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绣球蘑多糖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李贵文 王国栋 +3 位作者 张明芮 赵欣雅 程世俊 秦国正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优化绣球蘑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测定多糖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 目的优化绣球蘑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测定多糖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结果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36∶1,多糖提取率为87.21%。1.6 mg/mL多糖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3%、64%,还原力(吸光度)为0.21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超声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绣球蘑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蘑 多糖 超声提取工艺 体外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菊芋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璋 袁平川 +3 位作者 王颜天池 周宇杰 柳春燕 陈靠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6-1230,共5页
研究不同醇沉组份的菊芋多糖分子量和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差异。菊芋水提物分级醇沉获得粗多糖,过Sephadex G-50凝胶柱进行纯化,得到重均分子量为1959、2180、2746、2011 Da的多糖组分:JAP-1、JAP-2、JAP-3和JAP-4。测... 研究不同醇沉组份的菊芋多糖分子量和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差异。菊芋水提物分级醇沉获得粗多糖,过Sephadex G-50凝胶柱进行纯化,得到重均分子量为1959、2180、2746、2011 Da的多糖组分:JAP-1、JAP-2、JAP-3和JAP-4。测定这些组分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对DPPH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JAP-4具有较明显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在5 mg/mL时抑制率为20.32%。JAP-1、JAP-2、JAP-3和JAP-4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JAP-2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优于其他组分。JAP-2在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4.50%和89.74%,接近于Vc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分子量菊芋多糖的活性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分子量的不同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多糖 分子量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结构特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田磊 柳春燕 +1 位作者 韩军 王国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19-530,共12页
中药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与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黄精多糖是黄精中最重要的活性化合... 中药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与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黄精多糖是黄精中最重要的活性化合物之一,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抗骨质疏松、降血糖、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已经成为黄精开发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黄精多糖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精多糖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糖 结构特征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SPF级动物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以皖南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洪计 李祥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9-272,共4页
建立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是提供高质量动物及开展高水平动物研究的重要保证。该文以皖南医学院为例,介绍SPF动物实验室的基本建设情况,分别从制度建设、日常管理、人物流动、消毒灭菌、准入培训、检测维护、废弃物... 建立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是提供高质量动物及开展高水平动物研究的重要保证。该文以皖南医学院为例,介绍SPF动物实验室的基本建设情况,分别从制度建设、日常管理、人物流动、消毒灭菌、准入培训、检测维护、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SPF动物实验室的运行及管理模式,针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SPF动物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 动物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F级动物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以皖南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惠 孙洪计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该文以皖南医学院为例,从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动物实验室总体建设情况、硬件系统管理、实验室制度管理3个方面介绍本实验室运行模式,总结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为高校SPF级动物实验室的运行与管... 该文以皖南医学院为例,从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动物实验室总体建设情况、硬件系统管理、实验室制度管理3个方面介绍本实验室运行模式,总结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为高校SPF级动物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级 动物实验室 管理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A1基因G2706A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向荣 汪茗 +5 位作者 郑雅俊 李佳佳 章霞 孙玲玲 程浪 曹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族人群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的高脂血症患者(共入选105例,完成随访90例)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服用,连续用药1个月。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后测定...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族人群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的高脂血症患者(共入选105例,完成随访90例)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服用,连续用药1个月。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后测定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ABCA1G2706A基因多态性。结果: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1个月后,GG、GA、AA三种基因型患者之间的TC、TG、LDL-C、HDL-C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A1G2706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PCA对HUVE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桑金凤 张根葆 +1 位作者 周淑艳 季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2-576,共5页
目的:观察皖南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超微结构及其合成组织因子(T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PCA的抗血栓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DMEM液)、脂多糖(LPS)组(LPS... 目的:观察皖南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超微结构及其合成组织因子(T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PCA的抗血栓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DMEM液)、脂多糖(LPS)组(LPS 0.1μg/ml)、PCA组(PCA 1μg/ml)、PCA+LPS组(1μg/ml PCA+0.1μg/ml LPS),加药作用12 h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内质网、线粒体形态及自噬体数量变化;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TF、vWF、ET-1含量;RT-PCR检测细胞内vWF、ET-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T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PS组的HUVEC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膜不光滑、出现凸起样改变,并发生线粒体、内质网肿胀,自噬体数量增多等超微结构的改变,PCA组HUVEC的超微结构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变化;与LPS组相比,PCA+LPS组的HUVEC线粒体、内质网肿胀消失,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F、vWF、ET-1的含量及细胞内vWF、ET-1基因、TF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PCA组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内3种物质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与LPS组相比,LPS+PCA组HUVEC培养上清及细胞内TF、vWF、ET-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1μg/ml的PCA可减轻LPS引起的HUVEC超微结构的改变,也可抑制LPS对HUVEC的TF、vWF、ET-1分泌量的增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 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丁孟汝 王国栋 +4 位作者 袁平川 何曙光 邵太丽 柳春燕 孔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1-474,F0003,共5页
多糖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结构的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和微生物细胞壁中,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特点。近年研究发现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低血糖与血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 多糖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结构的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和微生物细胞壁中,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特点。近年研究发现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低血糖与血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多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的功效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很多多糖能够通过修护胰岛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抗氧化能力,调节糖脂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等作用机制来发挥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本文综述了多糖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如多糖调节糖代谢的作用机制包括修护胰岛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含量;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增加肝糖原的合成;调节肠道菌群;多糖还能够通过改善机体免疫调节,拮抗升高血糖素来调节糖代谢。多糖对脂代谢的作用机制包括:通过调节脂质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调节体内PPAR-α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脂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多糖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及调节信号通路来调节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糖代谢 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根霉胞外多糖脱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秦国正 琚勇 +5 位作者 张明芮 李萍 柳春燕 唐保露 薛信磊 王国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3-1778,1784,共7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综合指数为指标,考察木瓜蛋白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黑根霉胞外多糖酶-Sevag法脱蛋白工艺的影响。经过响应面实验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浓度425 U/mL、...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综合指数为指标,考察木瓜蛋白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黑根霉胞外多糖酶-Sevag法脱蛋白工艺的影响。经过响应面实验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浓度425 U/mL、酶解温度62℃、酶解时间90 min,经三次重复实验验证,蛋白质脱除率与综合指数均值分别为54.08%和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根霉 胞外多糖 脱蛋白 酶-Sevag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碗花花多糖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萍 秦国正 +3 位作者 付双 李贵州 唐保露 琚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4-957,共4页
目的优化打破碗花花多糖微波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粉碎粒度、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再以维生素C为对照,测定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最佳条... 目的优化打破碗花花多糖微波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粉碎粒度、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再以维生素C为对照,测定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8 min,提取温度85℃,粉碎粒度40目,提取次数3次,多糖得率16.23%。该成分质量浓度为1 mg/m 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34.31%,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微波提取打破碗花花多糖,并且该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破碗花花 多糖 微波提取 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志雁 袁平川 +1 位作者 柳春燕 王国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794-1801,共8页
2型糖尿病(T2DM)以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紊乱可减少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影响胆汁酸和支链氨基酸的正常代谢以及干扰脂多糖分泌等,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以及慢性炎症,逐渐发展成为T2DM。多糖由十个及以... 2型糖尿病(T2DM)以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紊乱可减少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影响胆汁酸和支链氨基酸的正常代谢以及干扰脂多糖分泌等,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以及慢性炎症,逐渐发展成为T2DM。多糖由十个及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对肠道微生态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可改善肠道菌群功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T2DM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从而减少胰岛素抵抗并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以期为多糖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多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根霉胞外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国正 邵太丽 +5 位作者 李萍 周玉燕 李艳 洪旭晨 李璋 王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分析EPS硫酸酯化修饰中配料比对硫酸基取代度的影响及其硫酸酯化修饰对EPS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EPS,氯化钡-明胶浊度法测定硫酸基取代度,分析酯化剂配料比对硫酸基取代度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硫酸基团是否与... 目的分析EPS硫酸酯化修饰中配料比对硫酸基取代度的影响及其硫酸酯化修饰对EPS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EPS,氯化钡-明胶浊度法测定硫酸基取代度,分析酯化剂配料比对硫酸基取代度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硫酸基团是否与EPS结合形成硫酸酯;CCK-8法检测EPS硫酸酯(SEPS)抑制人结肠癌HCT 116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SEPS诱导HCT 116细胞凋亡活性。结果酯化剂和EPS配料比1∶1和2∶1条件下产物硫酸基取代度分别为0.98%(SEPS-1)和1.18%(SEPS-2),增加酯化剂配料比可以提高产物取代度(P<0.05)。红外光谱分析发现1249 cm-1附近出现-OSO3-的S=O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硫酸基团与EPS结合形成硫酸酯。CCK-8实验表明,在0.02~0.10 mg/L各浓度梯度范围内,SEPS-1对HCT 11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高于EPS(P<0.05);在0.04、0.06、0.10 mg/mL浓度梯度水平时,SEPS-2活性高于EPS(P<0.05);在0.04~0.08 mg/L各浓度梯度水平,SEPS-1活性高于SEPS-2(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EPS-1诱导HCT 116细胞凋亡活性较EPS明显增强,随着SEPS-1浓度的增加,发生早期凋亡的细胞与坏死细胞相应增加,并呈现剂量依赖性,0.06、0.08、0.10 mg/mL处理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6.38%、11.8%与12.5%,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率分别为5.26%、8.04%、6.80%。结论黑根霉EPS硫酸酯化修饰中,酯化剂配料比对产物取代度有直接影响,增加酯化剂配料比可以提高产物取代度。黑根霉EPS硫酸酯化修饰可以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但取代度高低与活性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根霉 胞外多糖 硫酸酯 抗肿瘤活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冬青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颖 王存琴 +1 位作者 方兰婷 姜新秀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第2期77-80,共4页
大叶冬青为常绿乔木,具有丰富的三萜、三萜皂苷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和突出的降血脂、抗氧化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但中国药典中还未有其明确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检索与大叶冬青化学成分测定的相关文献,同时加以梳理、总结、归纳,为大叶冬... 大叶冬青为常绿乔木,具有丰富的三萜、三萜皂苷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和突出的降血脂、抗氧化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但中国药典中还未有其明确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检索与大叶冬青化学成分测定的相关文献,同时加以梳理、总结、归纳,为大叶冬青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目前文献报道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HPLC法、UPLC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其中HPLC法具有原理易懂,操作便捷,分离度高,灵敏性强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同时检测大叶冬青中多种成分,达到规范其质量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HPLC UPLC 三萜类成分 黄酮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盏花苷E通过自噬途径下调GPX4和SLC7A11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芊伊 尚书涵 +4 位作者 鲁欢 李思思 孙志勉 范喜瑞 戚之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7-1335,共9页
目的探讨金盏花苷E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金盏花苷E处理肝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GPX4、SLC7A11、LC3、P62的表达以及Akt/mTOR的磷酸化。自噬抑制剂LY294002和激活剂Rapamycin与金盏花苷E联合... 目的探讨金盏花苷E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金盏花苷E处理肝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GPX4、SLC7A11、LC3、P62的表达以及Akt/mTOR的磷酸化。自噬抑制剂LY294002和激活剂Rapamycin与金盏花苷E联合处理肝癌细胞,EdU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TCGA数据库分析GPX4和SLC7A11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肝癌患者存活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ting和qPCR分别检测GPX4和SLC7A11在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金盏花苷E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存活(P<0.05);GPX4和SLC7A11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均显著高表达;GPX4和SLC7A11的表达与肝癌患者存活呈显著负相关(P<0.001);金盏花苷E显著抑制GPX4和SLC7A11蛋白的表达,激活Akt-mTOR通路,增强LC3Ⅱ的表达(P<0.01);自噬激活剂Rapamycin显著增强金盏花苷E对GPX4和SLC7A11的抑制作用,而自噬抑制剂LY294002则明显逆转了金盏花苷E对GPX4和SLC7A11的抑制作用(P<0.05);抑制自噬途径能够逆转金盏花苷E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增强自噬途径则发生相反的变化(P<0.01)。结论金盏花苷E经自噬途径下调GPX4和SLC7A11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盏花苷E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溶质转运蛋白第7家族11成员 自噬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诺苷通过抗氧化应激保护雷公藤甲素所致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玉燕 孙玉 +5 位作者 李萍 秦国正 程倩 刘宇 陈滢俐 王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9-955,共7页
目的观察具有抗氧化应激活性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莫诺苷对雷公藤甲素(TP)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莫诺苷分别单独及联合给药小鼠及人肝癌HepG2细胞后,血清学法测定各组小鼠肝生化指标的变化;MTT法检测各实... 目的观察具有抗氧化应激活性的环烯醚萜苷化合物莫诺苷对雷公藤甲素(TP)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莫诺苷分别单独及联合给药小鼠及人肝癌HepG2细胞后,血清学法测定各组小鼠肝生化指标的变化;MTT法检测各实验组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B法检测氧化应激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表明雷公藤甲素具有很明显的肝脏损伤作用,小鼠血清中肝生化指标及肝脏指数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实验则表明其抑制了HepG2细胞的生长,24 h细胞的生长活性仅为72.83%,并随时间增长而降低。细胞凋亡明显,细胞核破裂皱缩,24 h细胞凋亡率高达43.1%。此外,氧化应激通路相关蛋白Nrf2,HO-1的表达明显降低。而莫诺苷联合用药后逆转了以上实验指标,使得小鼠中肝生化指标及肝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的凋亡率,细胞形态及氧化应激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莫诺苷可保护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莫诺苷 肝损伤 抗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疫苗P64k-EGF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磊 韩莉 +4 位作者 鄢海燕 章圣朋 张叶明 高继光 王国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47-1650,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epidemal growth factor,EGF)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6000,由53个氨基酸组成;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主要配体,而EGFR在多种上皮源肿瘤中过表达[1-4]。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P64k 肿瘤疫苗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联合奥沙利铂可体外协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萍 袁平川 +2 位作者 阙月月 刘筱琴 王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4-513,共10页
目的探讨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EPS)联合奥沙利铂(Oxa)用药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组(0μg/mL)、Oxa组(8μg/mL Oxa)、EPS组(100μg/mL EPS)、EPS+Oxa组(8μg/mL Oxa+100μg/mL EPS)。CCK-8检测细胞活力,C... 目的探讨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EPS)联合奥沙利铂(Oxa)用药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组(0μg/mL)、Oxa组(8μg/mL Oxa)、EPS组(100μg/mL EPS)、EPS+Oxa组(8μg/mL Oxa+100μg/mL EPS)。CCK-8检测细胞活力,CompuSyn软件拟合Fa-CI曲线评价联用效果。流式检测凋亡和周期、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Oxa和EPS相关基因与结直肠癌相关基因取交集进行PPI分析以及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Oxa单用或与EPS联用处理HCT116细胞,均可使HCT116细胞活力受到抑制,并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耐性,两者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CI<1)。两药联用组的细胞总凋亡率与Oxa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处于S期的比例高于其他各组。EPS和Oxa均具有抑制HCT116细胞迁移的作用,两者联用后抑制作用更为明显。KEGG分析显示主要涉及耐药、凋亡、血管新生等通路。结论EPS联合奥沙利铂可协同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促进该细胞凋亡和细胞S周期阻滞、抑制细胞迁移,铂耐药、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奥沙利铂 结直肠癌 协同 拟康氏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苷通过下调HMGB1的表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田雨 陈雪雷 +4 位作者 程锦 程振宇 吴晓明 齐世美 戚之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00-1706,共7页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乳酸诱导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胃癌BGC-823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乳酸组、不同浓度芦荟苷和乳酸联合组,分组处理后的BGC-823细胞,EdU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乳酸诱导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胃癌BGC-823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乳酸组、不同浓度芦荟苷和乳酸联合组,分组处理后的BGC-823细胞,EdU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yclinE1、PCNA、Ncadherin、E-cadherin、MMP-2、MMP-9和HMGB1的表达;ELISA检测HMGB1的释放。HMGB1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BGC-823细胞,转染48 h后用乳酸刺激细胞24 h,EdU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EdU结果表明,芦荟苷明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结果表明,芦荟苷和乳酸联合处理的胃癌细胞,细胞克隆数目显著少于乳酸处理组(P<0.05);划痕和transwell结果均表明,芦荟苷能够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迁移(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芦荟苷能够下调乳酸诱导的Cyclin D1,E1,PCNA,N-cadherin,MMP-2,MMP-9和HMGB1的表达;逆转乳酸对E-cadherin表达的抑制作用;ELISA结果发现,芦荟苷有效阻止了乳酸诱导的HMGB1释放(P<0.05)。EdU和划痕结果表明,敲除HMGB1的BGC-823细胞,乳酸诱导的增殖和迁移与阴性质粒转染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芦荟苷通过下调乳酸诱导的HMGB1表达、释放以及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苷 乳酸 胃癌 HMGB1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HER3胞外域Ⅰ区183-227aa的原核表达及大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磊 袁平川 +3 位作者 赵志刚 王鑫 王国栋 颜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6-813,共8页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183-227aa肽段(HER3Ⅰ)和麻疹病毒蛋白288-302aa肽段(MVF)融合构建的重组肽(MVF-HER3Ⅰ),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将MVF与HER3Ⅰ融合构建重组肽MVF-HER3Ⅰ,用化学合成法合成重组肽基因,...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183-227aa肽段(HER3Ⅰ)和麻疹病毒蛋白288-302aa肽段(MVF)融合构建的重组肽(MVF-HER3Ⅰ),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将MVF与HER3Ⅰ融合构建重组肽MVF-HER3Ⅰ,用化学合成法合成重组肽基因,并将其与pET21b质粒和含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pET32a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肽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用双酶切法鉴定。将重组质粒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并进行表达参数优化及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依次经镍离子亲和层析、肠激酶酶切和再次镍离子亲和层析制备重组肽。表达和纯化过程中的样品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用SDS-PAGE分析。以纯化的重组肽为抗原免疫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测定抗重组肽多克隆抗体效价,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法分析抗重组肽多克隆抗体对重组肽和非变性状态HER3的识别,激光共聚焦法分析抗重组肽多克隆抗体与MCF7细胞的结合,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测定在有无神经调节素刺激下抗重组肽多克隆抗体对高表达HER3的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肽的两种表达质粒,重组肽基因不能单独表达,但和Trx融合后可在37℃、0.2 mmol/L IPTG条件下呈可溶高表达。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酶切和再次亲和层析后得到重组肽。重组肽可刺激大鼠产生效价达1:512000的抗重组肽多克隆抗体。该抗体不仅可特异性识别重组肽,还可特异性沉淀非变性HER3和结合于MCF7细胞的细胞膜。不管有无神经调节素刺激,该抗体均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R3高表达的MCF7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成功进行了重组肽MVF-HER3Ⅰ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制备并鉴定了抗MVF-HER3Ⅰ多克隆抗体,为在体内外深入研究该抗体对HER3信号通路的影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二聚化 融合表达 亲和层析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二聚化界面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磊 王鑫 +1 位作者 袁平川 王国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1-556,共6页
目的制备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二聚化界面区第236至308位氨基酸肽段(ErbB3Ⅱ)与麻疹病毒蛋白第288至302位氨基酸肽段(MVF)连接而成的融合蛋白MVF-ErbB3Ⅱ,并制备和表征其大鼠多克隆抗体.方法化学合成法合成MVF-ErbB3Ⅱ的基因,利... 目的制备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二聚化界面区第236至308位氨基酸肽段(ErbB3Ⅱ)与麻疹病毒蛋白第288至302位氨基酸肽段(MVF)连接而成的融合蛋白MVF-ErbB3Ⅱ,并制备和表征其大鼠多克隆抗体.方法化学合成法合成MVF-ErbB3Ⅱ的基因,利用DNA连接酶与pET-21b载体连接成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MVF-ErbB3Ⅱ原核表达,MVF-ErbB3Ⅱ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免疫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抗体滴度,Western blot法、免疫共沉淀法(IP)和流式细胞术鉴定抗体特异性和靶向性.结果SDS-PAGE证实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MVF-ErbB3Ⅱ蛋白,ELISA结果表明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IP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MVF-ErbB3Ⅱ及非变性ErbB3特异性和二聚化界面靶向性.结论成功进行了MVF-ErbB3Ⅱ原核表达和分离纯化及大鼠抗MVF-ErbB3Ⅱ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 原核表达 二聚化 多克隆抗体 免疫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