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真真 胡晓丽 +1 位作者 华英彬 周庆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 比较研究单次高剂量和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的成模情况及其病理表现的异同. 方法 正常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60 mg/kg... 目的 比较研究单次高剂量和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的成模情况及其病理表现的异同. 方法 正常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60 mg/kg STZ连续腹腔内注射5次)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150 mg/kg STZ腹腔内注射1次),每组20只.比较各模型组小鼠成活率、糖尿病成模率、平均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各组小鼠均行角膜上皮刮除术,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法检测角膜上皮的缺损面积百分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角膜上皮p-Akt、Sirt1和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Cochet-Bonnet触觉测量器检测角膜上皮刮除前、刮除后3、7、10和14 d角膜敏感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角膜上皮刮除前、刮除后14 d角膜神经密度.结果 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低剂量1个月组小鼠糖尿病成模率分别为90%、80%和70%.各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血液HbA1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糖尿病模型组间小鼠血液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上皮刮除后24 h和48 h,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上皮p-Akt、Sirt1和Ki67的荧光强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刮除前和刮除后14d,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敏感度、角膜神经密度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神经敏感度、角膜神经密度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剂量STZ注射1个月不能诱导糖尿病小鼠出现角膜病变特征,而高剂量STZ注射后1个月和低剂量STZ注射后3个月的糖尿病小鼠出现典型的角膜上皮和神经病变,可作为研究1型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C57BL/6J小鼠 糖尿病 角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角膜上皮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冬乐 张阳阳 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且为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可支持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神经营养因子除了对其所支配的组织发挥调节...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且为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可支持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神经营养因子除了对其所支配的组织发挥调节和功能性作用外,对其生理、生长及代谢也起着重要的神经营养性作用。角膜是人体神经纤维分布最密集的组织,丰富的神经增强了角膜的感觉功能,同时通过分泌多种营养和调节因子维持角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损伤后的再生。近年来,关于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不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角膜上皮损伤后修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角膜溃疡 千眼 新生血管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后影响角膜上皮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晓静 史沛艳 +3 位作者 江音 赵灿 孙吉君 王婷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2-736,共5页
背景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圆锥角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去上皮CXL有利于角膜基质对核黄素的吸收而增强角膜胶原的交联强度,但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和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了解并有效控制去上皮CXL后圆锥角膜上皮修复过程中... 背景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圆锥角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去上皮CXL有利于角膜基质对核黄素的吸收而增强角膜胶原的交联强度,但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和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了解并有效控制去上皮CXL后圆锥角膜上皮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去上皮CXL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特征及影响上皮愈合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拟行去上皮CXL的圆锥角膜患者68例77眼,记录患者的年龄、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泪膜破裂时间(BUT)、直径6mm区的角膜前表面散光度(Astig),并记录患者术后每日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对愈合时间与上述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77眼均行规范的去上皮CXL,手术顺利。术眼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2~12d,中位数为5(g,6)d。患者年龄16~36岁,中位数为22.00(18.00,25.00)岁;角膜最薄处厚度中位数为436(412,470)μm;最小角膜曲率(Kf)中位数为47.40(44.70,50.45)D,最大角膜曲率(Ks)中位数为52.10(49.00,54.55)D,平均角膜曲率(Km)中位数为50.00(47.15,53.15)D;Astig值中位数为-5.30(-5.45,1.70)D。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与BUT、最薄处角膜厚度均呈负相关(BUT:rs=-0.334,P=0.003;角膜厚度:rs=-0.417,P=0.000),与Km、Kf和Ks均呈正相关(Km:rs=0.449,P=0.000;Kf:rs=0.300,P=0.008;Ks:r,=0.432,P=0.000),与年龄和Astig均无明显相关性(年龄:rs=0.023,P=0.845;Astig:rs=-0.190,P=0.098)。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因变量的独立因素。因为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采用岭回归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校正。从偏回归系数正负可知BUT、角膜厚度与角膜愈合时间均呈负相关(均P〈0.05),Km、Kf与角膜愈合时间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厚度、Km、Kf、BUT是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治疗 角膜基质/化学过程 胶原/化学过程 光化学疗法/方法 生物测量 上皮/角膜 胶原交联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形态、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盼盼 董琪 +1 位作者 华英彬 徐海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形态、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终浓度为0.25g·L^(-1)贝伐单抗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根据培养时间的不同分为1周加药组、2周加药组,同时设...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形态、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终浓度为0.25g·L^(-1)贝伐单抗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根据培养时间的不同分为1周加药组、2周加药组,同时设立1周对照组和2周对照组;用光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促进基因P53、TP53INP1、Bax以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1周对照组和2周对照组的细胞呈典型上皮细胞形态,细胞形态呈铺路石样,单层贴壁样生长。贝伐单抗处理不同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1周加药组和2周加药组的部分细胞形态略有改变,出现变圆的细胞,胞体拉长,边界欠清。1周对照组、1周加药组、2周对照组、2周加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7±1.46)%、(6.39±1.25)%、(6.88±1.10)%、(13.34±1.94)%,1周加药组、1周对照组和2周对照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周加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1周对照组、2周对照组和1周加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1周对照组相比,1周加药组的凋亡促进因子P53、TP53INP1、Bax mRNA的表达均升高,而凋亡抑制因子Bcl-2 mRNA的表达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周加药组P53、TP53INP1、Bax mRNA的表达均高于2周对照组和1周加药组,而Bcl-2 mRNA的表达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周对照组和2周对照组相比,各因子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与mRNA类似。结论贝伐单抗能改变ARPE49细胞的形态,上调ARPE-19细胞的凋亡率和凋亡促进因子的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因子的表达,可能是抗VEGF治疗后黄斑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缺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贝伐单抗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率 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