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嬗变和未来走向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艳华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人文社会科学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人们所研究的和学校所传授的主要是人 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产业革命之后,自然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繁荣遮蔽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光 芒,导致了人文社会科学数百年... 人文社会科学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人们所研究的和学校所传授的主要是人 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产业革命之后,自然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繁荣遮蔽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光 芒,导致了人文社会科学数百年的沉默。然而,繁荣的自然科学在失去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导向后必然会导致人类 的一系列危机,危机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勃兴人文社会科学,重振失落的人文精神,用科学的和谐理念引领人类走 向幸福安康的阳光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历史嬗变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解释学的科学旨归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本法 苏富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85,共7页
教育解释学是以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解释-理解为对象的解释学。教育解释学的科学旨归,就是建构真实、全面、系统地揭示教学中的解释-理解的教育解释学。这个旨归包含着规定研究、结构研究、教育目的研究三大宏观领域和人的发展应然趋势研... 教育解释学是以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解释-理解为对象的解释学。教育解释学的科学旨归,就是建构真实、全面、系统地揭示教学中的解释-理解的教育解释学。这个旨归包含着规定研究、结构研究、教育目的研究三大宏观领域和人的发展应然趋势研究、教材研究、过程研究、品质研究、价值研究、发展研究等六个重要维度。通过对解释-理解的全面研究,形成所创教育解释学的全面性的研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教育解释学 理解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康”到“和谐”:社会发展观的飞跃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秀芳 王本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小康”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指引我们创造了20余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但同时也使我们付出了生态、环境和社会方面的代价;“和谐”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处在攻坚阶段时提出的新的社... “小康”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指引我们创造了20余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但同时也使我们付出了生态、环境和社会方面的代价;“和谐”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处在攻坚阶段时提出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在对“小康”扬弃的基础上,围绕社会发展问题,对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系统总结和概括,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思想和发展理念的升华与成熟,也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发展观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一次新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 和谐 发展观 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我党政治合法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董文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3,共3页
政治合法性是现代政治体系存在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处于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遭遇过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困扰。大量的事实证明,日益迅速发展的我国社会转型给我党的政治合法性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我党能否... 政治合法性是现代政治体系存在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处于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遭遇过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困扰。大量的事实证明,日益迅速发展的我国社会转型给我党的政治合法性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我党能否有效地回应这些严峻挑战,不仅关系到其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本世纪初,我们只有全面创建我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才能避免合法性危机在我国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合法性 危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的生态压力与政治稳定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文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7,共5页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 ,现代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压力 ,如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持续短缺、环境持续破坏、分配持续不均、人力资本持续匮乏等。这些生态压力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大威胁 ,由此决定了生态问题将成为各国政...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 ,现代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压力 ,如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持续短缺、环境持续破坏、分配持续不均、人力资本持续匮乏等。这些生态压力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大威胁 ,由此决定了生态问题将成为各国政府在 2 1世纪首先要解决的重要政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 生态压力 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平等与人的平等——费耶阿本德哲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牛秋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4,共3页
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既属于科学主义的流派,又包含了人本主义的倾向,他认为,科学是“伦理学”的。科学是整个社会中的一种传统,与其他的传统处于平等的地位,其他传统的存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传统的平等是自由社会的基础,只有传统的平等才... 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既属于科学主义的流派,又包含了人本主义的倾向,他认为,科学是“伦理学”的。科学是整个社会中的一种传统,与其他的传统处于平等的地位,其他传统的存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传统的平等是自由社会的基础,只有传统的平等才能消解专家的地位,进而达到人与人的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传统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政治困境及其克服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文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政治层面说面临着政治腐败短时间内难以彻底遏制、执政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已经凸现、非制度化的群体性参与较大幅度增加以及政治文化冲突一定程度存在的政治困境。只有完善宪政制度以打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政治层面说面临着政治腐败短时间内难以彻底遏制、执政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已经凸现、非制度化的群体性参与较大幅度增加以及政治文化冲突一定程度存在的政治困境。只有完善宪政制度以打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平台,建设现代政治文化以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培育和壮大公民社会以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才能克服上述政治困境,实现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困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与教育的和谐发展使命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宝梅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49,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赋予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这一使命,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赋予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这一使命,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构成了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意识,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和谐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和谐发展的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系统,而且和谐发展的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发展 教育 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阶层新变化及其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兆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6-99,共4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结果。对此及时做出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 ,深刻认识和把握变化的趋势 ,对于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结果。对此及时做出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 ,深刻认识和把握变化的趋势 ,对于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阶层变化 社会发展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10
作者 董文芳 郭秀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生活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没有政治的和谐,决不会有真实的和谐社会。政治发展不仅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政治发展 和谐社会 政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准确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考
11
作者 王力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之间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之间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本质论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公有制 按劳分配 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流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2
作者 周晨虹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6-19,24,共5页
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协调机制。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是均衡有序的,坚持规则的普适与公正,并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当前我国社会流动机制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如在数量上的失衡与无序、上升性流动... 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协调机制。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是均衡有序的,坚持规则的普适与公正,并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当前我国社会流动机制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如在数量上的失衡与无序、上升性流动机会的相对不足,自致性规划的普适性受限、对弱势群体流动保障欠缺等。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与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和谐的社会流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流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东升 杜砚如 鲍建梅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14,共4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前途和未来,因而研究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必要.本文拟从农民素质、非灌溉农业、海洋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研究、探讨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路径选择及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中国 农村 可持续发展 农民素质 非灌溉农业 海洋农业 土地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的革命——从单向伦理到双向不对称伦理再到双向和谐伦理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长明 苏宝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基于增长性发展观而构建的林林总总的传统伦理观归根结底是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单向“霸王伦理”,在人类拥有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之后,这种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单向伦理观已将人类文明导入死胡同;基于可持续发展观而构... 基于增长性发展观而构建的林林总总的传统伦理观归根结底是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单向“霸王伦理”,在人类拥有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之后,这种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单向伦理观已将人类文明导入死胡同;基于可持续发展观而构建的环境伦理、大地伦理等新兴生态伦理观,虽然实现了由单向伦理到双向不对称伦理的升级,但是,深深地打着人类中心主义烙印的双向不对称伦理,无助于人类从根本上摆脱危机四伏的困境;基于和谐发展观而构建的和谐伦理观将促使伦理学实现由双向不对称伦理到双向和谐伦理的升级,彻底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实现所有存在的和谐互动。建立在万有价值定律基础上的和谐伦理观既承认万有存在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又关注人类对万有存在应负有的责任,认为万有存在拥有与生俱来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伦理资质,人类与万有存在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双向度伦理关系。从传统的单向伦理到双向不对称伦理再到双向和谐伦理,无疑将引发伦理学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伦理 双向不对称伦理 双向和谐伦理 伦理学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东升 刘明亮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人力资源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和就业人数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程度不同 :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就业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而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大于固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从显著性上来看 ,财政教... 人力资源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和就业人数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程度不同 :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就业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而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大于固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从显著性上来看 ,财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弱于就业人数和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就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困境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彩云 马兆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2,共3页
近几十年来,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发展迅猛,渐成主流,但它仍然面临诸多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不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未能真正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而且还缺乏哲学的和现实的根基。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学 人类中心主义 伦理 实践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力军 胡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9-114,共6页
19世纪后期,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对俄国农村公社制度及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的“跨越论”中,曾有人提出苏联和中国是“跨越论”的例证。我... 19世纪后期,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对俄国农村公社制度及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的“跨越论”中,曾有人提出苏联和中国是“跨越论”的例证。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是有着客观条件的,持“跨越论”观点的理论依据是不充分的。实际上,无论苏联还是中国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论 农村公社 卡夫丁峡谷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早期情绪唤起与自我决定及主观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唐本钰 张承芬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以量表测量法初步探索早期情绪唤起与成年后自我决定水平及主观活力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情绪对人格组织的核心作用的证据。研究发现:①个体在早期父母行为调控中的某些基本情绪的唤起可以有效预测其成年后的自我决定和主观活力水平。②... 以量表测量法初步探索早期情绪唤起与成年后自我决定水平及主观活力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情绪对人格组织的核心作用的证据。研究发现:①个体在早期父母行为调控中的某些基本情绪的唤起可以有效预测其成年后的自我决定和主观活力水平。②个体早期抵触情绪唤起对其成年后的自我决定和主观活力具有消极作用,而非负性情绪唤起则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支持基本情绪理论关于情绪处于人格结构的核心地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情绪 自我决定水平 主观活力 人格组织 人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课程条件下高一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承芬 唐本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对新旧课程条件下高一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揭示:新课程条件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及主观幸福感都显著高于非课改条件下的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过程的调节... 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对新旧课程条件下高一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调查揭示:新课程条件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及主观幸福感都显著高于非课改条件下的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过程的调节、学习结果的监控等因素可以有效地预测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生导师制下的高校师生角色与师生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宇红 侯启海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年第6期48-50,共3页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导师制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要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师生...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导师制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要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对话式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角色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