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贾爱芹 尚瑞莲 +2 位作者 孙自勤 陈桂荣 刘晓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78-1179,共2页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562例患者(胃肠道息肉393例,疣状胃炎122例,Barret食管5例,消化道出血42例),以观察其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350例直径小于5mm的消化...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562例患者(胃肠道息肉393例,疣状胃炎122例,Barret食管5例,消化道出血42例),以观察其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350例直径小于5mm的消化道息肉经APC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消除,治愈率为100%;直径大于5mm广基或亚蒂、细蒂息肉43例,38例于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均无残存病变,黏膜修复好,另5例黑斑息肉综合征经治疗后内镜下表现明显好转;42例消化道出血中41例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122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116例内镜表现完全恢复正常,治愈率可达95.08%。联合高剂量质子泵抑剂(PPI)治疗5例Barret食管患者,6个月后内镜及病理检查示3例恢复为鳞状上皮,12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结论APC可广泛用于消化道息肉、消化道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Barret食管、疣状胃炎等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尤其对广基(直径小于5mm)扁平息肉、疣状胃炎治愈率高、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凝固术 消化系统疾病 内镜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镜消化道检查的人性化护理干预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向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人性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ICAM-1表达影响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王要军 权启镇 +4 位作者 孙自勤 齐凤 江学良 张修礼 王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用黄芪治疗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 ,观察它对血清HA、肝组织纤维化评分及ICAM_1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芪组肝纤维化评分及血清HA明显低于模型组 ,肝组织中ICAM_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 目的观察黄芪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用黄芪治疗CCl4 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 ,观察它对血清HA、肝组织纤维化评分及ICAM_1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芪组肝纤维化评分及血清HA明显低于模型组 ,肝组织中ICAM_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黄芪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肝纤维化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金葡素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多药抗药性基因表达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江学良 权启镇 +3 位作者 谢宗贵 孙自勤 王要军 刘同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46-547,共2页
研究高聚金葡素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多药抗药性(MDR)基因表达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化疗联合高聚金葡素治疗组(50例)较单纯化疗组(30例)可明显抑制MDR基因过度表达,升高NK细胞活性,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肝肿瘤 高聚金葡素 多药耐药 基因表达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修礼 李文波 +4 位作者 刘艳华 权启镇 孙自勤 王要军 江学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7-228,共2页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1例肝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组 ) ,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 ) ,观察血浆置换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并分析其疗效。 结果 :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1例肝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组 ) ,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 ) ,观察血浆置换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并分析其疗效。 结果 :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 )明显下降 [(32 5± 1 2 4 ) vs (5 1 0± 1 1 0 )μmol/L ,P<0 .0 5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2 6± 1 2 ) vs (38± 1 1 ) s,P<0 .0 5 ],但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 (AL T)变化不显著 [(85 2± 2 2 1 ) vs (795± 1 95 ) U/L ]。血浆置换组存活率 (7/1 1 )高于对照组 (3/9,P<0 .0 5 )。 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肝功能 ,并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是目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治疗 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支持系统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与秋水仙碱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自勤 王要军 +1 位作者 权启镇 张志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用CCl4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汉防己甲素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并与传统抗肝纤维化药物秋水仙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汉防己甲素对血清Ⅲ型前胶原与透明质酸、肝内炎症、肝胶原沉积、储脂细胞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秋水仙碱作用... 用CCl4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汉防己甲素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并与传统抗肝纤维化药物秋水仙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汉防己甲素对血清Ⅲ型前胶原与透明质酸、肝内炎症、肝胶原沉积、储脂细胞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秋水仙碱作用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秋水仙碱。提示汉防己甲素可能具有治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秋水仙碱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泰宁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江学良 孙自勤 权启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533-1535,共3页
目的 探讨阿泰宁(有效成分酪酸梭菌CGMCC0313—1)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阿泰宁(1260mg,3次/d)... 目的 探讨阿泰宁(有效成分酪酸梭菌CGMCC0313—1)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阿泰宁(1260mg,3次/d)和美沙拉嗪(0.5g,3次/d)治疗8周;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0.5g,3次/d)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肠镜检查结果、组织学检查结果、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肠镜检查结果、组织学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随访6个月~1年,试验组2例复发,而对照组7例复发。结论 阿泰宁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反复发作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纯应用美沙拉嗪,并且可降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真细菌属 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机制和疗效 被引量:24
8
作者 江学良 崔慧斐 任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31-2033,共3页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机制和疗效。方法选取成年Wistar大鼠80只,用二硝基氯苯(DNCB)和乙酸(AA)复合法造模成功后1周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只。美沙拉嗪治疗组(对照组)大鼠喂服美沙拉嗪0.2 g.kg-1.d-1,8周;思密达联合美沙...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机制和疗效。方法选取成年Wistar大鼠80只,用二硝基氯苯(DNCB)和乙酸(AA)复合法造模成功后1周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只。美沙拉嗪治疗组(对照组)大鼠喂服美沙拉嗪0.2 g.kg-1.d-1,8周;思密达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大鼠喂服美沙拉嗪0.2 g.kg-1.d-1,天然蒙脱石0.6 g.kg-1.d-1,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腹泻症状变化,测定肠道黏膜通透性[以尿中乳果糖(L)/甘露醇(M)的比值表示],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包括微绒毛变化、组织紧密连接、上皮细胞间隙、肠基底膜细胞核分裂相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腹泻次数恢复正常时间[(9.9±4.8)d]及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11.6±6.2)d]较对照组[(15.8±3.2)d和(16.6±3.7)d]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通透性[(28.6±4.2)%]较对照组[(35.6±4.7)%]显著降低(P<0.05);肠黏膜组织学缓解明显(P<0.05),超微结构恢复正常时间[(35.8±6.2)d]较对照组[(52.0±8.7)d]显著缩短(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通过修复损伤肠黏膜屏障,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从而快速缓解腹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思密达 美沙拉嗪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利嗪、尼卡地平对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海林 陆汉明 +2 位作者 李定国 齐凤 蒋祖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8-310,共3页
为探讨成纤维细胞中Ca2+的主要来源及其对胶原合成的作用,观察了钙通道阻滞剂桂利嗪和具有胞内Ca2+拮抗作用的尼卡地平对3H-L-脯氨酸参入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桂利嗪抑制胶原合成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ID50为41.2... 为探讨成纤维细胞中Ca2+的主要来源及其对胶原合成的作用,观察了钙通道阻滞剂桂利嗪和具有胞内Ca2+拮抗作用的尼卡地平对3H-L-脯氨酸参入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桂利嗪抑制胶原合成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ID50为41.2μmol·L-1。尼卡地平作用24h表现为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但在36,48和60h低浓度组(10,20μmol·L-1)外,高浓度组(40,80μmol·L-1)的抑制作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利嗪 尼卡地平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脂细胞与肝纤维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要军 于峻基 戴益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182-184,共3页
储脂细胞(Fat-storing cells,FSC)又称Ito氏细胞、脂质细胞,是在肝脏内发现的三种窦周细胞之一,其胞浆内有富含维生素A和甘油三酯的脂质小泡,它不仅具有储存、代谢维生素A的作用,而且能产生肝脏细胞外基质。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储脂细胞(Fat-storing cells,FSC)又称Ito氏细胞、脂质细胞,是在肝脏内发现的三种窦周细胞之一,其胞浆内有富含维生素A和甘油三酯的脂质小泡,它不仅具有储存、代谢维生素A的作用,而且能产生肝脏细胞外基质。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储脂细胞的作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脂细胞 肝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穿刺确诊肝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贾爱芹 张修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肝穿刺 阴性 恶性黑色素瘤 确诊 查体 纳差 浅表淋巴结 检查 脉搏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金锋 莫海英 +1 位作者 马淑芳 魏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PMME)的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PMME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 目的观察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PMME)的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PMME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3.4岁,临床均表现为进食不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胞质内见黑色素颗粒,细胞核大小不一,核居中或偏位,核仁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HMB-45、Melan-A、S-00,CK阴性,Ki-67增殖指数40%~45%。结论PMME非常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其诊断,需与低分化癌、食管癌肉瘤、食管淋巴瘤、神经内分泌癌、食管平滑肌瘤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硫唑嘌呤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俊文 王要军 +2 位作者 孙成春 袁成 王景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小鼠灌胃给予Aza 10mg·kg^(-1)·d^(-1)及合用Selmg·kg^(-1)·d^(-1),连续用药1wk和2wk时观察血浆ALT,全血GSH,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和GSH-Px活力变化.结果1wk和2wk时Aza组小鼠ALT、MD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GSH... 小鼠灌胃给予Aza 10mg·kg^(-1)·d^(-1)及合用Selmg·kg^(-1)·d^(-1),连续用药1wk和2wk时观察血浆ALT,全血GSH,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和GSH-Px活力变化.结果1wk和2wk时Aza组小鼠ALT、MD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GSH-Px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加Se组则与之相反,ALT、MDA均降到正常,GSH、GSH-Px也明显升高,接近正常.光镜下见Aza组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加Se组则损害很轻微,接近正常.表明Se对Aza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唑嘌呤 谷丙转氨酶 谷胱甘胱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脾栓塞术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瑶军 刘长江 王要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评价大、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5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治疗。依据术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大小不同分为大颗粒... 目的评价大、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5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治疗。依据术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大小不同分为大颗粒(2 mm×2 mm×2 mm)组17例和小颗粒(560~710μm)组35例。选取术后3个月栓塞范围在30%~40%的40例进行分析,其中大颗粒组16例,小颗粒组24例,观察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WBC、PLT、RB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颗粒组Ⅱ、Ⅲ度疼痛分别为13%(2/16)和38%(6/16),小颗粒组分别为42%(10/24)和4%(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持续时间在大颗粒组为5~20 d,平均(11.4±4.8)d,小颗粒组为0~8 d,平均(3.8±2.2)d,小颗粒组术后疼痛较大颗粒组轻(P<0.05),发热、呕吐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小颗粒组术后3个月外周血象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小颗粒组术后疼痛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明胶海绵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要军 权启镇 +1 位作者 戴益民 杨林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73-75,共3页
用cDNA-mRNA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了2例正常人肝及12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结果发现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多种细胞,包括瘤细胞都有胶原基因的表达,证实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不仅间质细胞而且肿瘤细胞也参... 用cDNA-mRNA原位核酸杂交技术检测了2例正常人肝及12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结果发现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多种细胞,包括瘤细胞都有胶原基因的表达,证实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不仅间质细胞而且肿瘤细胞也参与胶原的合成。胶原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与细胞的活跃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胶原基因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肝癌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要军 杨林森 戴益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7-169,T003,共4页
用DNA-m RNA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2例正常肝及4例原发性肝癌、癌周肝组织中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提示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及间质细胞均可参与Ⅰ型胶原的合成。胶原的合成可能与细胞的活跃增殖有关,其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肝肿瘤 原位分子杂交 胶原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DNA的免疫学活性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文波 姚志强 周永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3-365,共3页
关键词 CPG DNA 疫苗佐剂 Th1型免疫应答 疾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基因转染的Sp2/0细胞作为靶细胞研究HBV基因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波 姚志强 +1 位作者 周永兴 冯志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5-287,共3页
构建编码HBsAg 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 基因疫苗, 免疫接种Ba1b/c 小鼠。以重组质粒pCR3-1S转染的Sp2/0 细胞作为靶细胞, 采用51Cr 4h 释放法, 体外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 构建编码HBsAg 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 基因疫苗, 免疫接种Ba1b/c 小鼠。以重组质粒pCR3-1S转染的Sp2/0 细胞作为靶细胞, 采用51Cr 4h 释放法, 体外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显示, 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较, HBV基因疫苗可诱导Balb/c 小鼠产生HBV 特异性细胞毒性T 细胞应答( P> 0-05) , 提示以Sp2/0 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靶细胞, 检测免疫Balb/c 小鼠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基因疫苗 细胞免疫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纤维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要军 孙自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15-117,共3页
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纤维化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王要军,孙自勤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 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纤维化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王要军,孙自勤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窦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否细胞与肝纤维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要军 孙自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60-62,共3页
肝纤维化时枯否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胶原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并由此对肝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起调控作用,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枯否细胞 肝纤维化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