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讨论式教学模式”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为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4,共5页
“讨论式教学模式”是有别于课堂讨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在模式展开涉及的不同维度上具有特殊规定性。这种模式由教师备课、布置讨论、组织讨论、讨论总结四个前后紧密联系的环节组成,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知识与... “讨论式教学模式”是有别于课堂讨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在模式展开涉及的不同维度上具有特殊规定性。这种模式由教师备课、布置讨论、组织讨论、讨论总结四个前后紧密联系的环节组成,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课上与课下并重、面向全体与照顾重点相统一和恰当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式模式 构成环节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chnocracy——一种价值无涉的工具理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安维复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价值无涉 科技兴国 经济社会发展 工具理性 技术统治论 治国论 后工业社会 圣西门 专家政治论 价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的动力是绝大多数人受益 被引量:11
3
作者 俞宪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5-99,共5页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绝不能以少数人为本,而必须以绝大多数社会公众为本,社会公众是现代化进程可持续性的内生力量和根本动力。国民经济“馅饼”的大小和分配比例是决定社会公众利益的两个因素,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公众受益程度的客观尺... 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绝不能以少数人为本,而必须以绝大多数社会公众为本,社会公众是现代化进程可持续性的内生力量和根本动力。国民经济“馅饼”的大小和分配比例是决定社会公众利益的两个因素,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公众受益程度的客观尺度。从公平与效率内在统一的关系上推动现代化进程,提高社会公众的受益程度,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公众利益 效率 公平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的自觉行为观 被引量:9
4
作者 苏富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道德观是关于道德的包含着种种差异性的一般观点,是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道德观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在当代中国伦理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道德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说。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在本文中提出了道德的自觉行为观。
关键词 道德观 道德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说 道德的自觉行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 改革 创新──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晨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9-114,共6页
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的深化和... 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的深化和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等新时代条件下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已达到了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矛盾 改革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体系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安维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7-62,共6页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互动机制。由于诸种原因,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发达国家选择了全程自主模式,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选择重点突破模式,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大多数国家则选...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互动机制。由于诸种原因,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发达国家选择了全程自主模式,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选择重点突破模式,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大多数国家则选择点线兼顾模式。对于中国来说,必须正视重点突破模式,力争点线兼顾模式,逐步实现全程自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全程自主模式 重点突破模式 点线兼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政治稳定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文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传统的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被动地维护或重复政治秩序的绝对稳定,排斥变革与创新,缺乏新陈代谢和吐故纳新的创新能力;而现代的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能够灵活地调控系统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环境的突变,使政治秩序始终保持良性运行机制... 传统的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被动地维护或重复政治秩序的绝对稳定,排斥变革与创新,缺乏新陈代谢和吐故纳新的创新能力;而现代的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能够灵活地调控系统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环境的突变,使政治秩序始终保持良性运行机制,追求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使政治处于动态的和谐状态。因此动态发展的政治稳定将成为当代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政治发展目标。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要实现这一政治目标,必须科学选择其战略机制和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 战略机制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郑观应的商战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秀玲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48,共4页
郑观应的商战思想是19世纪70~80年代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振兴商务,以商立国,以商富国,进行商战,在经济领域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色是:把商务置于国民经济的主导... 郑观应的商战思想是19世纪70~80年代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振兴商务,以商立国,以商富国,进行商战,在经济领域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色是:把商务置于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通盘筹划社会经济各环节,并触及政治和教育某些方面的改革。郑观应的商战思想站到了他所处时代的前列,有利于启迪国人,激发爱国主义,推动社会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观应 商战思想 早期改良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造阈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富忠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0年第1期7-11,共5页
创造阈是人观念地把握了的某一文化领域的现状与所期望的目的之间的、处在意识领域边缘的、具体实现创造思维的心理区域 ,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和广阔自由的思维探索 ,特别是通过比较、质疑、直觉思维而建构起来的一个心理区域。问... 创造阈是人观念地把握了的某一文化领域的现状与所期望的目的之间的、处在意识领域边缘的、具体实现创造思维的心理区域 ,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和广阔自由的思维探索 ,特别是通过比较、质疑、直觉思维而建构起来的一个心理区域。问题、概念、论题、纲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阈 创造阈上限 创造阈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利益集团分析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0
10
作者 俞宪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中观层次的利益集团分析法是分析社会系统运行的重要科学方法。在经济利益问题上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趋同性 ,既是利益集团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也是其基本分类特征。中国社会系统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利益失衡 ,尽快对此进行调适 ,已... 中观层次的利益集团分析法是分析社会系统运行的重要科学方法。在经济利益问题上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趋同性 ,既是利益集团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也是其基本分类特征。中国社会系统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利益失衡 ,尽快对此进行调适 ,已成为改革深入进行的重大问题。利益集团分析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集团 社会分配 利益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买方市场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宪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0-55,共6页
当代中国经济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的形成,是市场经济供求规律发挥调节作用的必然结果。供求规律较为理想的概括表述应该是,供求失衡逆向运动并交替重复地围绕供求平衡轴线上下波动。买方市场虽然包合一定缺陷,但它是以往改革的重大成... 当代中国经济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的形成,是市场经济供求规律发挥调节作用的必然结果。供求规律较为理想的概括表述应该是,供求失衡逆向运动并交替重复地围绕供求平衡轴线上下波动。买方市场虽然包合一定缺陷,但它是以往改革的重大成果和今后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为从根本上启动中国内需,本文提出如下对策:1.大规模地增加非政府投资;2.使已经降低的利息回复到足以吸引储蓄的水平;3.通过农业创新开拓具有巨大需求潜力的农村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买方市场 供求规律 启动内需 非政府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有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宪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9,共7页
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一个普遍规律。其一、人类社会中永远存在的生产力范畴的劳动差别,普遍地决定和强制地界定着生产关系内容的收入分配差别;其二、劳动的谋生目的,使按劳分配成为人类劳动生产力发展内在需要的普遍分... 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一个普遍规律。其一、人类社会中永远存在的生产力范畴的劳动差别,普遍地决定和强制地界定着生产关系内容的收入分配差别;其二、劳动的谋生目的,使按劳分配成为人类劳动生产力发展内在需要的普遍分配规则和基本制度安排;其三、社会生产力难以根本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硬性地界定了按劳分配在未来的无限延伸;其四、迄今为止的人类分配制度史表明,按劳分配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客观地存在着;其五、现有按劳分配理论在其“特有性”问题上具有三大误区,即用生产关系说明生产力,用未来证明现在,把一般误作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经济 规律 特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理学禁欲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负面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松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64,共5页
理学禁欲主义思想是在中国思想史的人性问题论争中,由战国孟荀的萌芽、魏晋佛学的催化而达到宋明理学的成熟。它有鲜明的阶级性理论旨向,其禁欲手段以先验论为理论基础,主体架构有反人道性和虚伪性特征。它长期主宰中国思想界,对国... 理学禁欲主义思想是在中国思想史的人性问题论争中,由战国孟荀的萌芽、魏晋佛学的催化而达到宋明理学的成熟。它有鲜明的阶级性理论旨向,其禁欲手段以先验论为理论基础,主体架构有反人道性和虚伪性特征。它长期主宰中国思想界,对国人的思想、行为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物欲 寡欲 禁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路论纲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富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7,共8页
思路是思维赖以展开的旨在建构一定新成果的观念性途径 ,是思维者根据既有的知识经验 ,遵循特定逻辑规律 ,运用特定思维方法 ,操作相应心理工具 ,有时还运用相应外部条件 ,在思维过程中瞄准思维目的而拓通、建构起来的观念性途径。思路... 思路是思维赖以展开的旨在建构一定新成果的观念性途径 ,是思维者根据既有的知识经验 ,遵循特定逻辑规律 ,运用特定思维方法 ,操作相应心理工具 ,有时还运用相应外部条件 ,在思维过程中瞄准思维目的而拓通、建构起来的观念性途径。思路结构是思维成果统一着的不同方式地搭配、联合思路的不同构成部分的主观—客观性结构 ,是通过运用不同方法操作不同心理工具而展开的思维所建构起来的结构。思路功能是思路结构孕育了的建构与结构思维成果的观念性功能 ,是在思维过程中发挥并在思维成果中保持着的功能。思路分类体系是以运用要素分析的分类类别为第一层次 ,分别统帅不同亚层次的二元对立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路 思路结构 思路功能 思路分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晨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47,共3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以全面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切实贯彻这一战略思...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以全面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切实贯彻这一战略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根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官吏“故不以实”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为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6,共6页
“故不以实”作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吏行政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汉代的鞫狱、廪给、上计、虏获、奏闻、度田等问题上有突出表现。为维护封建统治 ,最高当权者设置了相关监督机构 ,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法规 ,颁行了有关诏令旨意 ,采... “故不以实”作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吏行政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在汉代的鞫狱、廪给、上计、虏获、奏闻、度田等问题上有突出表现。为维护封建统治 ,最高当权者设置了相关监督机构 ,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法规 ,颁行了有关诏令旨意 ,采取了一系列巡查、惩治措施 ,企图遏制这种诈伪欺谩现象的蔓延。但是 ,或因奉旨办案、有法不依 ,或因官吏舞弊、处置失措等 ,大都收效甚微 ,结果并不理想。其根源 ,乃在于封建专制制度缺乏有效的官僚管理与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官吏 “故不以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应忘却的警钟——列宁反对官僚主义
17
作者 董文芳 赛晓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2-125,共4页
本文根据十月革命后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结合着我国的实际对官僚主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作了分析 ,并进一步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危害 。
关键词 官僚主义 民主 法制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18
作者 俞宪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是: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同时也使他们自身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并在由市场调节的过程中总是必然地过滤出一定规模的低质量劳动力作为失业人口。适度规模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是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和恒... 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是: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同时也使他们自身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并在由市场调节的过程中总是必然地过滤出一定规模的低质量劳动力作为失业人口。适度规模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是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和恒定现象,而且更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成熟、发达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资本构成 劳动力商品 失业人口 人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
19
作者 周晨虹 《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4,共3页
邓小平理论在20世纪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与失败的借鉴与超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作为成功的典范,在诸多方面达到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所未... 邓小平理论在20世纪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与失败的借鉴与超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作为成功的典范,在诸多方面达到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所未有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这一起点上;在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客观规律的把握上;在对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上。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与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几点正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运动 邓小平理论 本国实际 执政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元璋的重典治吏与反腐倡廉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玉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51-53,61,共4页
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朱元璋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厘订制度,重绳贪吏,整顿吏治,试图通过建立、完善封建法律制度以达到以法治吏的目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制法规,从而促成了勤政廉洁、奉公守法的社会风尚,促进了明... 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朱元璋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厘订制度,重绳贪吏,整顿吏治,试图通过建立、完善封建法律制度以达到以法治吏的目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制法规,从而促成了勤政廉洁、奉公守法的社会风尚,促进了明朝社会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重典治吏 明朝 勤政廉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