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剑龙
徐廷生
+4 位作者
雷雪芹
高灵照
肖赞奇
丁文瑶
兰聪聪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1,共6页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对18周龄放养和笼养卢氏绿壳蛋鸡各10只(公母各半)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公鸡各肠段绒毛长度均大于笼养公鸡,十二指肠段差异极显著(P<0.01);放...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对18周龄放养和笼养卢氏绿壳蛋鸡各10只(公母各半)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公鸡各肠段绒毛长度均大于笼养公鸡,十二指肠段差异极显著(P<0.01);放养公鸡各肠段及放养母鸡十二指肠段的绒毛宽度极显著大于笼养公鸡(P<0.01);放养鸡各肠段隐窝深度均大于笼养鸡,公鸡各肠段和母鸡回肠段差异显著(P<0.05);放养鸡除母鸡盲肠段外,各肠段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值)均略小于笼养鸡,公鸡空肠及母鸡回肠段的差异显著(P<0.05);放养公鸡肝脏、胰腺、胸腺、法氏囊质量以及胸腺、法氏囊器官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公鸡(P<0.01);放养母鸡肝脏、胰腺器官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母鸡(P<0.01)。表明不同饲养方式下卢氏绿壳蛋鸡的肠道及免疫器官发育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卢氏绿壳蛋鸡
肠道
组织学
免疫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基因鸡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鹏姗
雷雪芹
+2 位作者
徐廷生
赵淑娟
王攀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1,9,共5页
为了研究外源基因p53对鸡自身染色体核型是否有影响,以含有外源基因p53的转基因公鸡为试验组,以同种非转基因公鸡作为对照组,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骨髓法,制备了鸡染色体标本片。在油镜下随机选择50个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测量...
为了研究外源基因p53对鸡自身染色体核型是否有影响,以含有外源基因p53的转基因公鸡为试验组,以同种非转基因公鸡作为对照组,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骨髓法,制备了鸡染色体标本片。在油镜下随机选择50个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测量染色体的条数、相对长度、臂比值和着丝粒指数,确定并比较转基因鸡和非转基因鸡的染色体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公鸡的染色体条数均符合2n=78条,均包括10对大染色体和29对微小染色体,且微小染色体基本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组的染色体核型均由38对常染色体和1对同配型性染色体ZZ组成,1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ZZ)均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3号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4号染色体均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6~10号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鸡
非转基因鸡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
骨髓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剑龙
徐廷生
雷雪芹
高灵照
肖赞奇
丁文瑶
兰聪聪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洛阳市优质禽类种质资源与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
卢氏县博康卢氏鸡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1,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82102130001)
洛阳市重点科技攻关(0701040A)~~
文摘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对18周龄放养和笼养卢氏绿壳蛋鸡各10只(公母各半)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公鸡各肠段绒毛长度均大于笼养公鸡,十二指肠段差异极显著(P<0.01);放养公鸡各肠段及放养母鸡十二指肠段的绒毛宽度极显著大于笼养公鸡(P<0.01);放养鸡各肠段隐窝深度均大于笼养鸡,公鸡各肠段和母鸡回肠段差异显著(P<0.05);放养鸡除母鸡盲肠段外,各肠段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值)均略小于笼养鸡,公鸡空肠及母鸡回肠段的差异显著(P<0.05);放养公鸡肝脏、胰腺、胸腺、法氏囊质量以及胸腺、法氏囊器官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公鸡(P<0.01);放养母鸡肝脏、胰腺器官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母鸡(P<0.01)。表明不同饲养方式下卢氏绿壳蛋鸡的肠道及免疫器官发育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饲养方式
卢氏绿壳蛋鸡
肠道
组织学
免疫器官
Keywords
Rearing mode
Lushi chicken
Intestinal
Tissue morphology
Immune organs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基因鸡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鹏姗
雷雪芹
徐廷生
赵淑娟
王攀林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洛阳市优质禽类种质资源与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1,9,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基金项目(072300430010)
洛阳市重点科技计划基金项目(1101033A)
文摘
为了研究外源基因p53对鸡自身染色体核型是否有影响,以含有外源基因p53的转基因公鸡为试验组,以同种非转基因公鸡作为对照组,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骨髓法,制备了鸡染色体标本片。在油镜下随机选择50个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测量染色体的条数、相对长度、臂比值和着丝粒指数,确定并比较转基因鸡和非转基因鸡的染色体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公鸡的染色体条数均符合2n=78条,均包括10对大染色体和29对微小染色体,且微小染色体基本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组的染色体核型均由38对常染色体和1对同配型性染色体ZZ组成,1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ZZ)均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3号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4号染色体均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6~10号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
关键词
转基因鸡
非转基因鸡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
骨髓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
Keywords
transgenic chickens
non-transgenic chickens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culture method
bone marrow method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王剑龙
徐廷生
雷雪芹
高灵照
肖赞奇
丁文瑶
兰聪聪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基因鸡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李鹏姗
雷雪芹
徐廷生
赵淑娟
王攀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