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径沉积物养护海滩后演化差异性分析——以洞头区蓝色海湾东岙、凸垄底海滩修复工程为例
1
作者 雷刚 何天成 +5 位作者 李昌达 郑吉祥 蔡锋 戚洪帅 刘根 赵绍华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79,共11页
不同粒径沉积物养护海滩工程后演化特征具有差异性。本研究以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沙滩修复工程和凸垄底卵石滩修复工程为例,基于工程后多期次岸线、沙滩剖面地形调查数据,分析了海滩岸线、沙滩剖面形态演化过程和相关指标变化。研究发现,... 不同粒径沉积物养护海滩工程后演化特征具有差异性。本研究以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沙滩修复工程和凸垄底卵石滩修复工程为例,基于工程后多期次岸线、沙滩剖面地形调查数据,分析了海滩岸线、沙滩剖面形态演化过程和相关指标变化。研究发现,修复后沙滩、修复卵石滩的演化特征不同,其岸线以上海滩宽度保留率分别为87.10%、121.35%,海滩总体趋于较稳定状态。卵石滩在横向上表现为卵石向岸运移堆积,在滩肩靠海侧形成卵石堆凸起,滩肩宽度、滩肩高度增加;同时水下滩面侵蚀,滩面坡度变陡。而沙滩在横向上表现为砂质沉积物离岸输移、滩面侵蚀、水下滩面淤积、滩面坡度变缓,演化过程中滩肩宽度减小,滩肩高度略微增加。总体而言,粗粒的卵石滩相对于细粒的沙滩,在类似的海岸形态和海洋动力条件下,海滩剖面平均变化量小;因此采用卵石等粒径较粗的沉积物进行海滩养护修复,可以作为减缓海滩侵蚀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沙滩 修复卵石滩 沉积物粒径 海滩后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及简化基因组联合分析的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品系筛选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立东 吴明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4-1235,共12页
以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鲜重、藻体长度、茎宽、气囊形态和大小等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羊栖菜簇生气囊中的“特征”大气囊为表型主成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21个羊栖菜差异... 以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鲜重、藻体长度、茎宽、气囊形态和大小等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羊栖菜簇生气囊中的“特征”大气囊为表型主成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21个羊栖菜差异表型样品的“特征”大气囊表型聚类特征,定量分析归纳了栽培羊栖菜表型品系类别;运用简化基因组分析法构建了34个羊栖菜样品的系统进化树,分析了栽培羊栖菜各样品及韩国丽水、辽宁大连、浙江舟山野生羊栖菜样品间的亲缘关系,定量分析归纳了栽培羊栖菜基因型品系类别。在栽培羊栖菜表型品系和基因型品系总重合率为86%的基础上,将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群体分为球囊、锥囊、宽棒囊、狭棒囊和梭镖囊等5个品系,并运用林奈的“双名法”加以学名命名。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羊栖菜品系分类方法,以期为深度开展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的群体结构、亲缘关系、遗传稳定性和品质差异等基础研究,以及定向选育优质高产、逆境高耐受性和活性物质高富集品系等应用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品系多样性 “特征”大气囊 简化基因组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幼苗光合和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晓宇 李昌达 +2 位作者 王友绍 赵艳 程皓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与社会经济价值。通过人工潮汐系统(0h、6h、12 h、18h),研究桐花树光合和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淹胁迫显著降低了桐花树F_v/F_m,此外随着...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与社会经济价值。通过人工潮汐系统(0h、6h、12 h、18h),研究桐花树光合和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淹胁迫显著降低了桐花树F_v/F_m,此外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Yield尽管未见显著性差异,但呈现下降的趋势。水淹胁迫同样会导致桐花树根系ATP含量下降。TCA呼吸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水淹胁迫显著降低了桐花树根系TCA呼吸速率,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在水淹胁迫下同样受到抑制。此外,水淹胁迫明显增加了桐花树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且在水淹18h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尽管无氧呼吸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水淹胁迫所导致的产能匮乏,但过度水淹会直接扰乱其正常的光合作用及其ATP产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桐花树 水淹 无氧呼吸 TCA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褐藻羊栖菜逆境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丽杰 林立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2,共9页
分别在27℃和32℃高温条件下培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以在22℃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羊栖菜作为对照,在培养的第0、1、3、5和7天分别取气囊样品,采用植物生理学试验方法探讨高温胁迫对羊栖菜细胞膜损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保护的影... 分别在27℃和32℃高温条件下培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以在22℃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羊栖菜作为对照,在培养的第0、1、3、5和7天分别取气囊样品,采用植物生理学试验方法探讨高温胁迫对羊栖菜细胞膜损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导致羊栖菜细胞的相对电导率提高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膜系统受到了损伤,造成体内离子外渗、细胞膜脂发生过氧化;2)细胞内积累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并且胁迫组始终高于对照组,其中可溶性蛋白在胁迫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11.4μg·mg^(-1)),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高温培养的第3天和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3)受到高温胁迫后,羊栖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羊栖菜主要通过抗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来降低胁迫对藻体带来的伤害。总之,羊栖菜对高温胁迫比较敏感,温度越高,培养时间越长,羊栖菜受到的伤害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高温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立宁 邵鑫斌 +2 位作者 单乐州 马建忠 李昌达 《水产科技情报》 2020年第5期258-260,共3页
为满足工厂化养殖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对苗种的需求,利用体质量250 g以上人工养殖的绿鳍马面鲀作为亲本进行了规模化人工繁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沙蚕和牡蛎对亲鱼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培育水温20~22℃,经过20 d左右,... 为满足工厂化养殖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对苗种的需求,利用体质量250 g以上人工养殖的绿鳍马面鲀作为亲本进行了规模化人工繁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沙蚕和牡蛎对亲鱼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培育水温20~22℃,经过20 d左右,亲鱼能自然产卵;将收集的受精卵均匀泼洒到育苗池中孵化,采用轮虫-丰年虫无节幼体-配合饲料的饵料系列,育苗成活率约为10%。试验结果表明:亲鱼培育前期投喂沙蚕,开始产卵后改投牡蛎,培育效果较好;要提高苗种成活率,繁育时饵料应选用高品质的丰年虫卵或及时换用鲜活桡足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育苗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成熟藻体不同器官的组织结构显微观察及其生理生态学功能剖析
6
作者 林立东 马增岭 +1 位作者 陈斌斌 吴明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7-1057,共11页
为全面了解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成熟藻体假根、茎、叶(气囊)和生殖托(雌托和雄托)四类器官的组织形态特征,运用石蜡切片法,对栽培羊栖菜成熟藻体各器官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横切组织的形态、... 为全面了解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成熟藻体假根、茎、叶(气囊)和生殖托(雌托和雄托)四类器官的组织形态特征,运用石蜡切片法,对栽培羊栖菜成熟藻体各器官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横切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宽度差异显著;假根,茎,叶,雌、雄生殖托的横切面由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近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而气囊无髓部组织结构,但具有内皮层。此外,雌、雄生殖托还包括生殖窝、卵和精子结构。栽培羊栖菜各器官表皮细胞均呈栅栏状排列,宽度顺序为:雄生殖托>茎>雌生殖托>气囊>叶>假根;表皮和近表皮细胞含淀粉粒最多,内含色素体;皮层和髓部细胞的淀粉粒含量相对较少;皮层组织的细胞腔最大,具有典型植物细胞形态和发达的胞间隙;髓部细胞致密,细胞腔多数较小。有关文献报道表明,羊栖菜不同器官响应光照、水温、干出与沉水及低盐胁迫等环境信号表达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深度解析栽培羊栖菜各器官之间的亚细胞结构差异,不同器官生理代谢响应环境信号表达差异,不同器官组织对微量元素或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转运和储藏机制分析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器官 组织形态 生理生态学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头海区管角螺和细角螺足肌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7
作者 林振士 张鹏 王铁杆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4期49-54,共6页
该文测定了管角螺和细角螺足肌的基本生化成分、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管角螺和细角螺足肌中的含水量、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细角螺粗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管角螺,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管角螺。两种螺中共检测... 该文测定了管角螺和细角螺足肌的基本生化成分、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管角螺和细角螺足肌中的含水量、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细角螺粗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管角螺,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管角螺。两种螺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管角螺和细角螺总氨基酸分别占足肌干重的59.72%和67.8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82%和22.26%,呈味氨基酸分别为31.45%和35.59%。除色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外,其他氨基酸含量细角螺显著高于管角螺。两种螺的必需氨基酸相对均衡。管角螺和细角螺分别由24种和22种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的34.05%和33.67%,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的65.95%和66.32%,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的15.91%和18.06%、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的50.04%和48.25%。细角螺足肌中的C18∶1、C20∶5、C22∶6、单不饱和脂肪酸和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管角螺。总体而言,细角螺足肌的营养价值稍高于管角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角螺 细角螺 足肌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