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横纹肌溶解症抢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彭侃夫 吴雄飞 +3 位作者 孙岩 王军霞 吴亿 孟建中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在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抢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肾科,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1998~2005年42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回顾性地研究,其临床救治过程,分析其病情变化规律,探...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在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抢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肾科,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1998~2005年42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回顾性地研究,其临床救治过程,分析其病情变化规律,探讨治疗时机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患者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及以肌酸磷酸肌酶(CPK)明显的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②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综合治疗,38例痊愈。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结论①患者均为青壮年,易忽视,易误诊为中暑;②早期诊断、及时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CBP不但可清除血肌红蛋白,而且降低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模式对尿毒症患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彭侃夫 吴雄飞 +3 位作者 孙岩 王军霞 吴亿 孟建中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7期386-387,共2页
关键词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尿毒症患者 血液净化 P水平 终末期肾病(ESRD) 过氧化应激 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透析患者 内皮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临床应用验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萍 周春华 +6 位作者 孟建中 赵军 余永武 李洪艳 于颖 张彬 董珍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7期367-370,共4页
目的观察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评价依据。方法采用自身交叉试验,将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和百特Aquarius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机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机器在治疗过程中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评价依据。方法采用自身交叉试验,将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和百特Aquarius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机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机器在治疗过程中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脱水精度和置换液流量控制精度分别为0.10%~0.59%和0~1.48%,均已达到国家标准。和百特Aquarius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各项报警系统工作正常、准确、灵敏,合格率均为100%。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患者经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显著下降,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得到有效纠正,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与百特Aquarius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临床使用有效、安全,机器性能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 安全性 有效性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在灾难医学救助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孟建中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6期330-332,共3页
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又面临着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及各种交通事故、矿难、中毒、传染病、恐怖袭击等社会灾难的威胁,研究新的灾难救助技术和策略,采取多学科联合,尽早对每个瞬间进行专业化干预,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一个重要... 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又面临着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及各种交通事故、矿难、中毒、传染病、恐怖袭击等社会灾难的威胁,研究新的灾难救助技术和策略,采取多学科联合,尽早对每个瞬间进行专业化干预,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血液净化在灾难医学救助中得以应用和发展,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医学 血液净化 应用 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 恐怖袭击 临床实践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认识血液透析急性合并症及其处理原则 被引量:5
5
作者 孟建中 李丹丹 郭爱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5期269-271,共3页
自19世纪40年代,荷兰内科医生Willem Kolff成功运用体外透析救治急性肾衰竭患者以来,血液净化技术领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挽救了一大批危重患者的生命。据报道,目前中国已有一百多万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存活。然而,在血液透析治疗... 自19世纪40年代,荷兰内科医生Willem Kolff成功运用体外透析救治急性肾衰竭患者以来,血液净化技术领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挽救了一大批危重患者的生命。据报道,目前中国已有一百多万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存活。然而,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合并症 血液净化技术 危重患者 尿毒症患者 内科医生 透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剂量的选择对危重型横纹肌溶解症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建中 李丹丹 +6 位作者 贾凤玉 周春华 刘文渊 王素霞 葛彦明 景颖 岳冀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0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剂量对危重型横纹肌溶解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7例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患者随机分为:①A组26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②B组21例,应用高容...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剂量对危重型横纹肌溶解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7例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患者随机分为:①A组26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②B组21例,应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观察2组治疗24h后血Mb、生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IL-6)水平,以及对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值变化;分析2组患者治疗24、48、72、96、120h的TNF-α水平动态变化趋势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发病24~48h,2组患者低血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高钾血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②治疗后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值均明显好转(P<0.05);29例(61.70%)患者经(9.3±3.7)d治疗进入多尿期。18例患者(38.29%)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中A组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50%)明显高于B组(23.81%),P<0.05。③肾功能延迟恢复者中12例(66.66%)经(24.2±4.2)d渡过少尿期,6例死亡(33.33%),死亡原因为急性肝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颅脑损伤和二重感染。④肾功能恢复者在治疗24h后,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死亡患者TNF-α水平下降不明显,甚至出现增高的现象;其中B组降低TNF-α水平的时间较A组提前24h;治疗120h后,B组对TNF-α浓度的清除量亦多于A组,而病死率则低于A组(P<0.05)。结论肾功能延迟恢复是导致本组患者死亡的重要病理基础;HVHF有利于阻遏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展,为危重型RM患者肾功能的重建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型 横纹肌溶解症 高容量血液滤过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建中 周春华 +2 位作者 于颖 彭侃夫 邵玉萍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对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免疫机能损伤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35例血透患者血浆可溶性Fas、FasL(sEas、sFas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_3^+细胞Fas抗原的表达。结果 血透患者CD_3^+ Fas表达... 目的 探讨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对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免疫机能损伤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35例血透患者血浆可溶性Fas、FasL(sEas、sFas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_3^+细胞Fas抗原的表达。结果 血透患者CD_3^+ Fas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透析后Fas表达明显降低(P<0.01);但FasL表达率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血浆sFasL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 < 0.01),透析后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经相关分析发现 sEas与CD_3^+Fas细胞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尿素氮、肌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Fas/FasL表达率增高促使外周淋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抗原 细胞凋亡CD95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技术对MIA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凤玉 孟建中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8期453-454,461,共3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MIA综合征 透析治疗技术 终末期肾病 心血管病变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 动脉粥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工程师排除透析机水路报警的一种思路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洪辉 张永寿 +1 位作者 肖传虎 赵晓辰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工程师根据水路流程及其流经管路内的正负压快速确定报警故障排查区间的一种思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透析机温度报警、电导度报警等不同报警实例的处置验证血液透析工程师诊断思路的可行性。结果实例1:温度报警按照血液...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工程师根据水路流程及其流经管路内的正负压快速确定报警故障排查区间的一种思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透析机温度报警、电导度报警等不同报警实例的处置验证血液透析工程师诊断思路的可行性。结果实例1:温度报警按照血液透析工程师的思路都很快找到并排除两处故障点,避免了遗漏安全隐患;实例2:电导度报警虽然有两项参数异常,通过排查发现只有温度传感器漂移,故障全部排除。结论依据水路流程及其流经管路内的正负压诊断故障点的思路是有效而且严密的诊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工程师 透析机 水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2例的护理 被引量:14
10
作者 于颖 孟建中 景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腹膜透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26
11
作者 贾凤玉 孟建中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0期570-575,共6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衰竭(c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CVD具有发病早、发生率高、死...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衰竭(c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CVD具有发病早、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疾病 患者 诊疗指南 透析 解读 慢性肾衰竭 普通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瘘穿刺后血肿致挤压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凤玉 孟建中 +1 位作者 葛彦明 高飞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6期334-334,共1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2岁,慢性肾衰竭(CKD5期),规律血液透析2年,血管通路为左前臂内瘘。一次内瘘穿刺失败后左上臂明显肿胀、触痛,质地坚韧。实验室指标:血钾7.4mmol/L,肌红蛋白(Mb)1595ng/ml,谷丙转氨酶(ALT)2638U...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2岁,慢性肾衰竭(CKD5期),规律血液透析2年,血管通路为左前臂内瘘。一次内瘘穿刺失败后左上臂明显肿胀、触痛,质地坚韧。实验室指标:血钾7.4mmol/L,肌红蛋白(Mb)1595ng/ml,谷丙转氨酶(ALT)2638U/L,谷草转氨酶AST2857U/L,r-谷氨酰转肽酶(r—GT)77U/L,乳酸脱氢酶(LDH)2047U/L,肌酸激酶(CK)1688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70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穿刺 挤压综合征 肌酸激酶同工酶 R-谷氨酰转肽酶 血肿 慢性肾衰竭 实验室指标 谷丙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防治电离辐射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爱华 孟建中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6期333-335,共3页
阐述了电离辐射导致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为防治电离辐射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提出了新策略。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电离辐射 防治 分子生物学特征 病理生理学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大鼠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凤玉 孟建中 +5 位作者 袁伟杰 刘文渊 王素霞 葛彦明 景颖 岳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8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作为抗氧化剂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刺激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氧化应激反应和转化生长因了-β1(TGF-β1)表达的作用,从而了解作为大豆蛋白主要成分的Gen对糖尿病肾脏病(DKD)系膜细胞的影响,进而探讨大豆蛋...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作为抗氧化剂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刺激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氧化应激反应和转化生长因了-β1(TGF-β1)表达的作用,从而了解作为大豆蛋白主要成分的Gen对糖尿病肾脏病(DKD)系膜细胞的影响,进而探讨大豆蛋白饮食对DKD的治疗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SD大鼠MC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培养液中加入AGE的A组以及培养液中同时加入AGE和不同浓度Gen的A+G组。比色法检测胞浆内抗氧化酶(AOEs)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ELL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TGF-β1的浓度,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SNK方差分析。结果:培养12 h、24 h、48 h后,各组MDA和TGF-β1的含量比较如下:A组较C组升高,而A+G组较A组降低,降低程度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而AOEs活力结果则相反,即A组较C组降低,而A+G组则较A组升高,升高程度亦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上述结果的P值均<0.05或<0.01。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Gen能抑制AGE刺激下MC氧化应激的激活以及TGF-β1表达的增加,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因此大豆蛋白饮食可能对DKD患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氧化应激 糖基化终产物 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