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南市有效利用城市雨水回灌岩溶地下水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维平 孙小滨 曲士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26,共4页
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已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文中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雨水回灌岩溶地下水的途径。济南市具有较好的岩溶水赋存条件,通过人工回灌工程,采用点面结合的回灌方式,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将城区岩溶水直接补给区的水循... 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已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文中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雨水回灌岩溶地下水的途径。济南市具有较好的岩溶水赋存条件,通过人工回灌工程,采用点面结合的回灌方式,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将城区岩溶水直接补给区的水循环尽可能地恢复到一定的自然状态,最终达到供水保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雨水利用 人工回灌 岩溶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城市系统协同发展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展宏 李丛蔚 《价格月刊》 2009年第3期65-67,70,共4页
在前人对协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以煤炭城市与煤炭企业协同、煤炭城市系统各个子系统间协同、煤炭城市与外界环境协同为基础的协同体系,同时通过分析煤炭城市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自组织性,阐述煤炭城市系统协同发展机制,最终提出... 在前人对协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以煤炭城市与煤炭企业协同、煤炭城市系统各个子系统间协同、煤炭城市与外界环境协同为基础的协同体系,同时通过分析煤炭城市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自组织性,阐述煤炭城市系统协同发展机制,最终提出煤炭城市系统协同进化的一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城市 系统协同发展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及周边地区大气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佃国 王俊 +3 位作者 李晓印 樊明月 陈西利 范烨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46-1355,共10页
利用北京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新引进的PMS粒子测量系统探测的气溶胶资料,分析了济南及周边地区的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气溶胶与逆温层和大气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垂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逆温层的存在和相对湿... 利用北京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新引进的PMS粒子测量系统探测的气溶胶资料,分析了济南及周边地区的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气溶胶与逆温层和大气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垂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逆温层的存在和相对湿度峰值对气溶胶的分布影响很大。逆温层附近和相对湿度峰值区会产生较高的气溶胶数浓度,造成气溶胶粒子的累积。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大量级可达1×104cm-3,平均直径最大值为0.38μm。由于逆温层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气溶胶粒子谱型为多峰谱,峰值变化与逆温层和相对湿度吻合较好,平均直径和数浓度多呈反比例关系。气溶胶粒子谱型比较相似,基本为单峰谱,峰值在小粒子段,谱宽可达2.4μm,在0.28μm附近出现气溶胶粒子骤减现象。最后对气溶胶数密度谱型进行了拟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及周边地区 飞机观测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开放空间的格局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解伏菊 胡远满 李秀珍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共5页
城市是由各类建筑物构成的非开放空间与建筑物之外的开敞空间组成的开放空间综合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优化城市地域格局,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景观的... 城市是由各类建筑物构成的非开放空间与建筑物之外的开敞空间组成的开放空间综合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优化城市地域格局,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由于其弹性较大,因而成为城市景观格局规划的主要对象。揭示了城市开放空间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而基于景观生态规划最优化原则,立足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基本构型,对开放空间的景观总体格局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城市开放空间 尺度 号观结构 号观功能 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美国白蛾调查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宝山 梁伟 曲士松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92-294,共3页
2007年美国白蛾首次入侵济南市,对城市景观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调查美国白蛾在济南市的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及发生规律,提出加强检疫和虫情预测预报,以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种群数量。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危害 发生规律 形态特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旅游气候的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高卫东 姜巍 胡莎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8,共5页
根据济南市气象站195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与人体舒适度有关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基本气候特征,研究济南市人体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对济南市的旅游人体舒适度进行评价,探讨各气象要素对不同季节舒适度的影响... 根据济南市气象站195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与人体舒适度有关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基本气候特征,研究济南市人体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对济南市的旅游人体舒适度进行评价,探讨各气象要素对不同季节舒适度的影响以及舒适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济南市最佳旅游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人体舒适度 气象要素 旅游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容量初探--以济南泉域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邢立亭 武强 +1 位作者 徐军祥 周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分析了水环境容量的内涵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效应,探讨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概念,认为地下水环境容量是用来表征一定目标约束下,地下水系统对自然或人类活动影响所能承受能力的最大阙值,其评价指标可采用地下水临界水位、可持... 分析了水环境容量的内涵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效应,探讨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概念,认为地下水环境容量是用来表征一定目标约束下,地下水系统对自然或人类活动影响所能承受能力的最大阙值,其评价指标可采用地下水临界水位、可持续开采量、TDS、水温、纳污能力等单项指标或多项综合指标。以济南泉域为例,采用地下水位与泉流量作为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环境容量的阙值,论证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可变性。最后指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容量 评价指标 济南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对中国能源碳排放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高卫东 姜巍 谢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6-299,共4页
为了探索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中国能源碳排放的空间布局变化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加快,目前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增速开始明显减缓;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碳排放经历了先下降和... 为了探索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中国能源碳排放的空间布局变化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加快,目前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增速开始明显减缓;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碳排放经历了先下降和上升的过程,而西部地区碳排放过程则是保持上升趋势;从省区分布来看,各个省份的碳排放都有所增长,但排放量的差距逐渐增大,这与各地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碳排放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泉域岩溶水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邢立亭 陆敏 胡兰英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45-349,共5页
泉水断流制约济南经济发展,影响“泉城”美誉。回顾分析20多年来保泉工作,认为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存在科学研究投入不足、认识不统一、水源地布局不合理、引黄投入与水量产出不匹配、城市规划存在缺陷、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水资... 泉水断流制约济南经济发展,影响“泉城”美誉。回顾分析20多年来保泉工作,认为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存在科学研究投入不足、认识不统一、水源地布局不合理、引黄投入与水量产出不匹配、城市规划存在缺陷、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水资源缺乏有效配置等弊端;提出分质供水、涵养水源、控制城区南扩、地下水系统功能修复、水资源转换与回灌、水资源优化调度等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环境问题 保泉 功能修复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泉域地下水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邢立亭 张建芝 +1 位作者 周瑞 刘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3,共4页
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水环境容量的概念,认为地下水环境容量可采用临界水位、容许开采量、纳污能力或支撑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来表征,给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涵义。以济南泉域为例,采用开采量-地下水位变动关系分析与Visual ... 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水环境容量的概念,认为地下水环境容量可采用临界水位、容许开采量、纳污能力或支撑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来表征,给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的涵义。以济南泉域为例,采用开采量-地下水位变动关系分析与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容许开采量26.53万m3/d作为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环境容量的阀值,为保泉提供依据,最后指出了地下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容量 容许开采量 VISUAL MODFLOW 保泉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毛丽华 周保华 李子君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由环保统计资料分析得出济南市水污染的现状特征是地表水体普遍受到污染,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地下水水质总体情况良好,但若不注意保护即有遭受污染的可能。其原因是防污措施不到位,废水排放总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防污性能差。防... 由环保统计资料分析得出济南市水污染的现状特征是地表水体普遍受到污染,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地下水水质总体情况良好,但若不注意保护即有遭受污染的可能。其原因是防污措施不到位,废水排放总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防污性能差。防治对策有:创新水污染防治理念,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等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制定水源地保护政策、建立水源地技术监控管理系统;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公众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水污染 防治对策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测绘技术与矿山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华 邱鲁军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7,共4页
分析由矿山资源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介绍现代测绘技术的特点和在矿山方面的应用,分析其在有效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矿山资源 保护环境 作用 环境问题 开发 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强 李秀梅 任敏敏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14-320,共7页
总结近年来济南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济南市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为农用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城市交通用地的增加。济南市土地用地类型的改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变... 总结近年来济南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济南市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为农用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城市交通用地的增加。济南市土地用地类型的改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区域气候、大气质量、水环境、土壤、城市景观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通过数据的调查、搜集,分析对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影响,在实践上为区域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布局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邢立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47,共2页
济南泉水自1972年以来几乎年年断流,导致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是岩溶地下水开采布局不合理。通过建立MODFLOW数值模拟模型和模拟计算,提出:在保泉条件下,泉域内允许开采量为34.9万m3/d;必须减少岩溶地下水开采量,同时调整开采布局,尽快实... 济南泉水自1972年以来几乎年年断流,导致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是岩溶地下水开采布局不合理。通过建立MODFLOW数值模拟模型和模拟计算,提出:在保泉条件下,泉域内允许开采量为34.9万m3/d;必须减少岩溶地下水开采量,同时调整开采布局,尽快实施回灌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地下水 保泉 MODFLOW模型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1961~2000年夏季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卫东 段乃金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80-287,共8页
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济南20世纪60、80年代夏季降水量明显下降,70、90年代夏季降水量略呈上升;夏季气温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呈下降变化趋势,80年代呈上升趋势,尤其90年代上升最为明显,这与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吻合。对比看出,济南与山东夏季... 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济南20世纪60、80年代夏季降水量明显下降,70、90年代夏季降水量略呈上升;夏季气温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呈下降变化趋势,80年代呈上升趋势,尤其90年代上升最为明显,这与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吻合。对比看出,济南与山东夏季气温在60年代末的显著下降相一致,济南夏气温升高时间比山东省有所提前,但90年代的显著升温与山东省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夏季 降水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清河济南段水质主因子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恒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对小清河济南段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出发,提取占总方差93%的4个主因子,对主因子及其空间变化规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结果表明:氨氮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因子、综合污染因子、砷污染因子和重金属污... 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对小清河济南段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出发,提取占总方差93%的4个主因子,对主因子及其空间变化规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结果表明:氨氮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因子、综合污染因子、砷污染因子和重金属污染因子是小清河济南段水质污染的4个主要因子;工业排放和生活污水是其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主因子分析 小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北部地热田的成生条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玉祥 李常锁 邢立亭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6-409,共4页
分析济南北部地热田的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岩浆活动特征、地温场特征等资料,并结合地热田内的钻探资料综合研究认为,济南北部地热田内地热水来源于南部山区的深部径流补给,主要赋存于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破碎带及附近,深部灰岩... 分析济南北部地热田的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岩浆活动特征、地温场特征等资料,并结合地热田内的钻探资料综合研究认为,济南北部地热田内地热水来源于南部山区的深部径流补给,主要赋存于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破碎带及附近,深部灰岩热储的岩溶发育较差。研究表明:断裂构造沟通了深部热源,济南岩浆岩的侵入作用对地热资源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地热资源 地热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H、O同位素资料分析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以鲁西北阳谷-齐河凸起为例 被引量:35
18
作者 张保建 徐军祥 +2 位作者 马振民 沈照理 亓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3-609,共7页
通过对阳谷-齐河凸起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地热地质条件的分析,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进行了研究。本区地下热水的δD为-65‰~-80.67‰,δ18O为-9.2‰~-10.2‰,均分布在全球雨水线的附近,说明该区地下热水主要为... 通过对阳谷-齐河凸起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地热地质条件的分析,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进行了研究。本区地下热水的δD为-65‰~-80.67‰,δ18O为-9.2‰~-10.2‰,均分布在全球雨水线的附近,说明该区地下热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济南北地热田地下热水的补给高程为256m,此范围大致相当于济南南部山区及其以南的泰山北麓;聊城东地热田地下热水的补给高程为411m,此范围大致相当于泰山山脉及其周边的中山区。聊城东地热田地下热水的2H过量参数d明显低于济南北地热田,说明聊城东地热田地下热水的补给区比后者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同位素 2H过量参数 地下热水 补给来源 阳谷-齐河凸起 鲁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浅沟和切沟发生的地貌临界模型探讨 被引量:41
19
作者 胡刚 伍永秋 +2 位作者 刘宝元 张永光 魏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4,共6页
对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进行实地测量及地形图量算,推求出临界模型,校验了Moore的沟蚀发生公式。研究发现,该区浅沟发生的临界阈值和指数参数分别为0.063 1和-0.464 3,切沟发生的两参数分别为0.116 1和-0.445 7。同时发现Moore的沟蚀预测... 对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进行实地测量及地形图量算,推求出临界模型,校验了Moore的沟蚀发生公式。研究发现,该区浅沟发生的临界阈值和指数参数分别为0.063 1和-0.464 3,切沟发生的两参数分别为0.116 1和-0.445 7。同时发现Moore的沟蚀预测公式在该研究区并不适用。通过与野外实测浅沟和切沟发生位置对比,临界模型预测的沟蚀位置较好地反映了野外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沟 切沟 地貌临界 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苹果花氮素含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朱西存 赵庚星 +3 位作者 王凌 董芳 雷彤 战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6-420,共5页
素含量是反映其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利用高光谱技术对苹果花氮素含量进行定量化反演,可为苹果信息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利用ASD FieldSpec 3地物光谱仪,测定了120个盛花期苹果花样品的高光谱反射率,并化验了其氮素含... 素含量是反映其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利用高光谱技术对苹果花氮素含量进行定量化反演,可为苹果信息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利用ASD FieldSpec 3地物光谱仪,测定了120个盛花期苹果花样品的高光谱反射率,并化验了其氮素含量。在分析苹果花原始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特征的基础上,与其氮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确定敏感波段,构建特征光谱参数,建立氮素含量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优选和检验。结果表明,苹果花氮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在374~696,1 340~1 890,2 052~2 433 nm波段呈极显著负相关,在736~913 nm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在637~675 nm呈极显著负相关,在676~746 nm呈极显著正相关。构建的6个特征光谱参数与苹果花氮素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通过进一步比较和筛选,确定了基于640 nm和676 nm原始光谱反射率的2个苹果花氮素含量最佳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5 8和0.893 6,平均预测精度达92.9%和94%。研究成果为快速预测苹果花氮素含量及苹果的实时营养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花 高光谱 氮素含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