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彩之 边振 桑国庆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2,共8页
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引起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为了促使区域社会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是非常必要的。以济南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21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计算WET、NDVI、LST、NDBSI,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引起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为了促使区域社会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是非常必要的。以济南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2021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计算WET、NDVI、LST、NDBSI,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分量指标进行分析进而构建RSEI模型。结果表明:(1)2002—2021年济南市RSEI均值分别为0.529、0.502、0.565、0.591,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生态环境改善地区主要分布在济南市西北部,生态环境退化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东南部;(3)济南市生态环境变化与NDBSI关系最密切,4年平均相关度为0.715,为进一步分析NDBSI指标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对其分量指标IBI和SI指标进行数值分析以及空间分析,IBI指标和SI指标4年平均值为0.565、0.356,通过空间分析IBI指标值较高区域范围与RSEI指标较低区域范围具有高度的吻合度,在NDBSI指标中IBI指标是对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表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主成分分析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小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例
2
作者 孙店泰 王昕 +2 位作者 姜欣 吴元超 刘玉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07,共7页
为了掌握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的流域面源污染现状,探讨区域污染物排放风险及防控对策,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研究区,采用输出系数法结合等标污染负荷强度,对研究区2022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分布特征进行估算和分析,划分污染排... 为了掌握山丘区水库型水源地的流域面源污染现状,探讨区域污染物排放风险及防控对策,以济南市乔店水库为研究区,采用输出系数法结合等标污染负荷强度,对研究区2022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分布特征进行估算和分析,划分污染排放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偏低,高污染地区主要位于流域上游;研究区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源,生活源和种植源污染排放相对较少,养殖源主导区域占比较高且多分布于流域上游;研究区污染风险呈现由下游(西南部)至上游(东北部)递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等标污染负荷强度 山丘区小流域 乔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大寺河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溯源解析
3
作者 杨正水 杨丽原 +2 位作者 代杰瑞 王红晋 刘恩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1,338,共8页
为了研究济南市大寺河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在大寺河沿岸布置68个土壤采样点,分析As、Cd、Cr、Cu、Hg、Ni、Pb、Zn元素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开展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评价和来源解析。结果表... 为了研究济南市大寺河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在大寺河沿岸布置68个土壤采样点,分析As、Cd、Cr、Cu、Hg、Ni、Pb、Zn元素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开展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评价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所选8种元素的含量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但As、Cd、Hg、Zn元素含量均值相对济南土壤背景值较高,具有不同程度的富集趋势和变异性;地累积指数由高到低的元素顺序为Cd、As、Zn、Hg、Cr、Cu、Pb、Ni,研究区土壤以Hg、Cd元素污染为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Cu、Pb、Zn元素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09.35,综合生态风险较低;自然源、自然-工业源、农业源、交通源和综合源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29.1%、22.5%、10.1%、22%和16.3%。目前大寺河沿岸土壤处于未受污染或轻度污染状态,环境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污染特征 正定矩阵因子 源解析 大寺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氚同位素的济南泉域地下水更新能力研究
4
作者 孟庆晗 邢立亭 +6 位作者 彭凯 朱文峰 刘连 何强 徐冰 潘潍艳 宋其峰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为探究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更新能力,基于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氚同位素衰减模型,分析泉水及不同层位地下水年龄,以此精确阐明地下水及泉水年龄和循环特征。结果表明:(1)径流排泄区寒武系地下水年龄在22~85 a,奥陶系地下水年龄在3~22 a,... 为探究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更新能力,基于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氚同位素衰减模型,分析泉水及不同层位地下水年龄,以此精确阐明地下水及泉水年龄和循环特征。结果表明:(1)径流排泄区寒武系地下水年龄在22~85 a,奥陶系地下水年龄在3~22 a,地下水更新能力随深度递减,深层含水层循环能力较弱,在地下水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对深层地下水的保护;(2)根据泉水优化模型测得现泉水年龄为15 a,且近30 a泉水年龄逐渐减小,泉水贡献重心逐渐向浅部补给源转变,这既反映现阶段人工补源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又表明深层含水层破坏后恢复缓慢,导致枯水期泉水位仍逼近警戒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泉域 氚浓度 衰减模型 地下水年龄 循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泉域岩溶水中磺胺甲噁唑分布及运移规律
5
作者 邢学睿 毛玉洁 +2 位作者 邢立亭 黄林显 王玉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针对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以济南泉域为研究区,以抗生素磺胺甲噁唑(SMX)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质分析、室内等温吸附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SMX在岩溶水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分布区不同土壤类型... 针对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以济南泉域为研究区,以抗生素磺胺甲噁唑(SMX)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质分析、室内等温吸附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SMX在岩溶水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分布区不同土壤类型对SMX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呈线性吸附。玉符河流域下游,兴济河流域下游以及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泉群(四大泉群)附近为三大SMX重污染源区;SMX经上游污废水入渗及地表水渗漏补给岩溶水、直接补给区地下水最终汇入四大泉群,污染羽沿着河流渗漏带及地下水流向向下游扩散。岩溶水中SMX浓度分布受水动力场、断层构造裂隙、含水层埋藏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地下水流向、流速控制SMX的运移方向和扩散速度,此外低pH、高含量SO42-促进SMX的降解。在渗流场作用下玉符河流域、兴济河流域污染带将汇流至四大泉群排泄区,并在山前形成强径流带SMX污染晕;若对兴济河污染源进行治理,研究区岩溶水将不会出现大的污染羽;若对兴济河和玉符河污染源同时管控,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岩溶水中SMX质量浓度将小于5 ng/L,及时管控污染源是防止岩溶水水质恶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噁唑 污染物运移 岩溶水 济南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岩溶水系统典型抗生素分布特征、风险及来源
6
作者 相华 邢学睿 +2 位作者 窦舒畅 邢立亭 邓兴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在济南岩溶水系统中测定了31种典型抗生素,探讨了抗生素的分布特征、风险和来源。结果表明:1)济南岩溶水系统中共检出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4类12种抗生素,检出率最高的3种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胺嘧啶与环丙沙星;2)磺... 在济南岩溶水系统中测定了31种典型抗生素,探讨了抗生素的分布特征、风险和来源。结果表明:1)济南岩溶水系统中共检出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4类12种抗生素,检出率最高的3种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胺嘧啶与环丙沙星;2)磺胺类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在西郊玉符河流域和排泄区中东部浓度较高,四环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排泄区东部四大泉群一带浓度较高;3)济南岩溶水系统抗生素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都不高,主要来源有水产养殖污染、医用废水、禽类养殖污水或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岩溶水 济南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龙洞片区某工程区地下水位升高原因及控制措施
7
作者 张春辉 李常锁 +5 位作者 卫如春 武显仓 宿庆伟 耿付强 邢立亭 高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8,149,共7页
地下水位升高会对周边环境、工程建设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济南市龙洞片区某工程为例,通过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示踪试验、地表水测流以及水化学分析等方法探究工程区地下水位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水位控制措施... 地下水位升高会对周边环境、工程建设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济南市龙洞片区某工程为例,通过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示踪试验、地表水测流以及水化学分析等方法探究工程区地下水位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水位控制措施。南部山体浅层岩溶水侧向径流和大辛河河水是工程区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源,且大辛河是主要补给源;在地下水补给量增大的同时,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本地下水径流通道,工程地下结构阻挡了地下水流动,最终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实施地下水位控制的雨水沟改造方案后,工程区地下水水位升高速率从2.4 m/h降至0.1 m/h,有效控制了地下水位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升高 岩溶裂隙 示踪试验 水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联性测度及前景预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艺 张郑贤 +1 位作者 张锋贤 刘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3,47,共7页
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与耦合关联度模型对济南市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并利用弹性预测法对二者间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结果表明:2005—2017年间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关系,且现状条件下... 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与耦合关联度模型对济南市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并利用弹性预测法对二者间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结果表明:2005—2017年间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关系,且现状条件下生活用水、排污量与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要强于工业用水。此外,结合EKC走势和预测结果,引入潜在风险控制指标和重点监控指标的概念,其中生活COD、工业NH 3-N为潜在风险控制指标;重点监控指标分别为生活NH 3-N、生活废水排放量及工业、生活用水量。研究成果可为促进济南市经济增长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 耦合关联度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弹性预测法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济南市经十路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雷炳霄 邢立亭 +5 位作者 董亚楠 窦舒畅 黄薛 于苗 赵振华 高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273-13280,共8页
地铁等地下工程修建过程中的地下水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能否准确评价地铁建设对济南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实现地下水环境保护与地铁共融共生的关键。以济南某段地铁线路为例,在综合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解析... 地铁等地下工程修建过程中的地下水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能否准确评价地铁建设对济南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实现地下水环境保护与地铁共融共生的关键。以济南某段地铁线路为例,在综合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解析法定量分析了地铁建设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从地下水动态变化角度探讨地铁建设对于济南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综合数值模拟为地铁建设优化设计、地下水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地铁施工建设期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施工期基坑降排水导致地下水动态暂时性变化,基坑封顶后不再需要降排水,水位逐步恢复,对地下水动态产生的影响也会随之消失。施工中要尽量采取分批次施工的方式,减少工程降水时间与总排水量,同时在总排水量较大的站点基坑外侧下游设置回灌井,采用边降水边回灌的方式施工,可消除施工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②根据长期水位观测资料,研究区段浅层岩溶水水位与泉水水位动态相关性较差,说明浅层地下水与泉群的连通性一般,然而为尽可能减小地铁施工对地下水径流的影响,地铁底板尽可能的浅埋;③地铁线路走向与地下水径流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因水流受阻产生的水位壅高可能会引发地下工程渗水、涌水等工程安全问题,经计算在不采取导流措施的情况下研究区段各车站地下水壅高值范围在0.51~1.10m,通过采取导流措施将上游受阻地下水沿导水通道疏导至基坑下游,可消除水位壅高,使车站附近地下水流场接近原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壅高 基坑排水 地下水环境 地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沉积物抗生素的组成特征和环境风险 被引量:6
10
作者 桑文才 李金阳 +3 位作者 林嫣然 李士伟 高卫东 韩雪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09-1620,共12页
为保障南四湖生态安全和周边居民健康,在汛后和汛前对南四湖沉积物中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测定,分析其组成特征,并评估其潜在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抗生素总含量在2.72~276.07 ng&#... 为保障南四湖生态安全和周边居民健康,在汛后和汛前对南四湖沉积物中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测定,分析其组成特征,并评估其潜在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抗生素总含量在2.72~276.07 ng·g^(-1)之间,平均含量较高的有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11.67 ng·g^(-1))、恩诺沙星(4.96 ng·g^(-1))、环丙沙星(3.80 ng·g^(-1))、诺氟沙星(3.60 ng·g^(-1))和四环素类的氧四环素(6.40 ng·g^(-1))、金霉素(2.34 ng·g^(-1))。此外,大环内酯类的一些抗生素检出率较高,其中洁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检出率为100%。抗生素组成在汛后和汛前具有显著差异(Adonis test,P<0.01),汛后抗生素的含量和种类数(48.21 ng·g^(-1),27种)均高于汛前(32.08 ng·g^(-1),23种);而上级湖和下级湖间的抗生素组成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采样位点间变化较大。风险熵值分析表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四环素和洁霉素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和抗生素抗性发展风险,且一些低或无生态风险的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和氯霉素)也可能产生较高的抗生素抗性发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生态风险 抗性发展风险 沉积物 南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长孝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富集区补给源识别及其成因机制
11
作者 刘燚 康凤新 +7 位作者 张文强 许庆宇 秦鹏 赵强 李嘉龙 崔洋 隋海波 郑婷婷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2-305,共14页
为识别济南长孝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水富集区补给源并揭示其富水机制,利用水化学方法和自组织神经网络(SOM-KM)耦合法揭示研究区岩溶地下水补给源和空间分布规律,利用端元混合模型定量计算富水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源贡献比;并结合地形地... 为识别济南长孝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水富集区补给源并揭示其富水机制,利用水化学方法和自组织神经网络(SOM-KM)耦合法揭示研究区岩溶地下水补给源和空间分布规律,利用端元混合模型定量计算富水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源贡献比;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汇水条件探究岩溶地下水富集机制。结果表明,汇集排泄区岩溶地下水与南部补给区、侧向径流区岩溶地下水和黄河水水化学特征皆具相似性,水力联系密切,指示汇集排泄区岩溶地下水接受南部山区、侧向径流岩溶地下水和黄河水三源补给,枯水期三者补给贡献率分别为75.09%、21.02%、3.89%。汇集排泄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且裂隙岩溶发育,尤其在马集-孝里-归德一带,加之该地区岩溶地下水补给源丰富,且在岩溶地下水自东南向西北径流过程中,在北部受砂岩泥岩阻水地层的阻滞,地下水汇聚于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形成地层阻滞型岩溶地下水富水构造。通过揭示长孝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水富集机制,可为后续准确计算可采资源量、济南市保泉供水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长孝岩溶水系统 岩溶地下水 补给源识别 富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业水权分配的山东省沿黄区域水资源承载阈值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仕玉治 赵立杰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王锐 刘莉莉 黎明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权分别为98.28亿、25.15亿、27.52亿、14.77亿m^(3),各行业用水量较现状年(2022年)分别提升10.1%、20.5%、27.5%、13.5%。2)9个地级市人口规模承载阈值为4519.55万~5956.20万人,其中济南承载阈值上限最大;工业增加值阈值为16540.37亿~19353.23亿元,整体提升15%~35%;灌溉耕地面积承载阈值为228.55万~379.54万hm^(2),只有菏泽、东营超出阈值上限;城镇建设用地阈值为38.42万~62.55万hm^(2),现状年滨州超出阈值上限,淄博接近上限,整体有较大承载空间。3)2022年9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灌溉耕地面积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弱;工业增加值较现状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均处于可承载状态;城镇建设用地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强,滨州、淄博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水权分配 “四水四定” 水资源承载力 山东省沿黄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小清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文情势响应分析
13
作者 马晓洪 李占华 +3 位作者 钱秀红 白露 游瑞峰 刘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为探究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以济南市小清河黄台桥以上流域为例,基于流域内1960~2020年逐年土地利用数据及实测径流资料,运用GIS、Fragstats、生态环境流量组成分析、不均匀系数等分析方法开展景观格局与水文情势的演... 为探究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以济南市小清河黄台桥以上流域为例,基于流域内1960~2020年逐年土地利用数据及实测径流资料,运用GIS、Fragstats、生态环境流量组成分析、不均匀系数等分析方法开展景观格局与水文情势的演变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水文情势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响应。结果表明,1960~2020年间,流域内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景观斑块呈现单一化、规整化演变趋势;10个景观指标中,LPI、PLAND、CONTAG、CONNECT与3个水文情势指标关系最为密切,且均呈正相关关系,其次为PD、ED、LSI、SHAPE_AM,且呈负相关关系;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小清河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剧烈改变,其中建设用地空间集中式发展是导致流域内景观斑块和水文情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文情势 相关性分析 小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泉域岩溶含水介质发育特征研究
14
作者 王榕臻 邢立亭 +2 位作者 邓兴 于苗 袁学圣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为了表征和刻画岩溶介质空隙结构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以济南泉域为例,基于岩心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压汞实验结果和节理裂隙测量等数据,采用图像二值化处理、分形维数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识别济南泉域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分析含水... 为了表征和刻画岩溶介质空隙结构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以济南泉域为例,基于岩心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压汞实验结果和节理裂隙测量等数据,采用图像二值化处理、分形维数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识别济南泉域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分析含水介质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炒米店组、北庵庄组和三山子组a段为岩溶发育程度相对更好的含水层组;炒米店组优势节理集中,岩溶发育优于马家沟群的;炒米店组与三山子组a段的岩溶连通性更优,储水性更好;北庵庄组、三山子组a段的分形维数均明显大于其他层组的,岩溶发育程度分形指数评价均为非常发育;北庵庄组和炒米店组岩石相对溶解度较高,三山子组a段可溶性矿物含量较多,受水流侵蚀更易发育溶蚀裂隙、溶孔或溶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发育 含水介质特征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形理论 济南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不同施肥管理下土壤碳氮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分异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婷 葛安辉 +3 位作者 孙志梅 刘四义 张丽梅 韩雪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本研究以种植大田作物(玉米)的农田作为参照,研究了山药主产区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和腐植酸处理3种施肥方式下,土壤表层(0~20 cm)、亚表层(20~40 cm)和深层(40~60 cm)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玉米地相比,山药常规施... 本研究以种植大田作物(玉米)的农田作为参照,研究了山药主产区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和腐植酸处理3种施肥方式下,土壤表层(0~20 cm)、亚表层(20~40 cm)和深层(40~60 cm)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玉米地相比,山药常规施肥显著增加了亚表层和深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为表层的2.09倍和3.03倍),亚表层土壤出现了较高的硝态氮累积(50.86 mg·kg^(-1),以干土计);与山药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或腐植酸施用有效降低了亚表层和深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高可分别减少79.55%和78.39%。与玉米地相比,常规施肥方式下山药种植显著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P<0.05),并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网络复杂度和稳定性,而优化施肥和腐植酸处理对细菌群落组成没有显著影响。与山药常规施肥相比,山药优化施肥和腐植酸处理土壤有较高的微生物网络复杂度和稳定性,并显著富集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白僵菌属(Beauveria)和球囊霉属(Glomus)等有益菌群。研究表明,山药种植增加了无机氮向地下水迁移的风险,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合理优化施肥,可有效降低无机氮在深层土壤的累积,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有利于山药种植业的绿色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施肥 腐植酸 硝态氮深层累积 微生物群落 共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生物炭催化高铁酸盐降解新污染物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琪 郑瑞彬 +4 位作者 周伟伟 孙绍芳 高明昌 邱立平 李红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2-309,共8页
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了磁性生物炭(M-BC),探究其催化高铁酸钾(Fe(Ⅵ))降解新污染物的效能;阐明了反应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组分,并考察了M-BC,Fe(Ⅵ)投加量,反应溶液pH值和天然有机物对磺胺甲恶唑(SMX)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20min后... 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了磁性生物炭(M-BC),探究其催化高铁酸钾(Fe(Ⅵ))降解新污染物的效能;阐明了反应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组分,并考察了M-BC,Fe(Ⅵ)投加量,反应溶液pH值和天然有机物对磺胺甲恶唑(SMX)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20min后单独M-BC(50mg/L)和单独Fe(Ⅵ)(50μmol/L)对SMX去除率分别为3.5%和54.1%,而M-BC/Fe(Ⅵ)体系对SMX降解率达到89.6%.探针化合物和抑制剂等实验证实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组分为中间价态铁(Fe(Ⅴ)/Fe(Ⅳ)).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BC的主要活性位点为表面酚羟基.在pH值为8条件下,Fe(Ⅵ)和M-BC投加量的增大都会使M-BC/Fe(Ⅵ)体系对SMX的去除率提升.相比单独Fe(Ⅵ)体系,在pH 7,8,9和10时M-BC/Fe(Ⅵ)体系对SMX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14%,63.6%,300%和350%.低浓度天然有机物(1mg/L)会促进M-BC/Fe(Ⅵ)体系对SMX的降解,但是高浓度天然有机物(5-10mg/L)竞争消耗Fe(Ⅵ)与Fe(Ⅴ)/Fe(Ⅳ),导致M-BC/Fe(Ⅵ)体系对SMX的降解效能降低.此外,M-BC/Fe(Ⅵ)体系对泉水和黄河水中SMX的降解率也达到100%和83.7%,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磁性生物炭 高铁酸盐 中间态铁(Fe(Ⅴ)/Fe(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耗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婧怡 庞桂斌 +3 位作者 于浩洋 苏学伟 黄乾 徐征和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5,共8页
为了研究在不同生育期的水分胁迫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鲜食品种玫瑰香葡萄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试验,在葡萄植株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实施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的水分胁迫,其他时期的灌水下限为田间持... 为了研究在不同生育期的水分胁迫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鲜食品种玫瑰香葡萄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试验,在葡萄植株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实施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的水分胁迫,其他时期的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以及全生育期实施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的水分胁迫,对照组全生育期的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共设置7组处理方案,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耗水强度、耗水量、耗水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土壤含水量影响显著,深度为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变化减小;水分胁迫使葡萄植株的耗水强度、耗水量显著减小,但在复水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在全生育期、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的水分胁迫使葡萄植株耗水强度和耗水量极显著减小,且恢复程度较低;水分胁迫对葡萄植株的耗水模数无显著影响,且葡萄的果实膨大期耗水量最大,耗水模数为53.06%~65.62%,为整个生育期的需水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葡萄 耗水强度 耗水量 耗水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枣盆地岩溶水串层污染数值模拟及预测
18
作者 赵洋洋 邢立亭 +3 位作者 曹杰 陈洪年 张飞 邢学韬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1,500,共10页
为了治理陶枣盆地岩溶水被矿坑水串层污染,通过水化学分析确定当地岩溶水污染主要成分,建立陶枣盆地下水模型进行模拟、检验、参数反演,推断地下水污染通道,模拟预测增大矿坑水排放、注浆封堵串层通道、矿坑巷道填充方案保护岩溶水的效... 为了治理陶枣盆地岩溶水被矿坑水串层污染,通过水化学分析确定当地岩溶水污染主要成分,建立陶枣盆地下水模型进行模拟、检验、参数反演,推断地下水污染通道,模拟预测增大矿坑水排放、注浆封堵串层通道、矿坑巷道填充方案保护岩溶水的效果。结果表明:陶枣盆地岩溶水主要污染成分为硫酸根离子,串层污染方式主要为断裂带串层、煤矿开采导致的底板破碎带等串层;注浆封堵、矿坑巷道填充分别是治理断裂带串层污染岩溶水、底板破碎带串层污染岩溶水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污染预测 数值模拟 串层污染 陶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枣盆地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劣变机制
19
作者 曹杰 邢立亭 +6 位作者 陈洪年 张飞 邢学韬 刘锁柱 赵洋洋 邓兴 高帅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4,共13页
煤矿开采造成陶枣盆地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SO_(4)^(2-)浓度超标,岩溶水水质劣变。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图解法、硫氧同位素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PCA-APCS-MLR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劣变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煤矿开采造成陶枣盆地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SO_(4)^(2-)浓度超标,岩溶水水质劣变。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图解法、硫氧同位素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和PCA-APCS-MLR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劣变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岩溶水主要为弱碱性水,岩溶水中SO_(4)^(2-)浓度范围为106.09~1133.51 mg/L,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各水源地集中排泄点附近,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Ca和SO_(4)·HCO_(3)-Ca型为主;②研究区的水化学组分受岩石风化作用的控制,主要来源为碳酸盐岩溶解,存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③岩溶水中δ^(34)S-SO_(4)^(2-)介于-1.7‰~3.3‰之间、δ^(18)O-SO_(4)^(2-)介于1.2‰~12.6‰之间,反映SO_(4)^(2-)来源较为单一,对δ^(34)S-SO_(4)^(2-)和δ^(18)O-SO_(4)^(2-)各来源特征值的分析表明,串层污染、矿坑排水沿河道渗漏以及大气降水下渗为岩溶水中SO_(4)^(2-)的主要来源途径,其来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4.28%、30.00%、25.72%;④采矿活动致使煤系地层高SO_(4)^(2-)浓度矿坑水进入岩溶水引发地下水流系统变异,这是陶枣盆地岩溶水水质劣变的根本原因。本研究对陶枣盆地岩溶水的污染防控和供水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水化学特征 劣变机制 地下水流系统 陶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森林结构指标在森林植物多样性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鲁霞 胡波 +1 位作者 桑国庆 刘玉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96,共21页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需要及时、准确、动态获取森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信息,并对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森林植物多样性多尺度监测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光谱变异假说的光学遥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植物多样...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需要及时、准确、动态获取森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信息,并对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森林植物多样性多尺度监测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光谱变异假说的光学遥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中;然而树冠的光谱变异信息更多反映水平方向的多样性,对森林垂直结构多样性的监测能力有限,且容易受光饱和效应的影响。尽管森林结构特征在理解森林功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迄今为止,对森林结构的测量手段仍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以激光雷达(LiDAR)为代表的主动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探测已从光谱维度拓展到结构维度,为厘清森林的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契机。本研究通过文献整理,从森林结构角度出发,探讨森林植被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概述不同平台激光雷达数据提取的结构指标在森林结构属性量化、结构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评估、森林类型与演替阶段的区分、林下植被和枯木的探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不同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有显著解释意义的LiDAR结构指标不同,且受数据采集、传感器类型、采样尺度、森林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将光学影像的光谱信息与LiDAR的结构信息融合在一起对物种识别与多样性相关研究非常有利。依托星-机-地不同平台的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尺度森林结构与多样性的监测与评估,融合星载激光雷达和卫星影像数据有助于理解全球范围内冠层垂直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森林植被结构 结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多尺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