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光温及养分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鸣腾 曾冲 +8 位作者 杨东霞 李帅 王梓萌 周明远 秦丁 王宜伦 盛开 李刚 李岚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8-979,共12页
为探究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光温生理及养分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于2023年6—10月在河南省原阳县布置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自然堆肥+化肥(T2)、水调控槽式堆肥... 为探究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夏玉米产量、光温生理及养分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于2023年6—10月在河南省原阳县布置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自然堆肥+化肥(T2)、水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3)、酸调控槽式堆肥+化肥(T4)和槽式堆肥+化肥(T5)六个处理,于夏玉米成熟期测定产量,并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吐丝期与灌浆期测定叶片SPAD值、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及冠层温度,分析植株养分转运分配及养分吸收积累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方式有机肥配施化肥可提高夏玉米产量,T4处理最高,与T1相比,产量显著增加15.71%,较T2、T3和T5相比产量平均增幅为7.07%。此外,T4处理显著增强了各生育时期夏玉米光温利用性能,叶片SPAD值、冠层光合有效辐射较其他有机肥处理分别平均增加2.39、3.10、3.23个SPAD单位和10.65%、7.94%、5.23%,冠层温度则平均降低5.42%、4.08%和6.54%。T4处理明显增加了夏玉米地上部植株氮磷钾积累量,提高其花前钾素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和花后氮、磷素转运量以及花后氮、磷素对籽粒贡献率。Logistics回归方程拟合结果显示,氮、磷、钾素吸收总量和平均吸收速率均以T4最佳,较T1分别提高了42.09%、40.76%、33.01%和0.45、0.23、0.75 kg·hm^(-2)·d^(-1)。本试验条件下采用酸调控槽式堆肥配施化肥(25%∶75%)模式可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增强冠层光温利用效率,促进夏玉米养分吸收以及籽粒转移效率,可以在豫北砂质潮土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产量 发酵方式 有机肥配施化肥 光温生理特性 养分转运与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胡彩霞 杨东霞 +8 位作者 刘红恩 刘亥扬 刘立杰 张玉鹏 许嘉阳 秦世玉 李畅 睢福庆 聂兆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67,共11页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0)P_(0)、Se_(0)P_(0.2)、Se_(0)P_(0.4)、Se_(0.5)P_(0)、Se_(0.5)P_(0.2)、Se_(0.5)P_(0.4)),分析冬小麦籽粒产量、磷硒浓度、土壤有效磷含量、硒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变化。施磷显著增加Se_(0)和Se_(0.5)水平下冬小麦籽粒产量、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显著降低Se_(0.5)水平下根系、茎叶及籽粒硒浓度,且籽粒、颖壳及茎叶硒累积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Se_(0.5)P_(0.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施硒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部位硒浓度和累积量,降低了P_(0.4)水平下籽粒产量和P_(0.2)和P_(0.4)水平下冬小麦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对P_(0.2)水平下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磷显著增加了Se_(0.5)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可溶态硒含量及所占比例,施硒显著增加了P_(0.4)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在Se_(0.5)水平下,P_(0.2)和P_(0.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施硒显著增加了P_(0.2)水平下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和P_(0.4)水平下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Se_(0.5)水平下,与P0相比,P_(0.2)显著提高了Shannon指数;在P_(0.2)水平下,施硒显著提高Simpson指数。适宜的磷硒配施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中磷硒的释放并提高其有效态含量,进而增强磷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促进作用和籽粒硒的累积,以Se_(0.5)P_(0.2)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亚硒酸盐 籽粒产量 土壤有效磷 硒形态转化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