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泥中氟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6
1
作者 袁霄梅 熊飞 +1 位作者 李光 程世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方法对赤泥中各形态的氟进行了提取,并对不同形态氟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赤泥中可提取出五种形态的氟,即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束缚态氟及残余态氟,其中残余态氟所占的比例最大,含量在... 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方法对赤泥中各形态的氟进行了提取,并对不同形态氟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赤泥中可提取出五种形态的氟,即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束缚态氟及残余态氟,其中残余态氟所占的比例最大,含量在60%-90%之间,然后依次是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束缚态氟;赤泥的可给态氟化物(水溶态氟和可交换态氟)输出能力较强,对地下水影响较大,随着堆积时间的延长,赤泥的总氟含量有所降低,但可给态氟化物输出能力非但不减反而增强,赤泥堆放场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赤泥中水溶态氟和可交换态氟含量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逐级提取 赋存状态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中氟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袁霄梅 王冰莹 +1 位作者 原学政 李光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为了研究赤泥中氟向下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根据堆场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7组动态淋溶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排放7天后的赤泥表面以下700mm处的温度仍达78℃,而刚排放到堆场的冲灰水温度更高,可达87.5... 为了研究赤泥中氟向下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根据堆场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7组动态淋溶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排放7天后的赤泥表面以下700mm处的温度仍达78℃,而刚排放到堆场的冲灰水温度更高,可达87.5℃,高温赤泥和冲灰水有利于氟的迁移;赤泥的pH值为10.29~11.83,浸出液的pH值为12.00~13.20,碱性很大,致使氟易随水迁移;赤泥的其它污染组分,如总硬度、Cl-、SO42-、K+、Na+、Ca2+、Mg2+,均对氟的迁移有一定的影响,且Na+、SO42-和Ca2+为主要控制因素,即溶液中Na+、SO42-、Ca2+含量越高,赤泥中的F-离子越易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迁移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0
3
作者 袁霄梅 李光 陈永胜 《煤矿开采》 2008年第6期33-35,共3页
在分析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大气等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对矿井开采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改革、采空区充填和煤矸石回填技术对煤矿的水资源、土地、大气、噪音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论述,得出了适... 在分析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大气等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对矿井开采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改革、采空区充填和煤矸石回填技术对煤矿的水资源、土地、大气、噪音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论述,得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矿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