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原卫民
-
机构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4期95-95,97,共2页
-
文摘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X线与CT技术在临床诊断胸腰椎骨折过程中的实际差异,从而为临床诊断胸腰椎骨折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文选取了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X线与CT技术进行了检查,观察比较采用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结果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比较如下,采用X线诊断方法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53.13%(17/32),采用CT诊断方法与手术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1.25%(26/32),采用CT诊断的符合率显著的高于采用X线诊断的符合率,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采用X线诊断方法想比较,采用CT诊断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可靠选择。
-
关键词
X线
CT
胸腰椎骨折
应用价值
-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峥
夏增产
原卫民
皮桂红
孙蓉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医院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放射科
广州军区空军第
-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6期905-907,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1例患者的X线摄片、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的诊断价值。结果:21例中长骨BMFH 18例,扁骨或不规则骨BMFH 3例。X线平片均有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相邻骨皮质破坏,9例病灶边缘有轻度骨硬化,5例伴有膨胀性改变,14例骨质破坏区周围出现弥漫性软组织肿胀;CT表现为不规则、无结构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替代,邻近骨皮质呈不规则虫噬样破坏,同样可以看到有软组织肿胀,5例病灶内部见少许残留致密骨嵴和骨质破坏边缘断续性硬化,另有4例肿块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囊状低密度区,未见钙化及残留骨结构;MRI表现:8例骨质破坏区均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夹杂斑片状或囊状更长T1长T2信号,均有骨皮质破坏并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原发性BMFH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X线平片、CT和MRI的结合有助于诊断。
-
关键词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影像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Keywords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of bone
Imageolog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分类号
R738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股骨髁X线测量及性别判别分析
- 3
-
-
作者
修勤
丁士海
-
机构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放射科
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1-183,共3页
-
文摘
目的:为积累资料和探讨国人股骨髁的性别差异。方法;随机对33~76岁194例健康人(男138,女56)拍摄膝部正侧位X线片;在正位片上测量了上髁宽和内、外侧髁宽,在侧位片上测量了内、外侧髁长和高。用SPSS软件计算出 5个指数和 7个性别判别分析式。结果:所测7项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t=3.53~13· 94,P<0.01),5项指数除髁高指数外,均无显著性性别差异;7个性别判别式的国代判别率在75.45%~89.73%间。结论:股骨髁的X线测量对性别判别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关键词
股骨髁
X线测量
性别判别分析
-
Keywords
femoral condyle, roentgenometry, sexual discriminant analysis
-
分类号
R813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