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处理FBG传感信号 被引量:21
1
作者 邵鸿翔 高宏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为了精确获得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系统的波长漂移,通过分析传统阈值和阈值函数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阈值选取策略,并构建一种新的阈值函数处理FBG信号;小波基和分解尺度的合理选取提升小波去噪性能,本文提出确定小波基和分解... 为了精确获得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系统的波长漂移,通过分析传统阈值和阈值函数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阈值选取策略,并构建一种新的阈值函数处理FBG信号;小波基和分解尺度的合理选取提升小波去噪性能,本文提出确定小波基和分解尺度的方法;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软硬阈值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信噪比(SNR)提升2~4dB;与本文文献所提方法相比,信噪比提高了1.5dB。满足精确解调FBG中心波长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阈值 阈值函数 信噪比(S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双轴倾角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超 徐晓辉 +1 位作者 郭涛 闫明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60,共5页
无线双轴倾角传感器是利用MEMS倾角传感器采集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测量现场中被测物端面倾斜角度的测量仪器。首先探讨了倾角传感器的测量工作原理,提出了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二维加速度信号,同时测量倾角信号。其次,设计了由传感... 无线双轴倾角传感器是利用MEMS倾角传感器采集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测量现场中被测物端面倾斜角度的测量仪器。首先探讨了倾角传感器的测量工作原理,提出了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二维加速度信号,同时测量倾角信号。其次,设计了由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射频模块等组成的无线倾角传感器节点的硬件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ADXL202加速度传感器和无线芯片CC1110设计出的无线双轴倾角传感器硬件电路,利用单片机接收前端采集的数据并对其处理和计算,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该系统体积小、稳定性好,功耗低、通信效率高,可应用于测量、监测、报警等一些工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 CC1110 ADXL2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阻式高量程微加速度计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龚珊 徐晓辉 +1 位作者 郭涛 王春水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为了满足过载环境对高量程加速度计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高量程微加速度计。通过对敏感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及Ansys静力学仿真,确定了该加速度计的总体设计,最后对加工完成的加速度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加速度计的灵敏度为193.3μV/g,在... 为了满足过载环境对高量程加速度计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高量程微加速度计。通过对敏感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及Ansys静力学仿真,确定了该加速度计的总体设计,最后对加工完成的加速度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加速度计的灵敏度为193.3μV/g,在受到10 000 g以上的加速度作用时仍能正常工作,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过载 高量程 微加速度计 压阻效应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原理的机床动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椰望 罗扉 杨秋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2,共5页
针对机床多自由度系统的有限元动态分析适用度与机床动态性能研究的问题,采用实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分析(FEM)两种方法对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样机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动态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机床振动情况对运行情况的影响。... 针对机床多自由度系统的有限元动态分析适用度与机床动态性能研究的问题,采用实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分析(FEM)两种方法对车铣复合加工机床样机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动态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机床振动情况对运行情况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FEM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评估机床样机的结构设计的薄弱环节,并为机床结构优化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机床主轴运行速度对于机床振动的影响为机床动态研究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模态分析 实验研究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码的远程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邵鸿翔 高宏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3,共6页
针对传统前向纠错码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不能根据信道状况自动调整码率和常用光纤信道模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码率可调LT码的非对称卡方噪声分布的光纤通信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LT码编码度1断层和生成矩阵中短环影响译码的问题,设计基... 针对传统前向纠错码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不能根据信道状况自动调整码率和常用光纤信道模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码率可调LT码的非对称卡方噪声分布的光纤通信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LT码编码度1断层和生成矩阵中短环影响译码的问题,设计基于指数健壮度分布的去4环的联合编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相比鲁棒孤波度分布译码算法效果有所提高,在收包数量一定的前提下,提高了译码成功率;同时LT码在卡方信道模型下的编译码性能优于其他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码 编码度分布 去4环 BP译码 卡方光纤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加速度计在高冲击下的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学强 闫明明 +2 位作者 徐晓辉 郭涛 石云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9,共4页
针对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断裂失效问题,利用静态分析方法分析硅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受力情况,得出微加速度计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为2.69×105g.对硅微加速度计进行动态加速度冲击仿真和3个方向的正弦应力冲击仿真,通... 针对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断裂失效问题,利用静态分析方法分析硅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受力情况,得出微加速度计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加速度为2.69×105g.对硅微加速度计进行动态加速度冲击仿真和3个方向的正弦应力冲击仿真,通过仿真得出在3 ms内施加2.5×105g的冲击加速度时会使得微加速度计断裂失效,在正弦冲击下微加速度计在工作方向上能够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为4.1 kN;x、z轴方向正弦变化的力会使微加速度计质量块端处的梁根部易受剪切应力影响,使得该处发生断裂。该仿真结果对微加速度计冲击环境下的可靠性强化试验设计和失效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加速度计 冲击 断裂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记录器的抗高过载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其琪 徐晓辉 +1 位作者 孔雁凯 郭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解决弹载记录器可靠性低的缺陷,对弹载记录器进行了靶场试验以及回收后的失效原因分析,总结出弹载记录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壳体失效和电路体失效,找出了记录器的薄弱环节,并对其的壳体及电路进行了抗高过载优化。最后通过实际试验验证... 为解决弹载记录器可靠性低的缺陷,对弹载记录器进行了靶场试验以及回收后的失效原因分析,总结出弹载记录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壳体失效和电路体失效,找出了记录器的薄弱环节,并对其的壳体及电路进行了抗高过载优化。最后通过实际试验验证弹载记录器的抗高过载值达到1.7×104g,验证了记录器抗高过载设计的可行性,为记录器可靠性的增强以及弹体飞行数据的准确获取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记录器 可靠性 抗高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PCB红外热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广宏 雷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9-834,共6页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对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板载元件工作状态进行探测,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未将PCB的可见光图像作为检测信息的有益补充,本文把两种图像进行融合,将有用的信息有机地结...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对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板载元件工作状态进行探测,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未将PCB的可见光图像作为检测信息的有益补充,本文把两种图像进行融合,将有用的信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首先检测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特征,利用简化的SURF描述子实现多模态图像的配准。接下来采用结合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压缩感知技术进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获得兼具元器件位置和工作属性等信息的图像。最后使用ID3决策树获得被测故障的最大的类别信息,通过实验表明了基于信息融合的红外热像技术进行PCB检测的可行性,同时也对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检测 红外热像技术 图像融合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