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校长教育管理研修班的做法和体会
1
作者 张湘洛 《教育管理研究》 1996年第4期45-47,共3页
一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对提高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推动基础教育迈上新台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校长培训工作在省教委的直接关怀下,从一开始就以摸索、创新的方式展开。90年举办试点,91年扩大试点,92... 一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对提高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推动基础教育迈上新台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校长培训工作在省教委的直接关怀下,从一开始就以摸索、创新的方式展开。90年举办试点,91年扩大试点,92年全面辅开.'八五'期间,逐步形成具有本市特色的校长培训体系。随着'八五'的结束,'九五'的到来,如何尝试、探索新一轮校长培训工作,已经提到了市教委领导的工作议事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培训 教育管理 省教委 工作议事日程 跟踪指导 教育科研能力 论文答辩 优秀论文证书 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米与成人绘本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乐平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读物 成人绘本 幾米 图画色彩 生活感受 情绪释放 心灵慰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诗的“自由化”与“格律化”及其他─—论郭沫若闻一多诗美主张和创作表现的异同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乐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1-97,共7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和闻一多因其个性特点,对诗之精神的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不同,而形成了二者美学追求上的显著差异。前者认为新诗创作应追求“自由化”,并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创作的真谛;后者则主张新诗创作必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和闻一多因其个性特点,对诗之精神的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不同,而形成了二者美学追求上的显著差异。前者认为新诗创作应追求“自由化”,并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创作的真谛;后者则主张新诗创作必须讲究“格律化”,并认为“相体裁衣”才是好诗产生的基础。这种差异也使他们在诗歌创作的风格上运然不同,前者倡导平民意识,后者强调高雅追求。同时,二者的诗歌创作,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创作方法乃至构思特点,又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并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这种现象表明,无论在何种理论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也无论倡导何种艺术风格,只要炉火纯青到情思与意境的浑然一体,就能够创作出不朽的艺术作品。郭沫若与闻一多之间的论争与创作追求的异同,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自由化 格律化 郭沫若 闻一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松乾 《现代情报》 2000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英语 语法 教学 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莽代汉的权变术
5
作者 舒绍昌 高晓莉 《中州学刊》 1987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两汉之间,夹着一个王莽建立的新朝。由于王莽坐祚时间短促,新朝当世而亡,所以在封建史学家的笔下,王莽是一个“篡汉”的“乱臣贼子”,只附在《汉书》之中,给了一个“传”的位置;新朝在封建王朝体系的“正史”中也没有占应有的地位。实际... 两汉之间,夹着一个王莽建立的新朝。由于王莽坐祚时间短促,新朝当世而亡,所以在封建史学家的笔下,王莽是一个“篡汉”的“乱臣贼子”,只附在《汉书》之中,给了一个“传”的位置;新朝在封建王朝体系的“正史”中也没有占应有的地位。实际上,王莽曾是两汉之际众所瞩目、风云一时的人物。他不仅完成了废汉立新的大业,并在南面称帝之后,实行全面改制,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历史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王莽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剖析王莽代汉的权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般情形,还可以透过这一历史现象,看到它怎样既是西汉末年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发展的必然,又具有王莽个人品格的特征。诚如恩格斯所说:“整个说来,在历史现象领域内同样也是偶然性在支配着。不过凡表面上看去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 外戚 大司马 王氏 《汉书》 安汉 何武 兄弟 外家 新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追求“无级别境界”的校长──陈志雄校长《绛帐集》读后
6
作者 徐正之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5,共3页
1996年暑期,我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一次文学研讨会议上结识了辽宁省葫芦岛渤海造船厂一中校长陈志雄先生。这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校长将他多年来所写的杂文、教育随笔和诗歌分别整理出来,于1999年以《三叶集》的总书名出版,... 1996年暑期,我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一次文学研讨会议上结识了辽宁省葫芦岛渤海造船厂一中校长陈志雄先生。这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校长将他多年来所写的杂文、教育随笔和诗歌分别整理出来,于1999年以《三叶集》的总书名出版,其中《绛帐集》是他教育随笔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 教育随笔 报社 毕业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 人民日报 先生 会议 造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