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的悖离与情感的疏离--基于《野草》的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春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52,共7页
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是作家情感抒泄的媒介,是文学作品文本解读的依托之一。语言自身的文法和句式是作品情感和基调的系连物,通过语言学分析能使特定文本的情感挖掘有据可依、有迹可循。
关键词 语言学分析 作家情感 《野草》 疏离 悖离 文本解读 文学作品 作品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是虚无主义的“极致”?--海德格尔存在论视域中的马克思与尼采思想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2,共6页
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马克思和尼采思想都是形而上学的完成,都是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基础,都属于追问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因而都是虚无主义的极致。但是实际上,马克思思想已经不再追问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真理,因而不... 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马克思和尼采思想都是形而上学的完成,都是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基础,都属于追问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因而都是虚无主义的极致。但是实际上,马克思思想已经不再追问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真理,因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完成;也不再强调人的表象意志,因而不是现代技术的形而上学基础;更没有主张人对自然的征服,因而不是遗忘存在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思想因此和尼采思想存在根本区别,从而不可能是虚无主义,遑论"虚无主义的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主义 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尼采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