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学生的专业认知及艺术价值观的形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波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11期35-37,共3页
当前艺术专业学生急需加强专业认知的深度。专业认知主要包括理论认知、实践认知和价值观念三个基本层面,三者形成的途径和需要时间长短不尽相同。专业认知同艺术价值观的形成密切相关,首先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完整的、敏锐的感知能力... 当前艺术专业学生急需加强专业认知的深度。专业认知主要包括理论认知、实践认知和价值观念三个基本层面,三者形成的途径和需要时间长短不尽相同。专业认知同艺术价值观的形成密切相关,首先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完整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其次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艺术批评能力。在此前提下,才能形成合理的艺术价值观念,对其职业自信和人生态度发挥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价值观 理论认知 专业学生 价值观念 感知能力 艺术批评 人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策略研究--以济南市泉城广场为例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忠超 赵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30,共5页
文章以济南市泉城广场为具体研究载体,简要介绍广场基本概况,分析广场无障碍设施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无障碍设施 泉城广场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宫廷香薰活动及香薰器具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7-221,共5页
汉朝处于一个香薰活动的上升时期。汉武帝时期,外邦进贡者络绎不绝,香料的进贡在当时是进贡的重要内容。宫廷中对香料的使用十分普遍,祭祀、典仪乃至日常生活皆有焚香。在祭祀上,香薰的主要功能就是借以通达神灵;日常生活中,香熏被当做... 汉朝处于一个香薰活动的上升时期。汉武帝时期,外邦进贡者络绎不绝,香料的进贡在当时是进贡的重要内容。宫廷中对香料的使用十分普遍,祭祀、典仪乃至日常生活皆有焚香。在祭祀上,香薰的主要功能就是借以通达神灵;日常生活中,香熏被当做保养姿容、增加仪态风度的有效方法,还被用于药疗,驱除疫病。汉代香薰活动所用器具也多种多样,最主要的香薰器物要数香炉和香球,博山炉代表了汉代香薰造物艺术的最高水平,汉代博山炉的艺术水准高低主要体现在:山形炉盖的造型变化、足柱或炉座的造型变化和炉体的装饰变化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宫廷 设计 工艺美术 香薰 博山炉 香囊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绘画艺术形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娅娜 张宁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现代绘画形式创新是对现有惯用模式束缚的否定和突破并以实验性创造来揭示纯粹的视觉经验为主要特征的。画家在发现绘画形式中可变性形式元素时,并采用大胆独特的具有新鲜的元素和极其鲜明个性化语言对其进行分解与建构,由此生成的与以... 现代绘画形式创新是对现有惯用模式束缚的否定和突破并以实验性创造来揭示纯粹的视觉经验为主要特征的。画家在发现绘画形式中可变性形式元素时,并采用大胆独特的具有新鲜的元素和极其鲜明个性化语言对其进行分解与建构,由此生成的与以往形式大相径庭的、全新的、陌生化的形式样式丰富了人们视觉经验,而这一形式"创造"大多接近于实验性探索和新异形式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绘画 艺术形式 综合材质 风格 创造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艺术中的秩序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娅娜 李康文 《美术大观》 2006年第5期32-33,共2页
  在绘画艺术中,秩序是产生绘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优秀的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方式来组织构建美妙和谐的秩序关系,这些和谐有序的审美形态符合人们视觉感知秩序的需要,这种经过画家凭感觉或主观自觉地组织构建...   在绘画艺术中,秩序是产生绘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优秀的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方式来组织构建美妙和谐的秩序关系,这些和谐有序的审美形态符合人们视觉感知秩序的需要,这种经过画家凭感觉或主观自觉地组织构建的形式样式,即是绘画艺术中秩序感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画家 绘画形式 明暗 美术家 平面化 画面组织 画面结构 秩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隽健美 雅俗共赏——论明代晚期的书籍插图艺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董传超 田雪梅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明代晚期的书籍插图数量不仅众多,在插图技艺上也精益求精。由于受文人画派和民间美术的双重影响,其书籍插图艺术不仅呈现出一种文人书卷气的秀雅,同时也掺入了民间审美趣味的野俗。同时,明代晚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各... 明代晚期的书籍插图数量不仅众多,在插图技艺上也精益求精。由于受文人画派和民间美术的双重影响,其书籍插图艺术不仅呈现出一种文人书卷气的秀雅,同时也掺入了民间审美趣味的野俗。同时,明代晚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各个书坊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而不断地在刻印技艺和书籍插图上求得突破,以便赚取更多的商业利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插图艺术的兴盛和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晚期 书籍插图 书卷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写艺术略论
7
作者 李娅娜 李康文 《美术大观》 2005年第9期26-27,共2页
在绘画艺术中,速写艺术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是造型艺术中最单纯、最概括、最传神的绘画艺术语言.速写艺术是一个创造性过程,画者对客观物像的整体把握体现在对客观物象主要特征的概括、夸张和强调,捕捉瞬间真切的感受和鲜活的印象,并以... 在绘画艺术中,速写艺术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是造型艺术中最单纯、最概括、最传神的绘画艺术语言.速写艺术是一个创造性过程,画者对客观物像的整体把握体现在对客观物象主要特征的概括、夸张和强调,捕捉瞬间真切的感受和鲜活的印象,并以简洁、提炼、概括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使速写呈现出简约洗练、夸张传神的艺术特点.这种带有画者主观意识并按审美感觉给予简化取舍归纳成为有创造性的"有意味的形式",使得速写艺术在真正意义上具有了鲜明独特的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写 审美感觉 艺术 客观物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俗艺术作品的界定及影响作品生成的主要思维
8
作者 韩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22,216,共7页
"民俗艺术"系指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是指民间艺术中融入了传统风俗的部分。那么,民俗艺术作品就应该是契合我国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由劳动人民经过生活体验和艺术构思,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创作技巧和载体创作出的艺术产品。深入... "民俗艺术"系指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是指民间艺术中融入了传统风俗的部分。那么,民俗艺术作品就应该是契合我国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由劳动人民经过生活体验和艺术构思,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创作技巧和载体创作出的艺术产品。深入研究民俗艺术,我们不难发现影响作品生成的主要思维。这些思维体现在使用乡土材料、祈禳意识主导,母题范式衍化、依循风俗变迁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 艺术作品 内在思维 材料 祈禳意识 母题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绘画艺术形式的创造
9
作者 李娅娜 《美术大观》 2007年第9期56-57,共2页
  一、分解建构的形式创新   现代绘画形式是通过不断创造来揭示纯粹的视觉价值的,表现在画家主观的创造精神,并将这种创造力投注到绘画纯粹形象化的形态和结构的组合构建中去(实际上是寻找一种能表达现代人们精神和情感的视觉载...   一、分解建构的形式创新   现代绘画形式是通过不断创造来揭示纯粹的视觉价值的,表现在画家主观的创造精神,并将这种创造力投注到绘画纯粹形象化的形态和结构的组合构建中去(实际上是寻找一种能表达现代人们精神和情感的视觉载体--形式),而这一形式"创造"大多接近于实验性探索和新异形式的建构,表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建立了与传统绘画形式大相径庭的全新的艺术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形式语言 形式技巧 画面 材质媒介 现代绘画艺术 材质符号 绘画艺术形式 画家 美术家 绘画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现代陶艺的艺术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培生 刘雁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5-26,共2页
本文阐述现代陶艺的时代特征、创造性和审美价值,强调现代陶艺的艺术性,以及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根本性区别,即表达观念的现代艺术和表达工艺性美感的传统工艺美术的区别,提出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范畴的新形式的原创性和真我之追求的... 本文阐述现代陶艺的时代特征、创造性和审美价值,强调现代陶艺的艺术性,以及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根本性区别,即表达观念的现代艺术和表达工艺性美感的传统工艺美术的区别,提出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范畴的新形式的原创性和真我之追求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陶艺 时代特征 原创性 艺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教学的本质诉求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柏青 滕越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53-54,共2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追求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目标。然而,当前一些形色各异、花式繁多、热闹非凡的音乐课堂教学因其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而淡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追求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目标。然而,当前一些形色各异、花式繁多、热闹非凡的音乐课堂教学因其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而淡化了音乐课堂教学的音乐性、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等本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特性 音乐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 诉求 新课程改革 课堂气氛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语言传递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传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3-254,共2页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的编码和解码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编码是为了信息传达的生动性,解码则是为了图形信息被完整释放。图形编码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意象的显现与融汇、提炼的过程;而受众从创意图形中解读出概念或信息,图形语言的解读...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的编码和解码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编码是为了信息传达的生动性,解码则是为了图形信息被完整释放。图形编码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意象的显现与融汇、提炼的过程;而受众从创意图形中解读出概念或信息,图形语言的解读过程同时也是意念的生成与深化过程。当然,观者的视觉参与和已有体验都使图形语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得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图形语言 传递机制 视觉文化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思维定势的突破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柏青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思维定势 非逻辑思维 模糊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识别系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姬长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9-50,共2页
视觉识别系统(Visuai Identity System,简称VIS)是企业识别系统(CIS)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理念识别(MI)的视觉体现,它是以视觉化的设计要素为整体计划的核心,为企业形象的传播建立一套完整、独特、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视觉符... 视觉识别系统(Visuai Identity System,简称VIS)是企业识别系统(CIS)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理念识别(MI)的视觉体现,它是以视觉化的设计要素为整体计划的核心,为企业形象的传播建立一套完整、独特、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识别系统 学校文化建设 企业识别系统 视觉冲击力 理念识别 设计要素 企业形象 符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服饰图案审美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悦梅 《艺术探索》 2008年第5期132-133,共2页
随着服饰潮流的演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急剧的转变,服饰图案作为服饰设计个性特质的表征和审美意向的传达要素,在现代审美中,给着装审美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思维。
关键词 抽象的造型 视觉冲击力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饮空间的光环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忠超 李炳南 《室内设计》 2009年第4期11-14,29,共5页
灯光环境对餐饮空间的环境品质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餐饮空间光环境的研究:首先,简要探讨餐饮空间照明的主要方式与手法;其次,从亮度和照度的角度入手阐述餐饮空间对灯光的具体要求;最后,分析光源的光色和显... 灯光环境对餐饮空间的环境品质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餐饮空间光环境的研究:首先,简要探讨餐饮空间照明的主要方式与手法;其次,从亮度和照度的角度入手阐述餐饮空间对灯光的具体要求;最后,分析光源的光色和显色性对餐饮空间的影响,从而总结出适合餐饮空间要求的灯光环境的具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空间 光环境 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日本城市景观转型和北欧景观设计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在城市景观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日本设计师发现了东方民族同西方民族关于空间理解的不同,重视人与场所的关系;在满足人们的行为需要和心理需要的同时,日本公共空间设计还追求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十分重视... 在城市景观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日本设计师发现了东方民族同西方民族关于空间理解的不同,重视人与场所的关系;在满足人们的行为需要和心理需要的同时,日本公共空间设计还追求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各类城市公共空间生态的发展.北欧的景观设计师则把城市景观设计奉为一门艺术而推崇备至,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从不哗众取宠,追求花样翻新和豪华奢侈,而是把舒适和实用作为第一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北欧 景观 转型 设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设计教学初探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静 《设计艺术》 2006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平面设计教学 信息社会 世界经济 高新技术 文化差异 商业竞争 现代文化 视觉语言 教学工作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花还似非花”——浅析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雪梅 董传超 《设计艺术》 2005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象征 精神世界 《落花》 自然界 人格化 李商隐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设计应用性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姬长武 《设计艺术》 2006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室内环境设计 实践环节 应用 教学研究 室内设计专业 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实际 课程教学 设计作品 专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