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建设现状与策略——以山东医学院校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高芳 冯子洋 +3 位作者 刘敏敏 姜传丽 曹传帅 姜媛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27,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深入访谈等方法对山东省内的滨州医学院等4所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设置、发展情况、课程体系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等进行调查。分析了了该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管理类专业 专业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临朐县居民饮酒现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月 商鲁翔 +3 位作者 马海燕 井斌 刁玉涛 孙桐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3,135,共5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临朐县居民饮酒特点,为开展有效的不良饮酒行为干预、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临朐县15~55岁常住居民进行饮酒行为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人数为13 770人,现在饮酒率为24.39%,男性饮... 目的了解山东省临朐县居民饮酒特点,为开展有效的不良饮酒行为干预、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临朐县15~55岁常住居民进行饮酒行为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人数为13 770人,现在饮酒率为24.39%,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男性为53.88%,女性为2.08%);饮酒者开始饮酒的平均年龄为(20.78±4.42)岁;平均饮酒年限为(23.11±8.50)年;平均日饮酒量为(129.89±135.14)g。高年龄(OR=2.56,95%CI:2.08~3.15)、吸烟(OR=3.78,95%CI:3.38~4.23)、高收入人群(OR=0.99,95%CI:0.78~1.26)饮酒的可能性更大,女性(OR=0.03,95%CI:0.03~0.04)、未婚(OR=0.49,95%CI:0.32~0.75)、年收入3001~8000元(OR=0.59,95%CI:0.50~0.70)以及8001~15 000元(OR=0.79,95%CI:0.66~0.94)的人群饮酒的可能性更小。结论临朐县居民饮酒行为普遍,不同性别、年龄饮酒行为存在差异;建议加强该县有害饮酒行为的干预,减少因有害饮酒行为导致的社会和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常住居民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乔秀丽 艾丹 +2 位作者 梁洪陆 穆殿斌 郭其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背景与目的分子生物学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地区NSCLC多种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为筛选分子靶向治疗目标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 背景与目的分子生物学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地区NSCLC多种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为筛选分子靶向治疗目标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 proto-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gene,KRAS)基因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6.70%,主要为19、21外显子突变,突变人群主要为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L4-ALK融合基因重排阳性率为9.37%。人群特征主要为60岁以下不吸烟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突变与病理类型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ROS1融合基因重排阳性率为3.67%,均为60岁以下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份病例标本开展KRAS基因检测,阳性标本数2例,阳性率为8.70%。2份阳性标本均为60岁以上病例,男女各占1例,病理类型均为腺癌,均无吸烟史。此外,未发现有两种基因同时突变的病例。结论 EGFR、EML4-ALK、ROS1、KARS基因在NSCLC患者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且具有不同的人群特征,在选择靶向治疗人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济宁骚扰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洋 杨琳琳 +11 位作者 杨秋兰 刘宏美 宋晓 程鹏 王海防 王海洋 王怀位 刘丽娟 郭秀霞 张崇星 赵玉强 公茂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对山东济宁发现的骚扰库蚊进行鉴定,研究其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在某小区半地下车库积水中采集库蚊幼虫,对收集到的库蚊进行初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库蚊的种类。采用幼虫浸渍法研究其对DDVP、残杀威、氯氰菊酯... 目的对山东济宁发现的骚扰库蚊进行鉴定,研究其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在某小区半地下车库积水中采集库蚊幼虫,对收集到的库蚊进行初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库蚊的种类。采用幼虫浸渍法研究其对DDVP、残杀威、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i)5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采集到的库蚊幼虫是骚扰库蚊,为山东省首次报道,其对DDVP、残杀威、氯氰菊酯、溴氰菊酯、Bti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17.34、53.47、113.50、140.00、2.71。结论骚扰库蚊作为山东省新出现的蚊种,有必要对其生物学行为和流行病学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骚扰库蚊 自育性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在正常大鼠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范惠霞 邓志鹏 +2 位作者 王福文 徐晓婷 姚庆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比较刺五加注射液(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等)在正常大鼠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longa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模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紫... 目的比较刺五加注射液(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等)在正常大鼠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longa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模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及异嗪皮啶的含有量,用药代动力学软件DAS 2.0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相比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产生蓄积,对异嗪皮啶的消除发生改变,对刺五加苷E无影响。结论初步推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紫丁香苷及异嗪皮啶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发生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五加注射液 紫丁香苷 刺五加苷E 异嗪皮啶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油酶解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晓斌 李俊玲 +2 位作者 杨阳 李颖 王世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共4页
以复合蛋白酶为工具酶,研究采用酶解法从南极磷虾中提取油脂。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南极磷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中性环境,酶用量0.13%,酶解温... 以复合蛋白酶为工具酶,研究采用酶解法从南极磷虾中提取油脂。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南极磷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中性环境,酶用量0.13%,酶解温度43.8℃,酶解时间4.9 h;在此条件下,南极磷虾油提取率为96.06%。所得南极磷虾油磷脂含量为28.7%,虾青素含量为150mg/kg,DHA含量为8.99%,EPA含量为1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复合蛋白酶 酶解 磷脂 虾青素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及Sirt1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晓慧 王燕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组和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Sirt1、PI3K、Akt、mTOR、S6K1蛋白表达变化。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组(78.12 mmol·L^(-1))、高糖(HG)组(33 mmol·L^(-1))、白藜芦醇(Res)组(20μmol·L^(-1))、尼克酰胺(Nam)组(40 mmol·L^(-1)),Western blot及qRT-PCR研究心肌细胞Sirt1、PI3K、Akt、mTOR、S6K1相关蛋白基因转录及表达,研究Sirt1对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2周DM大鼠比较,8周DM大鼠心肌Sirt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2周模型组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PI3K、Akt、mTOR、S6K1表达明显增加,且S6K1表达4周模型组比2周模型组增加更明显,但8周表达降低。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Sirt1,PI3K,Akt,mTOR和S6K1表达明显增高。Nam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降低,PI3K,Akt,mTOR和S6K1表达增高。Res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增高,而PI3K,Akt,mTOR和S6K1表达降低。结论 Sirt1通过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心肌损伤,参与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SIRT1 心功能 心肌损伤 白藜芦醇 尼克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邢莎莎 魏芳 +2 位作者 刘振东 路方红 赵颖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33例为CHF组,另选正常体检者116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超声进行心脏功能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33例为CHF组,另选正常体检者116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超声进行心脏功能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Tei指数及NT-proBNP明显升高,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均明显降低(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LVEDD、LVESD、Tei指数以及NT-proBNP明显升高(P<0.05),LVEF、LVFS及E/A比值明显降低(P<0.05)。NT-proBNP与LVEF、LVFS、E/A比值呈负相关,与Tei指数、LVEDD、LVESD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F、LVFS、心功能分级和Tei指数是影响NT-proBNP的主要因素。结论 NT-proBNP升高与老年CHF患者心脏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损伤后T细胞亚群的免疫重建特点及中药山茱萸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晓丹 郭钰琪 +6 位作者 张洪海 王雷 王丽 李霞 张巧凤 郝钰 姚成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辐射损伤后T细胞亚群免疫重建特点及山茱萸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X射线2.6 Gy单次全身照射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及山茱萸实验模型,分别在辐射前后,检测小鼠血常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8+T细胞及其Th1、Tc... 目的:探讨小鼠辐射损伤后T细胞亚群免疫重建特点及山茱萸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X射线2.6 Gy单次全身照射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及山茱萸实验模型,分别在辐射前后,检测小鼠血常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8+T细胞及其Th1、Tc1、Th2、Th17和Treg亚群的比例。结果:辐射后第3天,外周血和脾脏中淋巴细胞总数及T细胞(包括CD4+、CD8+)比例显著降低(P<0.05);T细胞在辐射后第5天开始重建,其中以CD8+T细胞为主,CD4+T细胞在第8天恢复重建。但T细胞分泌IFN-γ能力(Th1/Tc1)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反,Th2、Th17、Treg亚群比例显著增高(P<0.05)。与照射组相比,山茱萸处理小鼠Th1亚群比例明显上调(P<0.05),Th2、Th17、Treg亚群的比例或数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X射线单次照射后,CD8+T细胞免疫重建早于CD4+T细胞,但IFN-γ分泌能力较弱。山茱萸可显著上调Th1比例,抑制Th2、Th17、Treg增殖,改善辐射诱导T细胞亚群失衡,增强辐射损伤后Th1类细胞亚群的免疫重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免疫重建 山茱萸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席晓慧 王福文 +2 位作者 王燕 尹茂山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60μg·g-1)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喂养2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W... 目的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60μg·g-1)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喂养2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Wnt2、β-catenin、c-Myc和DKK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微镜下糖尿病组大鼠心肌可见局灶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糖尿病组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Wnt2、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DKK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885)。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早期糖尿病心肌损伤,进一步研究其在糖尿病心肌中的变化可能为糖尿病心肌病找到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2 Β-CATENIN DKK1 C-MYC 糖尿病 心肌损伤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及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曹晓珊 丛斌斌 +6 位作者 孙晓 邱鹏飞 刘雁冰 赵桐 陈鹏 王春建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8-613,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阴的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axill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ASLNB)能否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背景与目的:临床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阴的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axill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ASLNB)能否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尚存在争议,且此前研究只评估ALN病理状况而未评估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状况。本研究旨在评估NAC后乳腺癌患者接受ASLNB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原发性乳腺癌(cT1-4N0-3M0)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A组初始c N0且NAC后为yc N0,B组初始c N+且NAC后为ycN0,C组NAC后为ycN+。术前接受核素注射。术中A组和B组联合亚甲蓝行ASLNB。A组仅对腋窝前哨淋巴结(axillary sentinel lymph node,ASLN)阳性者行ALND;B组行ASLNB后转行ALND;C组直接行ALND。术前淋巴显像和(或)γ探测仪发现内乳前哨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IM-SLN)的患者行IM-SLNB。结果:A组、B组和C组分别收集6例、45例和9例。A组ASLNB成功率为100%(6/6),仅1例ASLN阳性转行ALND。B组ASLNB成功率为100%(45/45),假阴性率为17.9%(5/28)。其中检出1枚、2枚和>2枚ASLN的假阴性率分别为27.3%(3/11)、20.0%(2/10)和0%(0/7)。C组所有患者ALN均有转移。IM-SLN总体显像率为63.3%(38/60)。IM-SLNB的总体成功率为97.4%(37/38),转移率为8.1%(3/37),并发症发生率为5.3%(2/38)。结论:对初始c N0且NAC后为yc N0者ASLN阴性时ASLNB可替代ALND;对初始c N+且NAC后为yc N0者,联合双示踪剂且检出>2枚ASLN可满足临床可接受的假阴性率(<10%);对NAC后仍为yc N+者应行ALND。NAC后IM-SLN显像者应行IM-SLNB,以获得完整分期、评估预后并指导术后放疗,有望完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醛对激素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过程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洪海 郭钰琪 +5 位作者 李霞 王丽 周宪宾 郑晓丹 赖楠楠 姚成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桂皮醛对激素诱导的体外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吸收功能增强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RANKL联合M-CSF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处理组和不同浓度(11.6、23.2、46.4μg·L-1)桂皮醛(cinnami... 目的研究桂皮醛对激素诱导的体外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吸收功能增强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RANKL联合M-CSF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处理组和不同浓度(11.6、23.2、46.4μg·L-1)桂皮醛(cinnamic alde byde,CA)干预组;TRAP染色试剂盒鉴定成熟破骨细胞;MTT法观察地塞米松和桂皮醛在不同时间点对破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RACP5b的表达水平;RT-PCR分析破骨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ANK、NFATc1)mRNA的表达状态。结果地塞米松处理后,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吸收功能明显增强(P<0.05);而经不同浓度桂皮醛干预后,与地塞米松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上清液中TRACP-5b的含量以及RANK、NFATc1mRNA的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桂皮醛可有效抑制激素诱导的破骨细胞的增殖及骨吸收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RANK以及下游NFATc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皮醛 破骨细胞 细胞增殖 TRAP5b RANK NFAT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制备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丛斌斌 孙晓 +6 位作者 宋现让 曹晓珊 刘雁冰 赵桐 田崇麟 于金明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5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标准。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分期、预后及治疗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利妥昔单抗与荧光示踪剂吲哚菁绿偶联,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确定最佳偶联比例,并对其生物学特...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标准。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分期、预后及治疗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利妥昔单抗与荧光示踪剂吲哚菁绿偶联,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确定最佳偶联比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安全限度及定位性能进行研究。方法:直接偶联法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双层析快速薄层层析-硅胶层析纸法测定标记率,非还原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双抗体夹心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新型示踪剂中单抗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按中华药典要求检测新型示踪剂的安全限度及在小鼠体内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性能。结果:新型示踪剂中利妥昔单抗分子完整且保持了单抗的免疫活性,利妥昔单抗大分子上吲哚菁绿的标记率为100%,新型示踪剂为无菌、无致热原的溶液且局部注射不会产生危害。利妥昔单抗与吲哚菁绿质量比例为4∶1、6∶1偶联形成的新型示踪剂,前哨淋巴结显像效果最佳。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核素法一致。结论: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偶联的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制备工艺简单且无放射性危害,其中单抗的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无破坏,为无菌、无致热原、无急性毒性的示踪剂,能够用于前哨淋巴结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显像剂 利妥昔单抗 吲哚菁绿 淋巴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鲁艳芹 任秀智 +1 位作者 王延宙 韩金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8,共8页
成骨不全作为罕见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分为15个亚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基因COL1A1、COL1A2突变为主.非Ⅰ型胶原蛋白突变的... 成骨不全作为罕见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分为15个亚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基因COL1A1、COL1A2突变为主.非Ⅰ型胶原蛋白突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成骨不全患者数量少,但致病基因种类多,涉及到胶原合成后异常修饰,胶原蛋白分子伴侣及羧基端前肽剪切酶缺陷、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化及转录因子异常、钙离子通道与Wnt信号通路分子等诸多方面.致病基因及其机制的研究,对于成骨不全的基因确诊及个体化药物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I型胶原蛋白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D调控肺脏NK细胞募集及黄芪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兰红云 郑晓丹 +5 位作者 郭钰琪 安磊 孙晓艳 吕衍民 王丽 姚成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IL-17D调控肺脏NK细胞的募集机制及中药黄芪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小鼠肺肿瘤转移模型,分别经IL-17D或黄芪处理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脏IL-17D表达状态及其NK细胞含量的变... 目的:探讨IL-17D调控肺脏NK细胞的募集机制及中药黄芪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小鼠肺肿瘤转移模型,分别经IL-17D或黄芪处理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脏IL-17D表达状态及其NK细胞含量的变化。结果:小鼠肺转移瘤模型中IL-17D表达水平及其肺脏NK细胞含量急剧下降,经IL-17D处理后可明显上调肺脏NK细胞含量、降低肺脏肿瘤克隆形成。同时,CXCL9、IL-15等与NK募集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明显上调。中药黄芪可促进肺脏IL-17D表达水平,同时上调肺脏NK细胞含量,抑制肺脏肿瘤克隆的形成。结论:IL-17D可调控NK细胞的肺脏募集;中药黄芪可通过上调IL-17D的表达,从而增强NK的肺脏募集能力,促进肺脏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D NK细胞 肺脏 黄芪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纪民 李浩 +2 位作者 张晓明 门同义 马仲伟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天然免疫分子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对于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受肾移植的83...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天然免疫分子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对于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受肾移植的83例受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受者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其本人的同意。所有受者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期间定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尿液CMV脱氧核糖核酸(DNA)拷贝数,血液或浓缩尿中检测CMVDNA≥103copies/ml诊断为CMV感染。将83例受者分为CMV感染组和非CMV感染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MBL水平并进行比较。将可能影响CMV感染的6项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筛选出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6个月内共有18例(22%)受者发生CMV感染(CMV感染组),另65例受者未发生CMV感染(非感染组)。CMV感染组受者的术前血清MBL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受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CMV感染受者经更昔洛韦治疗后,病毒拷贝数下降转阴,无一例发生CMV肺炎或移植物失功。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供体CMV血清学阳性/受体阴性(D+/R-)、MBL<500ng/ml、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发生术后排斥反应是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为P=0.018、0.001、0.011、0.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MBL水平<500ng/ml是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为5.691,95%可信区间1.746~18.548,P=0.004。CMV血清学阳性/受体阴性(D+/R-)亦是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为7.673,95%可信区间1.107~53.178,P=0.039。结论术前MBL水平(<500ng/ml)和术前供体CMV血清学阳性/受体阴性是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检测受者的血浆MBL水平对术后CMV感染有预测价值,一旦术前检测血浆MBL<500ng/ml可以术前提前应用抗病毒预防治疗。在供受体配对方面,应尽量避免将血清CMV阳性供肾移植给CMV阴性的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 感染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倩倩 申洪明 +2 位作者 李文武 黄勇 杨奉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评价MSCT诊断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随机选择经食管镜或胃镜证实、拟行三野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患者72例,观察测量MSCT所示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个数,计算其长短径之比,判断转移情况,与... 目的评价MSCT诊断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随机选择经食管镜或胃镜证实、拟行三野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患者72例,观察测量MSCT所示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个数,计算其长短径之比,判断转移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72例患者中,24例(24/72,33.33%)伴有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手术共取两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213枚,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33枚;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与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无关(P均>0.05)。MSCT检测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1.82%(27/33)、86.67%(156/180)、52.94%(27/51)、96.30%(156/162)和85.92%(183/213)。结论 MSCT诊断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和准确率较高,可为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转移 喉返神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前沿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丛斌斌 曹晓珊 +1 位作者 于金明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影像学诊断的能力,能够检测到腋窝淋巴结更早、更小的转移灶,通过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术前腋窝分期。对于术前超声影像学检查为腋窝淋... 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影像学诊断的能力,能够检测到腋窝淋巴结更早、更小的转移灶,通过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术前腋窝分期。对于术前超声影像学检查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是否可以避免术中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目前有两项大型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通过微泡超声造影显像技术引导腋窝前哨淋巴结术前穿刺活检,正在探索一种高效、准确和超微创的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术前影像学检查大大提高了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检出率,但也让一部分患者失去了通过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机会,对临床查体淋巴结阴性但超声发现可疑淋巴结并通过穿刺活检确诊转移的患者是否适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本文也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另外,对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影像学检查 前沿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心病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广娟 赵颖馨 +1 位作者 张慧 李兴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冠心病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22043例入我医科院健康体检者,以是否存在冠心病为依据分为非冠心病组(对照组)19410例、冠心病组2633例。均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 目的探讨吸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冠心病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22043例入我医科院健康体检者,以是否存在冠心病为依据分为非冠心病组(对照组)19410例、冠心病组2633例。均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结果冠心病组吸烟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Hcy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832倍,HHcy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正常Hcy者的1.019倍。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有HHcy且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无HHcy且不吸烟者的2.473倍,HHcy和吸烟共同出现的交互作用指数是1.739,纯交互作用归因比为42.49%。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它们的交互作用指数均是大于1。结论 HHcy、吸烟是得冠心病的两个危险因素,其对冠心病的发病有正交互作用,应当综合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吸烟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o促进THP-1细胞向DC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紫薇 于宁 +7 位作者 朱肖肖 赵霖 张博 郭强 张振 魏然 丁娜 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70-1176,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o联合细胞因子(GM-CSF与IL-4)促进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作用。方法:筛选细胞因子诱导白血病源DC敏感细胞株;采用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苷Ro诱导筛选的敏感细胞株THP-1向DC分化。培养体系中分...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o联合细胞因子(GM-CSF与IL-4)促进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作用。方法:筛选细胞因子诱导白血病源DC敏感细胞株;采用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苷Ro诱导筛选的敏感细胞株THP-1向DC分化。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小(5μmol/L)、中(10μmol/L)、大(20μmol/L)剂量人参皂苷Ro,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来源DC表面标志CD1a、MHCⅡ、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白血病来源DC MHCⅡ、CD86 mRNA转录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TNF-α、IL-6蛋白水平。结果:THP-1是细胞因子诱导DC分化的敏感白血病细胞株,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比较,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苷Ro作用后,白血病来源DC表面标志CD1a、MHCⅡ、共刺激分子CD86比例显著升高(P<0.05),CD1a、CD86及MHCⅡ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培养上清TNF-α、IL-6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Ro能明显促进细胞因子诱导THP-1细胞向DC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o 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THP-1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