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
吴胜锋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
|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启示 |
朱先平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3
|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论析 |
贺撒文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4
|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理与路 |
王瑞娜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驻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
谢翠婷
|
《村委主任》
|
2025 |
0 |
|
6
|
试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及教育方略 |
吴胜锋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7
|
自然主义与二元论的合流——以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为例 |
吴胜锋
|
《哲学分析》
|
2011 |
0 |
|
8
|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探索 |
杜文丽
|
《河南科技》
|
2010 |
0 |
|
9
|
乡村学校文化教育发展为乡村赢得光明未来 |
司马明
|
《村委主任》
|
2024 |
0 |
|
10
|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的路径探析 |
王秀秀
杜晓丛
|
《中国军转民》
|
2024 |
0 |
|
11
|
论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 |
扈琼琳
何佳益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与专业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
郭长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13
|
论文化自觉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
雷骥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4
|
文化、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辨析 |
雷骥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5
|
论辩论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
孙红永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6
|
“全程育人”模式下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 |
吴胜锋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7
|
文化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创设 |
雷骥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8
|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王素玲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9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式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及价值建构 |
李发亮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0
|
论“中国梦”的民族文化内涵 |
李发亮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