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作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侯玉松 马振民 +2 位作者 雒芸芸 焦芳芳 李玲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共5页
通过现场调查、水质分析以及模拟污染物扩散迁移发现,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在焦作不同区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方式不同。水文地质条件还影响着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分布、迁移。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地区,主要污染方式为入渗-径流... 通过现场调查、水质分析以及模拟污染物扩散迁移发现,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在焦作不同区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方式不同。水文地质条件还影响着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分布、迁移。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地区,主要污染方式为入渗-径流扩散,由于包气带渗透性强、降水相对丰富,污染物容易随着大气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进入含水层,导致本区浅层地下水对污染敏感性较高,浅层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于其他地区,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后在地下径流的控制下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扩散,沿大沙河一线扩散最快;山前交接洼地,毛细上升高度大、速度快,又处于地下水径流的势汇处,径流-蒸发浓缩作用成为主要的污染方式,长期的蒸发浓缩作用使得该区总硬度普遍超标;黄沁河冲积平原地区,地下径流较弱,垂直交替作用强烈,入渗-蒸发浓缩是该区主要的污染方式,受包气带土层特殊性质的影响,虽然土壤中氟的总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但是浅层地下水氟污仍然染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浅层地下水污染 水质模型 焦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子坡地下水的数值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焦芳芳 马振民 +1 位作者 雒芸芸 侯玉松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5-289,共5页
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从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和防止岩溶塌陷的角度出发,针对城子坡地下水制定了两种开采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将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控制在2.35万m3/d以内,丰... 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从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和防止岩溶塌陷的角度出发,针对城子坡地下水制定了两种开采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将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控制在2.35万m3/d以内,丰、枯水期开采量进行适当调整,合理设置开采井,进行分散开采,不仅能保证当地工业和生活用水,还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降低岩溶塌陷和污水下渗的危险,实现城子坡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数值模拟 预测评价 城子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机理及迁移预测 被引量:9
3
作者 侯玉松 马振民 +2 位作者 雒芸芸 方允治 魏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分析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物与地下水其他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的污染机理,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水质模型,模拟预测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严重,主要原因... 分析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物与地下水其他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的污染机理,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水质模型,模拟预测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硬度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工矿企业污废水排放和对浅层地下水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进入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物增多,直接引起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另一方面使得本区浅层地下水的化学场、动力场发生变化间接引起本区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模拟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中硬度污染物的迁移明显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迁移方向与地下径流方向基本一致,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硬度 污染机理 迁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铬(Ⅵ)污染机理及迁移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焦芳芳 马振民 侯玉松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86,96,共6页
通过对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污染机理,并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模拟预测了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铬(Ⅵ... 通过对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污染物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污染机理,并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及溶质运移模型,模拟预测了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铬(Ⅵ)污染严重,污染源是位于老君庙西南方向的焦作某电厂堆灰场,主要原因是露天堆放的粉煤灰中的铬(Ⅵ)污染物在长期淋滤作用下下渗污染含水层。气候条件、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化学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也间接使浅层地下水铬(Ⅵ)浓度升高;模拟结果显示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受地形和地下水动力场的影响,浅层地下水中铬(Ⅵ)的迁移方向与地下径流方向一致,沿大沙河水流方向上扩散速度更快,污染区域面积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铬(Ⅵ) 污染机理 迁移预测 焦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面雨水回灌裂隙岩溶水工程风险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巧艺 周亚群 +1 位作者 王维平 黄强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1-641,共11页
济南城市雨洪水回灌岩溶含水层是维护自然水循环,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维持济南泉群喷涌以及城市防洪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裂隙岩溶含水层具有渗透系数大、水流速度快,地下水一旦污染很难短时间恢复等特点,需要对回灌工程开展风险评价。本文... 济南城市雨洪水回灌岩溶含水层是维护自然水循环,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维持济南泉群喷涌以及城市防洪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裂隙岩溶含水层具有渗透系数大、水流速度快,地下水一旦污染很难短时间恢复等特点,需要对回灌工程开展风险评价。本文以济南大学西校区的屋面雨水深井回灌裂隙岩溶水工程为例,利用澳大利亚MAR指南对工程进行风险评价。主要由初级风险评估、试运行调查、试运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与管理4部分组成。初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屋面雨水回灌裂隙岩溶含水层工程的总体难度水平较低,项目可行。试运行调查期间监测的屋面雨水和回灌前后地下水水质可知屋面雨水经初期弃流、沉淀和过滤后,除浊度外基本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且处理后达标的雨水可迅速补充地下水。试运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屋面雨水中浊度经预处理后仍较高,使其成为该系统的最大风险项和关键控制点,故本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为改进预处理设施,降低雨水中的浊度。为保证工程能够高效持续运行,加强后期管理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补给 屋面雨水 岩溶地下水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