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序列治疗(附9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宝东 孙爱华 +2 位作者 廖建春 朱春生 朱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4-915,共2页
目的:总结伴有腺体样肥大分泌性中耳炎(OME)的序列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5年2月91例(161耳)实施了包括腺样体切除术、鼓膜激光造孔、鼓室穿刺冲洗、鼓膜按摩和围手术期处理等在内序列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 目的:总结伴有腺体样肥大分泌性中耳炎(OME)的序列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5年2月91例(161耳)实施了包括腺样体切除术、鼓膜激光造孔、鼓室穿刺冲洗、鼓膜按摩和围手术期处理等在内序列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结果:91例患儿(161耳)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分别60.9%(98耳)、27.9%(45耳)和11.2%(18耳),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结论:采用以腺样体切除术为主的序列治疗可改善咽鼓管功能,降低中耳腔压力,能有效地治疗伴有腺体样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 治疗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4受体在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燕志强 洪锦科 +4 位作者 李得本 余少卿 张俊 邵晓莉 高盛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57-859,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组胺H4受体(H4R)在正常大鼠及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腔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初步了解H4R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n=12)。模型组采用卵清蛋白(OVA)法制备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新型组胺H4受体(H4R)在正常大鼠及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腔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初步了解H4R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n=12)。模型组采用卵清蛋白(OVA)法制备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取两组大鼠鼻黏膜分别行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H4R在蛋白质及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大鼠鼻黏膜非免疫细胞及免疫细胞的胞质及间质内均可见H4R表达,与对照组大鼠鼻黏膜中H4R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17656±5546,0.50±0.11)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中H4R的表达显著增加(28500±6575,0.85±0.15,P<0.01)。结论 H4R存在于正常大鼠鼻黏膜中,在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中表达显著增强,提示H4R可能是介导组胺参与变应性鼻炎发病的重要配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组胺 鼻黏膜 鼻炎 变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R1拮抗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2的影响
3
作者 燕志强 章如新 +4 位作者 余少卿 刘国均 温武 姜俊芝 吴革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8-459,共2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组胺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组胺在变应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逐步引起重视。组胺HR1拮抗剂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治疗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组胺和HR...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组胺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组胺在变应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逐步引起重视。组胺HR1拮抗剂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治疗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组胺和HR1拮抗剂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12 组胺HR1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程序在喉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京风 孙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3期27-27,共1页
为探讨对喉癌患者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方法,自1996年开始将护理程序应用于喉癌患者的健康教育。首先确定患者的教育问题,制订并实施教育计划,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102例喉癌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与初入院时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喉癌 健康教育 患者健康 护理程序 入院 效果评价 时相 教育问题 教育计划 知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亲婚配致先天性聋二例报告
5
作者 吴晶 陈安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61-161,共1页
近亲婚配致先天性聋二例报告吴晶1陈安军2先证者,男,22岁。因自幼耳聋,不会说话,于1993年11月就诊,10余岁时曾有过“链霉素”注射史,量不详。专科检查:双耳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发现,纯音测听示双耳仅500~100... 近亲婚配致先天性聋二例报告吴晶1陈安军2先证者,男,22岁。因自幼耳聋,不会说话,于1993年11月就诊,10余岁时曾有过“链霉素”注射史,量不详。专科检查:双耳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发现,纯音测听示双耳仅500~1000Hz有80~90dBHL残余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先天性聋 近亲婚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