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胜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37,共4页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有机构成部分,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却很少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列宁发挥了重要作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有机构成部分,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却很少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列宁发挥了重要作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复兴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创立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发展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先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5,48,共4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多元要素影响又相互交错的系统结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起点,针对不同时期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因素不同,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前后相继又...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多元要素影响又相互交错的系统结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起点,针对不同时期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因素不同,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前后相继又各具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不同层级动力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动力 丰富发展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论析
3
作者 贺撒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84,共3页
与政治革命相比,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是一个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在内的,更加广义和多维的范畴。在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体系中,现实的人是其理论的起点,社会理论构成了其理论本质,而唯物史观的建立才意味着其理论的真正完成。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革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理与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瑞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价值。习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既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域三个方面准确把握融入的关键要点,又要从建强师资队伍、甄选教学方法、完善机制保障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激励学生自觉投身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思政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5
作者 谢翠婷 《村委主任》 2025年第3期20-22,共3页
驻村工作队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在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难题,也暴露了当前在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需要结合时代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 驻村工作队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在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难题,也暴露了当前在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需要结合时代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提升驻村工作队的效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使命重大、任务艰巨,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三农”问题。驻村工作队是精准扶贫的有力队伍,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工作队 乡村振兴 全面振兴 纽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及教育方略
6
作者 吴胜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73,共2页
后现代主义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其中包含的价值理想的虚无主义、行为方式的无政府主义以及言说方式的怀疑主义等消极内容直接影响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文化观以及价值观等。拒斥后现代主义的负面效果,就要求我们... 后现代主义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其中包含的价值理想的虚无主义、行为方式的无政府主义以及言说方式的怀疑主义等消极内容直接影响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文化观以及价值观等。拒斥后现代主义的负面效果,就要求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进"工程,正确培养大学生群体的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思潮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主义与二元论的合流——以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为例
7
作者 吴胜锋 《哲学分析》 2011年第2期42-50,196,共9页
当代心灵哲学涌现出一股自然主义的新潮流。通常来讲,自然主义能与唯物主义、物理主义代替使用。令人惊奇的是,也有一些哲学家试图把自然主义与二元论相结合,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是其典型代表。在大多数哲学家看来,自然主义二元论并... 当代心灵哲学涌现出一股自然主义的新潮流。通常来讲,自然主义能与唯物主义、物理主义代替使用。令人惊奇的是,也有一些哲学家试图把自然主义与二元论相结合,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是其典型代表。在大多数哲学家看来,自然主义二元论并不能在解释意识的问题上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 二元论 查默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探索
8
作者 杜文丽 《河南科技》 2010年第8X期191-191,193,共2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和谐文化的发展在我党具有一贯的连贯性。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其对和谐文化的追求孜孜不倦,这也构成了毛...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和谐文化的发展在我党具有一贯的连贯性。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其对和谐文化的追求孜孜不倦,这也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他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定位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针和明确了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态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 和谐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文化教育发展为乡村赢得光明未来
9
作者 司马明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115-117,共3页
文化教育的发展能够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然而,乡村学校在文化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参与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文章就乡村振兴背景下... 文化教育的发展能够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然而,乡村学校在文化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参与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文章就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问题展开探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乡村学校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配置 乡村学校 学生参与度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文化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的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的路径探析
10
作者 王秀秀 杜晓丛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4期93-95,共3页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强调多学科融合要求。基于新形势新要求,研究“劳动+思政”教育深入融合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强调多学科融合要求。基于新形势新要求,研究“劳动+思政”教育深入融合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劳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
11
作者 扈琼琳 何佳益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9,15,共5页
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为当前我国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有利条件。自信自强源于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史,源于中国共产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发扬自... 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为当前我国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有利条件。自信自强源于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史,源于中国共产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发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要以理想信念为统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政治强”“理论强”“本领强”,用自信自强凝聚共识,汇聚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信自强 “四个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专业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20
12
作者 郭长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49,共2页
近年来,高校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面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方式各异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体上看,实践教学依然是其薄弱环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走与大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道路,通... 近年来,高校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面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方式各异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体上看,实践教学依然是其薄弱环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走与大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向专业前贤学习,用专业所学了解社会,用专业所学反映社会,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探索育人效果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专业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自觉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被引量:15
13
作者 雷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6,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本身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是:着力引导全体公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大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本身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是:着力引导全体公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建设 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雷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0,共3页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性文化。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能够进行文化的自我反省和创建;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上...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性文化。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能够进行文化的自我反省和创建;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上知己知彼的高度自觉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文化建设重要的途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恰恰在于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不渝地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文化自觉和自信可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与自信,增强其有效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能够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辩论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红永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86,共2页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近20年来,辩论赛在高校蓬勃开展,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了大学生的自主创新精...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近20年来,辩论赛在高校蓬勃开展,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了大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锻炼了大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塑造了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辩论赛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育人”模式下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胜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3,共3页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总体要求。确立"全程育人"的大德育模式,就是要求在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社会生活世俗...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总体要求。确立"全程育人"的大德育模式,就是要求在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社会生活世俗化、精神领域多元化以及信息技术自媒体化等冲击下,坚持以德为先,通过强化责任管理、提升理论、改革课程、创新方式、加强校园文化等途径,建构起有效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育人 高校 意识形态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创设 被引量:4
17
作者 雷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6,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由外部的物理环境和内在的人文情境组成,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力开发有利于文化自觉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积极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生成的人文情境,是培育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由外部的物理环境和内在的人文情境组成,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力开发有利于文化自觉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积极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生成的人文情境,是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文化自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 环体创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素玲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5,共3页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借力"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筑牢思想的基础。"中国梦"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形象而清晰地呈现,让大学生理想飞扬;"中国梦"离现实最近、离人民最近、...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借力"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筑牢思想的基础。"中国梦"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形象而清晰地呈现,让大学生理想飞扬;"中国梦"离现实最近、离人民最近、离个人最近,让大学生信念坚定;"中国梦"贯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让大学生精神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式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及价值建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发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63,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式课堂教学在大学转型性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能真正提升其教学的实效性,其理论基础主要有哲学理论基础、教育思想基础、生命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构人本价值取...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式课堂教学在大学转型性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能真正提升其教学的实效性,其理论基础主要有哲学理论基础、教育思想基础、生命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构人本价值取向、智慧理性价值、德性文化价值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型体验模式,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式课堂教学 价值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梦”的民族文化内涵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发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91,共3页
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丰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推进"中国梦"激情绽放的思想理论先导和内在精神动力。"中国梦"的民族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仁民爱国、笃实守信、崇德重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民族价值观念;明德... 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丰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推进"中国梦"激情绽放的思想理论先导和内在精神动力。"中国梦"的民族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仁民爱国、笃实守信、崇德重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民族价值观念;明德亲民、宽容并蓄、尚中求和是引导"中国梦"的民族思维范式;求真尚德、自强奋进、坚贞不屈是决定"中国梦"的民族行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民族文化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