌症... 目前,每年吸烟可引起大约5~6百万人死亡,其中吸烟引起的癌症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总数的30%以上。烟草中的成瘾成分尼古丁和其衍生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可以通过激活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s)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尼古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可通过氧化应激反应而引起DNA损伤,此外,尼古丁可诱发肿瘤的发生,但其在致癌方面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几年nAChRs与烟草相关癌症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相关的癌症 尼古丁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CHRNA5基因的表达抑制尼古丁对人肺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云 马晓丽 +4 位作者 汪运山 郏雁飞 张雪萍 郑燕 肖东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研究siRNA干扰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α5(cholinergic receptor nicotinic alpha5,CHRNA5)基因表达后对尼古丁促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CHRNA5-siRNA片段,并经脂质体介导转染A549细胞。荧光定量PCR、Western b... 目的:研究siRNA干扰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α5(cholinergic receptor nicotinic alpha5,CHRNA5)基因表达后对尼古丁促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CHRNA5-siRNA片段,并经脂质体介导转染A549细胞。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中CHRNA5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CHRNA5-siRNA对尼古丁促A54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CHRNA5-siRNA并成功转染A549细胞。CHRNA5-siRNA转染组A549细胞的CHRNA5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si-NC转染对照组(0.196±0.044vs0.944±0.027,P<0.01),CHRNA5-siRNA转染组A549细胞的CHRNA5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si-NC转染组(0.267±0.031vs0.745±0.035,P<0.01)。在无尼古丁作用时,CHRNA5-siRNA的转染不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在尼古丁作用下,A549细胞增殖显著增加(P<0.01),CHRNA5-siRNA转染可明显抑制尼古丁的促增殖作用(P<0.01)。结论:siRNA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CHRNA5的表达可以抑制尼古丁促细胞增殖作用,CHRNA5可能是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5-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CHRNA5) SIRNA 肺癌 尼古丁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诱导iPSC向神经干细胞分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坦 刘华 汪运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整体比较2种促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分化的方法,确定一种稳定、高效的获得NSC的方法,并对NSC进行系统鉴定。方法:方法A:SB431542和drosomophorin的浓度均... 目的:整体比较2种促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分化的方法,确定一种稳定、高效的获得NSC的方法,并对NSC进行系统鉴定。方法:方法A:SB431542和drosomophorin的浓度均为5μmmol/L,诱导初始密度100%;方法 B:SB431542的浓度为5 mmol/L,drosomophorin的浓度为1 mmol/L,诱导初始密度为40%。比较及鉴定方法:镜下观察诱导获得NSC的状态;realtime PCR比较神经干细胞相关基因Pax6、nestin、Sox1、Sox2等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分析诱导第16天Pax6阳性率;免疫荧光定性分析神经干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自发分化的能力。结果:方法 A获得的NSC悬起后成球趋势明显,圆形,透明;方法 B诱导获得NSC形状不规则,色灰暗。Real-time PCR结果证明方法 A诱导获得的细胞神经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方法 B。流式细胞术分析证明第16天,PAX6的阳性率,方法 A高于方法 B。经鉴定,方法 A获得的神经干细胞高表达Pax6、nestin、Sox2等基因自发分化30 d,形成明显的神经纤维束,表达TUJ-1、MAP2及GFAP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结论:方法 A整体优于方法 B,我们推荐方法 A作为诱导i PSC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分化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LH转录因子在大脑皮质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海基 马晓丽 崔希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大脑新皮质发育过程中 ,bHLH转录因子参与了关键事件的调节。Id和Hes家族的bHLH因子对维持大脑皮质多能祖细胞 (corticalmutipotentprogenitor)处于增殖状态非常重要。前神经bHLH因子 (Mash1、Neurogenin1和Neurogenin2 )活性增强和He... 在大脑新皮质发育过程中 ,bHLH转录因子参与了关键事件的调节。Id和Hes家族的bHLH因子对维持大脑皮质多能祖细胞 (corticalmutipotentprogenitor)处于增殖状态非常重要。前神经bHLH因子 (Mash1、Neurogenin1和Neurogenin2 )活性增强和Hes、Id因子的活性相应减弱 ,引起皮质多能祖细胞由增殖状态向神经生成转变。随着发育的皮质祖细胞中前神经bHLH因子的抑制 ,促使星形胶质细胞的生成。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LH转录因子 皮质祖细胞 神经元 里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计算机分析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5
作者 蒋华 王焕旭 +2 位作者 张康兰 林庆华 姜莉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67例糖尿病患者的128只角膜和67例正常人134只角膜进行活体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角...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67例糖尿病患者的128只角膜和67例正常人134只角膜进行活体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形,大小不均,呈不稳定状态。与正常人相比细胞密度和面积无明显变化,但面积变异系数、周长和最大长径均显著增大,形状系数显著减少(P<0.01);糖尿病Ⅰ型和Ⅱ型、有和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之间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形态定量分析对指导糖尿病患者眼病治疗和判断预后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细胞 角膜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nk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赵万里 刘胜 +5 位作者 刘民 周煦东 孙鹏宇 王宪 杨继宏 马晓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29-333,共5页
目的:检测Shank家族成员Shank1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中的表达,探讨在R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hank1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R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与济南市中心医院120例RCC... 目的:检测Shank家族成员Shank1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中的表达,探讨在R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hank1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R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与济南市中心医院120例RCC术后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Shank1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Shank1表达与R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CC的癌组织中Shank1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RCC的癌组织中Shan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对Shank1表达上调R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发现,Shank1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无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RCC的不同病理类型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Shank1在RCC的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并与RCC的病理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Shank1 蛋白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白血病K562及K562/ADM细胞hTERT及mdr1表达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姜莉华 初晶学 +2 位作者 孙善会 刘洋 黄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TNF—α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细胞K562/ADM hTERT基因表达、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对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1,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K562及K562/ADM细胞传代培养,加入5×10^6U/L的TNF-α... 目的:观察TNF—α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细胞K562/ADM hTERT基因表达、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对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1,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K562及K562/ADM细胞传代培养,加入5×10^6U/L的TNF-α培养24h进行诱导实验;MTT法检测K562和K562/ADM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和K562/ADM细胞的凋亡,RT-PCR检测hTERT和mdr1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TNF—α诱导K562及K562/ADM细胞表现持续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时效关系(P〈0.05);TNF-α诱导K562及K562/ADM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05),而且耐药细胞K562/ADM凋亡的增加更明显(P〈0.01);hTERT基因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密切相关(r=0.983,P〈0.05),TNF—α诱导后两者也同时下调(P〈0.01);多药耐药mdr1基因伴随着hTERT基因的下调而下调(r=0.966,P〈0.05)。结论:TNF—α能诱导白血病K562及K562/ADM细胞系hTERT基因表达的抑制,端粒酶活性下调的同时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也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TNF—α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诱导配体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赵万里 刘胜 +5 位作者 刘民 周煦东 孙鹏宇 王宪 杨继宏 马晓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27-3230,共4页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在尿路上皮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APRIL与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住院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癌组织33例及癌旁组织2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在尿路上皮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APRIL与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住院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癌组织33例及癌旁组织2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RIL的表达水平,分析APRIL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q RT-PCR结果显示,APRIL m RNA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PRIL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上调表达,在癌旁组织中表达较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PR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统计学分析发现APRIL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APRIL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肿瘤 增殖诱导配体 表达上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洁 孙怡琳 +1 位作者 朱苹 马晓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0-576,共7页
目的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TACSTD2)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促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旨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TACSTD2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人源性TACSTD2基因mRNA和蛋白氨基酸... 目的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TACSTD2)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促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旨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TACSTD2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人源性TACSTD2基因mRNA和蛋白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ACSTD2蛋白开放阅读框(ORF)、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预测TACSTD2蛋白的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结构域、蛋白修饰位点,最后预测TACSTD2蛋白的互作蛋白并进行相关的通路分析,及TACSTD2在人不同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ACSTD2的mR⁃NA序列得到的ORF有12个,最长的ORF是ORF1,共972bp,可编码323个氨基酸。TACSTD2蛋白亲水性的氨基酸要多于疏水性的氨基酸,表明TACSTD2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TACSTD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碱性分泌蛋白,在胞质内外均有跨膜区。TACSTD2氨基酸序列存在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提示TACSTD2可定位于细胞核。TACSTD2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细胞外、细胞核以及细胞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TACSTD2蛋白主要为环状结构,其次为螺旋结构。TACSTD2蛋白有15个丝氨酸修饰位点,17个苏氨酸修饰位点,8个酪氨酸修饰位点。TACSTD2与Claudin(CLDN)家族蛋白存在蛋白互作。TACSTD2参与以下信号通路: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视觉感知细胞增殖、上皮细胞迁移的负调控、上皮细胞增殖的调节、对刺激的反应等。与正常组织比较,TACSTD2的mRNA在宫颈癌、肺癌、甲状腺癌、子宫癌、肝癌、结直肠癌中等肿瘤组织高表达。结论TACSTD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信号参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等过程,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 开放阅读框 蛋白结构 细胞增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