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诊断脊髓空洞引起夏科氏关节病1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杰 姜庆军 +4 位作者 朱明 许鹏君 杨晓 冯小彦 郁冰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79-380,共2页
夏科氏关节病又称神经营养不良性关节病,是由脊髓空洞、脊柱裂并脊髓脊膜膨出、多发性神经炎、截瘫、糖尿病、恶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的慢性无痛性关节破坏性疾病,其中脊髓空洞引起的夏科氏关节病最为常见。
关键词 脊髓空洞症 关节病 神经原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9
2
作者 孙钢 金鹏 +3 位作者 易玉海 谢志勇 张绪平 张康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疼痛性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11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置入可扩张球囊,推注对比剂扩张球囊,使塌陷椎体复位,并在椎体...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疼痛性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11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置入可扩张球囊,推注对比剂扩张球囊,使塌陷椎体复位,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应用骨水泥在牙膏期时向空腔内填充。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48h内疼痛均完全缓解,无临床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矫正6°~24°。1例患者术后CT检查发现在椎体前侧缘有少量骨水泥外溢。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机制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玮 钱绍文 +3 位作者 刘锴 李勃 辛阔林 孙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观察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全脑活动及网络连接的变化,探索其与临床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28例GAD患者(GAD组)、28名健康对照(HC)组进行fMRI扫描。逐体素对比分析两组低频振幅(ALFF)和种子...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观察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全脑活动及网络连接的变化,探索其与临床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28例GAD患者(GAD组)、28名健康对照(HC)组进行fMRI扫描。逐体素对比分析两组低频振幅(ALFF)和种子点静息态功能连接(FC)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其与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GAD-7项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GAD组双侧背内侧前额叶、左楔前叶/后扣带回和双侧背外侧前额叶ALFF值明显高于HC组(P均<0.05)。GAD组右侧眶额叶/岛叶-背内侧前额叶、左侧眶额叶/岛叶-背内侧前额叶、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右侧海马的功能连接与HAM-A评分和GAD-7评分均有相关性。结论背侧前额叶皮层及楔前叶/后扣带回脑活动、前额叶-边缘组织回路异常可能是GAD重要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微血管渗透性改变及出血性转化的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许鹏君 孙钢 +3 位作者 姜庆军 刘凯 李理 杨振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75-580,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微血管渗透性改变及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预测。材料与方法收集缺血性脑梗死病人43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33例,进行常规MRI及DCE-MRI扫描。利用药代动力学模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微血管渗透性改变及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预测。材料与方法收集缺血性脑梗死病人43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33例,进行常规MRI及DCE-MRI扫描。利用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比较每一个病人梗死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Ktrans值以及出血组和非出血组的Ktrans值有无差异,比较不同时期梗死区强化对预测HT的意义。结果所有病人梗死区Ktrans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增高(P<0.05)。10例在急性期有脑实质强化的病人都有继发出血,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15例病人有继发出血,18例没有继发出血,Fisher's精确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亚急性期HT或没有HT的病人相比,急性期有HT组病人的Ktrans值明显增高(P<0.05),但是亚急性期HT和非HT的病人Ktrans值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期脑实质强化对HT的预测有更高的特异性,且渗透性比亚急性期更高。早期脑实质强化及HT与毛细血管内皮的紧密连接和基底膜损伤有关。后期脑实质强化及HT与侧枝循环的建立有关,DCE-MRI可以定量评估血脑屏障的渗透性,对进一步研究HT的分型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转化 微血管 血脑屏障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穿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5
5
作者 金鹏 刘训伟 +4 位作者 孙钢 易玉海 李凡东 张绪平 谢志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对4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共70个股骨头采用seldinger技术单侧穿刺股动脉插管,造影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后,超选择进入到股骨头营养血管如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改... 目的评价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对4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共70个股骨头采用seldinger技术单侧穿刺股动脉插管,造影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后,超选择进入到股骨头营养血管如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行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对照显示治疗后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疼痛症状及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影像检查显示骨质不同程度修复。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改善重建股骨头局部微循环,促进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I观察高温环境下人脑静息态神经活动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钱绍文 刘锴 +6 位作者 李勃 李敏 李理 杨晓 杨震 姜庆军 孙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31-1936,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连接(FC)与低频振幅(ALFF)技术,结合注意网络测试(ANT),探讨高温下人脑静息态神经活动变化及意义。方法令18名被试按随机交叉顺序在高温(50℃)与常温(25℃)下暴露1h后,采集fMRI数据,扫描结束后进行ANT测试。采用FC与A...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连接(FC)与低频振幅(ALFF)技术,结合注意网络测试(ANT),探讨高温下人脑静息态神经活动变化及意义。方法令18名被试按随机交叉顺序在高温(50℃)与常温(25℃)下暴露1h后,采集fMRI数据,扫描结束后进行ANT测试。采用FC与ALFF分析fMRI数据,得到全脑FC网络与ALFF图,分别对其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额-顶区ALFF与FC变化与注意网络效应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额眶区与颞叶、顶叶和枕叶等脑区连接显著降低,颞叶与额眶区、对侧颞叶、顶叶和枕叶连接显著降低,而脑岛、基底核区和丘脑以及额顶躯体感觉运动区等连接显著升高。前额叶背外侧、额眶区、颞叶等区域神经活动降低,而右侧躯体感觉运动区、丘脑及周围神经核团神经活动大幅度增强。执行控制效应降低与ALFF及FC改变显著相关。结论高温下人脑静息态成像模式的变化可能反映了高温下认知功能改变的神经学基础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调节与行为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诱发 功能连接 低频振幅 注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瑞杰 王灵通 +5 位作者 桑胜鹏 李统 王玮 李新勃 刘锴 孙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采用3.0T MR仪对32例行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行DTI扫描,应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分析DTI多参数图,获得... 目的探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采用3.0T MR仪对32例行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行DTI扫描,应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分析DTI多参数图,获得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度(MD)、轴向弥散度(AD)及径向弥散度(RD)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将ESRD患者差异脑区FA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测试(MMSE)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ESRD患者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前辐射冠、胼胝体体部及膝部、左侧颞叶白质及多条联络纤维FA值显著减低;MD值呈广泛且对称性显著升高;右侧上纵束、左侧上辐射冠AD值显著升高,左侧丘脑前辐射AD值显著降低;双侧额叶、胼胝体及双侧上纵束等白质区RD值显著升高(P均<0.05)。右侧额叶白质(r=0.404,P=0.022)及左侧上纵束(r=0.475,P=0.006)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ESRD患者脑区白质微结构受损,可能导致其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慢性 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轻度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经皮椎体强化术的再认识 被引量:8
8
作者 金鹏 孙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3-468,共6页
多年来,以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为代表的椎体强化术(PVA)已成功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和肿瘤性椎体骨折。2009年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两篇文章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提出质疑。然而随后大量的反驳... 多年来,以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为代表的椎体强化术(PVA)已成功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和肿瘤性椎体骨折。2009年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两篇文章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提出质疑。然而随后大量的反驳文献陆续发表。PVA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的目的是在临床参数(疼痛,残疾,生活质量,新发骨折)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比较非手术治疗和PVA的治疗效果,讨论"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定义和PVA骨水泥渗漏等不良反应。根据临床证据,探讨治疗骨质疏松性和肿瘤性椎体骨折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系统评价 椎体强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静 仇清涛 +5 位作者 段敬豪 姜庆军 孙钢 巩贯忠 李登旺 尹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0-61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患者的DWI表现,同时选取27名DWI图像肝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b值分别为0、20、50、100、200、400、800、1 000、1 200、1 500s/mm2。于DWI图像不同层面选取3个ROI,提... 目的探讨不同b值对肝硬化DWI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患者的DWI表现,同时选取27名DWI图像肝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b值分别为0、20、50、100、200、400、800、1 000、1 200、1 500s/mm2。于DWI图像不同层面选取3个ROI,提取37个纹理特征。采用百分比变异系数(%COV)>15%筛选不稳定纹理特征,以指数拟合方法分析不稳定纹理特征与b值的拟合程度。结果 37个纹理特征中,20个(20/37,54.05%)纹理特征不稳定;随b值增大,其中10个纹理特征呈指数上升趋势,4个纹理特征呈指数下降趋势,其余6个纹理特征无法定义其与b值的相对变化趋势。结论 DWI的b值影响肝硬化背景下的纹理特征;部分纹理特征与b值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球囊多次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钢 金鹏 +5 位作者 刘训伟 谢志勇 李凡东 易玉海 张绪平 郝润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单球囊多次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33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76个。在X线监测下,使用单球囊先后置入多个椎体,并多次扩张,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填充。术后观察疼... 目的探讨单球囊多次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33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76个。在X线监测下,使用单球囊先后置入多个椎体,并多次扩张,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填充。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33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周内疼痛明显缓解,无并发症。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由术前平均(6.46±1.40)分降至(1.65±0.42)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由术前平均71.38%降至22.92%。球囊扩张压力为120~300psi,平均为171.2psi;球囊扩张次数为2~6次,平均扩张3.3次,仅1个球囊在第6次扩张中破裂。术前伤椎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平均分别丢失(14.43±4.18)mm和(10.49±3.70)mm,术后平均分别丢失(9.79±3.64)mm和(5.52±2.83)mm。Cobb角由术前平均23.33°±6.33°,矫正至术后12.51°±4.32°。2例2个椎体前侧缘发现少许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椎体无明显骨水泥渗漏的X线表现。结论应用单球囊多次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满意,并降低了手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消融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孙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7-281,共5页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又称纳米刀,是一种能有效消融肿瘤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电脉冲永久损害靶区内细胞膜双磷脂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其肿瘤消融效果已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该技术无热导效应,邻近组织基质如血管、神经和胆道不...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又称纳米刀,是一种能有效消融肿瘤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电脉冲永久损害靶区内细胞膜双磷脂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其肿瘤消融效果已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该技术无热导效应,邻近组织基质如血管、神经和胆道不受破坏。本文就该技术原理、技术装置、治疗肿瘤优缺点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电穿孔 组织消融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术并发症发生及对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目前已成为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的有效介入手段。总体上,PVA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PVA并发症可分为骨水泥渗漏... 经皮椎体强化术(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目前已成为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的有效介入手段。总体上,PVA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PVA并发症可分为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脂肪栓塞、骨水泥特质反应、生物力学相关并发症及操作相关并发症。本文就PVA并发症与防治对策进行综述,建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强化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船适应性的指数模型
13
作者 刘广建 方颖 +1 位作者 孙钢 吴建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1-354,362,共5页
目的建立晕船适应性数学模型,为科学制定晕船适应性训练计划提供定量化研究工具。方法基于晕船适应性规律,建立晕船发生率(MSI)指数模型,以通过拟合训练数据提取航海适应率(AMSI)和适应速率(μ)等晕船适应性参数,并模拟AMSI和μ对MSI的... 目的建立晕船适应性数学模型,为科学制定晕船适应性训练计划提供定量化研究工具。方法基于晕船适应性规律,建立晕船发生率(MSI)指数模型,以通过拟合训练数据提取航海适应率(AMSI)和适应速率(μ)等晕船适应性参数,并模拟AMSI和μ对MSI的影响。结果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2次海上适应性训练数据,AMSI和μ在间断性训练中的拟合结果为0.87和0.048,而在连续性训练中则为0.81和0.34。提高AMSI和μ可增强晕船适应性训练效果。结论本文建立的MSI模型可用于晕船适应性训练的效果评估和最优策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船 适应性训练 航海适应率 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大脑半球间镜像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书芬 薛岩 +2 位作者 姜庆军 刘锴 李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80-984,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方法,分析月经性偏头痛(M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收集15例MM患者(MM组)和15名处于月经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疼痛强度数字评价量表(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方法,分析月经性偏头痛(M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收集15例MM患者(MM组)和15名处于月经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疼痛强度数字评价量表(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采集rs-fMRI数据,应用REST软件分析两侧大脑半球镜像对称体素间的VMHC值,获得VMHC值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并分析MM组患者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N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M组双侧额中回、楔前叶、前扣带回和中央后回VMHC值显著增高,MM组双侧前扣带回VMHC值与NRS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静息态下,M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异常,对理解MM的生理机制及相关临床表现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月经性偏头痛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注意视觉皮层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备成 李勃 +3 位作者 王玮 钱绍文 刘锴 孙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前注意视觉皮层的非注意视觉偏差刺激自动加工脑功能解剖的分布及意义。方法对20名健康右利手男性,采用经典oddball被动范式给予非注意视觉刺激,标准刺激为红色方块,概率为80%,偏差刺激为绿色方块,概率为20%,观察功能MRI影像学... 目的探讨前注意视觉皮层的非注意视觉偏差刺激自动加工脑功能解剖的分布及意义。方法对20名健康右利手男性,采用经典oddball被动范式给予非注意视觉刺激,标准刺激为红色方块,概率为80%,偏差刺激为绿色方块,概率为20%,观察功能MRI影像学表现。结果最终分析15名被试,fMRI检查前、中、后的按键正确率均≥95%,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0)。fMRI显示右侧梭状回(枕颞内侧回)、右侧部分颞叶、枕叶及海马旁回,左侧枕叶,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及左侧中央前回/后回脑激活区BOLD信号在偏差刺激出现后明显升高。结论 fMRI可以清楚显示前注意视觉皮层功能解剖分布,为临床诊断前注意视觉皮层受损情况提供更加直观的检查方式,为疾病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视觉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fMRI评价进食前后脑默认网络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改云 钱绍文 +4 位作者 李勃 刘锴 杨晓 孙雅娟 姜庆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评价进食前后脑默认网络(DMN)的变化。方法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均进食标准实验早餐,于空腹、早餐后、餐后2h及午餐前4个时间段接受静息态fMRI检查。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DMN。将提取的4个时间段DMN数据进行重复...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评价进食前后脑默认网络(DMN)的变化。方法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均进食标准实验早餐,于空腹、早餐后、餐后2h及午餐前4个时间段接受静息态fMRI检查。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DMN。将提取的4个时间段DMN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获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再将其作为蒙片,提取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Z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个不同时间段时,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素数目>85个)。与空腹比较,早餐后及餐后2h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Z值较小(P均<0.05);与午餐前比较,早餐后及餐后2h功能连接Z值亦较小(P<0.05);余时间段两两比较,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Z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进食前后前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发生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食物 默认网络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西兰兔股骨穿刺验证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的防渗漏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建英 刘训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通过新西兰兔股骨穿刺验证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的防渗漏性能。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穿刺新西兰兔左下肢近股骨端,建立通道后引入骨钻,建立骨折模型,植入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和/或骨水泥。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每只新西兰... 目的通过新西兰兔股骨穿刺验证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的防渗漏性能。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穿刺新西兰兔左下肢近股骨端,建立通道后引入骨钻,建立骨折模型,植入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和/或骨水泥。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每只新西兰兔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骨水泥发生溃散和出现呼吸急促的例数与组别。结果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骨水泥注入过程顺利,球囊组术中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CPC组血氧饱和度在水泥灌注中和灌注后分别为81.63±32.02、83.42±32.26,与灌注前的96.67±1.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死亡3例、呼吸急促5例,说明直接灌注骨水泥导致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结论进一步证实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对CPC的防渗漏和溃散的的效果明显,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兔 骨折 骨水泥 渗漏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