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血浆血小板膜TS与TxB_2、6-酮-PGF_(1a)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薛慎伍 葛树业 +4 位作者 王树才 李云峰 张象温 常青 徐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膜 凝血酶敏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唇裂患者唇部肌肉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培惠 常青 林志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 :进一步了解单侧唇裂患者唇部肌肉的结构特点。方法 :利用单侧唇裂患者手术时切取的唇部组织行电镜观察。结果 :发现单侧唇裂患者唇红缘内有肌纤维 ,但有超微结构变异 ,主要表现为肌原纤维和线粒体的改变 ,离裂缘越近 ,变异越明显 ... 目的 :进一步了解单侧唇裂患者唇部肌肉的结构特点。方法 :利用单侧唇裂患者手术时切取的唇部组织行电镜观察。结果 :发现单侧唇裂患者唇红缘内有肌纤维 ,但有超微结构变异 ,主要表现为肌原纤维和线粒体的改变 ,离裂缘越近 ,变异越明显 ,传统唇裂修复术形成的疤痕处有少量变异的肌纤维。结论 :唇红缘处有超显微结构变异 ,在行功能性修复时最好对唇红缘处的肌纤维适当修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组织学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FADD、FAP-1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云峰 薛慎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FADD、FAP 1表达的时间及表达部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DD、FAP 1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前无FADD、FAP 1的表达 ,缺血再灌注后即有阳性染色 ,缺血再灌注 12h...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FADD、FAP 1表达的时间及表达部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DD、FAP 1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前无FADD、FAP 1的表达 ,缺血再灌注后即有阳性染色 ,缺血再灌注 12h表达最多 ,缺血再灌注 2 4h阳性表达最少。海马区与皮层FADD、FAP 1的表达明显多于纹状体区。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了FADD、FAP 1的表达 ,FADD、FAP 1的表达可能与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Fas相关蛋白 Fas相关磷酸酶 大鼠 FADD F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荣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6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按首次住院的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31),双号为对照组(n=31)。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6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按首次住院的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31),双号为对照组(n=31)。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第8周,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价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第8周时,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对患者的照料水平及护理配合程度,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健康教育 家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网上护理文书模版的创新与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荣东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02-903,共2页
关键词 微机网 护理文书模板 创新 运用 网上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荣东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10-911,共2页
关键词 微机 护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超早期治疗者血浆血小板膜 Fas、Apo2.7、Bcl-2阳性表达
7
作者 薛慎伍 胡荣东 +3 位作者 葛树业 陈青 王树才 张象温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12期535-536,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发病及预后与Fas、Apo2.7、Bcl-2阳性表达率间的联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血浆血小板膜Fas、Apo2.7、Bcl-2的百分阳性表达率。结果:脑梗塞超早期治疗组血小板膜Fas、Apo2.7、Bcl-2分别以2.06、2.16、2.66低于或高于... 目的:探讨脑梗塞发病及预后与Fas、Apo2.7、Bcl-2阳性表达率间的联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血浆血小板膜Fas、Apo2.7、Bcl-2的百分阳性表达率。结果:脑梗塞超早期治疗组血小板膜Fas、Apo2.7、Bcl-2分别以2.06、2.16、2.66低于或高于普通脑梗塞组的2.86、2.47、1.87,差异显著,P<0.05。超早期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1。结论:Fas、Apo2.7,参与了脑梗塞的形成机制,Bcl-2有抑制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作用。超早期治疗改善脑局部血、氧供应,不但可直接减轻脑损伤的程度,而且也间接地调节促细胞和抑细胞凋亡基因与血小板膜受体结合的水平,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超早期 血小板膜 Fas APO2.7 BCL-2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血浆皮质醇与血粘度、血脂、血糖相关性
8
作者 薛慎伍 张象温 +2 位作者 陈青 王树才 张兆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22-323,共2页
采用放免分析法(RIA)对67例急性脑梗塞(ACI)患者24h4次检测血浆皮质醇(PTC)水平与血流变学,血脂,血糖。结果表明:在6h、24h血细胞比容、血粘度、血脂均高于其他时间。(P<005~001)。PTC... 采用放免分析法(RIA)对67例急性脑梗塞(ACI)患者24h4次检测血浆皮质醇(PTC)水平与血流变学,血脂,血糖。结果表明:在6h、24h血细胞比容、血粘度、血脂均高于其他时间。(P<005~001)。PTC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呈负相关性(r034以上,P<005)。PTC与血脂、血糖虽有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午24h,晨间6hPTC明显下降而血粘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脂 血糖 皮质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血浆中血小板膜Bcl-2蛋白百分含量
9
作者 薛慎伍 张象温 +4 位作者 李云峰 王树才 陈青 葛树业 张兆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 Bcl- 2 对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作用与脑梗塞灶形成的联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血小板 Bcl- 2 百分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浆中血小板膜 Bcl- 2 百分含量以09...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 Bcl- 2 对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作用与脑梗塞灶形成的联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血小板 Bcl- 2 百分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浆中血小板膜 Bcl- 2 百分含量以091 ±06 显著低于急性脑梗塞组的266 ±14 , P< 005 。结论  Bcl- 2 百分含量增高与脑梗塞时神经细胞存活密切相关;可能是脑缺血区神经细胞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因此, Bcl- 2 含量异常可作为早期诊断治疗脑梗塞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BCL-2 脑梗塞 急性 血小板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班报告在计算机系统中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胡荣东 王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1-732,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 英语班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长网站资源库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胡荣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74-75,共2页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传统的护士长管理模式和信息环境进行创新,以全新的观念、全方位提高护士长资源管理。通过接受最新、最快的网站信息,激发护士们的想象力,开拓思维空间,加深、加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理解、协调、合作、尊重。资源...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传统的护士长管理模式和信息环境进行创新,以全新的观念、全方位提高护士长资源管理。通过接受最新、最快的网站信息,激发护士们的想象力,开拓思维空间,加深、加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理解、协调、合作、尊重。资源库具有实用、实效的特点,是一种技能、智能、效能为一体的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拓思维 信息环境 多媒体技术 尊重 管理手段 想象力 资源库 护士长管理 临床护理 全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标准检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12
作者 胡荣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9期88-89,共2页
应用计算机动态设计护理质量标准检查信息系统,其系统性、积累性、通用性等优势为质量检查提供了新的达标前景。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检查标准 信息系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