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程朋根 童成卓 +2 位作者 聂运菊 陈晓勇 丁昱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以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问题为目的,设计了一个基于RS与GIS技术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利用Arc GIS Engine与ENVI/IDL进行集成化二次开发,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估与监测、PM2.5空间内插与分级,并以南昌市相关数据... 以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问题为目的,设计了一个基于RS与GIS技术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系统,利用Arc GIS Engine与ENVI/IDL进行集成化二次开发,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估与监测、PM2.5空间内插与分级,并以南昌市相关数据进行例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开发技术思路正确,功能较为齐全,可以快速显示监测与评价城市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具有可操作性。选用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值作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可克服以往评价指标比较单一、结论不具普适性的弱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环境 监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支持的地理要素属性相似性计算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永滨 唐瑶 +2 位作者 李小龙 刘波 危小建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现势性是发挥数据应用价值的关键。鉴于在地理要素数据匹配过程中,常常因为分类标准不同或地图综合处理等原因而产生要素属性间的语义异质性,该文试图通过引入本体语义技术解决语义异质性问题,利用属性枚举的方法表达地理要素类别语义,... 现势性是发挥数据应用价值的关键。鉴于在地理要素数据匹配过程中,常常因为分类标准不同或地图综合处理等原因而产生要素属性间的语义异质性,该文试图通过引入本体语义技术解决语义异质性问题,利用属性枚举的方法表达地理要素类别语义,构建地理要素分类本体结构;同时将地物属性信息划分为要素类别信息、地物名称信息以及辅助信息3个部分,提出了语义支持的地理要素属性相似性模型。该模型从概念语义内涵的角度计算地理要素类别的相似性;从地物名称字面出发计算地物名称相似度;根据不同的辅助属性类型计算辅助属性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同尺度多时态与跨尺度相同时间版本环境下,所提出的模型可有效合理地评价候选地物间的属性相似性,较好地为地理数据匹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析 相似性 要素属性匹配 本体 数据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以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为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杨俊 宋振江 李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1-307,313,共8页
为探索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现状及耕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的内在作用机理,基于PSR模型进行耕地生态安全测度,选取了单位面积COD负荷、单位面积SO2负荷、耕地压力指数等36个变量,通过评价值转化、综合评价值计量、协调度测算... 为探索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现状及耕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的内在作用机理,基于PSR模型进行耕地生态安全测度,选取了单位面积COD负荷、单位面积SO2负荷、耕地压力指数等36个变量,通过评价值转化、综合评价值计量、协调度测算等方法而剖析研究区域的耕地生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西粮食高产片位为流域耕地生态安全之首。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西粮食高产片的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亦在其他区域之上,而除江淮平原(江苏地区以外)各个流域的耕地生态安全响应系统皆相对薄弱,且未来耕地生态安全堪忧。流域内多地呈现出综合评价得分与协调度评价值呈负相关的态势,表明地区隐藏的生态危机广泛存在。由此得出:(1)经济发展方式对耕地生态安全存在关联性影响;(2)地形地貌以及水热条件对耕地生态安全具有内在影响;(3)因地制宜的污染治理是耕地生态缓解与治理的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粮食主产区 PSR模型 耕地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D方法变形监测数据粗差探测与修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奉伟 周昀琦 +1 位作者 周世健 罗亦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5-1299,共5页
针对变形监测数据中粗差探测与修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MD)的粗差探测方法,并结合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对粗差点进行修复.通过LMD方法对变形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其PF分量,根据高频分量的奇异点确定可疑粗差点,将分解分量去除高频... 针对变形监测数据中粗差探测与修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LMD)的粗差探测方法,并结合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对粗差点进行修复.通过LMD方法对变形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其PF分量,根据高频分量的奇异点确定可疑粗差点,将分解分量去除高频分量进行重构,利用数学检验方法确定粗差点位置.剔除粗差点后,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进行修复粗差点.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粗差探测效果明显,三次样条插值修复也基本准确,为大坝变形多尺度分析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均值分解 变形监测 粗差 探测与修复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振江 杨俊 李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90-294,共5页
通过测算当前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以评价该区域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构造PSR价评价模型。选取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森林覆盖率等20个评价指标,构建综合度测算方程与协调度测算方程,以... 通过测算当前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以评价该区域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构造PSR价评价模型。选取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森林覆盖率等20个评价指标,构建综合度测算方程与协调度测算方程,以求出最终研究区域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值。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位于流域5省之首,湖南与湖北2省位列其次也超过区域平均水平;江西与安徽2省的耕地生态安全压力较大,安徽与湖北2省的耕地生态安全状态相对堪忧,湖南、湖北及安徽3省的耕地生态安全响应系统相对薄弱,尚存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粮食主产区 PSR模型 耕地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石城县洋地村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勇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16-421,共6页
阐述了低空航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组成,探讨利用该系统进行航测作业的技术流程,最后分析利用无人机航摄系统测制1∶1 000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成图精度、质量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要求。综合运用实地调查、GIS软件综合成... 阐述了低空航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组成,探讨利用该系统进行航测作业的技术流程,最后分析利用无人机航摄系统测制1∶1 000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成图精度、质量及相关注意事项的要求。综合运用实地调查、GIS软件综合成图法和SWOT分析法,基于无人机的1∶1 000航测成图可以达到相关成图规范要求,但需依赖大量的外业修补与改正工作。对成果进行精度评定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低空影像可用于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快速地形测绘。通过无人机航摄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展现了无人机航摄在小面积、低空、特殊地形的地图测量和修测上的优势,并具有高时效性、高精度、高机动性的特点。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建设,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无人机航测服务于农村规划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拍 测绘 农村土地规划 SWOT分析法 石城县洋地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光谱波段特征分析及建库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灵光 周学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湿地植被苔草、芦苇、南荻、虉草、水蓼、蒌蒿和狗牙根开展高光谱特征研究,在分析反射光谱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一、二阶导数方法分析各植被类型的反射光谱波段特征差异。结果表明,这7种植... 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湿地植被苔草、芦苇、南荻、虉草、水蓼、蒌蒿和狗牙根开展高光谱特征研究,在分析反射光谱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一、二阶导数方法分析各植被类型的反射光谱波段特征差异。结果表明,这7种植被在可见光波段内光谱反射率均低于15%;在"红边"位置的吸收率大小为蒌蒿>狗牙根>苔草>水蓼>芦苇>南荻>虉草,芦苇的红边斜率最大;一阶导数方法不能得到各植被光谱最佳特征波段,但二阶导数效果很好,显示7种典型植被类型在685.8、692.4、698.6、704.3、737.5、746.2 nm,差异明显;典型植被光谱库的建立,将为湿地植被分类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被类型 光谱特征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粮复合区生态补偿主体多阶段信号传递博弈研究
8
作者 李争 宋振江 杨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139,共7页
通过厘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探寻矿-粮复合区生态补偿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均衡条件。研究方法:基于多阶段信号传递博弈和逆向回归推导方法对矿企、地方政府、农户等三个主体在生态补偿中的利益倾向及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在第... 通过厘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探寻矿-粮复合区生态补偿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均衡条件。研究方法:基于多阶段信号传递博弈和逆向回归推导方法对矿企、地方政府、农户等三个主体在生态补偿中的利益倾向及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在第一阶段事中博弈中因认知时滞因素三方利益可达到短期均衡。(2)农户由上访等方式使上级政府作为中立机构介入,加大监察力度可使矿企的寻租可行性降低。研究结论:(1)建立健全环境污染相关制度,从法制角度加以约束矿企的污染行为以及补偿行为;(2)加强地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纪检监察程度有利于生态补偿渠道畅通;(3)对农户大力宣传生态污染知识、法律常识教育以提升农户监督能力,提高其在生态补偿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降低生态污染事件发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粮复合区 生态补偿 不完全信息 信号传递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的空间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赵飞 林晨 +4 位作者 许金朵 金平华 熊俊峰 闵敏 马荣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9-670,共12页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等影响因子,剖析产生颗粒态磷流失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平均颗粒态磷负荷模数为0.308 t·km^(-2)·a^(-1),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0.759 t·km^(-2)·a^(-1)>耕地0.256 t·km^(-2)·a^(-1)>建设用地0.138 t·km^(-2)·a^(-1),细分研究区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颗粒态磷负荷模数具有空间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坡度较大、降水充沛的杭埠河流域(岳西县、霍山县、舒城县);低值区分布在地势平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派河流域(肥西县)、南淝河流域(合肥市、长丰县)。坡度大、降水丰沛是造成林地、耕地颗粒态磷负荷模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地膜污染等导致耕地负荷较高;畜禽养殖提高建设用地负荷;磷矿的分布也会增加磷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颗粒态磷负荷模数 巢湖流域 泥沙输移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农户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0
作者 杨俊 李其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4期206-209,212,共5页
以德兴矿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7.0%的农户同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27.6%的农户对生态补偿政策持否定态度,12.9%的农户对其不了解,12... 以德兴矿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7.0%的农户同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27.6%的农户对生态补偿政策持否定态度,12.9%的农户对其不了解,12.4%的农户选择保持原样。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耕地面积的多少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农业收入低下和家庭人口众多是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务工时间和主粮来源间接的也会影响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由此得出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确保生态补偿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多关注农户意愿,将农户的满意度作为补偿是否合理的标准,确保生态补偿政策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农户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核心流域地区城市地表形态的异质性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玥 廖明伟 +2 位作者 廖明 韩飞 陈竹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8-1367,共10页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生态保护受到高度关注。以鄱阳湖流域核心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和已更新至2015年江西省地理国情普查房屋建筑矢量数据,进行城市建筑形态及地表温度(LST)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的定量化研...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生态保护受到高度关注。以鄱阳湖流域核心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和已更新至2015年江西省地理国情普查房屋建筑矢量数据,进行城市建筑形态及地表温度(LST)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的定量化研究,且深入分析建筑形态与LST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此外,利用高分辨率的3D建筑物栅格数据进行天空开阔角系数(SVF)的计算。结果表明,(1)湖区整体以低层低密度、低层高密度建筑形态为主,市级地区以中层高密度建筑、高层中密度建筑为主;低层低密度、低层高密度建筑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程度一般、城镇化率较低的县乡级地区。(2)湖区2005年和2016年10月的地表温度均低于5月,且低层低密度较为松散的建筑形态是引起湖区热环境变化最主要的建筑形态,高层高密度建筑形态的所在地区地表温度较为稳定。(3)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与地表温度之间呈正相关性,2016年5月地表温度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47和0.691,10月为0.486和0.841。从相关系数可知,建筑密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程度高于建筑高度。(4)实验区在晴好天气昼间,SVF值范围为0.06~0.79,主要频率在0.2~0.5之间。5月SVF值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044,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10月两者之间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606,相关性较高。SVF值较小的区域,建筑分布密集,阻碍大气对流,且阻挡长波辐射能量,不易于地表热辐射的扩散。地表形态的异质性会导致高低各异的地表温度及不同程度的地表温度变化,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要素对鄱阳湖核心流域地区地表温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且建筑密度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城市形态 建筑高度 建筑密度 天空开阔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D-GM(1,1)模型及其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池其才 周世健 王奉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3-616,共4页
将局部均值分解(LMD)方法应用在监测数据中。实验结果表明,LMD-GM(1,1)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比EMD-GM(1,1)模型和GM(1,1)模型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局部均值分解(LMD) GM(1 1)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EMD) LMD-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骆开谋 叶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11-212,共2页
从传感器、遥感数据处理、数据传输等方面对无人机遥感(UAVRS)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环境保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校正TVDI的华北地区旱情监测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伯祥 陈晓勇 徐雯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66-273,共8页
以MOD13A3数据和MOD11A2数据为基础,并结合30m空间分辨率SRTM高程数据进行高程校正,获得2017年华北地区各个月份TVDI等级分布图,利用TRMM3B43逐月降水数据和CLDASV2.0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对TVDI反演结果进行联合分析,探讨旱情、降雨和土... 以MOD13A3数据和MOD11A2数据为基础,并结合30m空间分辨率SRTM高程数据进行高程校正,获得2017年华北地区各个月份TVDI等级分布图,利用TRMM3B43逐月降水数据和CLDASV2.0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对TVDI反演结果进行联合分析,探讨旱情、降雨和土壤水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旱情时空分布变化具有不均一性,2017年3、4月份华北地区出现春旱现象,而11、12月份则出现冬旱现象,7至9月份雨季的到来使旱情得到缓解,华北地区处于湿润状态。此外,DEM校正后的TVDI和月降雨量水平、土壤水分体积含水量存在负相关性。2017年DEM校正后的TVDI的波动性表现比较平稳,而降雨和土壤水分的波动性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DI DEM校正 华北地区 旱情监测 降雨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赣江新区生态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万钰 陈晓勇 +2 位作者 易洁 钟滨 李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83-89,共7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面临更高的生态要求,全面、客观、快速、准确的评估区域生态质量成为当前生态研究重点。从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方面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湿度指标(Wet)、地表温度(LST)、归一化建筑-裸土指...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面临更高的生态要求,全面、客观、快速、准确的评估区域生态质量成为当前生态研究重点。从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方面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湿度指标(Wet)、地表温度(LST)、归一化建筑-裸土指数(NDSI)4个分量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集成分量指标,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2007—2017年赣江新区生态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探究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赣江新区RSEI均值由2007年的0.74增加到2017年的0.76,整体生态质量水平较高;赣江新区大多数区域的RSEI等级由差、中等变为良,其中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变化占比最高(52.77%);与2007年相比,赣江新区2017年的生态质量空间分布整体变化少、北方向和西南方向等局部变化明显。基于RSEI的生态评价可快速监测与评价区域生态质量,为其生态规划和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质量 赣江新区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VS负载均衡在数字城市云环境中的应用
16
作者 邓越 张静 方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82-185,共4页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快速推广应用,地理信息服务种类不断增加,资源数据量也随之增大,海量的数据存储、计算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导致数据中心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通过对LVS体系结构介绍、调度算法的研究基础上,阐述在数字城市实际建设过程中...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快速推广应用,地理信息服务种类不断增加,资源数据量也随之增大,海量的数据存储、计算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导致数据中心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通过对LVS体系结构介绍、调度算法的研究基础上,阐述在数字城市实际建设过程中,云环境下采用高效的LVS/DR模式实现负载均衡,使用加权轮询(WRR)算法选择服务器分组中最佳资源节点进行任务调度,从而解决数字城市云环境中因服务器节点负载不均衡而引起的并发量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S 负载均衡 数字城市 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迁移学习的油茶病害图像识别 被引量:152
17
作者 龙满生 欧阳春娟 +1 位作者 刘欢 付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94-201,共8页
传统的植物病害图像识别准确率严重依赖于耗时费力的人工特征设计。该文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来自动学习油茶病害特征,并借助迁移学习方法将Alex Net模型在Image Net图像数据集上学习得到的知识迁移到油茶... 传统的植物病害图像识别准确率严重依赖于耗时费力的人工特征设计。该文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来自动学习油茶病害特征,并借助迁移学习方法将Alex Net模型在Image Net图像数据集上学习得到的知识迁移到油茶病害识别任务。对油茶叶片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旋转对齐、尺度缩放等预处理后,按照病害特征由人工分为藻斑病、软腐病、煤污病、黄化病和健康叶5个类别。每个类别各选取750幅图像组成样本集,从样本集中随机选择80%的样本用作训练集,剩余20%用作测试集。利用随机裁剪、旋转变换和透视变换对训练集进行数据扩充,以模拟图像采集的不同视角和减少网络模型的过拟合。在Tensor Flow深度学习框架下,基于数据扩充前后的样本集,对Alex Net进行全新学习和迁移学习。试验结果表明,迁移学习能够明显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和分类性能;数据扩充有助于增加数据的多样性,避免出现过拟合现象;在迁移学习和数据扩充方式下的分类准确率高达96.53%,对藻斑病、软腐病、煤污病、黄化病、健康叶5类病害的F1得分分别达到94.28%、94.67%、97.31%、98.34%和98.03%。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对平移、旋转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为植物叶片病害智能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分类 作物 油茶病害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对鄱阳湖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3
18
作者 江玉梅 张晨 +4 位作者 黄小兰 倪才英 王金凤 宋鹏飞 张志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75-3486,共12页
利用Illumina平台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鄱阳湖4大河流(信江XS,饶河RS,修河SS,赣江GS)河口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测试的6种重金属离子中,Cu、Zn全量和有效态表现为RS、XS显著高于SS、GS,Mn... 利用Illumina平台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鄱阳湖4大河流(信江XS,饶河RS,修河SS,赣江GS)河口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测试的6种重金属离子中,Cu、Zn全量和有效态表现为RS、XS显著高于SS、GS,Mn全量和有效态在GS中显著最高,Pb有效态在XS显著最高,Pb全量、Cd全量和有效态、Cr全量和有效态在4条河流中无显著差异;经检测,鄱阳湖4河口底泥微生物群落主要有5大类,它们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2.54%~50.35%),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6.13%~13.13%),拟杆菌(Bacteroidetes)(4.38%~14.92%),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6.42%~10.70%)和绿湾菌门(Chloroflexi)(3.21%~11.73%).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GS、SS微生物多样性指数(Chao1和Shannon)高于RS,与重金属含量成反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重金属Cu、Zn、Cd、Pb、Cr、Mn和138个主要OTU显著相关,其中Cu、Cd和微生物门、属显著相关的OTU数量最多.变形菌门中有9个属和Cu有效量,5个属和Cd有效量显著正相关,这些正相关的菌群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要微生物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eqsequencing 土壤微生物 重金属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台湾美浓M_W6.4地震震源参数的InSAR和GPS反演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乐洋 高华 冯光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78-2588,共11页
2016年2月6日台湾西南部高雄市美浓区发生了M_w6.4地震.本文结合ALOS2卫星升降轨、Sentinel-1A升轨SAR数据,采用两轨差分干涉技术获取了该区域的同震形变场,形变结果表明震中西北部以抬升为主,最大视线向形变量约为11.2 cm.基于均匀位... 2016年2月6日台湾西南部高雄市美浓区发生了M_w6.4地震.本文结合ALOS2卫星升降轨、Sentinel-1A升轨SAR数据,采用两轨差分干涉技术获取了该区域的同震形变场,形变结果表明震中西北部以抬升为主,最大视线向形变量约为11.2 cm.基于均匀位错模型和多峰值粒子群(MPSO)算法,利用InSAR和GPS形变数据联合反演了美浓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结果表明震源中心位于22.920°N,120.420°E,深度约12 km,发震断层长度约15 km,走向角307°,倾角16.5°,平均滑动角为51.5°,此次地震是以逆冲倾滑兼左旋走滑的破裂模式.利用格网迭代搜索法得到最优倾角为15.7°,GPS和InSAR最优权比为18:1,最优平滑因子为0.06.基于非均匀位错模型,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方法进行线性反演,结果显示最大倾滑和走滑量分别为51.7 cm和55.3 cm,对应矩震级为M_w6.38,略小于GCMT(M_W6.4)的结果.通过与已有文献的比较和对该区域断层构造的分析,发现美浓地震的发震断层为单一断层的解释更为合理,我们推测发震断层是位于左镇、后甲里等断层之间的一条东南-西北走向往东北倾斜的盲断层,并初步推测2010年M_w6.3甲仙地震也同该断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浓地震 震源参数反演 INSAR 同震形变场 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无线传感网络的混合LEACH协议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彭蕾 吕敬祥 刘秋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37-1741,共5页
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热点,因此如何设计高能效的路由协议是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为了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提出一种适用大规模网络的基于LEACH算法的混合无线传感网络节能路由算法。首先,根据距离信息,设计... 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热点,因此如何设计高能效的路由协议是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为了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提出一种适用大规模网络的基于LEACH算法的混合无线传感网络节能路由算法。首先,根据距离信息,设计一种簇成员向基站直接传输或者通过簇头转发数据的路由协议。然后,推导出满足该算法的能耗条件。最后,通过MATLAB工具仿真表明与已有的LEACH协议和M-LEACH协议相比,混合路由协议能够有效降低基站周围节点的能耗,从而延长整个网路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混合LEACH协议 分簇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