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乳杆菌强化发酵红薯叶及其酸菜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文华 何佳 +2 位作者 袁江月 芮蓬 刘锡铭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8,236,共7页
为筛选发酵红薯叶最适宜的乳酸菌菌种,以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混合乳酸菌强化发酵红薯叶,结果表明,乳酸菌强化发酵酸菜的pH下降快、乳酸含量高、亚硝酸盐含量低,可溶性多糖含量高。其中,混菌发酵乳酸含量最高(6.19mg/... 为筛选发酵红薯叶最适宜的乳酸菌菌种,以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混合乳酸菌强化发酵红薯叶,结果表明,乳酸菌强化发酵酸菜的pH下降快、乳酸含量高、亚硝酸盐含量低,可溶性多糖含量高。其中,混菌发酵乳酸含量最高(6.19mg/g,P<0.05),亚硝酸盐含量最低(0.29μg/mL,P<0.05),多糖含量(22.90mg/g)与单菌发酵无显著差异;混菌发酵红薯叶硬度、咀嚼性和紧实度均最大;混菌发酵有24种氨基酸,比自然发酵多4种,呈鲜味氨基酸最丰富,必需氨基酸最齐全且含量最高(1 561.72μg/g,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发酵 红薯叶 亚硝酸盐 混菌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泡菜汁中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与体外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侯颖 王维宇 +3 位作者 牛明福 马丽苹 秦翠丽 宫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11-3619,共9页
利用MRS固体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泡菜汁中分离到1株优势乳酸菌,将其命名为菌株R1,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糖发酵试验将其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R1具有很强的产酸能力,24 h内可使MRS液体... 利用MRS固体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泡菜汁中分离到1株优势乳酸菌,将其命名为菌株R1,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糖发酵试验将其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R1具有很强的产酸能力,24 h内可使MRS液体培养基p H从6.14降为3.59。菌株R1的发酵上清液对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鸡肠炎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体外益生试验表明,菌株R1能耐受0.3%的胆盐、p H 3.0的酸度以及60℃、30 min的热处理,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菌株R1对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较敏感,对诺氟沙星、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国 抑国活性 分离 鉴定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酒和木瓜醋发酵工艺及其有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向进乐 罗磊 +3 位作者 马丽苹 张彬彬 樊金玲 朱文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91-195,共5页
以光皮木瓜为原料,发酵木瓜干酒,再通过液态深层发酵酿制木瓜醋,确定了木瓜干酒和木瓜醋的发酵工艺,并对木瓜酒和醋主要有机酸进行分析。光皮木瓜经榨汁、调整糖度后进入发酵工序,酒精发酵采用带皮渣半固态发酵方式,条件为加水比例1.5∶... 以光皮木瓜为原料,发酵木瓜干酒,再通过液态深层发酵酿制木瓜醋,确定了木瓜干酒和木瓜醋的发酵工艺,并对木瓜酒和醋主要有机酸进行分析。光皮木瓜经榨汁、调整糖度后进入发酵工序,酒精发酵采用带皮渣半固态发酵方式,条件为加水比例1.5∶1(m/m)、初始糖度18%、果酒干酵母接种量0.1%、在24℃条件下发酵64 h,木瓜酒酒度(乙醇体积分数)为9.45%。醋酸发酵采用半连续式液态深层发酵法,调整初始酒度7%,醋酸菌接种量10%,在34℃条件下醋酸发酵80 h,木瓜醋总酸度为4.52%;分割留种发酵仅需24 h即可完成醋酸发酵。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木瓜干酒和木瓜醋中检出10种有机酸,分别是草酸、酒石酸、甲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乳酸、醋酸、柠檬酸、富马酸和琥珀酸。实验确定的发酵工艺以及有机酸的分析与鉴定可为木瓜干酒及木瓜醋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木瓜干酒 木瓜醋 发酵工艺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hlamydomonas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建瑞 符丹丹 +2 位作者 赵君峰 王大红 古绍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7,共7页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的发酵工艺,并采用滤纸片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的最优参数为Na NO3质量浓度305.01 mg/L、NaCl质量浓度93.66 mg/L、NaHCO_...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的发酵工艺,并采用滤纸片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的最优参数为Na NO3质量浓度305.01 mg/L、NaCl质量浓度93.66 mg/L、NaHCO_3质量浓度2.12 g/L;在此条件下,其胞内多糖产量为91.182 3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倍。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hlamydomonas sp.212的胞内多糖对细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仅对黑曲霉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筛选新的天然抗菌活性物质及产油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藻 胞内多糖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生物转化2-苯乙醇工艺优化及耐高温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牛明福 李亚恒 +1 位作者 陈金帅 李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0,共6页
以耐高温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LY1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培养基主要成分L-苯丙氨酸、碳源、氮源等对天然香料2-苯乙醇合成的影响,优化结果为:L-苯丙氨酸8.39 g/L,蔗糖43.25 g/L,酵母浸粉6.68 g/L,2-苯乙醇产量达到1.450... 以耐高温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LY1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培养基主要成分L-苯丙氨酸、碳源、氮源等对天然香料2-苯乙醇合成的影响,优化结果为:L-苯丙氨酸8.39 g/L,蔗糖43.25 g/L,酵母浸粉6.68 g/L,2-苯乙醇产量达到1.450 g/L,较优化前提高了51.0%。进一步对LY1菌株进行耐受性能和高温发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36℃时对2-苯乙醇耐受的质量浓度为2.0 g/L,42℃高温时为1.5 g/L,合成2-苯乙醇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8~32℃,42℃时2-苯乙醇产量为0.80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2-苯乙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苗 何佳 +2 位作者 吕丹丹 宋文华 张雪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该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3 h、发酵温度38℃、接种量3%... 该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3 h、发酵温度38℃、接种量3%,此条件下乳酸含量最高,为1.42%;怀山药酶解发酵液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95%、94.45%、89.65%,较发酵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原力提高了0.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复合乳酸菌 发酵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自动连续发酵残次鲜红枣醋及其有机酸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向进乐 关随霞 +3 位作者 马丽苹 任广跃 袁云霞 康怀彬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以残次鲜枣为原料,通过破碎制浆、酒精发酵、半自动连续醋酸发酵等工序加工枣醋,探讨残次鲜枣生产枣醋的可行性。将洗净的残次鲜枣,加1.5倍水打浆后接种0.1%的酿酒活性干酵母进行常温酒精发酵(72h),得到枣酒液酒精度8.07%Vol;枣酒液接种... 以残次鲜枣为原料,通过破碎制浆、酒精发酵、半自动连续醋酸发酵等工序加工枣醋,探讨残次鲜枣生产枣醋的可行性。将洗净的残次鲜枣,加1.5倍水打浆后接种0.1%的酿酒活性干酵母进行常温酒精发酵(72h),得到枣酒液酒精度8.07%Vol;枣酒液接种10%的活化醋酸菌菌种,经过60h可完成第一批醋酸发酵;采用分割留种发酵法进行10批次半自动连续醋酸发酵制备红枣醋,发酵周期为30h,各批枣醋平均酸度为4.81g/100 mL。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从残次鲜枣果醋中检出10种有机酸,主要为醋酸、乳酸和苹果酸,其有机酸组成和含量与优质鲜枣果醋无明显差异。以残次鲜枣为原料通过半自动连续醋酸发酵法能高效生产红枣醋,品质与优质鲜枣果醋相当,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枣产区转化残次鲜枣资源生产果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鲜枣 半自动连续发酵 枣醋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复合干酪乳杆菌发酵南瓜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欣 古绍彬 吴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1-167,共7页
以南瓜为原料,采用切块、软化、打浆、酶解、发酵、冷藏等基本工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活菌总数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设计优化发酵南瓜饮料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瓜汁经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复合酶解,可获得发酵性糖为22.... 以南瓜为原料,采用切块、软化、打浆、酶解、发酵、冷藏等基本工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活菌总数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设计优化发酵南瓜饮料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瓜汁经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复合酶解,可获得发酵性糖为22.78 g/L的南瓜汁发酵醪液,以3%(V/V)的接种量接种凝结芽孢杆菌CGMCC9951,培养16 h后再以相同接种量接种干酪乳杆菌LC102,进行8 h偶联发酵,最终获得活菌总数为3.072×10~9CFU/m L,凝结芽孢杆菌为1.89×10~9CFU/m L,且富含39.8 mg/Lβ-胡萝卜素,1.5%南瓜粗多糖,0.14 mg/mL Vc,0.115 mg/mL多酚,以及含有γ-氨基丁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包含8种必需氨基酸)的活菌南瓜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益生菌 南瓜 发酵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他霉素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帅滢 韦兰兰 +2 位作者 张颖 何佳 王大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6,8,共6页
以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4.3505为出发菌株,以紫外线作为诱变方法,筛选抗乙酸钠高产纳他霉素的突变菌株,优化发酵条件,筛选诱导子及添加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突变菌株为纳塔尔链霉菌HW-2,其纳他霉素产量在发酵120 h... 以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4.3505为出发菌株,以紫外线作为诱变方法,筛选抗乙酸钠高产纳他霉素的突变菌株,优化发酵条件,筛选诱导子及添加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突变菌株为纳塔尔链霉菌HW-2,其纳他霉素产量在发酵120 h后达到452.2 m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42.6%,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纳塔尔链霉菌HW-2生产纳他霉素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为发酵液总体积的6%,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30 mL,初始pH值为7.5。乙酸钠为最佳前体物质,乙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2%,添加时间为发酵后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塔尔链霉菌 纳他霉素 菌株选育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佳琦 李市场 +2 位作者 刘永康 冯腾柱 王大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5-712,共8页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株正突变率比负突变率高,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反复诱变,最终获得一株普鲁兰酶酶活较高且遗传性稳定的突变菌株GX-6-2,其酶活为2. 13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0. 65 U·mL^(-1))提高了2. 28倍。由Plackett-Burmen试验分析得到影响普鲁兰酶酶活的3个显著因素分别是玉米淀粉、麦芽糖和吐温-80。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玉米淀粉56. 5g·L^(-1)、麦芽糖11. 5 g·L^(-1)、吐温-80 1. 0 mL·L^(-1)、黄豆饼粉25 g·L^(-1)、pH值7. 0、发酵温度37℃、接种量3%、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50 mL、转速180 r·min^(-1),此条件下诱变菌株的酶活为2. 57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提高了2. 95倍。对突变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发酵培养24 h时,突变菌株酶活达到2. 67 U·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 11倍。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诱变选育普鲁兰酶产生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诱变 普鲁兰酶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分析紫薯酒发酵前后花色苷种类和含量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江月 何佳 +2 位作者 孙军杰 芮蓬 刘锡铭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1,68,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法对紫薯酒关键生产环节中花色苷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8种结构差异较大的花色苷,各种花色苷在发酵前后均有不同的变化;高温蒸煮后,紫薯中花色苷种类未发生变化,但花...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法对紫薯酒关键生产环节中花色苷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8种结构差异较大的花色苷,各种花色苷在发酵前后均有不同的变化;高温蒸煮后,紫薯中花色苷种类未发生变化,但花色苷总含量减少;发酵为紫薯酒后,8种花色苷得率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酒 花色苷 发酵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果梨紫薯酵素混菌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芮蓬 何佳 +1 位作者 刘锡铭 王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以金果梨紫薯酵母发酵液为原料,利用乳酸菌、醋酸菌进行混菌发酵,以发酵液总酸度和加权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酵素混菌发酵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乳酸菌接种量1.9%、醋酸菌接种量0.... 以金果梨紫薯酵母发酵液为原料,利用乳酸菌、醋酸菌进行混菌发酵,以发酵液总酸度和加权综合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酵素混菌发酵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乳酸菌接种量1.9%、醋酸菌接种量0.03%、发酵时间4.5 d、发酵温度33℃,此时综合评分最佳,可达0.833。金果梨紫薯酵素经6倍稀释后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依次为72.66%、82.11%、73.53%、6.6%,表明该酵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果梨 紫薯 混菌发酵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棒锤中3-乙酰乌头碱和宋果灵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建瑞 邱智军 +2 位作者 王大红 张彬 原江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3-1169,共7页
从铁棒锤总生物碱中提取分离得到了3-乙酰乌头碱和宋果灵,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药物的细胞毒性,电子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随着3-乙酰乌头碱和宋... 从铁棒锤总生物碱中提取分离得到了3-乙酰乌头碱和宋果灵,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药物的细胞毒性,电子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随着3-乙酰乌头碱和宋果灵浓度的增加,抗肿瘤效果逐步增强,当质量浓度均为64 mg/L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最高达到93.56%和98.48%。药物作用于人肝癌细胞后,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且使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比率增大,质量浓度为100 mg/L 3-乙酰乌头碱使早期细胞凋亡率上升至58.32%,晚期凋亡率增至13.81%;质量浓度为120 mg/L宋果灵使早期细胞凋亡率上升至41.02%,晚期凋亡率增至28.78%。随处理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逐渐增多,G2期和S期细胞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棒锤 3-乙酰乌头碱 宋果灵 HEPG2 抗肿瘤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提取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孙建瑞 王大红 +1 位作者 邱智军 原江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00-205,共6页
对连翘叶提取液中同时分离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这3种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能力。最佳... 对连翘叶提取液中同时分离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这3种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能力。最佳工艺条件为:以AB-8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药材-树脂比1.5∶1(g/g),上样流速2 BV/h,先用8 BV的水洗脱,再用6 BV的30%乙醇溶液和6 BV的50%乙醇溶液分别洗脱,洗脱流速3 BV/h;进一步采用C_(18)-硅胶柱反相层析法纯化连翘酯苷A,静置沉淀的方法纯化连翘苷和芦丁,纯化后连翘酯苷A和芦丁的纯度可达到97%以上,连翘苷纯度可达到95%以上。此工艺条件能得到高纯度的3种有效成分,为连翘叶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 连翘酯苷A 芦丁 连翘苷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hlorella vulgaris224胞外多糖积累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建瑞 赵君峰 +2 位作者 符丹丹 原江锋 王大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9-497,共9页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orella vulgaris 224胞外多糖的积累,并对其抑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vulgaris 224积累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NaNO3 203.13 mg/L、NaCl 85.34 mg/L、NaHCO3 2.13 g/L;在此条件下,其胞...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orella vulgaris 224胞外多糖的积累,并对其抑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vulgaris 224积累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NaNO3 203.13 mg/L、NaCl 85.34 mg/L、NaHCO3 2.13 g/L;在此条件下,其胞外多糖产量为70.365 7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2倍。抑菌实验结果表明,C.vulgaris 224的胞外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C.vulgaris 224的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筛选天然抗菌、抗氧化活性物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产油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胞外多糖 响应面法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菜中抑菌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理化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红梅 符丹丹 +3 位作者 赵君峰 王大红 李市场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10-114,119,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从传统发酵泡菜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方法:采用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研究蛋白酶、温度和p H对芽孢杆菌无细胞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目的:本文旨在从传统发酵泡菜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方法:采用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研究蛋白酶、温度和p H对芽孢杆菌无细胞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从泡菜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PC-2,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PC-2无细胞上清液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链霉蛋白酶敏感,对淀粉酶和脂肪酶不敏感;经70、80、90℃处理30 min后,对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拮抗活性基本不变;在p H2.0~8.0范围内保持其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酵母菌及链霉菌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结论:从泡菜中筛选出的蜡样芽孢杆菌PC-2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初步分析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类,为生物保鲜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活性 芽孢杆菌 细菌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河南省番茄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伴随卫星DNA分子的基因组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浩权 纠敏 +3 位作者 汪伦记 邱智军 黄狮 张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75,84,共6页
从河南省长葛市的番茄病株上分离到4份病毒分离物HNCG1、HNCG2、HNCG3和HNCG4,为明确病原类型及其亲缘关系,首先采用检测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进行检测,均能从样品中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4个序列同源性达99%。对HNCG4基因组DNA-A全序列... 从河南省长葛市的番茄病株上分离到4份病毒分离物HNCG1、HNCG2、HNCG3和HNCG4,为明确病原类型及其亲缘关系,首先采用检测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进行检测,均能从样品中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4个序列同源性达99%。对HNCG4基因组DNA-A全序列测定表明,其全长为2 781 bp,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省内分离物(HNSQ1、HNNY1、HNLY1、HNQX)及其临近省份的河北分离物(TYLCV LF)、北京分离物(TYLCV BJ3)亲缘关系较近,序列同源性均达99%。进一步研究发现,HNCG1和HNCG4均伴随有1 347 bp的卫星DNAβ,而HNCG2和HNCG3中未检测到DNAβ。序列比对结果表明,HNCG1和HNCG4的DNAβ之间序列同源性为100%,与越南TYLCV分离物DX2的卫星DNAβ序列同源性最高,达88%。根据以上结果,引起河南省长葛市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为TYLCV,部分分离物伴随有卫星DNA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DNA-A DNAΒ 双生病毒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保加利亚乳杆菌微胶囊制备工艺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伟洁 秦翠丽 +1 位作者 王大红 伍家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109,共5页
为增强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的抗逆性,提高其在产品中的存活率,该研究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保加利亚乳杆菌微胶囊,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质... 为增强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的抗逆性,提高其在产品中的存活率,该研究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保加利亚乳杆菌微胶囊,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复合壁材海藻酸钠与果胶质量比1∶1,水相油相体积比1∶2.5,交联剂碳酸钙与海藻酸钠质量比1:2,乳化剂Span-80体积分数1.5%,搅拌速率40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利亚乳杆菌微胶囊包埋率达到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内源乳化法 微胶囊 制备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条件对红薯叶酸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锡铭 何佳 芮蓬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79,240,共8页
目的:探寻乳酸菌发酵红薯叶酸菜的贮藏条件及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方法:真空包装后以常温25℃、低温4℃、80℃—15 min巴氏杀菌后4℃、85℃-10 min巴氏杀菌后4℃贮藏,比较4个条件下红薯叶酸菜pH值、乳酸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菌落数、... 目的:探寻乳酸菌发酵红薯叶酸菜的贮藏条件及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方法:真空包装后以常温25℃、低温4℃、80℃—15 min巴氏杀菌后4℃、85℃-10 min巴氏杀菌后4℃贮藏,比较4个条件下红薯叶酸菜pH值、乳酸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菌落数、色差值及感官评分。结果:25℃下贮藏亮度下降最快,第60天色泽明显变深;4℃下贮藏第30天的酵母菌数量最多,第45天的乳酸菌数量最多;80℃-15 min杀菌后贮藏第90天的大肠杆菌数量最少,感官评分达到食用临界值;85℃-10 min杀菌后贮藏第75天的总菌数量最少,感官评分及格。pH值与亚硝酸盐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值、感官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乳酸菌数与酵母菌、大肠杆菌、总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感官评分在第一主成分中的载荷量最大。结论:80℃-15 min杀菌后4℃贮藏,其主要微生物为乳酸菌,其他指标均符合安全标准,感官品质稳定,更适合作为酸菜的贮藏条件,贮藏期可达9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 红薯叶 酸菜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