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力显微镜用于微尺度材料力学性能表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丁燕怀 蒋旭 +4 位作者 任虎鸣 尹久仁 姜勇 邓旭辉 张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8-124,共7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纳米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从AFM的原理出发,分析了探针与样品之间作用力的计算过程,介绍了确定悬臂弹性常数的几种方法,并综述了AFM在生物材料、薄膜材料、纳米结构、单分子操作和纳米力学实验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微尺度材料 力学性能 探针 悬臂弹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催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聚苯乙烯体系界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凯 俞炜 周持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6-189,共4页
采用椭球回缩模型研究了茂金属催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聚苯乙烯(PS)体系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该体系的界面张力随温度线性降低,其温度系数为-0.024 mN/(m.℃)。此外,还采用了粘弹体系的乳液模型对聚合物的粘弹性对界面张力的测量... 采用椭球回缩模型研究了茂金属催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聚苯乙烯(PS)体系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该体系的界面张力随温度线性降低,其温度系数为-0.024 mN/(m.℃)。此外,还采用了粘弹体系的乳液模型对聚合物的粘弹性对界面张力的测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体和分散相液滴的松弛时间比值q对测量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粘弹性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多糖增稠适用于吞咽困难的肠内营养制剂及其流变学性质 被引量:10
3
作者 位元元 张洪斌 +1 位作者 马爱勤 高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5,共6页
胶体增稠的食物流体黏度是吞咽困难饮食护理中的关键参数。这类流体需有较高的黏度和较强的非牛顿流体行为。本研究采用流变学方法表征了透明质酸多糖对含豌豆蛋白和大豆油的营养制剂的增稠效果,研究了增稠营养制剂的流动性质、黏弹性... 胶体增稠的食物流体黏度是吞咽困难饮食护理中的关键参数。这类流体需有较高的黏度和较强的非牛顿流体行为。本研究采用流变学方法表征了透明质酸多糖对含豌豆蛋白和大豆油的营养制剂的增稠效果,研究了增稠营养制剂的流动性质、黏弹性和黏度的剪切时间依赖性。结果表明:未经增稠的营养制剂是表观黏度很低(仅约为0.010 Pa·s)的牛顿流体,不能满足安全吞咽的要求;而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当透明质酸质量分数为0.5%时,营养制剂的初始黏度可达8 Pa·s,增稠后营养制剂具有方便可调节的表观黏度、剪切变稀性质以及良好的黏弹性,流变学性质能满足安全吞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多糖 增稠 营养制剂 吞咽困难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在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动中的非线性行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全 俞炜 周持兴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8-532,共5页
利用YB模型预测了黏性液滴在黏性基质中的形状和取向的非线性变化,并对比前人的理论和实验工作,讨论了YB模型大振幅剪切流场中的适用性.还着重讨论了非线性行为的评估,提出了“峰高比加和法”和“峰面积比加和法”两种新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 大振幅 振荡剪切 聚合物共混物 相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分子表征和溶液流变学性质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慧娇 蔡志祥 +1 位作者 张洪斌 常忠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核磁共振方法和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技术测定了水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的酯化度和分子质量,并研究了SSPS在水溶液中的分子构象和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方法可... 采用核磁共振方法和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技术测定了水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的酯化度和分子质量,并研究了SSPS在水溶液中的分子构象和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SSPS的酯化度,水溶液中SSPS呈紧密的无规线团构象,具有很低的本征黏度,SSPS水溶液表现出很强的剪切变稀行为,并具有明显的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大豆多糖 酯化度 分子参数 构象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埃洛石纳米管复合材料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婷婷 俞炜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7,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与聚碳酸亚丙酯(PPC)的相容性,并将改性的HNTs(m-HNTs)和未改性的HNTs分别与PPC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与聚碳酸亚丙酯(PPC)的相容性,并将改性的HNTs(m-HNTs)和未改性的HNTs分别与PPC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流变仪、热失重分析仪对m-HNTs和PPC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60成功接枝到HNTs上,接枝率达到26%;m-HNTs在PPC中分散更均匀,m-HNTs可以很好地减缓PPC自身的降解,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PPC/m-H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显著高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埃洛石纳米管 纳米复合材料 流变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大举办“第五届复杂流体流变学讲习班暨及学术研讨会”
7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47,共1页
“第五届复杂流体流变学讲习班暨及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7月10—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流变学研究所主办,来自全国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5家公司在内的160余名研究生、教师和科研... “第五届复杂流体流变学讲习班暨及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7月10—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流变学研究所主办,来自全国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15家公司在内的160余名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会。会议安排了9人次培训讲座和17人次学术前沿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复杂流体 流变学 讲习班 上海交大 上海交通大学 活动中心 科研院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UHMWPE/HDPE微孔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顾旭 郑泓 +1 位作者 周持兴 俞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141,146,共5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液体石蜡(LP)为溶剂,制备得到UHMWPE/HDPE微孔膜。HDPE的加入不仅降低了体系的黏度,也同时减缓了体系结晶速度。冷却速率对微孔形态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以较低降...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液体石蜡(LP)为溶剂,制备得到UHMWPE/HDPE微孔膜。HDPE的加入不仅降低了体系的黏度,也同时减缓了体系结晶速度。冷却速率对微孔形态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以较低降温速率冷却时,HDPE的加入改变了微孔形态,并使孔径变大。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配比及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平均孔径约1μm、孔径均匀的UHMWPE/HDPE微孔膜;UHMWPE/HDPE微孔膜在135℃闭孔,在160℃薄膜依然保持原来形状而不塌缩,可见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时耐热性能优于PP、PE隔膜及其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微孔膜 热致相分离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场对超浓悬浮体系的内部结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营 王刚 +2 位作者 许元泽 俞炜 周持兴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研究了超浓悬浮体系的流变性质,发现在类似"临界凝胶点"的临界浓度附近出现从类液态向类固态的突变,表明体系出现完整的内部结构。触变环流变实验表明,内部结构发生了破坏和重建,与剪切速率、观测时间和松弛时间有依赖关系。... 研究了超浓悬浮体系的流变性质,发现在类似"临界凝胶点"的临界浓度附近出现从类液态向类固态的突变,表明体系出现完整的内部结构。触变环流变实验表明,内部结构发生了破坏和重建,与剪切速率、观测时间和松弛时间有依赖关系。采用结构化网络模型可准确描述体系的触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浓悬浮体系 药浆 结构 临界浓度 粘弹性 屈服应力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支链聚乳酸与凝胶成核剂共混物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1
10
作者 尤金秀 俞炜 周持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45-2450,共6页
在聚乳酸中引入长支链结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并与成核剂1,3∶2,4-二苯亚甲基山梨醇(DBS)/聚乙二醇(PEG)凝胶混合,研究了聚乳酸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加入成核剂后长支链聚乳酸的结晶速率加快,在熔体降温过程中即发生结晶,起始结... 在聚乳酸中引入长支链结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并与成核剂1,3∶2,4-二苯亚甲基山梨醇(DBS)/聚乙二醇(PEG)凝胶混合,研究了聚乳酸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加入成核剂后长支链聚乳酸的结晶速率加快,在熔体降温过程中即发生结晶,起始结晶温度高于130℃,在升温过程中的冷结晶消失,于125℃等温结晶的半结晶时间小于1 min.结晶速率加快的原因是成核密度的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DBS纳米纤维的成核作用、产生长支链的PETA与DBS纤维的氢键相互作用以及PEG增塑作用相互协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亚甲基山梨醇 聚乙二醇凝胶 长支链聚乳酸 熔融共混 结晶行为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条件对聚丙烯-聚异丁烯共混物形态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荣堂 Riva F. Martuscelli E.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90-94,共5页
通过WAXS,SAXS和拉伸试验对聚丙烯-聚异丁烯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结晶条件和共混物的组成对其形态和拉伸行为的影响,与室温淬火试样相比,等温结晶试样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厚的晶片、较高的拉伸模量及强度、较差的韧性,PIB的存在导致... 通过WAXS,SAXS和拉伸试验对聚丙烯-聚异丁烯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结晶条件和共混物的组成对其形态和拉伸行为的影响,与室温淬火试样相比,等温结晶试样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厚的晶片、较高的拉伸模量及强度、较差的韧性,PIB的存在导致iPP结晶度降低,力学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异丁烯 共混物 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全同立构聚丙烯共混物超拉伸纤维的热行为与力学行为
12
作者 马荣堂 王平粤 +1 位作者 GrecoR. Martuscelli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用热拉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全同立构聚丙烯(iPP)共混物超拉伸纤维,研究了拉伸比对其热行为及力学行为的影响,随拉伸比增加,纤维中HDPE与iPP的结晶度增大,熔融温度升高、熔程变宽;纤维中HDPE与iPP的结晶度低于其纯组分,熔融湿度... 用热拉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全同立构聚丙烯(iPP)共混物超拉伸纤维,研究了拉伸比对其热行为及力学行为的影响,随拉伸比增加,纤维中HDPE与iPP的结晶度增大,熔融温度升高、熔程变宽;纤维中HDPE与iPP的结晶度低于其纯组分,熔融湿度与熔程基本不受组分比的影响,随拉伸比增加,纤维的模量增高,以HDPE为主的纤维的拉伸强度增大,以iPP为主的纤维拉伸强度增至一定值后,不再随拉伸比增加而增大,并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物 超拉伸 HDPE/i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扩链产物的分子结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剑峰 俞炜 周持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73,77,共4页
采用不同含量的四官能团单体均苯四甲酸酐(PMDA)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熔体强度,在增加PET分子量的同时,使PET发生支化反应。频率扫描结果表明,扩链反应显著提高了PET的弹性模量和复数黏度;运用傅立叶变换流变学方法对长支链... 采用不同含量的四官能团单体均苯四甲酸酐(PMDA)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熔体强度,在增加PET分子量的同时,使PET发生支化反应。频率扫描结果表明,扩链反应显著提高了PET的弹性模量和复数黏度;运用傅立叶变换流变学方法对长支链进行表征,根据三次谐波与基频幅值比与应变的幂律关系,发现在中等应变幅值下,扩链产物的幂律指数n均小于2,表明生成了不同支化程度的支链结构。扩链产物的黏度随扩链剂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扩链产物的支化度对扩链剂浓度存在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扩链 支化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质酸构建的功能材料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益锐 蔡志祥 +1 位作者 郭亚龙 张洪斌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48,共23页
透明质酸(HA)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基葡萄糖胺二糖重复单元组成的线性聚阴离子多糖。目前,HA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基于HA分子含有的羟基、羧基和乙酰氨基等官能团,制备各类衍生物和水凝胶;(2)基于HA分子能与癌细胞表... 透明质酸(HA)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基葡萄糖胺二糖重复单元组成的线性聚阴离子多糖。目前,HA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基于HA分子含有的羟基、羧基和乙酰氨基等官能团,制备各类衍生物和水凝胶;(2)基于HA分子能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如分化簇44(CD44)、淋巴管内皮细胞受体1(LYVE-1)、HA内吞受体(HARE)和HA介导的运动受体(RHAMM)等)相互作用,将HA及其衍生物用作靶向药物治疗的药物载体;(3)基于HA与人体生理活动的密切相关性,发展HA水凝胶在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本文系统总结了以HA为原料,根据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特点开发的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癌症靶向治疗、伤口愈合、术后黏连、软骨再生和骨关节炎治疗等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功能材料 药物释放 组织工程 生物医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支链聚碳酸丁二酯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珊珊 俞炜 周持兴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38-243,252,共7页
脂肪族聚碳酸丁二酯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热降解反应及材料本身存在的熔体强度低、拉伸强度低等缺陷却大大限制了其应用。为此,采用反应加工的方式对聚碳酸丁二酯进行改性,通过在共混体... 脂肪族聚碳酸丁二酯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热降解反应及材料本身存在的熔体强度低、拉伸强度低等缺陷却大大限制了其应用。为此,采用反应加工的方式对聚碳酸丁二酯进行改性,通过在共混体系内加入多官能团单体的方法来制备长支化的聚碳酸丁二酯。探索出了一种用酸酐类和环氧类多官能单体联用的方法,制备得到了高支化度、高分子量的聚碳酸丁二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及流变学方法,表征了长支化结构的产生,并推测了制备长支化聚碳酸丁二酯的官能团反应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支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聚碳酸丁二酯相比,改性后的样品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采用多官能单体联用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长支化样品的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丁二酯 长支链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廖晴雨 张洪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80,共17页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也称魔芋胶,是从魔芋块茎中提取的中性杂多糖。KGM长期以来被作为增稠剂、凝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是高效的质构改良剂和流变学性质调节剂。然而,天然KGM水溶性低、加工性能差,...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也称魔芋胶,是从魔芋块茎中提取的中性杂多糖。KGM长期以来被作为增稠剂、凝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是高效的质构改良剂和流变学性质调节剂。然而,天然KGM水溶性低、加工性能差,采用化学和物理改性是提高其水溶性、发掘新功能和拓展新应用的有效手段。因此,系统综述了KGM的各类改性方法以及未改性和改性产物在乳液、凝胶、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食品及营养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着重总结了近年来KGM的酯化、酰基化、羧甲基化、磺化、氧化、阳离子化、接枝共聚交联等化学改性,共混填充、物理交联、微流控纺丝、γ射线辐照等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及改性产物的应用进展,指出了KGM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功能化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聚苯醚微孔膜及其形态
17
作者 王加存 郑泓 +1 位作者 俞炜 周持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选择聚苯醚作为锂离子电池用耐高温隔离膜制备膜材料,以环己醇为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苯醚微孔膜。绘制了聚苯醚/环己醇体系的热力学相图,并研究了聚合物含量、冷却速度、结晶粗化时间等对最终微孔膜形态的影响。聚苯醚/... 选择聚苯醚作为锂离子电池用耐高温隔离膜制备膜材料,以环己醇为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苯醚微孔膜。绘制了聚苯醚/环己醇体系的热力学相图,并研究了聚合物含量、冷却速度、结晶粗化时间等对最终微孔膜形态的影响。聚苯醚/环己醇体系冷却时存在液-液相分离区域,偏晶点约为57.5%。微孔大小随着聚合物含量与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变小。对聚苯硫醚进行了充分的晶体粗化,将产生大量大颗粒球晶,蜂窝状微孔减少。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成膜条件及配方,可以制备具有蜂窝状微孔且孔径均匀、孔径范围为0.1μm~1μm的聚苯醚微孔膜,可适用于锂离子电池隔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热致相分离 耐高温隔离膜 膜形态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支化聚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结构性能分析
18
作者 牟堂峰 田敬华 +1 位作者 俞炜 周持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8-81,共4页
采用原位反应复合的方法研究制备了长支化聚丙烯(LCBPP)/木粉(WF)复合材料。FT-IR结果表明,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被接枝到了PP骨架上。多种流变实验测试结果(黏度曲线,储能模量)证实了长支化聚丙烯的存在。复合材料性能测试表明... 采用原位反应复合的方法研究制备了长支化聚丙烯(LCBPP)/木粉(WF)复合材料。FT-IR结果表明,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被接枝到了PP骨架上。多种流变实验测试结果(黏度曲线,储能模量)证实了长支化聚丙烯的存在。复合材料性能测试表明,长支化反应提高了木塑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最大幅度分别达到29.44%和27.75%。其原因在于LCBPP与木粉颗粒的相容性较好,这由SEM照片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木粉 长支化 流变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月桂酸甘油酯接枝改性阿拉伯胶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燕萍 张修齐 +1 位作者 蔡志祥 张洪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34,共7页
采用单月桂酸甘油酯(glyceryl monolaurate,GML)对其接枝改性,并对比探讨不同投料比(GML/阿拉伯胶(gum arabic,GA)=0%、5%、10%、20%)条件下,所得改性产物(GML-GA)的乳化性能和对油水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改性并未改变溶液牛顿... 采用单月桂酸甘油酯(glyceryl monolaurate,GML)对其接枝改性,并对比探讨不同投料比(GML/阿拉伯胶(gum arabic,GA)=0%、5%、10%、20%)条件下,所得改性产物(GML-GA)的乳化性能和对油水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改性并未改变溶液牛顿流体的本体流变学性质,但改性产物(GML-GA)的乳化性能和对油水乳液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改性产物的乳化性随投料比增加呈现先提高而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其中GML/GA投料比为10%的改性产物乳化性能最高。由于GML可能主要被接枝于GA中的高含量组分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分子上,因此相比于乳化性能仅源于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AGP)组分贡献的GA,改性产物GML-GA乳化能力的提高则源于AGP和改性AG双组分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胶 单月桂酸甘油酯 乳化性能 乳液稳定性 接枝改性 天然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压痕回复的二阶反应动力学方法分析
20
作者 蒋旭 罗利 +3 位作者 程世玉 蒋有能 丁燕怀 张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4-46,共3页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结合纳米压痕表征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压痕的深度回复,考察了温度对压痕回复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期压痕深度迅速回复,经过3 h左右压痕深度不再发生变化。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压痕残余深度迅速降低,20℃时...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结合纳米压痕表征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压痕的深度回复,考察了温度对压痕回复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期压痕深度迅速回复,经过3 h左右压痕深度不再发生变化。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压痕残余深度迅速降低,20℃时压痕残余深度约为120 nm,50℃时压痕残余深度降低到约10nm。采用二阶反应动力学方法对粘弹性压痕回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压痕的粘弹性深度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压痕 回复 二阶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