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修复的方法学进展
1
作者 赵廷宝 卢兆桐 刘少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9-932,共4页
传统观念认为,脊髓损伤后由于神经元不能再生而不能修复。但近年来的基础研究结果证明,中枢轴突损伤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再生的,几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带来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这些研究涉及到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修复。目前神... 传统观念认为,脊髓损伤后由于神经元不能再生而不能修复。但近年来的基础研究结果证明,中枢轴突损伤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再生的,几个里程碑式的研究带来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这些研究涉及到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修复。目前神经科学界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脊髓损伤最终是可以修复的,但既往研究尚存在实验设计上的缺陷、实验结果不能很好的重复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脊髓损伤修复的方法学研究进展,为今后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修复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再生复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其内MDA、SOD和MPO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柴星宇 林世德 赵廷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观察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脊髓内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保护受损脊髓作用的最佳介入时间。方法:用改良Allen’s打击... 目的:观察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脊髓内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保护受损脊髓作用的最佳介入时间。方法: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造模后不予治疗,对照组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0、30和60 min向腹腔注射甲级强的松龙(30 mg/kg),实验组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0、30和60 min向蛛网膜下腔注射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166μg/kg)。造模后24 h取材,于各时间点测得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及血清中MDA、SOD及损伤脊髓组织的MPO活性。结果: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MDA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各时间点间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MDA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60 min与10、30 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SOD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降低,各时间点间SOD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OD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降低,60 min与10 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MPO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60 min与10 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治疗可以提高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脊髓及血清SOD含量,降低损伤脊髓及血清MDA、损伤脊髓MPO的含量,从而降低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达到保护脊髓组织的目的,且介入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 丙二醛(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髓过氧化物酶(MPO)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林世德 林晓静 +1 位作者 张云昌 赵廷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观察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丙二醛(MDA)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损伤及凋亡,保护受损脊髓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横断脊髓T10段15min后,对照组在脊髓缺损处给予... 目的:观察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丙二醛(MDA)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损伤及凋亡,保护受损脊髓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横断脊髓T10段15min后,对照组在脊髓缺损处给予生理盐水83μl/kg、实验组分别给予N6复合剂41.5,83,166μl/kg。损伤后1,4,24h各取材6只,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脊髓断端及血清中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损伤后72h每组3只灌注取材,行免疫组化观察断端caspase-3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断端病理学改变。结果:各实验组伤后1,4,24h脊髓断端及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伤后72h脊髓灰质前角caspase-3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且N6复合剂能减轻脊髓损伤后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的程度,其疗效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N6复合剂可以减轻脊髓全横断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所造成的损伤,减少凋亡发生,从而减轻继发性损伤保护受损脊髓,且疗效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损伤 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 丙二醛(MDA) 脂质过氧化(LPO) caspase-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后褥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鑫 单群群 +1 位作者 赵锡武 赵廷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583-586,共4页
目的:简述近年来脊髓损伤后褥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褥疮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方法:本文对脊髓损伤后褥疮的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作简要介绍。结果:西医治疗脊髓损伤后褥疮采用消毒剂或抗生素... 目的:简述近年来脊髓损伤后褥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褥疮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方法:本文对脊髓损伤后褥疮的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作简要介绍。结果:西医治疗脊髓损伤后褥疮采用消毒剂或抗生素,治疗目的是抑制褥疮疮面细菌的生长,效果虽好,但同时也阻碍了组织细胞的再生功能,伤口愈合减慢,疗程增长;建议中药外敷以解毒生肌、活血化瘀立法,西药配合治疗,可从虚实论治,进而标本兼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后褥疮能标本兼治,效果好,伤口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褥疮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鑫 单群群 +1 位作者 赵锡武 赵廷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简述近年来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预防或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褥疮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脊髓损伤后DVT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作简要介绍,对脊髓损伤后DVT的预防和治疗作简要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下肢DVT所... 目的:简述近年来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预防或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褥疮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脊髓损伤后DVT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作简要介绍,对脊髓损伤后DVT的预防和治疗作简要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下肢DVT所带来的危害性极大,应以预防为主;对下肢DVT的治疗目的是缓解其急性期的主要症状,最大限度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中西医结合防治脊髓损伤后下肢DVT效果好,安全性高。结论:中医药配合现代医学对DVT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临床的效价比方面的优越性,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深静脉栓塞 预防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线粒体介导的活性氧对神经元的继发损伤研究现状
6
作者 柴星宇 赵廷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前者往往是不可逆的,而后者是可逆的。在脊髓损伤中,神经组织和血管结构都会受损伤,许多潜在性的毒性物质会在激活后释放到受损的脊髓组织中...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前者往往是不可逆的,而后者是可逆的。在脊髓损伤中,神经组织和血管结构都会受损伤,许多潜在性的毒性物质会在激活后释放到受损的脊髓组织中,它们包括自由基、磷酸酶、脂质过氧化物酶和兴奋性氨基酸等。氧自由基可以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蛋白质、核酸、脂质进行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氧自由基 线粒体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尾酒疗法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洪波 赵廷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细胞色素C、caspase-3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20μl对照组(B组)、甲强龙(solu-... 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细胞色素C、caspase-3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20μl对照组(B组)、甲强龙(solu-medrol)30 mg/kg治疗组(C组)、鸡尾酒疗法20μl治疗组(D组)、鸡尾酒疗法10μl治疗组(E组)、鸡尾酒疗法5μl治疗组(F组),后五组统称为ASCI组,每组6只。采用压迫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ASCI组于伤后10 min进行药物治疗。建模成功后8 h取材,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SCI后8 h,HE染色结果显示鸡尾酒疗法治疗组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其他损伤组;免疫组化染色表明,ASCI组细胞色素C和caspase-3阳性细胞率,D组明显小于B、C、E和F组(P<0.01)。结论:采用鸡尾酒疗法经蛛网膜下腔注射给药可有效减少急性脊髓损伤后细胞色素C、caspase-3的表达以及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对损伤处临近节段的脊髓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凋亡 鸡尾酒疗法 细胞色素C CASPASE-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及后期植皮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5
8
作者 卞娜 王汝娜 +8 位作者 孙彦敏 刘丹 王雪 杨永红 程媛媛 张静 宋信艳 尚乐 韩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并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及游离植皮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VSD技术对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并后期进行游离植皮的患者进行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目的观察并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及游离植皮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VSD技术对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并后期进行游离植皮的患者进行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至少随访至缺损愈合后3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无复发,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VSD技术对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愈合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效促进了肉芽的生长及游离皮片的成活,降低感染率和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医护人员工作量,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及后期游离植皮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游离植皮 疗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与髓鞘形成及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晓静 赵廷宝 刘少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6-789,共4页
脱髓鞘病变可阻碍神经系统电传导,导致功能障碍。髓鞘再生由广泛分布于成体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介导。理解少突胶质细胞生理学,了解髓鞘形成与维稳机制,了解在某些主要神经系统病变(如多发性硬化)CNS髓鞘再生失败与内源性OPC数量、... 脱髓鞘病变可阻碍神经系统电传导,导致功能障碍。髓鞘再生由广泛分布于成体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介导。理解少突胶质细胞生理学,了解髓鞘形成与维稳机制,了解在某些主要神经系统病变(如多发性硬化)CNS髓鞘再生失败与内源性OPC数量、迁移以及形成髓鞘能力的关系,对于改善髓鞘修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髓鞘形成 髓鞘再生 脱髓鞘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Ng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文 王玉良 张立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颗粒素(Ng)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Ng在VD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纳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在15d,1,2,4个月等时间点,采用Mor...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颗粒素(Ng)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Ng在VD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纳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在15d,1,2,4个月等时间点,采用Morris水迷宫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Ng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的逃逸潜伏期(EL)比假手术组均明显延长(P<0.01);海马CA1区Ng及其磷酸化Ng免疫阳性神经细胞数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P<0.05),而且随造模手术后时间的延长,以上变化逐渐加重。齿状回仅在2个月和4个月时间点的免疫阳性神经细胞数比假手术组显著减少(P<0.01,P<0.05)。结论:模型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特别是CA1区)的Ng及其磷酸化Ng表达水平持续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神经颗粒素 磷酸化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术后疼痛评估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静 刘春蕾 +3 位作者 杨健 孙铮 柴星宇 柳韦华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9期33-34,共2页
目的开发高效、准确及受患儿欢迎的疼痛评估工具,提高疼痛评估水平。方法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Visual Basic6.0语言编程,建立包括软件说明、信息录入、疼痛评估、信息查询、用户管理5个功能模块的儿童疼痛评估软件;与Wong-Baker面部表... 目的开发高效、准确及受患儿欢迎的疼痛评估工具,提高疼痛评估水平。方法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Visual Basic6.0语言编程,建立包括软件说明、信息录入、疼痛评估、信息查询、用户管理5个功能模块的儿童疼痛评估软件;与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同时应用于80例手术患儿术后至第3天于静息、床上活动、进食、深呼吸、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评估。结果两种方法疼痛5项分值的相关系数r为0.630~0.872,93.75%患儿首选疼痛评估软件为自己评估疼痛。结论儿童疼痛评估软件性能好,用于评估术后患儿疼痛效果可靠,且受患儿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术后疼痛 疼痛评估软件 设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rt-PA溶栓时间窗延误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赫军 周兰姝 +5 位作者 张颖 李秀云 唐静 付莉莉 焦守凤 李振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55-57,共3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可导致患者严重残疾甚至死亡,溶栓治疗是目前降低AIS病死率和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1]。2013年1月31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可导致患者严重残疾甚至死亡,溶栓治疗是目前降低AIS病死率和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1]。2013年1月31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在《Strok》杂志上联合发表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新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急诊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瘫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庆溪 于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64-366,共3页
骨质疏松症是截瘫患者众多常见并发症中一类不可忽视的并发症,具有渐进性和不显性,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笔者从生活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动态监测等方面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截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与脂多糖复合应激促发和加重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梁 赵廷宝 刘宏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浆TNF-α、IL-6以及氧自由基MDA含量、SOD活力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将雄性SPF级Wistar大鼠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LPS组(L组)、高温LPS组(HL组)。HL、L组动物... 目的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浆TNF-α、IL-6以及氧自由基MDA含量、SOD活力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将雄性SPF级Wistar大鼠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LPS组(L组)、高温LPS组(HL组)。HL、L组动物经尾静脉注射LPS10mg/kg(浓度为1mg/ml),H、C组动物经尾静脉注射0.9%NaCl10ml/kg。检测动物应激0、40、80、120min时血浆TNF-α、IL-6、MDA含量及SOD活力的变化。结果①HL组于应激40min时血浆TNF-α、IL-6水平即显著升高,TNF-α峰值(80min)显著高于其他各组TNF-α水平,IL-6表达水平极度升高,显著高于同时相各组。②应激40min时HL组动物血浆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活力水平显著下降,与同时相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与LPS复合应激可能促发、扩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 脂多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复合脂多糖应激大鼠血清尿素和肌酐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宏华 赵廷宝 李志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清尿素、肌酐含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LPS组(L组)、高温+LPS组(HL组)。置动物于模拟气候舱,HL组、H组... 目的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清尿素、肌酐含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LPS组(L组)、高温+LPS组(HL组)。置动物于模拟气候舱,HL组、H组暴露环境干球温度为(35.0±0.5)℃,L组、C组Tdb为(26±0.5)℃;HL组、L组动物经尾静脉注射LPS8mg/kg,H组、C组动物经尾静脉注射0.9%NaCl8ml/kg。检测动物应激0、40、80、120min时血清尿素、肌酐等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肌酐在不同温度、时间、药物水平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温度、时间、药物水平间动物血清尿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时间与药物、温度与药物、时间与温度交互效应显著(P<0.01)。应激40min起各组间尿素差异显著,HL组尿素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尿素水平与TNF-α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730,P=0.000)。结论高温与LPS复合应激可促发、扩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造成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脂多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尿素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7d通过靶向调控Rhotekin基因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16
作者 荣辉 祁健 +1 位作者 于兴胜 韩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let-7d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let-7d及其靶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5年于我科行手术切除的25例骨肉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并用q PCR检测let-7... 目的探讨let-7d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let-7d及其靶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5年于我科行手术切除的25例骨肉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并用q PCR检测let-7d的表达情况。构建稳定过表达let-7d的U2OS细胞,用q PCR验证let-7d过表达情况,以转染p CDH空病毒载体的U2OS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并分别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let-7d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微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和双荧光素酶实验明确let-7d的下游靶基因,检测过表达let-7d的U2OS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小干扰RNA技术研究抑制靶基因表达对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骨肉瘤组织中let-7d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1)。与人成骨细胞h FOB1.19相比,U2OS细胞中let-7d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let-7d能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均<0.05)。微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和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Rhotekin(RTKN)基因是let-7d的直接靶基因,且过表达let-7d导致U2OS细胞中RTKN m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干扰RTKN表达能抑制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均<0.05)。结论 Let-7d通过靶向调控RTKN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作为骨肉瘤治疗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let-7d Rhotekin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4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转移的相关研究
17
作者 韩康 赵廷宝 +9 位作者 卞娜 蔡成魁 颜世举 王鑫 马琼 沙浩 董川 杨彤涛 周勇 马保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53-757,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携带针对miR-194的慢病毒沉默及过表达载体,研究miR-194对骨肉瘤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以miR-194前体及成熟体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酶切后克隆于慢病毒载体plent-i GFP中,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检测滴... 目的:通过构建携带针对miR-194的慢病毒沉默及过表达载体,研究miR-194对骨肉瘤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以miR-194前体及成熟体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酶切后克隆于慢病毒载体plent-i GFP中,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检测滴度,最终对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进行感染。获取稳定感染细胞后,进行Transwell、划痕等实验。结果:1)慢病毒表达质粒构建成功,沉默表达及过表达重组慢病毒的滴度分别为4×108TU/mL及1.5×108TU/mL;2)稳定过表达miR-194的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转移能力较其他组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miR-194慢病毒表达载体,miR-194的表达水平对U2-OS细胞的转移能力具有显著影响,miR-194可能成为骨肉瘤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iR-194 慢病毒 成骨肉瘤细胞系U2-OS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s激动剂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洪波 赵廷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42,共7页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s) PPARs激动剂 抗炎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