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切花内参基因筛选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戴睿 段帅帅 +5 位作者 肖士奎 卫志鹏 吕淑芳 史国安 吴疆 范丙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目的】筛选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过程中和盛开期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最适内参基因,深入解析ACS和ACO基因在乙烯介导的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过程中的功能。【方法】(1)以芍药‘桃花飞雪’为材料,基于qRT-PCR技术分析13个候选内参基因在芍... 【目的】筛选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过程中和盛开期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最适内参基因,深入解析ACS和ACO基因在乙烯介导的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过程中的功能。【方法】(1)以芍药‘桃花飞雪’为材料,基于qRT-PCR技术分析13个候选内参基因在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不同时期及盛开期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等软件和ΔCt法对其表达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在线RefFinder网站分析获得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的综合排名。(2)利用筛选出的双内参基因,对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CS和ACO在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不同时期及盛开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在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的不同时期,geNorm分析表明GAPDH和RAN3表达稳定性最好;NormFinder分析显示RAN3表达最稳定;BestKeeper分析表明18S rRNA表达稳定性最好;RefFinder综合分析表明RAN3和GAPDH为最适内参基因。(2)在盛开期芍药切花花器官不同组织中,geNorm分析表明ARF和PP2A表达稳定性最好;NormFinder分析显示UBQ表达最稳定;BestKeeper分析表明GAPDH表达稳定性最好;RefFinder综合分析表明UBQ和ARF为最适内参基因。(3)在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过程中,ACS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CO基因表达量,是调控乙烯合成的开关;ACO主要在切花开放前期(瓶插0~12 h)发挥作用;ACS表达量在绽口期和衰败期(瓶插6 h和144 h)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在盛开期对乙烯合成起到限制作用;(4)在芍药切花盛开期不同组织中,ACS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CO,ACS和ACO基因的表达存在组织差异性,且均在茎和花萼中表达较高。【结论】本研究筛选出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不同时期(RAN3和GAPDH)以及盛开期不同组织中(UBQ和ARF)qPCR定量表达分析的双内参基因组合;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CO主要在芍药切花开放过程发挥作用,ACS基因在芍药切花开放和衰老过程均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将为切花寿命的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开花 衰老 乙烯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油用品种荚果和籽粒生长动态分析
2
作者 王静 左永丽 +2 位作者 卫志鹏 陈盈 范丙友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以2个芍药油用品种‘杭白芍’和‘粉玉奴’为试材,研究了其荚果和籽粒生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杭白芍’和‘粉玉奴’荚果和籽粒发育时期分别为90 d和100 d;2个品种荚果和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基本一致。基于芍药籽粒生长发... 以2个芍药油用品种‘杭白芍’和‘粉玉奴’为试材,研究了其荚果和籽粒生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杭白芍’和‘粉玉奴’荚果和籽粒发育时期分别为90 d和100 d;2个品种荚果和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基本一致。基于芍药籽粒生长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可将芍药籽粒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受精与籽粒形成期(S1)、荚果与籽粒快速生长期(S2)、籽粒内含物充实转化期(S3)和荚果与籽粒脱水成熟期(S4)。这为油用芍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针对不同的发育阶段进行合理的水肥调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芍药 荚果 籽粒 生长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